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理念、教学与管理方法、专业与课程,加快了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但由于中外教育体制的差异,双方合作办学兴趣点的不同,在合作办学项目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合作办学的类型、成效、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问题探究
作者简介:涂和平(1953-),男,江西南昌人,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及国际关系;韩菲(1974-),女,山东泰安人,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上海 200090)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加速了各国教育资源的共享。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教育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迫使各国开放教育市场,从而形成各国都可利用的全球性教育市场。今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纲要,我国将加快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教育国际化就是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借鉴和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开放本国教育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就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之一。即外国教育机构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成功的办学经验,使我国的教育能较快地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使学生能更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人才。本文将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办学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思路进行探讨。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
1.1+3分段教育
该合作项目的学生,第一年在境内学习,聘请部分合作方师资承担部分课程,使用国外教材并按国外模式进行教学与考试,使学生在出国前提前接触境外教育机构的教育方式,同时强化外语及专业基础课。考核合格后,赴国外大学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外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2.1+2+1分段教育
该合作项目的学生第一年在境内学习,主要提高外语听、说、读、写和演讲水平及专业基础课,第二年赴境外进行为期二年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完成大部分学位课程教学计划,最后一年返回国内完成学位课程的特色专业和学位论文,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学生可获得中外双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3.2+2分段教育
该合作项目的学生,前两年在境内学习,聘请合作方师资承担部分课程,使用国外教材并按国外模式进行教学与考试,使学生在出国前提前接触境外教育机构的教育方式。后两年学生赴境外教育机构学习,双方相互承认学分,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位课程的教学计划,完成学位论文,可获得中外双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双方成立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及时沟通,确保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4.3+1+1(或3+1+X)分段教育
该项目的学生前三年在境内学习,引入境外教育机构的部分课程、教材和教师完成学位课程的教学计划。第四年赴境外教育机构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学生可获得中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学生接着在合作方再攻读一年或两年,可获得国外合作方硕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5.4+0合作方式
该合作项目充分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国外教育机构承担30%、50%或75%的课程,选派其优秀教师和我方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使用双方精品教材,实行双语教学,成立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确保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期间按双方要求完成学位课程教学计划,完成学位论文,可获得双方学士学位证书,使学生未出国门就获得和享受到了出国留学的乐趣和收获。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就业或取得一些工作经验后再赴国外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6.4+1(或4+X)分段教育
该合作项目充分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国外教育机构承担30%的课程,选派其优秀教师、使用其教材来我国任教。双方成立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确保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期间按要求完成学位课程教学计划,完成学位论文,可获得中方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写实性结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赴国外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硕士或硕、博连读)。
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的办学形式。通过合作办学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加快了我国教育国际化步伐。近年来,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采用了1+3、2+2、4+0、4+1及4+X合作方式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理念、教学与管理方法、师资、专业与课程、以及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使我们可直接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使我们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确立了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加快了我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了我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了我校国际间的学生、教师、教学、科研等各种合作与交流,并为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奠定了基础。合作办学成效是显著的。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效
1.拓宽了办学思路
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境外教育机构的办学理念,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确立了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
2.丰富了教学方法
通過合作办学,一批国外的优秀教师来校承担教学任务。外籍教师参与教学不仅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而且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答辩、演示教学使学生接触和了解了境外教育机构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
通过合作办学和外方直接参与管理,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学位评定制度、教学评估、课程评估和管理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
4.更新了教材
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国外最新和优秀的原版教材和参考书,加快了我国教材更新的速度,紧跟国际教育的发展步伐。
5.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合作办学,聘请国外知名教授、专家或院士来校担任荣誉或兼职教授。邀请国外优秀教师来校讲学与作报告,同时选派我校合作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境外合作学校学习与进修,了解、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理念及方法。教学和管理人员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巩固了基础知识,拓宽了视野,了解了教学与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促进了师资与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国际化。
6.掌握了最新学术动态
通过合作办学,邀请外国专家讲学、作专题学术报告,激发了青年教师力求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探讨学术问题的合作欲望,使他们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通过参加和举办国际会议、与外国专家、教授的交流、进一步拓宽了视野,结交了国际朋友,了解和获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信息,有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和水平。
7.推动了产学研国际化发展
通过与国际合作教育机构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合作办学逐步从教学发展到合作科研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双方以大学的研究力量为依托,以政府的支持为后盾,努力开发和发展高校科技园区,促进科研成果、专利和技术的转让和应用。产学研的发展又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8.提升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
通过合作办学,使我国教育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把中国教育推向国际教育的大舞台。让世界更加客观、全面、多角度地了解中国教育。通过合作办学的教师和学生互动使我国教育真正走出去,使中国的声音、形象和教育在国际教育大舞台上得到重视和赞誉,同时有力促进了外国留学生工作的发展和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快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化。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应运而生的一个新鲜事物。它不但直接引进了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而且使我们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使我们确定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但从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来看,由于中外教育体制的差异,中外双方合作办学兴趣点的不同,在各类合作办学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探讨、磨合与改进。
