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45
在文化交融非常迅速的今天,传统文化被现代流行的所谓“潮流”文化影响非常大。很多地区非常优秀的乡土文化被广大年轻人看作是落后、过时、老土的东西而迅速流逝。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因为主流文化的不断侵蚀和同化,在日常生活中本民族的文化元素逐渐减少,再加上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壮年全进城务工,不在自己生养的故土生活;而少年儿童又全寄宿于学校学习全国统一的文化知识,接受整齐划一的教育。使得自古以来“口手相传”的传统文化传承途径断裂。再加上智能产品的普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获得渠道变得多样,甚至连自古以来长辈为师给晚辈传授知识的现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翻转和改变。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紧迫的时候了。
在寄宿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将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转变到学校里来,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而校园内乡土教材的教学,正是肩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所以我们的授课老师必须真正认识到乡土教材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才能体现出乡土教材的价值和意义。
一、乡土教材课对民族归属感培养和民族自信确立的意义。
当一个少数民族忘掉了自己的母语,遗失了自己的文字,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变得跟别人一样了,甚至少数民族的孩子们认为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是落后、“老土”的,那么这个民族就离消亡不远了。因为大家已经丢失了自己的民族自信,找不到自己内心的归属,而只是浑浑噩噩糊涂地活着。那么,如何利用我们的乡土教材引导孩子们明确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们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并以此为傲呢?如何才能将孩子们培养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呢?很明显,任务落在了乡土教材课的肩上。
乡土教材的教学活动,就是引导孩子们重新认识自己熟视无睹的日常衣食住行等内容,并从中发现美好,明白自己就是“这样”一类人,并为此骄傲。
比如《我是嘉绒小洛让》的教学,它是以阿坝州教育局主编的《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第一课为主要内容。我们并没有局限于课文本身,而是以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编写意图作为我们课堂设计的指导,根据学生实际和老师的教学风格做了很大的调整。我们在课堂的开始,请老师身着藏装,分别以藏语和汉语作自我介绍,并书写自己的藏文名字——洛让(为了更契合《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一书的教学,我们请老师以自己名叫“洛让”为自我介绍)然后请孩子们从老师的表现和介绍来找到老师有什么特点,从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方面感受“藏服、藏语、藏文”等藏族元素,从而使学生一下子找到本课堂的基调。顺势再请孩子们猜一猜老师还应该有什么特点。在这个“猜”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会根据直观形象的观察所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老师应该会“跳锅庄”“唱藏歌”“讲故事”等,这个“应该会”其实就是孩子们从直观现象梳理思路找规律的过程,猜测出的“跳锅庄、唱藏歌、讲故事”就是他们联系自己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孩子们已经在潜意识中初步完成了分辨、分类、归纳的过程,并初步在潜意识里形成了“藏族人”的简单属类概念,只是还没有说出来而已。其中,我们的老师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课堂机智,让孩子们参与、体验式感受“唱藏歌、跳锅庄、讲故事”等浓郁的藏族元素,是他们形成“藏族人”这个潜意识概念的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关键。之后的第三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个稍微有挑战难度的活动——进一步猜“食物、服装、房屋、生计”四个方面的知识,并做好归纳。在这个有一点点挑战难度,而又“跳一跳、够得着”的环节里,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思考后会发现个人解决问题的难度较大,自然而然地组团学习。经过小组内的分析讨论、相互启发,从孩子们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可以归纳找出这些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真正意义上从猜老师特点的个人分析,上升到归纳具有族别属性意义的“我们”的分析,从而形成 “我们是藏族人”的概念,体验“我们是藏族人”的族别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之后是“我在哪儿”的分析,这个部分利用两张地图,直观形象地让孩子们了解藏族人的生活区域,并顺利找到自己的居住地。在对“夏嘉莫查瓦绒”这个藏文词条的分析过程中,了解到“我们”与西藏等地的广大藏民的不同,从词条分析中得出嘉绒地区的方位、地理、气候、生产方式等,再结合刚才对“我们”衣食住行的分析,最终得出“我们是嘉绒地区的藏族人”的概念。
