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古村落的重生之路和乡村复兴指明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旅游业和城乡结合部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古村落正面临着如何避免陷入“千城一面”的困境,寻找重塑独特古韵形象的重生之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古村落;重生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三农”问题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乡村在城乡快速发展的潮流中,抓住发展机遇,搭上了时代“顺风车”。然而,在机械的商业模式下、“空中楼阁”的规划策略中,传统的古村落不仅迷失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且丢掉了时光积淀的古韵形象,成为“流水线”下的复制品,沦为“千城一面”的时代败笔。古村落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完善的设施建设等原因,导致重生之路变得尤为艰难。本文结合相关规划设计竞赛经历,提出几点策略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助力我国古村落的振兴发展。
1、张思村的概况与形象困境
1.1张思村的概况
(1)地理区位:张思村为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之古村,地处平桥镇区西南部,距镇中心约2.5公里,至62省道约2公里,村域面积约2350亩。总人口2918人,农户968户。
(2)历史底蕴:张思村始建于元末,距今710余年。该村落在2012年被浙江省列入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同时也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村内文物古迹丰富,有13处集中成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清晰地展现了当地历史发展脉络。局部民居至今保有四合院、三退九明堂等明末清初的建筑风格。
1.2张思村的困境
在历史演变和时代变迁下的张思村,虽然保留着一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群落,但是缺少与时俱进的合理规划,没有顺应当代的生活需要,加上当地的居民缺乏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导致村中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墩头台被搁置,村中的公共空间早已失去活力。与此同时,道路的顺畅性、舒适度,公共场所的围合感、人情味,夜景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等问题成为目前张思村重生的最大困境。
2、古村落重生的策略与方法
2.1规划先行——着眼现状,面向未来
落实历史文化村落重生之路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科学的、合理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村庄规划。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完成张思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逐步将张思村打造为一使村民宜居、令游客向往,具有食、居、游、娱、购五方面整体格局的美丽乡村。
2.2基础完善——改善路网,美化空间
(1)畅通街道布局。合理硬化村内及周边道路,增添沿途休闲和观景设施,危险地段增设安全防护措施,使村道与省、县、乡道连通,形成环路。同时针对不同线型的道路进行相应的修缮改造、提升街道空间环境,且保证路标设置规范,合理布局。
(2)优化公共空间。在对坍塌院落进行修缮的同时,加以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配景,构成积极的公共空间;针对单户居住院落与农家乐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具有经济效益和当地文化特色的民宿;对于多户居住院落空间,植入新的使用功能,从而塑造富有活力与生机的共享院落空间。
(3)立面改造亮化。对霞客古道两侧及一些老旧房屋进行“穿衣戴帽”改造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安置各类路灯,实现公共区域亮化、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提升古村夜景形象,同时对整体风格色彩进行严格把控,既延续了历史文脉,又提升了整体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2.3环境整治——形象优美,环境宜居
(1)推进村庄整治。开展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目标的村庄整治活动;开展公共场地美化工程,充分利用村庄空闲地,铺路筑径、塑造园艺小品并配设文化娱乐、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建成集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广场;实行“五水共治”,开展村内河道整治,达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
(2)加强综合治理。按照“拆、清、整、建、管”的要求,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以及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村内统一配设标识标牌,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实现村内环境卫生全天候保洁。
(3)落实清洁计划。全面落实以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根据张思村实际情况,实行垃圾集中无公害处理。建立张思村垃圾处理保洁队伍、环卫设施和工作制度,确保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
2.4制度完善——完善管理,权责分明
(1)完善相关法规与规范标准。在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发挥地方性立法优势,为浙江省古村落保护利用提供有力依据。建构古村落保护的规划框架,将其纳入总体规划中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深层展开建设、保护、文化等专项活动,及督促相关部门对各地区古村古建筑改善修整和措施进行专项研究方案,同步加快培养专业修缮队伍,实现古村落保护的专业化与科技化。
(2)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合理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健全乡村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求助制度,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合作医疗门诊费用报销范围与比例。
2.5意识建设——多方参与,自觉维护
(1)建设共享社区。切实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观共享。社区内设有村民议事、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和便民服务点等活动场所。社区建设应按“美好乡村”建设的硬性指标逐一实施,不断增强农村社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2)强化集体意识。通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相应的文化活动,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让村民参与到村庄建设的事务管理上,让村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从而更好的爱护文物和保护环境,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3)多方参与合作模式。通过乡村规划、公共政策及經济计划等以政府发挥先导力量的公共发展领域,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教育医疗体系等,加大传统文化宣扬和村落历史普及的力度;在历史遗迹、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维护过程中,应汲取民众的修改意见;完工后的历史建筑所产生的利益可进行分配,以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大大提升公众参与度。
结语: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同样适用于乡村的发展——古村要发展,特色不能丢。传统的古代村落,记载着当地独特的人文历史、别样的风俗人情、特殊的时代印记,唯有从古村落的重生之路的角度出发,创造独特的形象、打造特色的景观环境、营造丰富的使用活动,从而既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又能延续历史的文脉,实现古村落的重生,最终迈向乡村振兴的广阔道路。
参考文献:
[1]Marc Antrop.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7):9-26.