三、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1.合作专业缺乏合理规划
个别合作办学机构为了吸引生源盲目开办新专业、热门专业,如电子商务、管理、金融、物流等,根本不考虑其办学的基本条件能否满足这些新专业的要求,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学生入校后没有专业师资授课,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
2.配套教育设施严重缺乏
如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实习基地等都没有建立起来,使学生既无理论又无实践。缺乏专业书籍,专业知识贫乏。这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3.合作双方的师资满足不了合作办学的基本要求
外方教师的配备未能满足合作办学的需求,常常只能蜻蜓点水,且普遍存在着中外师资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师资数量、质量及外方师资投入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受教育者付出高额学费却享受不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4.合作双方的兴趣点差异较大
中外双方合作办学的兴趣点差异较大,导致教学质量不尽人意。我方希望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国外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与管理方法,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外方的兴趣点则在于,既可弥补其生源不足,又有较大的赢利空间或输出西方文化、思想及价值观。
5.文凭管理不严格
文凭管理上不够严格,存在乱发文凭的现象。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发展,获得学位的形式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获得国外文凭的现象。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办学机构,尤其是一些不具备开展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机构,与境外机构举办所谓“学位课程”、“研究生班”等各类项目,刻意模糊办学的非学位、非学历培训性质,未经核准,擅自在办学活动中变相授予学位。
6.合作层次、目的不明确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引进了一些在国外办学历史短、层次低的教育资源,并且夸大宣传、吸引生源,看重经济效益和赢利分成比例,对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不重视,不问教育质量,只求投资回报。
四、解决办法探究
1.规范合作办学
严格按照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要求,规范办好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力争在合作办学的实践中把引进、消化、吸收外国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能力,进而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进一步凸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培養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2.严格文凭管理与认证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要求,严格管理与认证境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等授予的各类学位与文凭。
3.理性选择境外合作教育机构
理性选择境外知名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合作项目与合作专业,提高合作办学层次。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的国际化。发展紧缺、急需和新型专业。
4.规范合作办学管理
双方共同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并要求境外合作学校,严格执行合作办学协议。承担一定比例的经费、教师、教材、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使合作项目的学生真正做到优质优价,享受合作办学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
5.加强国际交流
通过合作办学的实施,促进合作双方教师、科研与管理人员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学生交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中外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使我国教育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
五、结束语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各种形式,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缩小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合作办学直接引进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与管理理念和方法,优秀师资、优秀专业和课程,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并以此产生一些先进的新专业。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使我们可直接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薛澜.中国高等学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9,206-218.
[3]蔡海怡.规范管理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22-23.
[4]贾波.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38-41.
(责任编辑:张中)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问题探究
作者简介:涂和平(1953-),男,江西南昌人,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及国际关系;韩菲(1974-),女,山东泰安人,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上海 200090)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加速了各国教育资源的共享。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教育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迫使各国开放教育市场,从而形成各国都可利用的全球性教育市场。今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纲要,我国将加快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教育国际化就是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借鉴和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开放本国教育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就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之一。即外国教育机构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成功的办学经验,使我国的教育能较快地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使学生能更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人才。本文将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办学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思路进行探讨。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
1.1+3分段教育
该合作项目的学生,第一年在境内学习,聘请部分合作方师资承担部分课程,使用国外教材并按国外模式进行教学与考试,使学生在出国前提前接触境外教育机构的教育方式,同时强化外语及专业基础课。考核合格后,赴国外大学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外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2.1+2+1分段教育
该合作项目的学生第一年在境内学习,主要提高外语听、说、读、写和演讲水平及专业基础课,第二年赴境外进行为期二年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完成大部分学位课程教学计划,最后一年返回国内完成学位课程的特色专业和学位论文,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学生可获得中外双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3.2+2分段教育
该合作项目的学生,前两年在境内学习,聘请合作方师资承担部分课程,使用国外教材并按国外模式进行教学与考试,使学生在出国前提前接触境外教育机构的教育方式。后两年学生赴境外教育机构学习,双方相互承认学分,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位课程的教学计划,完成学位论文,可获得中外双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双方成立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及时沟通,确保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4.3+1+1(或3+1+X)分段教育
该项目的学生前三年在境内学习,引入境外教育机构的部分课程、教材和教师完成学位课程的教学计划。第四年赴境外教育机构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学生可获得中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学生接着在合作方再攻读一年或两年,可获得国外合作方硕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5.4+0合作方式
该合作项目充分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国外教育机构承担30%、50%或75%的课程,选派其优秀教师和我方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使用双方精品教材,实行双语教学,成立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确保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期间按双方要求完成学位课程教学计划,完成学位论文,可获得双方学士学位证书,使学生未出国门就获得和享受到了出国留学的乐趣和收获。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就业或取得一些工作经验后再赴国外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
6.4+1(或4+X)分段教育
该合作项目充分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国外教育机构承担30%的课程,选派其优秀教师、使用其教材来我国任教。双方成立联合管理小组,共同管理,确保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期间按要求完成学位课程教学计划,完成学位论文,可获得中方学士学位证书,外方写实性结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赴国外合作方攻读高一级学位(硕士或硕、博连读)。
