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政工作是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处理社会矛盾的重要任务。做好民政工作,不仅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团结稳定,也能改善社会环境,提升政府形象。民政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其承担的各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做好民政事业经费管理工作,不仅是贯彻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需要,而且对推动社会建设、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基层民政事业经费管理进行研究讨论,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为广大民政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民政事业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民政工作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工作。在国家强调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加强对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民政工作通过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建设等方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发展民政事业,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离不开政府对民政事业的支持。民政事业经费使用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国家保障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影响着社会的团结稳定。
一、基层民政事业经费管理情况
1.经费来源渠道不多
民政事业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基层民政部门采取了一些面向社会的、扩大资金来源、增加服务事项的措施来筹集资金,如福利彩票、公益性基金募捐等。但这些措施筹集到的资金有限,在民政事业不断发展、社会福利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2.经费与事务责任分配不清
当前,我国采用中央、地方分级的方式对民政事务及经费進行管理,根据事权的不同,经费负担的方式也不同。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财政收入较低,相应的民政事业配套经费无法落实,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进行补贴,造成中央财政经费占支出比重过大,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变强。
3.对救济对象的审核管理不严格
城市低保人群是民政事业中需要保障的重要人群。在实际情况中,低保人员的情况较复杂。许多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通过关系领取低保。在一些地区也存在骗保、人情保等情况。这种情况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不能真正发挥民政救济的作用。
4.民政事业经费发放不合理
民政事业经费多为解决群众生活需要,具有较高的时效性。现实情况中,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事情时有发生。此外,在物资发放过程中,也存在分配不合理,领用人与实际救济人不符等情况。
二、对基层民政事业经费管理的建议
1.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提高民政事业经费投入水平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民政事业经费投入长效制度,通过合理的经费保障体系,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1)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支持力度。在预算与支出中优先予以保障。对需要保障的救济、优抚安置、自然灾害救援等事项做好资金安排,确保救助得到落实。
(2)做好资金监督管理。在源头上进行把关。对资金的转移做好监管。我国地域的贫富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的民政事业单位预算和經济实力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要打破现有的民政事业经费分配办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和扶持力度。通过对民政事业经费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资金合理使用,保证不因经费问题造成基层民政事业不能顺利开展。此外,要加强各地区的协调,打破地域界限,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的局面,确保在贫困地区财政能力不能保障时,不影响民政事业经费的支持。
2.加强资金规范使用和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1)专款专用、重点扶持、合理使用。民政事业经费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和政府批准的用途进行使用,不能随意使用或者挪作他用。如果经费保障确实比较困难,首先要做到重点领域、重要项目的经费保障。要对民政事业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透明化,向社会开放资金的使用目的、使用过程和结果。对民政事业经费应进行可靠的监督,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做好日常民政事业经费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对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
(2)建立民政事业经费的量化考核,确保民政事业经费能够按照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要加强民政事业经费管理人才的引进培育工作。使用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熟悉民政事务的人对资金进行管理。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促进民政事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
(3)加强对民政事业的宣传。通过开展宣传,促进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
三、结束语
民政部门是承担社会保障工作任务的部门,担负着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及社会互助、基层政权建设、民间组织管理等多项职能,长期以来,民政事业一直被看作社会“稳定器”,民政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合理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民政工作是民政事业工作的基础工作。只有在基层民政事业中做好经费管理,确保资金用于服务社会大众、保障弱势群体生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赣县改革民政经费管理的主要做法[J]. 江西财税与会计. 2002(06).13-15.
[2] 刘小慧.基层民政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02).66-68.
【关键词】基层民政事业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民政工作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工作。在国家强调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加强对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民政工作通过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建设等方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发展民政事业,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离不开政府对民政事业的支持。民政事业经费使用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国家保障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影响着社会的团结稳定。
一、基层民政事业经费管理情况
1.经费来源渠道不多
民政事业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基层民政部门采取了一些面向社会的、扩大资金来源、增加服务事项的措施来筹集资金,如福利彩票、公益性基金募捐等。但这些措施筹集到的资金有限,在民政事业不断发展、社会福利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2.经费与事务责任分配不清
当前,我国采用中央、地方分级的方式对民政事务及经费進行管理,根据事权的不同,经费负担的方式也不同。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财政收入较低,相应的民政事业配套经费无法落实,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进行补贴,造成中央财政经费占支出比重过大,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变强。
3.对救济对象的审核管理不严格
城市低保人群是民政事业中需要保障的重要人群。在实际情况中,低保人员的情况较复杂。许多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通过关系领取低保。在一些地区也存在骗保、人情保等情况。这种情况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不能真正发挥民政救济的作用。
4.民政事业经费发放不合理
民政事业经费多为解决群众生活需要,具有较高的时效性。现实情况中,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事情时有发生。此外,在物资发放过程中,也存在分配不合理,领用人与实际救济人不符等情况。
二、对基层民政事业经费管理的建议
1.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提高民政事业经费投入水平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民政事业经费投入长效制度,通过合理的经费保障体系,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1)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支持力度。在预算与支出中优先予以保障。对需要保障的救济、优抚安置、自然灾害救援等事项做好资金安排,确保救助得到落实。
(2)做好资金监督管理。在源头上进行把关。对资金的转移做好监管。我国地域的贫富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的民政事业单位预算和經济实力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要打破现有的民政事业经费分配办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和扶持力度。通过对民政事业经费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资金合理使用,保证不因经费问题造成基层民政事业不能顺利开展。此外,要加强各地区的协调,打破地域界限,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的局面,确保在贫困地区财政能力不能保障时,不影响民政事业经费的支持。
2.加强资金规范使用和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1)专款专用、重点扶持、合理使用。民政事业经费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和政府批准的用途进行使用,不能随意使用或者挪作他用。如果经费保障确实比较困难,首先要做到重点领域、重要项目的经费保障。要对民政事业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透明化,向社会开放资金的使用目的、使用过程和结果。对民政事业经费应进行可靠的监督,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做好日常民政事业经费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对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
(2)建立民政事业经费的量化考核,确保民政事业经费能够按照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要加强民政事业经费管理人才的引进培育工作。使用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熟悉民政事务的人对资金进行管理。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促进民政事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
(3)加强对民政事业的宣传。通过开展宣传,促进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
三、结束语
民政部门是承担社会保障工作任务的部门,担负着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及社会互助、基层政权建设、民间组织管理等多项职能,长期以来,民政事业一直被看作社会“稳定器”,民政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合理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民政工作是民政事业工作的基础工作。只有在基层民政事业中做好经费管理,确保资金用于服务社会大众、保障弱势群体生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赣县改革民政经费管理的主要做法[J]. 江西财税与会计. 2002(06).13-15.
[2] 刘小慧.基层民政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0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