[2]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l992.
[4]天台县志编办.天台县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古村落;重生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三农”问题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乡村在城乡快速发展的潮流中,抓住发展机遇,搭上了时代“顺风车”。然而,在机械的商业模式下、“空中楼阁”的规划策略中,传统的古村落不仅迷失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且丢掉了时光积淀的古韵形象,成为“流水线”下的复制品,沦为“千城一面”的时代败笔。古村落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完善的设施建设等原因,导致重生之路变得尤为艰难。本文结合相关规划设计竞赛经历,提出几点策略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助力我国古村落的振兴发展。
1、张思村的概况与形象困境
1.1张思村的概况
(1)地理区位:张思村为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之古村,地处平桥镇区西南部,距镇中心约2.5公里,至62省道约2公里,村域面积约2350亩。总人口2918人,农户968户。
(2)历史底蕴:张思村始建于元末,距今710余年。该村落在2012年被浙江省列入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同时也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村内文物古迹丰富,有13处集中成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清晰地展现了当地历史发展脉络。局部民居至今保有四合院、三退九明堂等明末清初的建筑风格。
1.2张思村的困境
在历史演变和时代变迁下的张思村,虽然保留着一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群落,但是缺少与时俱进的合理规划,没有顺应当代的生活需要,加上当地的居民缺乏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导致村中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墩头台被搁置,村中的公共空间早已失去活力。与此同时,道路的顺畅性、舒适度,公共场所的围合感、人情味,夜景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等问题成为目前张思村重生的最大困境。
2、古村落重生的策略与方法
2.1规划先行——着眼现状,面向未来
落实历史文化村落重生之路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科学的、合理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村庄规划。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完成张思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逐步将张思村打造为一使村民宜居、令游客向往,具有食、居、游、娱、购五方面整体格局的美丽乡村。
2.2基础完善——改善路网,美化空间
(1)畅通街道布局。合理硬化村内及周边道路,增添沿途休闲和观景设施,危险地段增设安全防护措施,使村道与省、县、乡道连通,形成环路。同时针对不同线型的道路进行相应的修缮改造、提升街道空间环境,且保证路标设置规范,合理布局。
(2)优化公共空间。在对坍塌院落进行修缮的同时,加以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配景,构成积极的公共空间;针对单户居住院落与农家乐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具有经济效益和当地文化特色的民宿;对于多户居住院落空间,植入新的使用功能,从而塑造富有活力与生机的共享院落空间。
(3)立面改造亮化。对霞客古道两侧及一些老旧房屋进行“穿衣戴帽”改造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安置各类路灯,实现公共区域亮化、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提升古村夜景形象,同时对整体风格色彩进行严格把控,既延续了历史文脉,又提升了整体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2.3环境整治——形象优美,环境宜居
(1)推进村庄整治。开展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目标的村庄整治活动;开展公共场地美化工程,充分利用村庄空闲地,铺路筑径、塑造园艺小品并配设文化娱乐、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建成集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广场;实行“五水共治”,开展村内河道整治,达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
(2)加强综合治理。按照“拆、清、整、建、管”的要求,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以及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村内统一配设标识标牌,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实现村内环境卫生全天候保洁。
(3)落实清洁计划。全面落实以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根据张思村实际情况,实行垃圾集中无公害处理。建立张思村垃圾处理保洁队伍、环卫设施和工作制度,确保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
2.4制度完善——完善管理,权责分明
(1)完善相关法规与规范标准。在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发挥地方性立法优势,为浙江省古村落保护利用提供有力依据。建构古村落保护的规划框架,将其纳入总体规划中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深层展开建设、保护、文化等专项活动,及督促相关部门对各地区古村古建筑改善修整和措施进行专项研究方案,同步加快培养专业修缮队伍,实现古村落保护的专业化与科技化。
(2)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合理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健全乡村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求助制度,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合作医疗门诊费用报销范围与比例。
2.5意识建设——多方参与,自觉维护
(1)建设共享社区。切实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观共享。社区内设有村民议事、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和便民服务点等活动场所。社区建设应按“美好乡村”建设的硬性指标逐一实施,不断增强农村社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2)强化集体意识。通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相应的文化活动,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让村民参与到村庄建设的事务管理上,让村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从而更好的爱护文物和保护环境,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3)多方参与合作模式。通过乡村规划、公共政策及經济计划等以政府发挥先导力量的公共发展领域,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教育医疗体系等,加大传统文化宣扬和村落历史普及的力度;在历史遗迹、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维护过程中,应汲取民众的修改意见;完工后的历史建筑所产生的利益可进行分配,以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大大提升公众参与度。
结语: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同样适用于乡村的发展——古村要发展,特色不能丢。传统的古代村落,记载着当地独特的人文历史、别样的风俗人情、特殊的时代印记,唯有从古村落的重生之路的角度出发,创造独特的形象、打造特色的景观环境、营造丰富的使用活动,从而既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又能延续历史的文脉,实现古村落的重生,最终迈向乡村振兴的广阔道路。
参考文献:
[1]Marc Antrop.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7):9-26.
[2]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l992.
[4]天台县志编办.天台县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