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从宏观上改变并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更从微观上改变了企业运作的市场环境。在这场金融危机塑造的新市场环境下,作为微观经济单元的企业个体将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也需要在这场二战后最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中寻找新机遇。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传统发达国家仍在争论如何面对衰退,各国央行连续减息并相继推出金额庞大的救市方案,另一方面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博斯公司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变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全球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二是法规完善与政府监管的变化,三是金融危机带来中国与外资企业相对竞争位置的变化,四是消费者态度与可能的信念转变。
供需关系变化
金融危机首先通过次级债问题出现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并迅速扩散到金融及消费市场。美国、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等明显过度消费的国家受到首轮冲击,危机亦严重影响了这些以信贷驱动消费的国家居民的消费习惯,促使这些传统发达国家的人民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而在消费产品层面需求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发展中国家对这些产品的供给。于是,如美国等贸易赤字国家仍试图大举借债,以替代正在收缩的房贷市场,而中国等贸易顺差国家则试图开拓国内消费市场,提升消费占本地GDP的比重。2007年,美国消费数额为9.5万亿美元,占GDP72%,同期中国消费数额约为1万亿美元,仅占
GDP 36.1%,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中国出口不振,为保持GDP良性增长,中国也必须扩大内需,鼓励消费。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的经济形势,任何向贸易赤字国家的借贷都会有相应的投资与政治考虑,发展中国家消费市场的开发更不是一朝一夕得以扩展成功。以中国为例,据北京大学金融系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研究,即使用非常保守的估算,如果
美国消费市场出现仅占GDP5%的下降,就已经需要占中国GDP 17%的消费增长,即要在现有消费基础上增加40%,这显然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我们目睹了全球需求下降,大量公司不得不以破产吞下产能过剩的恶果,报刊上大幅报道的港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限产、停产、破产的新闻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全球对产品需求下降,拉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全球商品热潮受阻,使得产品库存上升,企业活力受限,现金流将出现问题,企业很容易陷入业性循环。但在危机下,我们同样要看到危机中蕴藏的机会:金融危机一定会迫使相当一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破产,但同时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则会通过此次危机调整产能;金融危机将会对总体产业格局重新洗牌,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会在危机过后的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分享更多的市市场份额与相应利润。
对中国企业来说,危机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能使中国公司获得以较低价格成交的机会。
市场监管与政府管制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带给中国制造产品的目标出口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美国、欧洲各国封中国出口的市场需求大不如前,中国出口产品滞销,出口企业库存增加,出口增长受限,中国政府为此也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以积极应对。人民币在2008年12月初的贬值甚至引起《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财经媒体大篇幅报道,而中国政府推出出口补贴、进口关税等政策调整都是试图重振出口,保持中国的出口份额,拉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推出更多措施环绕在如何扩大内需,振兴居民消费上。历史上,“出口转内销”的商品曾是商品“高品质”的代名词,也是中国贸易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大量出口产品能否被扩大的内需消化,是中国政府最为共心的问题。
在中国政府2008年11月推出的四万亿救市计划以及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都提出了在未来两年时间加大投资力度,集中投资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建设等基建方面。将今天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中国进行比较,1997年中国的基本设施比较落后,多数省份的高速公路还未上马动工,住房制度改革也刚刚起步,如今中国已经建成初步的全国高速公路网,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T3航站楼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也经历了高密度飞机起落的考验。这都会对未来中国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良好的“路径依赖”,而农村地区和西部偏远地区在此次大规模基建投入中,同样可以在模仿与创新中大有作为。
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是,人们对去年飙升的石油期货价格仍然记忆犹新,各国政府对绿色清洁能源的探索都已经提上了政府的战略议程。在中国的四万亿计划中,涉及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将达到3500亿元,作为生态保护和保护环境的建设投资。这个领域的投资将会是对中国传统“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筢式转移,相关商业模式也日趋成熟。清洁能源也是目前仍在活跃的风险投资,是私募基金在金融危机下最为看好的领域之一。
对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银行业,中国政府方面仍要寻求银行进行速度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则会加强相应法规建设。如在民营(私有)经济发达的浙江、福建等地,地下金融业已经颇具规模,相关运作亦已初步成型,如何处理应对这么庞大的金融组织,是否会成立新的金融机构,以及对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如何进一步规范化,这些都可能带来新的金融商业模式,催生相关企业。