最后是一個自我介绍的环节,在刚才一系列“吊胃口”的活动中,孩子们定有很多想要表述的东西。引导孩子们以“我是( ),我在( ),我会( )、我擅长( )……”的形式,力争各有特色,以表演的方式,做一个以自我介绍为内容,精彩纷呈的展现环节。旨在让孩子们联系衣食住行及自己的才艺等内容,将这节课学得的“我是嘉绒地区的藏族人”这一概念,真正转变成为活生生的“我”这个学生自己。
还有很多这样的乡土教材课堂教学,我们引导孩子们从熟视无睹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中去发现美好,从而真正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乡土教材肩负传承少数民族母语和文字的责任和意义。
在民族文化里面,最大的标志性民族元素,应该就是自己的母语和文字了。所以我们的授课老师必须深刻认识乡土教材肩负的传承语言文字的责任和意义。
(一)、每节乡土教材课里的母语文字教学。
我们的每一节乡土教材课,其教学目标中必有一条钢性指标,那就是对母语及文字教学的渗透。考虑到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相关因素,我们对这方面的难度要求并不高,但每节课必须都有涉及、每节课必须都有长进!比如《我是嘉绒小洛让》里面对藏文“藏族、嘉绒”的词语拼写要求;《嘉绒,我们的美丽家园》里面对藏文“谁、哪儿、不一样”的拼写要求;《我们的美食——酥油茶和糌粑》里面对藏文“酥油、茶、糌粑”等词语的拼读要求;《我们的美丽房屋——碉房》里面对藏文“家、锅庄”的拼写要求;《我们的美丽服装——藏袍》里面对藏文“衣服、藏袍”的拼写要求等等,所有内容的乡土教材课都会涉及到相关的母语和藏文掌握要求。当然,我们对每节课的要求是不高的,只要每一节课有涉及,让孩子们有长进就好了。 (二)、有针对性的母语方言教学。
再如《我们的母语——嘉绒方言》的系列教学课堂,就是我们专门为本民族母语的教学而开发的课程设计。我们联系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请教了德高望重的长者;联系了当地的文化部门;认真学习了地方电视台制作的关于嘉绒方言的教学栏目等,再联系我们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开发出了最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课程设计。在教学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个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采用兴趣班的形式,每周五固定用一课时时间,对全校范围内有嘉绒方言教学需求及必要的学生进行大班额授课。在这个过程中,将孩子们父辈祖辈生活中常用的方言内容,以词汇和对话的方式做出了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比如从孩子们熟悉的“地名篇、日常用语篇、礼貌用语篇、建筑篇、野外动物篇、家养动物篇、劳作篇、厨房生活用具篇、日常饮食篇、蔬菜篇、野外植物篇、经济作物篇、粮食和农作物篇、时间篇、方位篇、天文气候篇……”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每周一课时的兴趣小组式的大班额教学,激发孩子们学习母语的热情。
(三)、有普适性的本民族文字教学。
还如《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藏文》的系列教学课堂,也是我们针对嘉绒藏族地区没有一个正规渠道进行本民族文字教学的现象而设计的。我们的老师们历经了向喇嘛大师学习、参加网络研修、微信群学习再到阿坝州正规的藏文培训等活动,经过长期的自学、研究,将最适合嘉绒藏族发音和实际应用的藏文学习方式传授给孩子们,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在这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将教学点移到了县城中心。在保证小学生们能正常学习的前提下,不再限制学习者的年龄,以方便所有愿意学习本民族文字的人们都来参加学习,所以呈现出母子同堂学习,祖孙一起听讲的局面。以每个星期日上午为教学时间,合理将授课的五位老师做了分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已有知识,分为大班、中班、小班,进行分班分层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为了方便更多的人参与学习,也为了充分利用当代便捷普及的智能手机,我们积极开发了能照顾不同学习进度、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随心情学习的微信网络微课等,进行推广普及。
总而言之,我们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将乡土教材传承本民族母语和文字的责任做好、做实!