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的办学形式。通过合作办学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加快了我国教育国际化步伐。近年来,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采用了1+3、2+2、4+0、4+1及4+X合作方式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理念、教学与管理方法、师资、专业与课程、以及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使我们可直接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使我们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确立了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加快了我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了我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了我校国际间的学生、教师、教学、科研等各种合作与交流,并为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奠定了基础。合作办学成效是显著的。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效
1.拓宽了办学思路
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境外教育机构的办学理念,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确立了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
2.丰富了教学方法
通過合作办学,一批国外的优秀教师来校承担教学任务。外籍教师参与教学不仅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而且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答辩、演示教学使学生接触和了解了境外教育机构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
通过合作办学和外方直接参与管理,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学位评定制度、教学评估、课程评估和管理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
4.更新了教材
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国外最新和优秀的原版教材和参考书,加快了我国教材更新的速度,紧跟国际教育的发展步伐。
5.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合作办学,聘请国外知名教授、专家或院士来校担任荣誉或兼职教授。邀请国外优秀教师来校讲学与作报告,同时选派我校合作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境外合作学校学习与进修,了解、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理念及方法。教学和管理人员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巩固了基础知识,拓宽了视野,了解了教学与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促进了师资与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国际化。
6.掌握了最新学术动态
通过合作办学,邀请外国专家讲学、作专题学术报告,激发了青年教师力求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探讨学术问题的合作欲望,使他们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通过参加和举办国际会议、与外国专家、教授的交流、进一步拓宽了视野,结交了国际朋友,了解和获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信息,有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和水平。
7.推动了产学研国际化发展
通过与国际合作教育机构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合作办学逐步从教学发展到合作科研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双方以大学的研究力量为依托,以政府的支持为后盾,努力开发和发展高校科技园区,促进科研成果、专利和技术的转让和应用。产学研的发展又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8.提升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
通过合作办学,使我国教育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把中国教育推向国际教育的大舞台。让世界更加客观、全面、多角度地了解中国教育。通过合作办学的教师和学生互动使我国教育真正走出去,使中国的声音、形象和教育在国际教育大舞台上得到重视和赞誉,同时有力促进了外国留学生工作的发展和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快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化。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应运而生的一个新鲜事物。它不但直接引进了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而且使我们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使我们确定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但从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来看,由于中外教育体制的差异,中外双方合作办学兴趣点的不同,在各类合作办学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探讨、磨合与改进。
三、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1.合作专业缺乏合理规划
个别合作办学机构为了吸引生源盲目开办新专业、热门专业,如电子商务、管理、金融、物流等,根本不考虑其办学的基本条件能否满足这些新专业的要求,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学生入校后没有专业师资授课,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
2.配套教育设施严重缺乏
如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实习基地等都没有建立起来,使学生既无理论又无实践。缺乏专业书籍,专业知识贫乏。这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3.合作双方的师资满足不了合作办学的基本要求
外方教师的配备未能满足合作办学的需求,常常只能蜻蜓点水,且普遍存在着中外师资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师资数量、质量及外方师资投入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受教育者付出高额学费却享受不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4.合作双方的兴趣点差异较大
中外双方合作办学的兴趣点差异较大,导致教学质量不尽人意。我方希望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国外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与管理方法,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外方的兴趣点则在于,既可弥补其生源不足,又有较大的赢利空间或输出西方文化、思想及价值观。
5.文凭管理不严格
文凭管理上不够严格,存在乱发文凭的现象。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发展,获得学位的形式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获得国外文凭的现象。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办学机构,尤其是一些不具备开展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机构,与境外机构举办所谓“学位课程”、“研究生班”等各类项目,刻意模糊办学的非学位、非学历培训性质,未经核准,擅自在办学活动中变相授予学位。
6.合作层次、目的不明确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引进了一些在国外办学历史短、层次低的教育资源,并且夸大宣传、吸引生源,看重经济效益和赢利分成比例,对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不重视,不问教育质量,只求投资回报。
四、解决办法探究
1.规范合作办学
严格按照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要求,规范办好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力争在合作办学的实践中把引进、消化、吸收外国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能力,进而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进一步凸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培養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2.严格文凭管理与认证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要求,严格管理与认证境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等授予的各类学位与文凭。
3.理性选择境外合作教育机构
理性选择境外知名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合作项目与合作专业,提高合作办学层次。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的国际化。发展紧缺、急需和新型专业。
4.规范合作办学管理
双方共同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并要求境外合作学校,严格执行合作办学协议。承担一定比例的经费、教师、教材、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使合作项目的学生真正做到优质优价,享受合作办学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
5.加强国际交流
通过合作办学的实施,促进合作双方教师、科研与管理人员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学生交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中外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使我国教育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
五、结束语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各种形式,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缩小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合作办学直接引进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与管理理念和方法,优秀师资、优秀专业和课程,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并以此产生一些先进的新专业。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使我们可直接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薛澜.中国高等学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9,206-218.
[3]蔡海怡.规范管理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22-23.
[4]贾波.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38-41.
(责任编辑: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