中外企业相对竞争位置变化
经过此次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市值上发生明显变化。现阶段存在着不少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市盈率较低的企业,尽管暂时股价受挫,但这些企业却拥有良好的实业基础和较高水平的管理经验,这对部分现金流充裕,并致力国际化理想的中国企业无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危机对那些涉足中国的跨国企业来说,会促使其集中中国区业务,在危机来临时做“减法”。但对那些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的跨国公司却要有逆势投资,大举扩张的决心与魄力,这也是跨国企业如何与竞争对手进行区别的最有效广告。
此外,国际上的救市行动,也将冲击跨国企业的在华业务。在经济形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各国都可能出现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对跨国公司“软实力”的挑战。跨国公司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政府关系上,更应体现在企业在危机出现时是否拥有备选方案,以及如何进一步实施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上。经济寒冬与可能的保护主义思潮,使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有可能受更多冲击。
消费者态度与信念转变
中国企业需要利用金融海啸带来的机遇,在国内建立品牌,在海外扩张中增强企业“软实力”。对大批出口企业来说,产业链提升不单是停留在提高产品质量层面,更要重视产品研发,树立产品的品牌意识。概括起来可通过以下五项行动方针,尽可能实现强劲且快速的增长:
关注未来。重新审视业务组合并剥离边缘业务。对那些通过自身能力创造竞争优势的产品及服务加大投资,这些自身能力包括:技术、成本优势、设计和制造,以及更有效地获得客户并服务于客户的能力。
准备度过困难时期。近期内消费需求不会回到过热状态,需要尽快从公司内部筹集尽可能多的投资资金:通过将业务组合高度集中,从而实现所产生现金的最大化;优先将资金分配在与核心业务相关的研发及资本支出上;保障已有的低息贷款;将运营资本降至最低。然后为上述措施制定激进的目标并获得现金。
预计未来的行业结构。对于您调整竞争地位而言,此次萧条将是百年一遇的机遇。需要了解整个行业的情况并确定您所处的位置。
改变策略:千万不要将研发、新产品开发以及资本支出视为固定成本。这些都是能带来优势的投资活动。切勿延误:当新产品开发完毕,新设备准备就绪时,这些都将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此外,您目前还需要制定一套并购战略。考虑到如今市价缩水,这些投资也许能比内部项目带来更高的回报。
承担精明预判的风险。通过为您认为可靠的产量签订固定价格合同,同时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对风险敞口进行对冲,从而保护自己。此外,做好准备调整资本结构,快速行动以便尽可能多地确保您在将来所需的长期贷款。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始终由市场化与全球一体化两种力量驱动。未来中国也依然会在这两股力量驱使下继续发展。不同的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因为发展阶段不同,在市场化取向上也将各行其道,中国会进一步推进企业市场化,逐步放开市场;而市场化过度的西方发达国家则会经历以金融业“去杠杆化”为代表的适度收缩与监管的加强。
但无论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还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都应加强本土化努力,最成功的途径一定是战略上积极主动、操作上小心谨慎。
博斯公司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变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全球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二是法规完善与政府监管的变化,三是金融危机带来中国与外资企业相对竞争位置的变化,四是消费者态度与可能的信念转变。
供需关系变化
金融危机首先通过次级债问题出现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并迅速扩散到金融及消费市场。美国、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等明显过度消费的国家受到首轮冲击,危机亦严重影响了这些以信贷驱动消费的国家居民的消费习惯,促使这些传统发达国家的人民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而在消费产品层面需求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发展中国家对这些产品的供给。于是,如美国等贸易赤字国家仍试图大举借债,以替代正在收缩的房贷市场,而中国等贸易顺差国家则试图开拓国内消费市场,提升消费占本地GDP的比重。2007年,美国消费数额为9.5万亿美元,占GDP72%,同期中国消费数额约为1万亿美元,仅占
GDP 36.1%,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中国出口不振,为保持GDP良性增长,中国也必须扩大内需,鼓励消费。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的经济形势,任何向贸易赤字国家的借贷都会有相应的投资与政治考虑,发展中国家消费市场的开发更不是一朝一夕得以扩展成功。以中国为例,据北京大学金融系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研究,即使用非常保守的估算,如果
美国消费市场出现仅占GDP5%的下降,就已经需要占中国GDP 17%的消费增长,即要在现有消费基础上增加40%,这显然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我们目睹了全球需求下降,大量公司不得不以破产吞下产能过剩的恶果,报刊上大幅报道的港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限产、停产、破产的新闻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全球对产品需求下降,拉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全球商品热潮受阻,使得产品库存上升,企业活力受限,现金流将出现问题,企业很容易陷入业性循环。但在危机下,我们同样要看到危机中蕴藏的机会:金融危机一定会迫使相当一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破产,但同时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则会通过此次危机调整产能;金融危机将会对总体产业格局重新洗牌,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会在危机过后的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分享更多的市市场份额与相应利润。
