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互助县营造林形式、营造林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当地的营造林管理水平。
关键词 营造林;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08-01
加快造林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是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1]。互助县自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2000年以来相继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12.08万hm2,封山育林4.68万hm2,其中“三北”防护林建设完成人工造林8.00万hm2,封山育林2.53万hm2;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人工造林0.59万hm2,封山育林1.81万hm2;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3.61万hm2。2006年开始实施“四项绿化”工作,累计完成四旁植树234.42万株、农田林网123.53万株、公路绿化668.4 km,栽植苗木67万株,县城绿化覆盖面积增加到目前的250.95 hm2,绿化覆盖率达到33.02%。绿地面积增加到目前的245.16 hm2,绿地率32.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0 m2。与2000年相比,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30万hm2,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41.59万m3,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68个百分点。
1 营造林形式
一是解放初期,在造林上主要是由村集体组织,农民出工进行义务造林;二是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实施至2000年,由乡政府组织,村集体实施,农民出工义务造林,国家给一定的种苗补助;三是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相继全面实施以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由原来的农民义务式造林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互助县造林需求,加之国家对造林绿化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由原来的政府组织农民义务式完成造林转变为乡(镇)政府组织成立造林专业队进行造林;四是近几年互助县成立了一些私营的造林绿化公司,对部分乡镇造林任务进行承包造林。因此,在造林形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
2 营造林质量及工程管理现状
为提高互助县的营造林质量,实行县、乡、村3级管理,尤其是近几年把管理管护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多种手段,大力加强管护,积极配合乡镇人民政府落实禁牧令,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二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及时转换营造林机制,加大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步伐,改善林业投资机制,实现全县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三是林业部门应加强了监管力度,保证了造林质量[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苗市场监管不力,苗木价格高
由于个体育苗面积增大,国有苗圃的苗木对市场没有调控能力,虽然互助县的育苗面积在逐年增大,苗木总量越来越多,但苗木价格也越来越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外地客商到互助县调苗时抬高苗木价格。再者关系苗、人情苗严重,导致造林地块的种苗良莠不齐,种苗质量不过关,精品苗木缺乏。
3.2 造林资金缺口较大
由于近年来物价上涨,加上现有的造林地块大多土壤贫瘠、坡度较陡,造林难度大、成本高,而国家给的造林补助低,造林资金缺口加大,尤其是抚育管护资金缺口大,国家无专项投资,地方无财政支持,导致造林绿化成果巩固存在较大问题。
3.3 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少,人才断层
由于近几年没有增加新生力量,林业专业队伍老化,所需人才补充不进来,无法引进高层次人才,林业科技实用型人才短缺,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在指导林业技术和生产建设上力量比较薄弱,与林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加之互助县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林业站撤销,合并到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以后,虽然设立了3~5个林业岗位,但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少,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林业技术人员不能专项管理林业,随着互助县造林绿化面积的日益扩大,对造林的技术指导及后期管理力不从心。
3.4 林牧矛盾比较突出
互助县虽然都推行了封山禁牧政策,加大了造林地的管护力度,但由于该县脑山地区仍处于半农半牧状态,林牧矛盾突出,封山禁牧一度反弹,造林绿化成果难以巩固。
4 对策
4.1 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加强引进吸收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力度,为互助县林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恢复乡镇林业站建制,加强技术指导,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基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4.2 强化责任落实
因地造林,选好树种,健全工程管理工作制度,实行谁造林谁负责。为确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对承包造林的要一包3年,保证成活率及保存率。要严格落实造林绿化问责机制,兑现优惠扶持政策和奖惩措施,对造林绿化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予以大力表彰。对个别不能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绿化工作任务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予以问责。
4.3 加大资金投入
造林绿化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通过广泛的教育宣传,努力营造全民动员、全民支持、全民参与营造林的浓厚氛围。
4.5 加强种苗管理
种苗调拨应充分发挥县种苗站的管理职能,协同森防检疫站统一加强监管,把好苗木起苗关、运输关、假植关。减少行政干预,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入造林现场[4-5]。
4.6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造林绿化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影响深远的工作,种苗基础和技术基础至关重要。要切实加大林木优良种苗基地建设,夯实造林绿化基础,积极推广容器育苗、机械化造林等新技术,科学规划,使用良种、适地适树,针阔混交、绿化彩化美化香化相结合,全面提升造林绿化工作水平。
5 参考文献
[1] 延东.绿染互助铸辉煌[N].青海日报,2011-08-24(6).
[2] 杨争林.关于加强山西营造林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西林业,2009(1):7-8,23.
[3] 韦希勤,刘强.影响我国造林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措施[J].林业调查规划,2005(1):17-19.
[4] 曾婕.谈营造林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3(1):95,55.