三、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意义
宝贵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祖辈经过长期生活实践和总结,传下来的大量生活智慧,也就是民俗文化。而我们的民俗文化又可以作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分类。在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帮助下,阿坝州教育局主编的乡土教材《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帮我们做好了对传统文化的筛选,确保了我们传统文化传承的“取其精华”。
(一)、对民俗文化传承内容的正确选择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并非所有内容都是优秀的、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坚决以政治性、科学性、教育性为原则进行筛选,一切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以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为目的。剔除了众多具有迷信、落后思想的;观点不正确、不利于民族稳定团结的内容,而选择在藏区广泛得到大家承认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在做好课程开发后,报请学校、教育局教研室等批准后再在学校课堂实施教学,确保了乡土教材课程健康、正确、科学地实施。
在教学中,我们始终以培养孩子们具有健全人格、独立思考能力而努力,所以并不是简单粗暴的传统知识灌输或者将教师的思想强加于孩子们,我们始终秉承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孩子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恰当适宜的环境中,客观、真实地将传统文化内容呈现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真正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学会用科学辩证的方法看待身边的生活及传统文化。进而用“甄别”的眼光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从自己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挖掘美好、传承美好,进而创造美好。
(二)、物质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学习
在物质文化方面,我们根据《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再结合本地实际,开发了以《我们的美食——酥油茶和糌粑》为代表,引导大家研究传统美食的课程;以《我们的美丽服装——藏袍》为代表,引导大家了解传统服装的课程;以《我们的美丽房屋——碉房》为代表,引导大家了解嘉绒藏族的居所及建筑的课程;以《我们的好朋友——牦牛》为代表,引导大家了解人与自然的课程如此等等。
比如《我们的美食——酥油茶和糌粑》的课堂教学,我们设计了“打酥油茶”“喝酥油茶”“捏糌粑”“吃糌粑”“聊酥油茶和糌粑”等教学环节。我们想要交给孩子们什么?难道仅仅是“打”、“捏”的方法?只要大家学会了这些技艺就好了?显然这是不够的。我们就是要孩子们在亲自动手实践的“打酥油茶”、“喝酥油茶”、“捏糌粑”、 “吃糌粑”等的系列探究活动中,引导大家感受传统美食的美妙,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爱上传统美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生发出传承传统美食的愿望,進而真正为自己的民族有这些美食而骄傲。其他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方面均是如此。
(三)、精神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学习
一个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意义。或者是为了纪念传奇人物如“阿米格尔东”“阿古顿巴”等;或者是为了举行一个传统的仪式如各种法会、庙会等。为此我们开发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代汝》、《我们的朝山会——若木纽》等课程。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各种艺术的特点,比如嘉绒地区的酒歌、山歌;还有嘉绒地区的锅庄艺术;非常有趣的体育竞技项目;益智的棋类游戏;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唐卡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在经过了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为此,我们开发了《我们的美酒——绒洽》、《我们的舞蹈——锅庄》、《我们的美术——唐卡》、《我们的游戏——嘉尔波德学》等课程。同样,每个地方都有规范自己言行举止的礼仪规矩或者风俗习惯,这些宝贵的做人做事的老规矩对现代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我们开发了《我们的吉祥礼物——哈达》等课程。还有引导孩子们感恩,崇尚孝德文化的的课程《妈妈的羊匹袄》、《阿尼顿珠的甲顿》等。当然,这些课程并不是一个个独立单一的内容,也不是某一课只为传承某一种精神财富,我们将这些祖辈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入到每一个课堂中,将我们的乡土教材课变成一个传承嘉绒藏族传统文化的完整体系。