对中国企业来说,危机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能使中国公司获得以较低价格成交的机会。
市场监管与政府管制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带给中国制造产品的目标出口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美国、欧洲各国封中国出口的市场需求大不如前,中国出口产品滞销,出口企业库存增加,出口增长受限,中国政府为此也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以积极应对。人民币在2008年12月初的贬值甚至引起《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财经媒体大篇幅报道,而中国政府推出出口补贴、进口关税等政策调整都是试图重振出口,保持中国的出口份额,拉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推出更多措施环绕在如何扩大内需,振兴居民消费上。历史上,“出口转内销”的商品曾是商品“高品质”的代名词,也是中国贸易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大量出口产品能否被扩大的内需消化,是中国政府最为共心的问题。
在中国政府2008年11月推出的四万亿救市计划以及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都提出了在未来两年时间加大投资力度,集中投资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建设等基建方面。将今天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中国进行比较,1997年中国的基本设施比较落后,多数省份的高速公路还未上马动工,住房制度改革也刚刚起步,如今中国已经建成初步的全国高速公路网,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T3航站楼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也经历了高密度飞机起落的考验。这都会对未来中国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良好的“路径依赖”,而农村地区和西部偏远地区在此次大规模基建投入中,同样可以在模仿与创新中大有作为。
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是,人们对去年飙升的石油期货价格仍然记忆犹新,各国政府对绿色清洁能源的探索都已经提上了政府的战略议程。在中国的四万亿计划中,涉及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将达到3500亿元,作为生态保护和保护环境的建设投资。这个领域的投资将会是对中国传统“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筢式转移,相关商业模式也日趋成熟。清洁能源也是目前仍在活跃的风险投资,是私募基金在金融危机下最为看好的领域之一。
对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银行业,中国政府方面仍要寻求银行进行速度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则会加强相应法规建设。如在民营(私有)经济发达的浙江、福建等地,地下金融业已经颇具规模,相关运作亦已初步成型,如何处理应对这么庞大的金融组织,是否会成立新的金融机构,以及对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如何进一步规范化,这些都可能带来新的金融商业模式,催生相关企业。
中外企业相对竞争位置变化
经过此次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市值上发生明显变化。现阶段存在着不少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市盈率较低的企业,尽管暂时股价受挫,但这些企业却拥有良好的实业基础和较高水平的管理经验,这对部分现金流充裕,并致力国际化理想的中国企业无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危机对那些涉足中国的跨国企业来说,会促使其集中中国区业务,在危机来临时做“减法”。但对那些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的跨国公司却要有逆势投资,大举扩张的决心与魄力,这也是跨国企业如何与竞争对手进行区别的最有效广告。
此外,国际上的救市行动,也将冲击跨国企业的在华业务。在经济形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各国都可能出现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对跨国公司“软实力”的挑战。跨国公司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政府关系上,更应体现在企业在危机出现时是否拥有备选方案,以及如何进一步实施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上。经济寒冬与可能的保护主义思潮,使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有可能受更多冲击。
消费者态度与信念转变
中国企业需要利用金融海啸带来的机遇,在国内建立品牌,在海外扩张中增强企业“软实力”。对大批出口企业来说,产业链提升不单是停留在提高产品质量层面,更要重视产品研发,树立产品的品牌意识。概括起来可通过以下五项行动方针,尽可能实现强劲且快速的增长:
关注未来。重新审视业务组合并剥离边缘业务。对那些通过自身能力创造竞争优势的产品及服务加大投资,这些自身能力包括:技术、成本优势、设计和制造,以及更有效地获得客户并服务于客户的能力。
准备度过困难时期。近期内消费需求不会回到过热状态,需要尽快从公司内部筹集尽可能多的投资资金:通过将业务组合高度集中,从而实现所产生现金的最大化;优先将资金分配在与核心业务相关的研发及资本支出上;保障已有的低息贷款;将运营资本降至最低。然后为上述措施制定激进的目标并获得现金。
预计未来的行业结构。对于您调整竞争地位而言,此次萧条将是百年一遇的机遇。需要了解整个行业的情况并确定您所处的位置。
改变策略:千万不要将研发、新产品开发以及资本支出视为固定成本。这些都是能带来优势的投资活动。切勿延误:当新产品开发完毕,新设备准备就绪时,这些都将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此外,您目前还需要制定一套并购战略。考虑到如今市价缩水,这些投资也许能比内部项目带来更高的回报。
承担精明预判的风险。通过为您认为可靠的产量签订固定价格合同,同时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对风险敞口进行对冲,从而保护自己。此外,做好准备调整资本结构,快速行动以便尽可能多地确保您在将来所需的长期贷款。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始终由市场化与全球一体化两种力量驱动。未来中国也依然会在这两股力量驱使下继续发展。不同的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因为发展阶段不同,在市场化取向上也将各行其道,中国会进一步推进企业市场化,逐步放开市场;而市场化过度的西方发达国家则会经历以金融业“去杠杆化”为代表的适度收缩与监管的加强。
但无论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还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都应加强本土化努力,最成功的途径一定是战略上积极主动、操作上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