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球铰在转体桥中的应用

来源 :施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陇漳高速公路渭河特大桥上跨陇海铁路,采用先悬浇后转体方式施工.其主墩位于渭河河槽内,承台基坑深9.5m,采用拉森钢板桩进行围护.依托该工程转体施工,探索了一种快捷、高效的转体施工工艺,即为确保安装精度、压缩安装时间,将原设计分离式球铰优化为整体式球铰,该球铰将传统聚四氟乙烯滑片调整为耐磨滑板,在工厂内加工组拼,现场整体吊装.该工艺不仅缩短工期,而且可保障安装精度,同时在球铰防水止污方面可进行优化,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舟山小干二桥悬索跨属于双塔双缆面自锚式悬索桥,主桥最大跨径370m,属同类型桥梁中世界第一.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小干二桥悬索跨主桥进行模拟计算,按5个静载试验工况和2个动载试验项目组织对其进行成桥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干二桥悬索跨主桥成桥质量良好、满足城A荷载等级标准.
少支点支架法因其施工工效高、适用于跨越道路、河流或梁体下部空间施工作业面受限等情况,广泛应用于立交跨线桥梁施工.以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连续组合梁即济南凤凰路北侧跨大堤引桥为背景,对主跨245m连续组合梁的少支点支架法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工程中的重难点,介绍了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通过对落梁方案中临时墩和桥墩进行受力分析,表明该方案下临时墩的起顶力相对较小且均衡,落梁量大小合理,桥墩受力安全可控,有力地保证了少支点支架法施工安全和质量.
某客运专线(76+160+76)m连续梁拱组合桥的拱座混凝土与0号块混凝土有近7个月的龄期差,为研究龄期差对拱座的影响,进行了拱座及0号块构造节点多工况的空间局部应力分析,并提出了保证拱座传力、受力安全及避免构造性裂缝的处理措施,效果良好.
人工挖孔桩在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仍被广泛应用,在桩芯混凝土施工阶段,因护壁设计不合理、桩间土稳定性不足原因导致窜孔事故时有发生,该问题在高墩、高塔等项目控制性工程超深群桩基础安全施工中更加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对护壁在内侧混凝土侧压力和外侧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安全性及桩间土在桩芯混凝土侧压力和滑体四面抗剪力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进行系统介绍,然后以开州湖特大桥4号主塔超深群桩施工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针对影响护壁和桩间土安全性的各类因素给出了桩芯混凝土施工安全建议措施,以保障施工安全.
马来西亚登嘉楼开启桥为一座跨径67m的双叶立转式开启桥,考虑施工对航道影响、开启桥精密设备安装、桥体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及钢结构高空连廊垂直交叉作业等难题,提出将开启桥主纵梁分为4个节段,在主墩承台箱室内架设钢管支架贝雷梁起重机作业钢平台,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悬臂拼装和重心控制,以及高空连廊整体提升穿插施工等方法,顺利实现了开启桥的安装和精确对接合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马来西亚登嘉楼开启桥跨径67m,为东南亚最大的双叶立转式开启桥,采用液压油缸顶推大型钢结构桥体实现开启,机械系统与钢结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桥梁的正常开启运行和使用寿命,其中3组转轴安装同轴度要求为0.75mm,跨中锁定装置须在悬臂桥端头完成锁定.为保证安装精度,从基础群组螺栓预埋、桥体钢结构及机械系统加工与安装等各关键工序进行策划,采用精密安装技术及控制措施,实现了桥体的精密安装.
沪通长江大桥北引桥公铁合建段采用双层混凝土箱梁结构,上层公路箱梁采用落地、落梁组合支架现浇工艺,针对落地支架高度大、软土地基沉降大、组合支架变形协调难、施工效率及安全管控要求高等问题,支架结构设计上增加安全储备、匹配支架刚度并充分应用装配化理念,实施过程中对入土钢管桩进行超载预压并进行应力、形变检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并偏安全,组合支架应用效果良好.
以G0711天山北坡段为研究对象,通过线路调查,查明沿线山前冲洪积区、乌鲁木齐河阶地区、剥蚀构造中山区、山间断陷盆地积雪段占比不同,山前冲洪积区及山间断陷盆地积雪较多,并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行现场试验测量积雪密度,经测量积雪密度较小,属于新雪;对风吹雪地段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风吹雪灾害最可能发育的具体地带,并提出填方路基坡比设置为1:4及背风半路堑路基两侧设置积雪平台的建议,为防治工程提供依据;提出防治建议,采取路基设计及工程防治措施(防雪栅栏、储雪沟、防雪林)联合实施.
聚能切缝药包是提高光面(预裂)爆破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为解决公路高边坡爆破开挖工程中产生飞石较多、边坡保留岩体损伤严重问题,通过混凝土模型试验开展了切缝药包爆破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装药不耦合系数的方法.研究发现,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加,炮孔周边的应力峰值会逐渐较低,合理的装药量及装药不耦合系数对爆破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在选择合适的切缝药包不耦合系数时要综合考虑切缝效果及岩体破碎情况.
为保证综合管廊近距离穿越既有桥梁结构施工安全性,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以土体、桥梁结构变形作为主要控制指标,评估穿越施工风险.结合地质情况和工程经验初步制定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并根据试验段掘进和信息化监测反馈调整优化施工参数,完善风险控制方案.穿越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监测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土体监测最大位移为4.3mm,桥梁桩基监测最大位移为1.3mm,地层位移及既有桥梁结构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性良好,施工风险可控,控制方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