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国家间交流频繁,语言的相互传递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国的重要的发展元素。颜色词汇作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包含了各民族的文化风情,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等。因此,颜色词汇的合理翻译引起了中外译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英汉颜色词汇翻译策略,如基本对应翻译,多种对应翻译,错位对应翻译,翻译时缺省,必要信息的补充以及发挥创造性等。以求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由死译硬译引起而造成的误解,达到文化上的互通。
关键词 颜色词汇;合理翻译;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
颜色词汇被用来描述对不同事物的视觉上的感受,比如用蓝色描述天空,用绿色描写植物,用黑色形容夜晚,用白色描绘云朵,等等,似乎人们都能用不同的颜色词来记述不同的事物。然而,由于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可能会用不同的颜色词描述同一事物,或者对同一颜色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翻译颜色词时,即使是最富有翻译经验和翻译功底的人也需要字斟句酌,决不能死译硬译,要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力求所译之词与源语言词之间没有太大的文化差异,翻出“颜”外之意。掌握翻译的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基本对应翻译,多种对应翻译,错位对应翻译,翻译时缺省,必要信息的补充等。同时,创造性也在颜色词翻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基本对应翻译
“颜色并非物体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人的视觉器官与外界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因此对于某些词汇的意识就产生了重叠。这种情况下便可以采用基本对应翻译。如李佩甫在《金屋》中写道:“大地方能人多,黑心人也多”,译者将其译为“There are as many black-hearted people in big cities as there are able-minded man”。铺展红地毯(to roll out a red carpet),颠倒黑白(to talk black into white)等。
2.多种对应翻译
在翻译成汉语的颜色词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多种对应的情况。比如“青”在《汉语》(第五版)的释义是:蓝色或绿色;黑色。所以在翻译这类词时,可以采用多种对应翻译。即面对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情况下可根据作者的意图和想要描绘的情景来选择相对应的词。例如:
(1)、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Crimson rain swirls in waves under our will, Green mountains turn to bridges at our wish.
(2)、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violet. who is dancing? waving this colored ribbon against the sky.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See how our elders mourn over the locks turned, In bright mirrors, silken-black at dawn and snow-white at dusk.这里简单的一个“青”却译成了不同的对等语,可见颜色词的翻译有时是灵活多变的。这就需要译者能身临其境地领会作者的思想,用合适的词表达作者的感情。
3.英汉颜色词错位对应
英汉语在出现对方没有的颜色词时,或者由于使用习惯和价值观的相异,对某些词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映,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可能会贻笑大方,造成误解和错解。如“白象”不能直译为“white elephant”,因为“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表示“大而无用的东西”。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译者不能使用绝对的对等语,而需考虑使用另外的词,即错位对应。
3.1颜色缺项词
在英汉颜色词汇的翻译中,有时出现彼此没有的颜色缺项词,如汉语中的黛、彤、绛、苍、碧等,以及英语中的beige, cyan, crimson, teal等。如将“Spanish -style buildings done in cream and teal”译为“一座乳白和青蓝色相间的西班牙式建筑”。
3.2使用习惯不同
由于英漢语不同的使用习惯,对同一种颜色会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所以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错位对应翻译。例如:张培基翻译胡适的《差不多先生》里面的一句话,“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张培基在翻译“红糖”时没有用“red sugar”,而是用“brown sugar”来代替。对于夏丏尊的《中年人的寂寞》中“头发开始秃脱而且变白”,张培基翻译成“my hair thinning and graying”,可以发现,其中的“白”并没有被译为“white”,这位翻译界的大师熟稔文化心理和使用习惯,用“gray”既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又易为西方人所接受。
3.3价值观不同
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有些颜色词在翻译不能使用完全的对等语,这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思采用错位对应翻译。正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将“怡红院”译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因为西方人对red的联想除了喜庆,热烈之外,还有血腥,暴力的一面,所以大卫霍克斯尽量回避将“红”翻译成“red”。
4.英汉颜色词翻译时的缺省