这样,在这些课堂里,我们希望可以引导孩子们“重新认识”在他们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多少有所了解的,但又因为寄宿制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接触较少的传统文化。我们充分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基础上,力求让大家亲身体验、感受,从而认识到自己身边传统文化的美妙,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让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综上所述,我们的授课老师必须认识到乡土教材课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上好每一节课堂,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乡土教材课的价值和意义。
在文化交融非常迅速的今天,传统文化被现代流行的所谓“潮流”文化影响非常大。很多地区非常优秀的乡土文化被广大年轻人看作是落后、过时、老土的东西而迅速流逝。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因为主流文化的不断侵蚀和同化,在日常生活中本民族的文化元素逐渐减少,再加上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壮年全进城务工,不在自己生养的故土生活;而少年儿童又全寄宿于学校学习全国统一的文化知识,接受整齐划一的教育。使得自古以来“口手相传”的传统文化传承途径断裂。再加上智能产品的普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获得渠道变得多样,甚至连自古以来长辈为师给晚辈传授知识的现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翻转和改变。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紧迫的时候了。
在寄宿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将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转变到学校里来,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而校园内乡土教材的教学,正是肩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所以我们的授课老师必须真正认识到乡土教材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才能体现出乡土教材的价值和意义。
一、乡土教材课对民族归属感培养和民族自信确立的意义。
当一个少数民族忘掉了自己的母语,遗失了自己的文字,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变得跟别人一样了,甚至少数民族的孩子们认为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是落后、“老土”的,那么这个民族就离消亡不远了。因为大家已经丢失了自己的民族自信,找不到自己内心的归属,而只是浑浑噩噩糊涂地活着。那么,如何利用我们的乡土教材引导孩子们明确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们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并以此为傲呢?如何才能将孩子们培养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呢?很明显,任务落在了乡土教材课的肩上。
乡土教材的教学活动,就是引导孩子们重新认识自己熟视无睹的日常衣食住行等内容,并从中发现美好,明白自己就是“这样”一类人,并为此骄傲。
比如《我是嘉绒小洛让》的教学,它是以阿坝州教育局主编的《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第一课为主要内容。我们并没有局限于课文本身,而是以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编写意图作为我们课堂设计的指导,根据学生实际和老师的教学风格做了很大的调整。我们在课堂的开始,请老师身着藏装,分别以藏语和汉语作自我介绍,并书写自己的藏文名字——洛让(为了更契合《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一书的教学,我们请老师以自己名叫“洛让”为自我介绍)然后请孩子们从老师的表现和介绍来找到老师有什么特点,从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方面感受“藏服、藏语、藏文”等藏族元素,从而使学生一下子找到本课堂的基调。顺势再请孩子们猜一猜老师还应该有什么特点。在这个“猜”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会根据直观形象的观察所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老师应该会“跳锅庄”“唱藏歌”“讲故事”等,这个“应该会”其实就是孩子们从直观现象梳理思路找规律的过程,猜测出的“跳锅庄、唱藏歌、讲故事”就是他们联系自己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孩子们已经在潜意识中初步完成了分辨、分类、归纳的过程,并初步在潜意识里形成了“藏族人”的简单属类概念,只是还没有说出来而已。其中,我们的老师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课堂机智,让孩子们参与、体验式感受“唱藏歌、跳锅庄、讲故事”等浓郁的藏族元素,是他们形成“藏族人”这个潜意识概念的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关键。之后的第三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个稍微有挑战难度的活动——进一步猜“食物、服装、房屋、生计”四个方面的知识,并做好归纳。