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hotoshop是一个实践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文章从理论到教学实践,阐述了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在中职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为中职Photoshop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思维导图;案例教学;Photoshop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28-03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1.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建的,是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它通过关键词、颜色、图形、连线等将信息内容进行梳理和压缩,加强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促进学习者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积极思考,让人的思考、记忆、分析在发挥灵感的同时发挥出所有的潜能。
笔者认为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是:本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等活动来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真正重视学生求出答案的过程,培养学生成为“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的“智慧高手”,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懂、用”三者有机结合。
2.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为了全面把握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的现状,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0年7月间所有教育与社会科学专栏期刊以“案例教学”、“思维导图”、“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为篇名、关键词、摘要进行搜索调查,从中发现,在职业教育中探讨有关案例教学的文章较多,但是,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较少,其实施策略及效果也较少,缺乏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贯彻于整个案例教学中的研究。随着中职有效教学的开展和生本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将在教学实践中展示它的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将思维导图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当今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依样画瓢”的工匠,这对职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分析,笔者发现以往的Photoshop教学的特征及问题:
(1)知识点多、灵活多变,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教学课时少。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可以将复杂知识面嵌入具体情境中,学生在体验讨论、分析中将新的复杂知识带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2)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学习主动性不强,使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深度上有所顾虑。学生要学好这门课,教师需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想象力着手。
(3)教师讲解演示后学生上机操作,这种教学的结果普遍存在学生“只会模仿、不会创作,只会操作、不会创意”。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有效理出知识脉络,分层次讲解,逐步帮助学生剖析案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一目了然。
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利用了与创造力有关的技巧,创设能刺激思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逐渐养成从全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思维导图固有的可视化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压缩提炼与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功能,便于学生思维的扩展、思想的交流与沟通,知识的梳理与记忆,促使师生快速从知识的全景图中获取所需的重要信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因此,笔者在Photoshop课程中引入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看图”、“思图”、“绘图”中提高学习兴趣,理清制作思路,学习方法得到有效指导,上机训练更明朗,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笔者以思维导图为导向,以案例为主线,以学生分析实践为主,以教师讲授、引导为辅开展教学,具体分为课前准备、展示与引入、分析与操作、评价与总结四个环节进行。
1.选择与设计
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潜能。因此,教师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教学前需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第二,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提供依据和指明方向。第三,选编案例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可操作性,能被学生理解,要接近学生的经验,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后能获得有关的知识点。例如,在案例素材的选取上,教师借助数码相机、手机等工具获取素材,或亲自绘制如亚运吉祥物,甚至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索最热门、流行的东西,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到分析此案例时所涉及的知识、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案例教学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首先,认真研读教材、教学大纲,查阅资料;其次确定每次的课题、设计思想、讲授内容、提问内容;最后,绘制思维导图:从主题引出,罗列关键词并添加相关的教学素材(如Word、PPT、图形、声音、图像等),根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使用连线把关联的关键词组合起来,形成系统,图1为本课程需掌握的知识体系。
当然,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事先做好一个思维导图模板。方便师生根据任务在模板上修改绘制。
2.展示与引入
笔者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运用事前设计的思维导图展示与本次课案例相关的知识整体面貌,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图2所示。然后,教师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点击关键词“旧知识点”,帮助学生重现旧知识。随后教师将旧知识点迁移入新问题情境中,并嵌入新知识。例如,在案例“托起明天的太阳”学习中,学生清楚:制作立体球需运用到旧知识(椭圆选框工具及渐变填充),而实现书本图形的绘制及“BOOK”效果字,则需学习及运用本次课的新知识点。由此教师引出新知识点——路径的应用,并加以讲解。将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本 课的学习目的和趣味性,激发学习欲望。
3.分析与实践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应用知识点去处理问题,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笔者多采用“案例驱动 协作学习”,强调将学习活动与实际任务及目标结合起来,以4-5人组成一小团队,每组队员的性别、学习基础、表达能力均匀,通过小组的共同分析、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图像处理,实现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发布未完善的思维导图后,由各小组观察作品效果图,对效果图进行分析讨论分解,并对案例中所用到的命令或工具,舍次取重,加入新意念,形成小组共同完成的思维导图;然后由小组代表借助已完成的思维导图理清思路,各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他组的思维导图,找出差异,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建构,使知识系统直观化,发展了思维,高效地掌握整个案例作品的制作要点,逐步改变了过于依赖课本的现象。教师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各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把握和引导学生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减少或避免学生走弯路,引导学生将路径工具的使用功能、范围、技巧等及时归纳,使学生有整体、深层的理解;充分调动每一成员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主题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