[5] 张清国.浅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131-132.
关键词 营造林;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08-01
加快造林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是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1]。互助县自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2000年以来相继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12.08万hm2,封山育林4.68万hm2,其中“三北”防护林建设完成人工造林8.00万hm2,封山育林2.53万hm2;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人工造林0.59万hm2,封山育林1.81万hm2;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3.61万hm2。2006年开始实施“四项绿化”工作,累计完成四旁植树234.42万株、农田林网123.53万株、公路绿化668.4 km,栽植苗木67万株,县城绿化覆盖面积增加到目前的250.95 hm2,绿化覆盖率达到33.02%。绿地面积增加到目前的245.16 hm2,绿地率32.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0 m2。与2000年相比,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30万hm2,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41.59万m3,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68个百分点。
1 营造林形式
一是解放初期,在造林上主要是由村集体组织,农民出工进行义务造林;二是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实施至2000年,由乡政府组织,村集体实施,农民出工义务造林,国家给一定的种苗补助;三是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相继全面实施以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由原来的农民义务式造林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互助县造林需求,加之国家对造林绿化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由原来的政府组织农民义务式完成造林转变为乡(镇)政府组织成立造林专业队进行造林;四是近几年互助县成立了一些私营的造林绿化公司,对部分乡镇造林任务进行承包造林。因此,在造林形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
2 营造林质量及工程管理现状
为提高互助县的营造林质量,实行县、乡、村3级管理,尤其是近几年把管理管护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多种手段,大力加强管护,积极配合乡镇人民政府落实禁牧令,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二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及时转换营造林机制,加大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步伐,改善林业投资机制,实现全县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三是林业部门应加强了监管力度,保证了造林质量[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苗市场监管不力,苗木价格高
由于个体育苗面积增大,国有苗圃的苗木对市场没有调控能力,虽然互助县的育苗面积在逐年增大,苗木总量越来越多,但苗木价格也越来越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外地客商到互助县调苗时抬高苗木价格。再者关系苗、人情苗严重,导致造林地块的种苗良莠不齐,种苗质量不过关,精品苗木缺乏。
3.2 造林资金缺口较大
由于近年来物价上涨,加上现有的造林地块大多土壤贫瘠、坡度较陡,造林难度大、成本高,而国家给的造林补助低,造林资金缺口加大,尤其是抚育管护资金缺口大,国家无专项投资,地方无财政支持,导致造林绿化成果巩固存在较大问题。
3.3 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少,人才断层
由于近几年没有增加新生力量,林业专业队伍老化,所需人才补充不进来,无法引进高层次人才,林业科技实用型人才短缺,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在指导林业技术和生产建设上力量比较薄弱,与林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加之互助县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林业站撤销,合并到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以后,虽然设立了3~5个林业岗位,但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少,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林业技术人员不能专项管理林业,随着互助县造林绿化面积的日益扩大,对造林的技术指导及后期管理力不从心。
3.4 林牧矛盾比较突出
互助县虽然都推行了封山禁牧政策,加大了造林地的管护力度,但由于该县脑山地区仍处于半农半牧状态,林牧矛盾突出,封山禁牧一度反弹,造林绿化成果难以巩固。
4 对策
4.1 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加强引进吸收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力度,为互助县林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恢复乡镇林业站建制,加强技术指导,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基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4.2 强化责任落实
因地造林,选好树种,健全工程管理工作制度,实行谁造林谁负责。为确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对承包造林的要一包3年,保证成活率及保存率。要严格落实造林绿化问责机制,兑现优惠扶持政策和奖惩措施,对造林绿化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予以大力表彰。对个别不能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绿化工作任务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予以问责。
4.3 加大资金投入
造林绿化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通过广泛的教育宣传,努力营造全民动员、全民支持、全民参与营造林的浓厚氛围。
4.5 加强种苗管理
种苗调拨应充分发挥县种苗站的管理职能,协同森防检疫站统一加强监管,把好苗木起苗关、运输关、假植关。减少行政干预,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入造林现场[4-5]。
4.6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造林绿化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影响深远的工作,种苗基础和技术基础至关重要。要切实加大林木优良种苗基地建设,夯实造林绿化基础,积极推广容器育苗、机械化造林等新技术,科学规划,使用良种、适地适树,针阔混交、绿化彩化美化香化相结合,全面提升造林绿化工作水平。
5 参考文献
[1] 延东.绿染互助铸辉煌[N].青海日报,2011-08-24(6).
[2] 杨争林.关于加强山西营造林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西林业,2009(1):7-8,23.
[3] 韦希勤,刘强.影响我国造林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措施[J].林业调查规划,2005(1):17-19.
[4] 曾婕.谈营造林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3(1):95,55.
[5] 张清国.浅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