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现场观察、访谈及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探讨四川县级地区体育中考现状。研究表明体育中考实施过程中存在考试模式陈旧单一、约束学生个性发展、平时成绩形同虚设等问题。建议调整体育中考的模式,将平时成绩纳入中考体育总分,切实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完善硬件设施,规范教学。探索出符合实际的体育中考实施方案和改革思路,以推动四川县级地区体育中考改革。
关键词:体育中考 现状分析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5(c)-0114-02
体育中考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制手段,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增强运动能力作用显著。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学生“只为分数,不求运动”,使得体育在中考中成为新的“应试”科目。探索符合县级地区实际的体育中考实施方案,提供体育中考改革思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改善体育中考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自主、个性化发展,为体育中考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以营山县2016年中考体育相关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体育中考改革的文献,了解和掌握中国现阶段体育中考改革的发展情况,关注了解营山县体育中考的发展现状,在理论和方法上做好准备。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获取研究数据,对营山县9所学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3份,有效问卷260份,回收率91%,有效率86%,符合研究标准。
1.2.3 访谈法
通过实地调研及对部分学校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营山县体育中考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依据。
1.2.4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结果利用Excel进行数理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体育中考的整体状况
营山县共有中学64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年参加体育中考的人数7 000人左右,全县共分6个考点进行集中考试,城区集中在营山中学、营山第二中学进行考试,各乡镇分片区集中在小桥中学、双河中学、老林中学、回龙中学进行考试,所有监考工作人员由营山县体育局统一抽调分配,考试科目包括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 m短跑3项,总分40分。
2.2 体育中考的调查分析
2.2.1 体育设施的调查
营山县初中学校体育设施基本满足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还有超过1/3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不充足,部分学校比较缺乏体育锻炼器材,不能满足学生体育中考锻炼的需求,且城乡差距明显,城区中学体育器材条件相比乡镇中学更为充足。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保证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学校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2.2.2 营山县体育中考项目设置合理性的调查
目前营山县的体育中考项目主要是考察学生下肢力量以及腰部的伸展性,在上肢力量以及耐力方面涉及很少,调查中有近50%的学生选择项目设置不合理,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协调性。学校根据现有场地和体育器材合理安排体育课堂身体素质训练项目,加强学校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干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达到体育中考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2.2.3 学生对于中考体育项目选择要求调查
调查发现营山县在体育中考项目设置上没有充分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来实施操作,有些训练项目学生并不喜欢,套路枯燥没有创新,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反感,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多样化设置体育考试项目,适当有一定自主选择性,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另外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多样化、灵活性、趣味性,逐步提高体育教师自身教学组织、授课能力,使学校体育的发展向更加全方位、宽领域、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3 中考体育实施过程中的负面问题
2.3.1 考试模式单一化
南充市营山县体育中考一直以50 m短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3项来作为中考项目,考试模式仍是根据考试项目特点及学生自身体质来评定分数,没有充分地施展学生本身应有的能力,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这种考试模式一直沿续下去,不仅对学生自身全面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也会对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严重考验,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地区中考体育的进步。
2.3.2 约束了学生学习兴趣及个性发展
调查中,基于老师的训练课,认为体育课平淡枯燥的学生高达84%,认为生动有趣的只有11%,这种无视大多数学生兴趣和个性的课堂,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和学习兴趣的发展。现有的体育中考模式未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考试项目固定,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受到打击,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2.3.3 平时成绩验收形同虚设
随着营山县体育中考长期进行,学校加紧督促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将他们的平时成绩作为一项阶段性的评价标准,加强学生对平时体育锻炼的意识,监督学生利用好课外时间。但现有的模式并没有将平时成绩纳入体育中考总分之中,只是作为一个阶段性的评价标准,使得“考前紧、平时松”的现象普遍存在,起不到用中考来督促学生进行锻炼的目的。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学生只为分数,不求运动,使得体育在中考中成为了新的“应试”项目。
2.4 中考体育带来的正效应
2.4.1 促进学生的发展
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锻炼,可以反映整个地区学校在体育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根据学生需要,帮助学生加快体质健康改善速度,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步伐,为学生中考体育创设有利条件。通过体育中考前后锻炼的追踪调查,75%以上的同学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改善,表明体育中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4.2 促进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中考体育的有效进行,让教师在教学质量和对教学成绩等方面有了新的追求,也让学生从没有目标向有目标转变,让学生有紧迫感。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上结合体育中考内容做一些变动,这无疑是对体育中考有利,不再出现放养式的教学组织方式,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合理化、规范化,优化了体育教学观念。
2.4.3 体育课程地位得到提高
随着体育中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建设的支持,促进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同时学校也不断的对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教学手段、体育发展方向进行创新与改革,增添体育课程的新内容,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利用多种体育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快体育课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地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Z].2006.
