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病原真菌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蚊虫为疟原虫、丝虫及多种虫媒病毒的媒介.由蚊虫传播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传统的化学杀虫剂,由于其高效的杀虫性能,一直是世界范围内防制蚊媒疾病的重要手段,曾使得蚊媒疾病的控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化学杀虫剂长期、大量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上升、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等.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化学杀虫剂的替代品,生物防制重新受到重视.该文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真菌杀虫剂,从其灭蚊能力、灭蚊机制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对中药辛夷的抗炎效应初步探讨.方法 利用TNF-α诱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体外黏附实验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辛夷挥发油对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以及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TNF-α刺激后,与中性粒细胞发生黏附,黏附量为248.6±13.8;而辛夷挥发油处理后,黏附量明显降低,在0.5、1.0、2.0 μl/ml浓度的黏附量分别为191.6±8.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51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分布情况,比较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结果 男性白内障发病年龄早于女性(t检验,P<0.01),平均人工晶状体度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人工晶状体度数范围为15~30D,平均为21.58±2.57D.各年龄段之间人工品状体度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