在学生独立动手完成作品过程中,教师仍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机融入美术设计原则于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出更美的图像作品;及时了解及解答学生的问题,发现操作有误的学生及时给予指正;鼓励“做得快”的学生争当小老师,指导组内甚至组外的同学完成制作。学生在实现作品最终效果的过程中发展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更深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感知心智发展的良性循环。
4.评价与归纳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品,教师应及时加以展示与评价,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继续创造的欲望。教师随机调出部分学生完成的作品,以评价表为依据,师生共同从作品的整体构思、创意、审美、技法等角度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与认同,对于不足之处,可以由教师加以提示或指派学生指出,并加以修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将学生的作品与意见汇总,形成该次课的系统思维导图,以便教师有效检测及评价把握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方便教师对学生所存在共性及个性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和相应的教学方案,实现了对课程知识的总体把握。在评价过程中,集体智慧为个体所分享,有助于个体全面和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相互学习的良好品质。
而及时归纳是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它既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小结能力。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有计划地小结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讲清案例中容易出错的难点,回答学生的疑问,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此外,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了一定技法,有一定的创作欲望,因此,教师可适当布置巩固性练习满足学生,例如每年举办的科技节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制作科技节宣传海报,并挑选出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览、宣传,提高学生的创作原动力及其设计能力;或者鼓励学生参加图像制作员考证及校内技能竞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感和专业知识的实用价值。
当然,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态度及责任心提出更高的要求,需在学生讨论中解答各类问题,控制好课堂秩序,这就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业务素质,及时补充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增强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
四、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职《Photo—shop》课程案例教学。自应用于多个班级1年多来,从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提交的作品质量、综合训练、图像制作员考证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得到:
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协作交流、学以致用等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从中积累经验与发展能力。特别是引入思维导图的理念和方法以来,极大地激发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马月进,“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87-89
[2]任婕,杨威,思维导图在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28-29
[3]叶爱英,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81-82
[4]陈锡宗,段接会,孟祥增,基于思维导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160-161
[5]郭琦引入美术设计思想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方案新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9):7771-7772
(编辑:王天鹏)
关键词:思维导图;案例教学;Photoshop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28-03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1.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建的,是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它通过关键词、颜色、图形、连线等将信息内容进行梳理和压缩,加强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促进学习者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积极思考,让人的思考、记忆、分析在发挥灵感的同时发挥出所有的潜能。
笔者认为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是:本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等活动来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真正重视学生求出答案的过程,培养学生成为“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的“智慧高手”,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懂、用”三者有机结合。
2.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为了全面把握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的现状,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0年7月间所有教育与社会科学专栏期刊以“案例教学”、“思维导图”、“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为篇名、关键词、摘要进行搜索调查,从中发现,在职业教育中探讨有关案例教学的文章较多,但是,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较少,其实施策略及效果也较少,缺乏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贯彻于整个案例教学中的研究。随着中职有效教学的开展和生本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将在教学实践中展示它的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将思维导图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当今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依样画瓢”的工匠,这对职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分析,笔者发现以往的Photoshop教学的特征及问题:
(1)知识点多、灵活多变,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教学课时少。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可以将复杂知识面嵌入具体情境中,学生在体验讨论、分析中将新的复杂知识带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2)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学习主动性不强,使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深度上有所顾虑。学生要学好这门课,教师需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想象力着手。
(3)教师讲解演示后学生上机操作,这种教学的结果普遍存在学生“只会模仿、不会创作,只会操作、不会创意”。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有效理出知识脉络,分层次讲解,逐步帮助学生剖析案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一目了然。
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利用了与创造力有关的技巧,创设能刺激思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逐渐养成从全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思维导图固有的可视化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压缩提炼与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功能,便于学生思维的扩展、思想的交流与沟通,知识的梳理与记忆,促使师生快速从知识的全景图中获取所需的重要信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因此,笔者在Photoshop课程中引入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看图”、“思图”、“绘图”中提高学习兴趣,理清制作思路,学习方法得到有效指导,上机训练更明朗,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笔者以思维导图为导向,以案例为主线,以学生分析实践为主,以教师讲授、引导为辅开展教学,具体分为课前准备、展示与引入、分析与操作、评价与总结四个环节进行。
