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山和乌蒙山,分别位于江之左右。山水相连而又一江之隔,我把凉山,当作自己最为熟悉、又最为陌生的家园。因为种族原因,我把每次到凉山的行程,当成是一次看望亲人的机会。在过去久远的岁月里,我的亲人,不止一代远离乌蒙,匿居凉山,留下了许多欲说还休的往事。我也曾因为想看一个朋友,因为想找一本书,会跋涉久远,奔往凉山。因而,凉山成了我梦中向往的地方,成了现实生活中与我无法割舍的地方。
关于凉山的书籍,我爱之如命。家里收藏着的,不下百本。有文学作品,有历史资料。除一小部分是朋友赠送,更多是在网上、旧书摊上购买的。阿克鸠射的作品,此前也曾读过。他也曾应我之约,为昭通日报写过稿子。而当《悬崖村》这样一部重要的作品摆在我的面前时,说实在话,对于他,更是刮目相看。这是一部将叙述视角聚焦大凉山典型贫困、落后山村——“懸崖村”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的现实题材作品。作品以纪实的手法,真实而准确地讲述了彝家山寨看似寻常却最艰辛的脱贫攻坚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昭觉人,阿克鸠射以作家、摄影家、诗人、记者的职业敏感,五年多时间里,不断地为酿出这一杯美酒,奔波上千里,采访数十次,对话上百人,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建钢梯、养山羊、种油橄榄、开发旅游业、发展教育事业的真实故事。他的勤奋,注定了他终将收获。
文学创作需要的是细节,只有大量的细节才能支撑起这精神的高楼大厦,也只要细节,才会积蓄尖锐的、猛烈的、持续的力量,打动人心。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代代相传,作用于社会。小说如此,散文如此,诗歌如此,报告文学更是如此。眼下很多报告文学,故事简单、人物苍白、文字泛陈、思想肤浅,就只会往高处写、往大处写、往空处写。生活不够,采访不够,积累不够,思考不够,没有足够的细节支撑,再多的文字,如同一堆散沙。反复阅读《悬崖村》,其大量的细节让钦佩。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这一本书中,到处都是精彩细节,到处都是让人难忘的细节。当他写到习近平总书记到凉山时,有一个细节让人难忘:
彝族村民吉伍尔莫告诉习总书记,以前家里人生了病,总以为是有“鬼”附身,有“鬼”作怪,不去看医生。后来村干部告诉她, “鬼”就是那些不讲卫生滋生的病菌,只要改变生活习惯,从洗脸、洗手这样的小事做起,把家里和个人的卫生搞好,就会少生病。听了她的讲述,习总书记接过话笑着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驱走了。
在彝人的世界里,鬼无处不在。家里人生病了,粮食歉收了,灾害发生了,就认为是鬼在作祟。于是,村民要打卦、杀牲、念咒,通过多种方式驱鬼,以此消灾,以求平安。这都是原始落后、文明程度低的表现。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大凉山,轻车简从,翻山越水,来到了三岔乡三河村,在与村民交流时,一言中的。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对凉山各民族的深切关怀,也是对凉山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讲政治、顾大局、做奉献的高度认同。阿克鸠射的抒写真实准确,充分体现了领袖的温暖和百姓的坦诚,并将习总书记平易近人、善做群众工作的特点写了出来。
阿克鸠射在写到贫困落后地区的苦难时,是这样说的:
我喜欢彝族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诗。他在描绘我们民族深重的苦难时,写下了这样刻骨铭心的诗句:我看见一个孩子站在山冈上/双手拿着被剪断的脐带/充满了忧伤……毕竟,黑暗了千年的奴隶制才结束了几十年,“脐带”被剪断了,但愚昧、落后、贫穷这些“鬼魂”还在大凉山彝区四处游荡。
吉狄马加是从凉山昭觉走出的地地道道的彝人,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其大量诗作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其高风亮节、做事果断彝人品格也为人们所称颂。这里通过对其早年作品的引用,加深了人们对凉山文化的理解,对奴隶制统治了数千年的凉山有了切肤的感受。
他写凉山环境的险恶时,选择了这样的细节:
……一位来自北京的女记者,雄心勃勃,硬要爬藤梯去采访“悬崖村”。一段藤梯才爬到一小半,她停下来往下一看,脚下云雾缭绕,透过云缝,她看到了下面的万丈深渊,顿时就吓得面色铁青,腿不住地颤抖起来,冷汗涔涔地直往外冒。她抱着摇摇晃晃的藤条,呜呜地哭了起来,冷汗和泪水糊了个满脸,完全像要掉进阎王殿的感觉。同行的人上下一齐努力,好不容易才把她弄下山来。
凉山在四川的西南部,与云南一江之隔。地势峥嵘,深沟高壑。历朝历代,视凉山为畏途者众。这里的描述,不点也不夸张。说实在话,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第一次来到这样险恶的环境中,谁又能保证自己能轻松面对呢?阿克鸠射在写到这样细节的时候,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由此可见其写作手法上的成熟运用。