在这个有一点点挑战难度,而又“跳一跳、够得着”的环节里,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思考后会发现个人解决问题的难度较大,自然而然地组团学习。经过小组内的分析讨论、相互启发,从孩子们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可以归纳找出这些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真正意义上从猜老师特点的个人分析,上升到归纳具有族别属性意义的“我们”的分析,从而形成 “我们是藏族人”的概念,体验“我们是藏族人”的族别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之后是“我在哪儿”的分析,这个部分利用两张地图,直观形象地让孩子们了解藏族人的生活区域,并顺利找到自己的居住地。在对“夏嘉莫查瓦绒”这个藏文词条的分析过程中,了解到“我们”与西藏等地的广大藏民的不同,从词条分析中得出嘉绒地区的方位、地理、气候、生产方式等,再结合刚才对“我们”衣食住行的分析,最终得出“我们是嘉绒地区的藏族人”的概念。
最后是一個自我介绍的环节,在刚才一系列“吊胃口”的活动中,孩子们定有很多想要表述的东西。引导孩子们以“我是( ),我在( ),我会( )、我擅长( )……”的形式,力争各有特色,以表演的方式,做一个以自我介绍为内容,精彩纷呈的展现环节。旨在让孩子们联系衣食住行及自己的才艺等内容,将这节课学得的“我是嘉绒地区的藏族人”这一概念,真正转变成为活生生的“我”这个学生自己。
还有很多这样的乡土教材课堂教学,我们引导孩子们从熟视无睹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中去发现美好,从而真正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乡土教材肩负传承少数民族母语和文字的责任和意义。
在民族文化里面,最大的标志性民族元素,应该就是自己的母语和文字了。所以我们的授课老师必须深刻认识乡土教材肩负的传承语言文字的责任和意义。
(一)、每节乡土教材课里的母语文字教学。
我们的每一节乡土教材课,其教学目标中必有一条钢性指标,那就是对母语及文字教学的渗透。考虑到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相关因素,我们对这方面的难度要求并不高,但每节课必须都有涉及、每节课必须都有长进!比如《我是嘉绒小洛让》里面对藏文“藏族、嘉绒”的词语拼写要求;《嘉绒,我们的美丽家园》里面对藏文“谁、哪儿、不一样”的拼写要求;《我们的美食——酥油茶和糌粑》里面对藏文“酥油、茶、糌粑”等词语的拼读要求;《我们的美丽房屋——碉房》里面对藏文“家、锅庄”的拼写要求;《我们的美丽服装——藏袍》里面对藏文“衣服、藏袍”的拼写要求等等,所有内容的乡土教材课都会涉及到相关的母语和藏文掌握要求。当然,我们对每节课的要求是不高的,只要每一节课有涉及,让孩子们有长进就好了。 (二)、有针对性的母语方言教学。
再如《我们的母语——嘉绒方言》的系列教学课堂,就是我们专门为本民族母语的教学而开发的课程设计。我们联系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请教了德高望重的长者;联系了当地的文化部门;认真学习了地方电视台制作的关于嘉绒方言的教学栏目等,再联系我们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开发出了最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课程设计。在教学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个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采用兴趣班的形式,每周五固定用一课时时间,对全校范围内有嘉绒方言教学需求及必要的学生进行大班额授课。在这个过程中,将孩子们父辈祖辈生活中常用的方言内容,以词汇和对话的方式做出了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比如从孩子们熟悉的“地名篇、日常用语篇、礼貌用语篇、建筑篇、野外动物篇、家养动物篇、劳作篇、厨房生活用具篇、日常饮食篇、蔬菜篇、野外植物篇、经济作物篇、粮食和农作物篇、时间篇、方位篇、天文气候篇……”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每周一课时的兴趣小组式的大班额教学,激发孩子们学习母语的热情。
(三)、有普适性的本民族文字教学。
还如《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藏文》的系列教学课堂,也是我们针对嘉绒藏族地区没有一个正规渠道进行本民族文字教学的现象而设计的。我们的老师们历经了向喇嘛大师学习、参加网络研修、微信群学习再到阿坝州正规的藏文培训等活动,经过长期的自学、研究,将最适合嘉绒藏族发音和实际应用的藏文学习方式传授给孩子们,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在这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将教学点移到了县城中心。在保证小学生们能正常学习的前提下,不再限制学习者的年龄,以方便所有愿意学习本民族文字的人们都来参加学习,所以呈现出母子同堂学习,祖孙一起听讲的局面。以每个星期日上午为教学时间,合理将授课的五位老师做了分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已有知识,分为大班、中班、小班,进行分班分层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为了方便更多的人参与学习,也为了充分利用当代便捷普及的智能手机,我们积极开发了能照顾不同学习进度、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随心情学习的微信网络微课等,进行推广普及。
总而言之,我们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将乡土教材传承本民族母语和文字的责任做好、做实!