[2] 翟玲丽.体育中考有关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5(12):93-94.
关键词:体育中考 现状分析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5(c)-0114-02
体育中考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制手段,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增强运动能力作用显著。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学生“只为分数,不求运动”,使得体育在中考中成为新的“应试”科目。探索符合县级地区实际的体育中考实施方案,提供体育中考改革思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改善体育中考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自主、个性化发展,为体育中考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以营山县2016年中考体育相关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体育中考改革的文献,了解和掌握中国现阶段体育中考改革的发展情况,关注了解营山县体育中考的发展现状,在理论和方法上做好准备。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获取研究数据,对营山县9所学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3份,有效问卷260份,回收率91%,有效率86%,符合研究标准。
1.2.3 访谈法
通过实地调研及对部分学校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营山县体育中考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依据。
1.2.4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结果利用Excel进行数理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体育中考的整体状况
营山县共有中学64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年参加体育中考的人数7 000人左右,全县共分6个考点进行集中考试,城区集中在营山中学、营山第二中学进行考试,各乡镇分片区集中在小桥中学、双河中学、老林中学、回龙中学进行考试,所有监考工作人员由营山县体育局统一抽调分配,考试科目包括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 m短跑3项,总分40分。
2.2 体育中考的调查分析
2.2.1 体育设施的调查
营山县初中学校体育设施基本满足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还有超过1/3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不充足,部分学校比较缺乏体育锻炼器材,不能满足学生体育中考锻炼的需求,且城乡差距明显,城区中学体育器材条件相比乡镇中学更为充足。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保证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学校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2.2.2 营山县体育中考项目设置合理性的调查
目前营山县的体育中考项目主要是考察学生下肢力量以及腰部的伸展性,在上肢力量以及耐力方面涉及很少,调查中有近50%的学生选择项目设置不合理,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协调性。学校根据现有场地和体育器材合理安排体育课堂身体素质训练项目,加强学校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干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达到体育中考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2.2.3 学生对于中考体育项目选择要求调查
调查发现营山县在体育中考项目设置上没有充分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来实施操作,有些训练项目学生并不喜欢,套路枯燥没有创新,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反感,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多样化设置体育考试项目,适当有一定自主选择性,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另外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多样化、灵活性、趣味性,逐步提高体育教师自身教学组织、授课能力,使学校体育的发展向更加全方位、宽领域、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3 中考体育实施过程中的负面问题
2.3.1 考试模式单一化
南充市营山县体育中考一直以50 m短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3项来作为中考项目,考试模式仍是根据考试项目特点及学生自身体质来评定分数,没有充分地施展学生本身应有的能力,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这种考试模式一直沿续下去,不仅对学生自身全面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也会对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严重考验,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地区中考体育的进步。
2.3.2 约束了学生学习兴趣及个性发展
调查中,基于老师的训练课,认为体育课平淡枯燥的学生高达84%,认为生动有趣的只有11%,这种无视大多数学生兴趣和个性的课堂,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和学习兴趣的发展。现有的体育中考模式未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考试项目固定,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受到打击,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2.3.3 平时成绩验收形同虚设
随着营山县体育中考长期进行,学校加紧督促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将他们的平时成绩作为一项阶段性的评价标准,加强学生对平时体育锻炼的意识,监督学生利用好课外时间。但现有的模式并没有将平时成绩纳入体育中考总分之中,只是作为一个阶段性的评价标准,使得“考前紧、平时松”的现象普遍存在,起不到用中考来督促学生进行锻炼的目的。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学生只为分数,不求运动,使得体育在中考中成为了新的“应试”项目。
2.4 中考体育带来的正效应
2.4.1 促进学生的发展
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锻炼,可以反映整个地区学校在体育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根据学生需要,帮助学生加快体质健康改善速度,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步伐,为学生中考体育创设有利条件。通过体育中考前后锻炼的追踪调查,75%以上的同学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改善,表明体育中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4.2 促进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中考体育的有效进行,让教师在教学质量和对教学成绩等方面有了新的追求,也让学生从没有目标向有目标转变,让学生有紧迫感。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上结合体育中考内容做一些变动,这无疑是对体育中考有利,不再出现放养式的教学组织方式,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合理化、规范化,优化了体育教学观念。
2.4.3 体育课程地位得到提高
随着体育中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建设的支持,促进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同时学校也不断的对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教学手段、体育发展方向进行创新与改革,增添体育课程的新内容,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利用多种体育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快体育课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地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Z].2006.
[2] 翟玲丽.体育中考有关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5(1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