在写到这里的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时,他是这样写的:
……阿皮几体个子瘦小,喜欢一边吸烟一边沉思。2006年调到支尔莫乡后,在咆哮的美姑河畔,在阿土勒尔村牛觉社的花椒树下,在阿土勒尔村村民俄的长江家的火塘边,在布色来洛村的山顶大平台上,多少次他将军大衣一裹,蹲在那里吸烟,陷入沉思,就像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就像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一下就把这个彝族汉子,这个在困难面前既临危不惧、又沉着冷静的基层干部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难忘。阿克鸠射是地道的凉山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虽在县城,但那样的县城,也就是农村的一个集镇而己。他对农村生活的细节,把握得十分精致:
……橘黄色的火焰舔着锅底,三锅庄里煮着土豆,散发出熟悉的香味。山上的土豆确实好吃,不仅面,还带着淡淡的甜味。阿皮几体知道我好这一口,特地叮嘱主人煮上一锅。
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凉山是一个独特的地方,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吸引一代代有识之士的地方。信手拈来,很多民风民俗,都会让你如饮甘露,如痴如醉。本书里还有相当一部分,写的是当地的民俗:
阿土勒尔村里的每个人都认识帕查有格,而村里的那些小孩都特别喜欢他,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舅舅”(按照彝族风俗,受尊敬的人才可叫舅舅)。有一次,村民俄的长江家迎来了由乡、村干部陪同调研的客人,俄的长江3岁的儿子在得知“舅舅”帕查有格和另外一些客人还在上山的路上后,便在门口拦住正要给客人开饭的爸爸说: “舅舅都还没有到,要等他到了才能吃饭。”在孩子稚嫩的心灵深处,舅舅的分量很重很重。
凉山彝人的心目中,舅舅是亲人中最为尊贵的人。凉山彝族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尊舅重舅的谚语,如“杉树无舅舅,杉板任人砍;竹子无舅舅,竹梢任人弯;杜鹃树无舅舅,树枝也要矮三节。”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人若没有舅舅,便失去了保护神,过着任人欺凌的艰难日子。舅舅强大了,自己就有依靠。舅舅有地位,自己也有脸有面。帕查有格是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把帕查有格叫为舅舅,可见他在当地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这样一个细节的选取,胜过对帕查有格的万千描述。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阿克鸠射深深懂得细节的重要性,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事情的复杂性和人物的真善美和盘托出,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从本书里可以看出,多年来,他就多次走过这片山脉、这块土地,他的汗水流在这里,他有爱与痛与这里紧紧相连,所以,他能驾轻就熟,能出这样一本让人刮目相看的好书,写出这样宏大而又有着细节之美的作品,其储备之久、写作之艰辛,就不言而喻了。在的“后记”里,他说道:“……这五年里,我把自己变成了‘悬崖村’人,看到了‘悬崖村’因为《新京报》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而被社会广泛关注,乃至引起习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的关注;亲历了‘悬崖村’村民在乡村干部的带领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修建起2556级钢梯的过程;记录了精准扶贫政策下,银行、网络、电力走进‘悬崖村’的激动时刻;见证了‘悬崖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历程……”由此可见,阿克鸠射本身,就生活在真实而美好的细节里。他的若干细节,汇成浩荡的河流,集束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美酒一般,让人迷醉。
曾经见过阿克鸠射一面,那是在一次彝学研讨会上。我从昭通赶往四川的腹心地带昭觉,为期两天的活动,让我收获不少,其中之一就是见到了阿克鸠射。昭觉是凉山的腹心,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作为宣传部副部长的他忙前忙后,不得休息,但每个细节却又处理得很好,参会者莫不赞叹。此后,又在凉山的新闻和微信里见到他奔波的身影:拯救大熊猫,到一线采访,领儿子看病,帮助父母种地,夜深人静时看书写作……从这些细节可以这看出,这位彝家男儿胸中之丘壑、不凡的抱负和家国情怀。