很多时候,由于颜色词已经不能完全展现作者想要描绘的景象,或者出于文化禁忌,译者将颜色词避而不译,即翻译时缺省。如有人将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免得王狼底狼一般的绿眼睛天天在家里闪烁”译成“so that he’d no longer be prowling after me like a wolf ”,在这里译者省去了颜色词的翻译,精简又生动地再现了柔石想要描绘的情景。再如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的“悼红轩”时,为避免人们联想到其暴力、流血的一面,将其译成“Nostalgia Studio”。
关键词 颜色词汇;合理翻译;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
颜色词汇被用来描述对不同事物的视觉上的感受,比如用蓝色描述天空,用绿色描写植物,用黑色形容夜晚,用白色描绘云朵,等等,似乎人们都能用不同的颜色词来记述不同的事物。然而,由于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可能会用不同的颜色词描述同一事物,或者对同一颜色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翻译颜色词时,即使是最富有翻译经验和翻译功底的人也需要字斟句酌,决不能死译硬译,要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力求所译之词与源语言词之间没有太大的文化差异,翻出“颜”外之意。掌握翻译的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基本对应翻译,多种对应翻译,错位对应翻译,翻译时缺省,必要信息的补充等。同时,创造性也在颜色词翻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基本对应翻译
“颜色并非物体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人的视觉器官与外界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因此对于某些词汇的意识就产生了重叠。这种情况下便可以采用基本对应翻译。如李佩甫在《金屋》中写道:“大地方能人多,黑心人也多”,译者将其译为“There are as many black-hearted people in big cities as there are able-minded man”。铺展红地毯(to roll out a red carpet),颠倒黑白(to talk black into white)等。
2.多种对应翻译
在翻译成汉语的颜色词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多种对应的情况。比如“青”在《汉语》(第五版)的释义是:蓝色或绿色;黑色。所以在翻译这类词时,可以采用多种对应翻译。即面对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情况下可根据作者的意图和想要描绘的情景来选择相对应的词。例如:
(1)、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Crimson rain swirls in waves under our will, Green mountains turn to bridges at our wish.
(2)、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violet. who is dancing? waving this colored ribbon against the sky.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See how our elders mourn over the locks turned, In bright mirrors, silken-black at dawn and snow-white at dusk.这里简单的一个“青”却译成了不同的对等语,可见颜色词的翻译有时是灵活多变的。这就需要译者能身临其境地领会作者的思想,用合适的词表达作者的感情。
3.英汉颜色词错位对应
英汉语在出现对方没有的颜色词时,或者由于使用习惯和价值观的相异,对某些词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映,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可能会贻笑大方,造成误解和错解。如“白象”不能直译为“white elephant”,因为“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表示“大而无用的东西”。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译者不能使用绝对的对等语,而需考虑使用另外的词,即错位对应。
3.1颜色缺项词
在英汉颜色词汇的翻译中,有时出现彼此没有的颜色缺项词,如汉语中的黛、彤、绛、苍、碧等,以及英语中的beige, cyan, crimson, teal等。如将“Spanish -style buildings done in cream and teal”译为“一座乳白和青蓝色相间的西班牙式建筑”。
3.2使用习惯不同
由于英漢语不同的使用习惯,对同一种颜色会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所以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错位对应翻译。例如:张培基翻译胡适的《差不多先生》里面的一句话,“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张培基在翻译“红糖”时没有用“red sugar”,而是用“brown sugar”来代替。对于夏丏尊的《中年人的寂寞》中“头发开始秃脱而且变白”,张培基翻译成“my hair thinning and graying”,可以发现,其中的“白”并没有被译为“white”,这位翻译界的大师熟稔文化心理和使用习惯,用“gray”既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又易为西方人所接受。
3.3价值观不同
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有些颜色词在翻译不能使用完全的对等语,这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思采用错位对应翻译。正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将“怡红院”译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因为西方人对red的联想除了喜庆,热烈之外,还有血腥,暴力的一面,所以大卫霍克斯尽量回避将“红”翻译成“red”。
4.英汉颜色词翻译时的缺省
很多时候,由于颜色词已经不能完全展现作者想要描绘的景象,或者出于文化禁忌,译者将颜色词避而不译,即翻译时缺省。如有人将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免得王狼底狼一般的绿眼睛天天在家里闪烁”译成“so that he’d no longer be prowling after me like a wolf ”,在这里译者省去了颜色词的翻译,精简又生动地再现了柔石想要描绘的情景。再如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的“悼红轩”时,为避免人们联想到其暴力、流血的一面,将其译成“Nostalgia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