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杰文斯悖论”:“碳中和”议题实现的社会治理驱动及优化逻辑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严峻的气候问题,中国于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环境政治话语.在气候治理过程中,“杰文斯悖论”的存在说明了单纯依靠技术进步无法实现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视角即社会治理视角出发,分析中国“碳中和”议题实现的逻辑理路.社会治理“硬嵌入”和“软嵌入”的双向驱动逻辑,大大改善了“碳中和”政策议题实现的政治社会结构,有可能使“碳中和”政策议题实现的时间跨度大大缩短,使“杰文斯悖论”这一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存在的难题在中国得到破解.破解“杰文斯悖论”中资本与技术的不良互动,须进一步规范“硬性”和“软性”的制度供给,提升“碳中和”治理的法治化、智慧化水平,完善“碳中和”议题实现的协商民主机制,从而实现基于“碳中和”的全面绿色转型.
其他文献
李万君,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首席操作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先后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31项,为我国高铁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中国高铁焊接专家,他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的杰出代表,是高铁战线的杰出工匠,被誉为“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
期刊
10月13日,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外国专家服务处的指导下,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国际合作处会同人事处组织来自11个国家的17名外国专家走进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参观,亲身体验中国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优势.
在银装素裹的初冬时节,燕赵大地迎来了小儿血液肿瘤领域的学术盛会. 11月13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成功举办了“河北省儿科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暨河北省引才引智国际学术交流儿童血液肿瘤高峰论坛”.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儿科血液肿瘤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同台论道、积极分享,共同为提升遭受恶性血液、肿瘤疾病折磨的患儿治愈率和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献计献策.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兼河北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郭玉明,河北省儿童医院院长段国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面向全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搭建在沪外国专家沟通交流的平台,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主办的2021年“外国人才在上海”国际沙龙金秋开幕式活动于11月12日成功举行,来自14个国家的30位在沪高层次外国专家参加活动.上海市科委主任、市外专局局长张全参加活动并致辞,会前专门与部分外国专家进行了交流.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市外专局副局长黄红全程参加活动.
期刊
Cities in western parts of China such as Chengdu as well as eastern coastal cities including Ningbo have made the list of this year\'s most attractive Chinese cities for expatriates, according to a survey released recently by the Foreign Talent Research
我们为什么应该关注纳米科学?因为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对物质的认知.1999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集的顶级科学家曾说:“纳米技术对21世纪人类健康、财富和生活水平的影响,至少可以与20世纪发展的微电子、医学成像、计算机辅助工程和人造聚合物的综合影响一样重要.”
期刊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两个概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制度对治理效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制度决定了政策选择和治理行为;治理效能通过制度有效运行获得,并以制度优势外在体现出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治理效能又彰显制度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治理效能被赋予了系统性的中国特色和时代意蕴,治理效能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以获得更大更多更好的社会效应为旨归.比较分析中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案例,说明了中国制度优势如何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以人民为中心是
学业负担产生和存在于学校教育时间之内.从时间角度来说,它的产生与学校教育时间治理中的以下几方面问题密切相关:一是对教师和学生时间主体地位的剥夺;二是对学生自由时间和空间的极度压缩;三是对当下时间意义的忽视;四是效率至上的教学和学习文化.政府的减负之所以一直举步维艰、成效甚微,与减负的时间和教育时间、社会时间不同步有关,还与减负政策中对“人”的忽视以及简单地将减负等同于减时间有关.未来需要处理好减负的节奏和推进力度、促进“人”的显现以及调整时间管理方法,以此消解教育中的紧张感、压力感和焦虑感,营造充满张力、
城乡融合发展塑造了城乡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的治理复杂性远高于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在城乡融合时代,利益密集型的乡村治理严重依赖于传统的资源投入方式,治理资源无法有效转化为基层治理能力,出现了乡村治理内卷化现象.而P县的经验表明,通过部门协调和资源整合,提高地方统筹治理能力,乡村治理可以得到明显优化,城乡共治格局也在“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路径中实现.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超大城市城郊村因外来人口流入而引致公共服务失灵问题,需要给予特别关注.超大城市的城郊村与城区之间不仅存在明确的地理边界,而且在各自的地理空间拥有不同的体制、资源和文化.这些差异化的因素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制度距离.把握这一制度距离,为分析超大城市城郊村公共服务失灵的发生机理和内在逻辑提供了认知视角.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服务上浮”和“行政权力下沉”是城郊村公共服务缺失和功能异化的制度性动因;土地资源的行政配置削弱了城郊村公共服务自主供给的经济基础;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偏好、城市发展偏好以及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