关于凉山的书籍,我爱之如命。家里收藏着的,不下百本。有文学作品,有历史资料。除一小部分是朋友赠送,更多是在网上、旧书摊上购买的。阿克鸠射的作品,此前也曾读过。他也曾应我之约,为昭通日报写过稿子。而当《悬崖村》这样一部重要的作品摆在我的面前时,说实在话,对于他,更是刮目相看。这是一部将叙述视角聚焦大凉山典型贫困、落后山村——“懸崖村”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的现实题材作品。作品以纪实的手法,真实而准确地讲述了彝家山寨看似寻常却最艰辛的脱贫攻坚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昭觉人,阿克鸠射以作家、摄影家、诗人、记者的职业敏感,五年多时间里,不断地为酿出这一杯美酒,奔波上千里,采访数十次,对话上百人,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建钢梯、养山羊、种油橄榄、开发旅游业、发展教育事业的真实故事。他的勤奋,注定了他终将收获。
文学创作需要的是细节,只有大量的细节才能支撑起这精神的高楼大厦,也只要细节,才会积蓄尖锐的、猛烈的、持续的力量,打动人心。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代代相传,作用于社会。小说如此,散文如此,诗歌如此,报告文学更是如此。眼下很多报告文学,故事简单、人物苍白、文字泛陈、思想肤浅,就只会往高处写、往大处写、往空处写。生活不够,采访不够,积累不够,思考不够,没有足够的细节支撑,再多的文字,如同一堆散沙。反复阅读《悬崖村》,其大量的细节让钦佩。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这一本书中,到处都是精彩细节,到处都是让人难忘的细节。当他写到习近平总书记到凉山时,有一个细节让人难忘:
彝族村民吉伍尔莫告诉习总书记,以前家里人生了病,总以为是有“鬼”附身,有“鬼”作怪,不去看医生。后来村干部告诉她, “鬼”就是那些不讲卫生滋生的病菌,只要改变生活习惯,从洗脸、洗手这样的小事做起,把家里和个人的卫生搞好,就会少生病。听了她的讲述,习总书记接过话笑着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驱走了。
在彝人的世界里,鬼无处不在。家里人生病了,粮食歉收了,灾害发生了,就认为是鬼在作祟。于是,村民要打卦、杀牲、念咒,通过多种方式驱鬼,以此消灾,以求平安。这都是原始落后、文明程度低的表现。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大凉山,轻车简从,翻山越水,来到了三岔乡三河村,在与村民交流时,一言中的。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对凉山各民族的深切关怀,也是对凉山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讲政治、顾大局、做奉献的高度认同。阿克鸠射的抒写真实准确,充分体现了领袖的温暖和百姓的坦诚,并将习总书记平易近人、善做群众工作的特点写了出来。
阿克鸠射在写到贫困落后地区的苦难时,是这样说的:
我喜欢彝族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诗。他在描绘我们民族深重的苦难时,写下了这样刻骨铭心的诗句:我看见一个孩子站在山冈上/双手拿着被剪断的脐带/充满了忧伤……毕竟,黑暗了千年的奴隶制才结束了几十年,“脐带”被剪断了,但愚昧、落后、贫穷这些“鬼魂”还在大凉山彝区四处游荡。
吉狄马加是从凉山昭觉走出的地地道道的彝人,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其大量诗作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其高风亮节、做事果断彝人品格也为人们所称颂。这里通过对其早年作品的引用,加深了人们对凉山文化的理解,对奴隶制统治了数千年的凉山有了切肤的感受。
他写凉山环境的险恶时,选择了这样的细节:
……一位来自北京的女记者,雄心勃勃,硬要爬藤梯去采访“悬崖村”。一段藤梯才爬到一小半,她停下来往下一看,脚下云雾缭绕,透过云缝,她看到了下面的万丈深渊,顿时就吓得面色铁青,腿不住地颤抖起来,冷汗涔涔地直往外冒。她抱着摇摇晃晃的藤条,呜呜地哭了起来,冷汗和泪水糊了个满脸,完全像要掉进阎王殿的感觉。同行的人上下一齐努力,好不容易才把她弄下山来。
凉山在四川的西南部,与云南一江之隔。地势峥嵘,深沟高壑。历朝历代,视凉山为畏途者众。这里的描述,不点也不夸张。说实在话,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第一次来到这样险恶的环境中,谁又能保证自己能轻松面对呢?阿克鸠射在写到这样细节的时候,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由此可见其写作手法上的成熟运用。
在写到这里的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时,他是这样写的:
……阿皮几体个子瘦小,喜欢一边吸烟一边沉思。2006年调到支尔莫乡后,在咆哮的美姑河畔,在阿土勒尔村牛觉社的花椒树下,在阿土勒尔村村民俄的长江家的火塘边,在布色来洛村的山顶大平台上,多少次他将军大衣一裹,蹲在那里吸烟,陷入沉思,就像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就像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一下就把这个彝族汉子,这个在困难面前既临危不惧、又沉着冷静的基层干部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难忘。阿克鸠射是地道的凉山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虽在县城,但那样的县城,也就是农村的一个集镇而己。他对农村生活的细节,把握得十分精致:
……橘黄色的火焰舔着锅底,三锅庄里煮着土豆,散发出熟悉的香味。山上的土豆确实好吃,不仅面,还带着淡淡的甜味。阿皮几体知道我好这一口,特地叮嘱主人煮上一锅。
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凉山是一个独特的地方,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吸引一代代有识之士的地方。信手拈来,很多民风民俗,都会让你如饮甘露,如痴如醉。本书里还有相当一部分,写的是当地的民俗:
阿土勒尔村里的每个人都认识帕查有格,而村里的那些小孩都特别喜欢他,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舅舅”(按照彝族风俗,受尊敬的人才可叫舅舅)。有一次,村民俄的长江家迎来了由乡、村干部陪同调研的客人,俄的长江3岁的儿子在得知“舅舅”帕查有格和另外一些客人还在上山的路上后,便在门口拦住正要给客人开饭的爸爸说: “舅舅都还没有到,要等他到了才能吃饭。”在孩子稚嫩的心灵深处,舅舅的分量很重很重。
凉山彝人的心目中,舅舅是亲人中最为尊贵的人。凉山彝族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尊舅重舅的谚语,如“杉树无舅舅,杉板任人砍;竹子无舅舅,竹梢任人弯;杜鹃树无舅舅,树枝也要矮三节。”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人若没有舅舅,便失去了保护神,过着任人欺凌的艰难日子。舅舅强大了,自己就有依靠。舅舅有地位,自己也有脸有面。帕查有格是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把帕查有格叫为舅舅,可见他在当地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这样一个细节的选取,胜过对帕查有格的万千描述。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阿克鸠射深深懂得细节的重要性,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事情的复杂性和人物的真善美和盘托出,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从本书里可以看出,多年来,他就多次走过这片山脉、这块土地,他的汗水流在这里,他有爱与痛与这里紧紧相连,所以,他能驾轻就熟,能出这样一本让人刮目相看的好书,写出这样宏大而又有着细节之美的作品,其储备之久、写作之艰辛,就不言而喻了。在的“后记”里,他说道:“……这五年里,我把自己变成了‘悬崖村’人,看到了‘悬崖村’因为《新京报》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而被社会广泛关注,乃至引起习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的关注;亲历了‘悬崖村’村民在乡村干部的带领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修建起2556级钢梯的过程;记录了精准扶贫政策下,银行、网络、电力走进‘悬崖村’的激动时刻;见证了‘悬崖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历程……”由此可见,阿克鸠射本身,就生活在真实而美好的细节里。他的若干细节,汇成浩荡的河流,集束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美酒一般,让人迷醉。
曾经见过阿克鸠射一面,那是在一次彝学研讨会上。我从昭通赶往四川的腹心地带昭觉,为期两天的活动,让我收获不少,其中之一就是见到了阿克鸠射。昭觉是凉山的腹心,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作为宣传部副部长的他忙前忙后,不得休息,但每个细节却又处理得很好,参会者莫不赞叹。此后,又在凉山的新闻和微信里见到他奔波的身影:拯救大熊猫,到一线采访,领儿子看病,帮助父母种地,夜深人静时看书写作……从这些细节可以这看出,这位彝家男儿胸中之丘壑、不凡的抱负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