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火种与缪斯的追寻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看来,诗歌是那些具有纯洁灵魂、高贵品格的人发自肺腑的心声。经典诗歌给人以思想的力量、精神的鼓舞、纯正的营养,像黄河长江滋润着祖国大地一样,给人们的血液补充宝贵的氧气和能量。
   说起阅读经典,对于我来说,最初不是读小说,而是朗诵诗歌。1964年,新中国成立十五周年之际,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上演。“在毛泽东时代,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祖国的江山多么壮丽!”这铿锵有力的诗朗诵,说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大约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诗歌。
   最初的课外阅读是从老师家借到的一本诗集,是将军诗人李瑛的《獻给火的年代》。在第一首诗中李瑛写道:“我虽然住在北京这条/僻静的、窄小的胡同里/但风暴般的世界却紧摇着我的房门。”而在《上甘岭的泥土》一诗中,李瑛写道:“认识吧,这就是英雄的朝鲜——神圣的泥土,不屈的山/在石粉和弹片间/屹立着一个坚强的信念/不作殊死的战斗/怎有今天?”
   当时我11岁,用日记本抄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诗句。之后,又陆续读了李瑛的《静静的哨所》《枣林村集》《红花满山》等。他的诗歌主题鲜明,热烈奔放,无论是写边防战士的军营生活,还是写农村生活,都清新俊美,充满激情和力量。
   读了李瑛的诗歌,也激起了我写诗的欲望。自己还多次写过儿歌,比如“东风吹,空气新,迎面走来了一队红领巾……” 正是李瑛的诗歌在我心中留下了火种,点燃了我酷爱诗歌的火苗,并幻想着:什么时候,我的诗文也能变成铅字呢?
   喜欢诗歌的人,大都偏向文科。高中时代我担任语文科代表,经常协助老师收、判作业。毕业时,有的同学当了工人,也有的回乡做了农民。而我分配到教育系统,先当小学语文老师,后来又跟着小学毕业生一起升到中学任教。没有多久,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我凭借着当老师的基础,参加了1977年由各省出题的高考,初选后,不知为何最终没被录取。半年后,我又参加了1978年的全国出题的高考。为了确保成功,我只好低报了省内师范学院中文系。这次被录取了,但是浪费了几十分成绩!想想自己是有6年教龄带工资上大学,一时的郁闷逐渐消退。
   苗雨时教授给我们讲写作课。在课堂上,苗老师专业又耐心地讲授李瑛的诗歌《一月的哀思》,这首悼念周总理的诗,是李瑛含着泪用了三天三夜写就的。这首诗让江河落泪,日月失声,也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李瑛的不朽诗作——残阳如血啊/映着天安门前/低垂的冬云/半落的红旗……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多少人喊着你,扑向灵车/多少人跑向你/献上花束和敬礼/多少人想牵动你的衣襟/把你唤醒/多少人想和你攀谈/知心的话题……”
   李瑛的这首诗与全国人民心同此情、同频共振,句句说进了人民的心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李瑛诗歌的喜爱程度。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至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厂职工大学任教。虽然是重操旧业当教师,但这与高考前是截然不同的。80年代初,教的是成人高校,职业要求自己必须不断提高。90年代初,我在辽宁大学师从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学习民俗学硕士研究生课程。1991年,在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山海关风情》一书,一版两万册。1994年,山海关桥梁厂建厂一百周年,我应邀为工厂策划了一场节目,不但创作了厂歌,而且还有开场舞歌词等。记得开场舞歌词写得颇有气势:“古老的生命,崭新的生命,热情奔放/遥远的历史,心中的历史,源远流长/这里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令人神往/百年的工厂,年轻的工厂,生长希望……”同年,我还为山海关电视台撰稿系列专题节目《话说山海关》,创作了主题歌词《说不尽的山海关》:“遥远的历史已成为昨天/硝烟散尽雄关展露容颜/锦绣江河,物华天宝/名胜古迹,魅力倍添/一座城跨越世世代代/一道墙挽起大海高山/这里的故事千古流传/说不尽的山海关,山海关……”这首歌被收入山海关文联《古城新韵》歌曲集并专门录制了光盘。
   1999年我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文苑絮语》出版了。此书由著名文学评论家、时任中央党校教授李书磊作序,并在秦皇岛市进行了签名售书活动。尤其令我不能忘怀的是著名将军诗人李瑛先生和《当代》杂志副主编汪兆骞先生、河北作协副主席关仁山、军旅女作家周建和散文家奚学瑶等一起出席了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在秦皇岛商城的餐厅边吃边聊。席间和自己从小就仰慕崇拜的将军诗人李瑛坐在一起品茗交流,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李瑛老师和我们一起照了好几张合影,至今我还珍藏着。
   那年已是73岁的李瑛老师非常健谈,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历朝历代,凡是留传下来的诗歌无不具有鲜明的家国情怀,无不具有深刻的真情实感。”李瑛在《献给火的年代》后记中说:“诗必须成为斗争的武器,这是诗的荣誉。对于一个写诗的人来说,参加斗争是他庄严的战斗职责。”
   2019年3月28日凌晨,93岁的李瑛先生逝世的消息迅速刷屏。我联系诗歌理论家苗雨时老师,苗老师也正为李瑛的离去而难过。李瑛和苗老师都是河北丰润人,我老家唐山市,也算是老乡。我和苗老师分别写了纪念文章。苗老师的《李瑛,像丰润的还乡河》和我的《从燕赵故土看诗人李瑛》,两篇文章同时刊登在《博览群书》2019年第6期上。
   在我看来,诗歌是那些具有纯洁灵魂、高贵品格的人发自肺腑的心声。经典诗歌给人以思想的力量、精神的鼓舞、纯正的营养,像黄河长江滋润着祖国大地一样,给人们的血液补充宝贵的氧气和能量。半个多世纪以来,是李瑛那热情如火的诗歌鼓舞我激情燃烧,给予我劳动、付出与创造的精神力量!正是有了经典诗歌女神般的陪伴,使我在执着追寻文学理想时,“诗神”召唤,诗意盎然,不忘初心,青春再现……
其他文献
如今工程档案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其不但能够为日后的工程运营提供参考,帮助企业储备工程技术,还能够维护有关单位的合法权益,为政府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但是现阶段的工程档案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即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旨在更好地提升工程档案质量和工程项目管理质量。
本文从资金投入、专业队伍、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指出了当前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推动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经济共享时代接踵而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的弊端日益显
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改进事业单位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对现行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强化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建议,以期更好地开展城建档案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级医疗机构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给予了很高的重视,为了能够实现对海量医疗档案资料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符合医院长期运
将心脏缩小成  瓢虫心脏般大小  把身架放低至  和蚂蚁相同的高度  沿着蜘蛛网的路线行走  知道草蛉的家  借用蜻蜓的复眼审视  另一个空间  在一片叶子的边缘  以普洱、玉溪的方言  与虫漫谈  一次雨后  辽阔野地的召唤  一头钻进草丛和灌木丛  再也走不出你背影的  是一只凤蝶民乐演奏  一波一波的清水从《渔舟唱 晚》  流进了《春江花月夜》  满头银发的指挥一身法术  指挥棒轻轻一扬,圆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院机构中,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匹配时代赋予医院的新使命、新要求,特别是基建档案管理方面需要医院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本文结合医院基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意义,提出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医院基建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对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发展都有着很大的支持,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本文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随着国家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档案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也需要进一步拓展.本文在阐述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武都引水档案在武都引水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