1.选择与设计
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潜能。因此,教师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教学前需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第二,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提供依据和指明方向。第三,选编案例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可操作性,能被学生理解,要接近学生的经验,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后能获得有关的知识点。例如,在案例素材的选取上,教师借助数码相机、手机等工具获取素材,或亲自绘制如亚运吉祥物,甚至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索最热门、流行的东西,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到分析此案例时所涉及的知识、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案例教学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首先,认真研读教材、教学大纲,查阅资料;其次确定每次的课题、设计思想、讲授内容、提问内容;最后,绘制思维导图:从主题引出,罗列关键词并添加相关的教学素材(如Word、PPT、图形、声音、图像等),根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使用连线把关联的关键词组合起来,形成系统,图1为本课程需掌握的知识体系。
当然,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事先做好一个思维导图模板。方便师生根据任务在模板上修改绘制。
2.展示与引入
笔者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运用事前设计的思维导图展示与本次课案例相关的知识整体面貌,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图2所示。然后,教师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点击关键词“旧知识点”,帮助学生重现旧知识。随后教师将旧知识点迁移入新问题情境中,并嵌入新知识。例如,在案例“托起明天的太阳”学习中,学生清楚:制作立体球需运用到旧知识(椭圆选框工具及渐变填充),而实现书本图形的绘制及“BOOK”效果字,则需学习及运用本次课的新知识点。由此教师引出新知识点——路径的应用,并加以讲解。将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本 课的学习目的和趣味性,激发学习欲望。
3.分析与实践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应用知识点去处理问题,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笔者多采用“案例驱动 协作学习”,强调将学习活动与实际任务及目标结合起来,以4-5人组成一小团队,每组队员的性别、学习基础、表达能力均匀,通过小组的共同分析、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图像处理,实现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发布未完善的思维导图后,由各小组观察作品效果图,对效果图进行分析讨论分解,并对案例中所用到的命令或工具,舍次取重,加入新意念,形成小组共同完成的思维导图;然后由小组代表借助已完成的思维导图理清思路,各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他组的思维导图,找出差异,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建构,使知识系统直观化,发展了思维,高效地掌握整个案例作品的制作要点,逐步改变了过于依赖课本的现象。教师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各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把握和引导学生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减少或避免学生走弯路,引导学生将路径工具的使用功能、范围、技巧等及时归纳,使学生有整体、深层的理解;充分调动每一成员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主题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
在学生独立动手完成作品过程中,教师仍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机融入美术设计原则于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出更美的图像作品;及时了解及解答学生的问题,发现操作有误的学生及时给予指正;鼓励“做得快”的学生争当小老师,指导组内甚至组外的同学完成制作。学生在实现作品最终效果的过程中发展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更深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感知心智发展的良性循环。
4.评价与归纳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品,教师应及时加以展示与评价,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继续创造的欲望。教师随机调出部分学生完成的作品,以评价表为依据,师生共同从作品的整体构思、创意、审美、技法等角度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与认同,对于不足之处,可以由教师加以提示或指派学生指出,并加以修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将学生的作品与意见汇总,形成该次课的系统思维导图,以便教师有效检测及评价把握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方便教师对学生所存在共性及个性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和相应的教学方案,实现了对课程知识的总体把握。在评价过程中,集体智慧为个体所分享,有助于个体全面和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相互学习的良好品质。
而及时归纳是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它既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小结能力。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有计划地小结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讲清案例中容易出错的难点,回答学生的疑问,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此外,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了一定技法,有一定的创作欲望,因此,教师可适当布置巩固性练习满足学生,例如每年举办的科技节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制作科技节宣传海报,并挑选出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览、宣传,提高学生的创作原动力及其设计能力;或者鼓励学生参加图像制作员考证及校内技能竞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感和专业知识的实用价值。
当然,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态度及责任心提出更高的要求,需在学生讨论中解答各类问题,控制好课堂秩序,这就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业务素质,及时补充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增强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
四、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职《Photo—shop》课程案例教学。自应用于多个班级1年多来,从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提交的作品质量、综合训练、图像制作员考证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得到:
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协作交流、学以致用等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从中积累经验与发展能力。特别是引入思维导图的理念和方法以来,极大地激发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马月进,“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87-89
[2]任婕,杨威,思维导图在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28-29
[3]叶爱英,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81-82
[4]陈锡宗,段接会,孟祥增,基于思维导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160-161
[5]郭琦引入美术设计思想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方案新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9):7771-7772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