三、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意义
宝贵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祖辈经过长期生活实践和总结,传下来的大量生活智慧,也就是民俗文化。而我们的民俗文化又可以作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分类。在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帮助下,阿坝州教育局主编的乡土教材《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帮我们做好了对传统文化的筛选,确保了我们传统文化传承的“取其精华”。
(一)、对民俗文化传承内容的正确选择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并非所有内容都是优秀的、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坚决以政治性、科学性、教育性为原则进行筛选,一切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以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为目的。剔除了众多具有迷信、落后思想的;观点不正确、不利于民族稳定团结的内容,而选择在藏区广泛得到大家承认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在做好课程开发后,报请学校、教育局教研室等批准后再在学校课堂实施教学,确保了乡土教材课程健康、正确、科学地实施。
在教学中,我们始终以培养孩子们具有健全人格、独立思考能力而努力,所以并不是简单粗暴的传统知识灌输或者将教师的思想强加于孩子们,我们始终秉承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孩子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恰当适宜的环境中,客观、真实地将传统文化内容呈现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真正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学会用科学辩证的方法看待身边的生活及传统文化。进而用“甄别”的眼光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从自己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挖掘美好、传承美好,进而创造美好。
(二)、物质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学习
在物质文化方面,我们根据《夏嘉莫查瓦绒小洛让的故事》,再结合本地实际,开发了以《我们的美食——酥油茶和糌粑》为代表,引导大家研究传统美食的课程;以《我们的美丽服装——藏袍》为代表,引导大家了解传统服装的课程;以《我们的美丽房屋——碉房》为代表,引导大家了解嘉绒藏族的居所及建筑的课程;以《我们的好朋友——牦牛》为代表,引导大家了解人与自然的课程如此等等。
比如《我们的美食——酥油茶和糌粑》的课堂教学,我们设计了“打酥油茶”“喝酥油茶”“捏糌粑”“吃糌粑”“聊酥油茶和糌粑”等教学环节。我们想要交给孩子们什么?难道仅仅是“打”、“捏”的方法?只要大家学会了这些技艺就好了?显然这是不够的。我们就是要孩子们在亲自动手实践的“打酥油茶”、“喝酥油茶”、“捏糌粑”、 “吃糌粑”等的系列探究活动中,引导大家感受传统美食的美妙,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爱上传统美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生发出传承传统美食的愿望,進而真正为自己的民族有这些美食而骄傲。其他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方面均是如此。
(三)、精神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学习
一个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意义。或者是为了纪念传奇人物如“阿米格尔东”“阿古顿巴”等;或者是为了举行一个传统的仪式如各种法会、庙会等。为此我们开发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代汝》、《我们的朝山会——若木纽》等课程。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各种艺术的特点,比如嘉绒地区的酒歌、山歌;还有嘉绒地区的锅庄艺术;非常有趣的体育竞技项目;益智的棋类游戏;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唐卡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在经过了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为此,我们开发了《我们的美酒——绒洽》、《我们的舞蹈——锅庄》、《我们的美术——唐卡》、《我们的游戏——嘉尔波德学》等课程。同样,每个地方都有规范自己言行举止的礼仪规矩或者风俗习惯,这些宝贵的做人做事的老规矩对现代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我们开发了《我们的吉祥礼物——哈达》等课程。还有引导孩子们感恩,崇尚孝德文化的的课程《妈妈的羊匹袄》、《阿尼顿珠的甲顿》等。当然,这些课程并不是一个个独立单一的内容,也不是某一课只为传承某一种精神财富,我们将这些祖辈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入到每一个课堂中,将我们的乡土教材课变成一个传承嘉绒藏族传统文化的完整体系。
这样,在这些课堂里,我们希望可以引导孩子们“重新认识”在他们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多少有所了解的,但又因为寄宿制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接触较少的传统文化。我们充分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基础上,力求让大家亲身体验、感受,从而认识到自己身边传统文化的美妙,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让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综上所述,我们的授课老师必须认识到乡土教材课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上好每一节课堂,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乡土教材课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