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综合性学习进入语文教材标志着学习方式变革的全面展开。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课程资源开发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是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它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一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有机的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它要求学生从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虽然是语文学习,但更重要的是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学习,“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综合性学习进入语文教材标志着学习方式变革的全面展开。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不断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同伴交流合作,自主学习,改变过去机械训练、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新课程改革实施四年来,在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综合性学习还没有真正进入语文教学的领域,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它只不过是语文教材的附庸,没有重视这一版块在语文学习中应有的位置。近年来,初中毕业会考中出现了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考查题,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可是大多教师忽视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性的特点,往往是通过专题的训练,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应付考试。在这里,语文综合性学习被阉割,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被篡改,这种现象亟待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然,造成这一现象有它的客观原因:一是农村中学由于地区的差异,经济贫困,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设施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性,而农村中学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二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整体水平偏低,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的语文能力整体下滑,有很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处于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这给综合性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语文教师多以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不适合农村学生为由而放弃教学,这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中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教师开发课程主要表现的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一方面,教师要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另一方面,要开发新的“地方校本课程”,还要开发课外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发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应该要针对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创设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提升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其实,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也十分丰富,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目光由教材转向生活,善于挖掘身边的资源,创造性的开展综合性学习。本人作为农村教师,收集了一些教师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案,供苦于没有教学资源的语文教师借鉴,让综合性学习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
1.关注家庭生活。要求学生搜集家庭成员不同时期的照片,调查了解照片的背景,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照片,撰写照片说明,介绍自己的家庭,讲述和照片有关的人和事。本方案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关注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学初,可结合九年级教材中“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设计活动方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对科任教师和校长进行采访调查,按照老师的工作和生活,设计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笔录或录音,然后分析整理。最后在班上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调查的结果和感想。
3.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可以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空间。七年级教材中“为本地人物立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先把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村长、一个技术能人、一名富翁、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师,也可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邮递员或街道清理工。再根据大家关心的问题设计调查提纲,进行调查访问,写成人物的传记或事迹介绍。
4.关注民情风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情风俗。可要求学生针对本地的某一节日或某一习俗进行观察调查,按照其时间顺序写出经过和风俗习惯,穿插适当的说明材料。可以选取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也可以选取婚丧嫁娶的习俗。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5.关注个性发展。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中有很多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它能尊重学生主体,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教材中的“编一份手抄报”、“编演短剧”、“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这些都属于这一范畴。像“编演短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多方面的展示学生的个性,能使每一个学生找到发展自己个性的空间。活动中有剧本的编写、道具的制作、背景的布置、音乐的处理、剧目的演出等,整个过程能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也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关注科技发展。科技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对科技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教材中设计的“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和“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要求学生把视野投向科技世界。“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搜集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古诗,从中摘录出涉及到交通的诗句。从道路交通和通讯交通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同现代的交通、通讯进行比较,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极大的便利,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为我们的語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为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尽管农村中学经济落后,学生素质偏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把握新课程的理念,积极创造条件,就能找到适应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的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湖南桃源县青林乡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课程资源开发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是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它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一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有机的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它要求学生从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虽然是语文学习,但更重要的是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学习,“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综合性学习进入语文教材标志着学习方式变革的全面展开。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不断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同伴交流合作,自主学习,改变过去机械训练、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新课程改革实施四年来,在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综合性学习还没有真正进入语文教学的领域,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它只不过是语文教材的附庸,没有重视这一版块在语文学习中应有的位置。近年来,初中毕业会考中出现了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考查题,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可是大多教师忽视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性的特点,往往是通过专题的训练,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应付考试。在这里,语文综合性学习被阉割,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被篡改,这种现象亟待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然,造成这一现象有它的客观原因:一是农村中学由于地区的差异,经济贫困,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设施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性,而农村中学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二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整体水平偏低,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的语文能力整体下滑,有很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处于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这给综合性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语文教师多以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不适合农村学生为由而放弃教学,这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中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教师开发课程主要表现的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一方面,教师要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另一方面,要开发新的“地方校本课程”,还要开发课外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发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应该要针对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创设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提升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其实,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也十分丰富,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目光由教材转向生活,善于挖掘身边的资源,创造性的开展综合性学习。本人作为农村教师,收集了一些教师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案,供苦于没有教学资源的语文教师借鉴,让综合性学习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
1.关注家庭生活。要求学生搜集家庭成员不同时期的照片,调查了解照片的背景,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照片,撰写照片说明,介绍自己的家庭,讲述和照片有关的人和事。本方案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关注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学初,可结合九年级教材中“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设计活动方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对科任教师和校长进行采访调查,按照老师的工作和生活,设计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笔录或录音,然后分析整理。最后在班上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调查的结果和感想。
3.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可以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空间。七年级教材中“为本地人物立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先把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村长、一个技术能人、一名富翁、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师,也可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邮递员或街道清理工。再根据大家关心的问题设计调查提纲,进行调查访问,写成人物的传记或事迹介绍。
4.关注民情风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情风俗。可要求学生针对本地的某一节日或某一习俗进行观察调查,按照其时间顺序写出经过和风俗习惯,穿插适当的说明材料。可以选取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也可以选取婚丧嫁娶的习俗。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5.关注个性发展。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中有很多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它能尊重学生主体,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教材中的“编一份手抄报”、“编演短剧”、“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这些都属于这一范畴。像“编演短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多方面的展示学生的个性,能使每一个学生找到发展自己个性的空间。活动中有剧本的编写、道具的制作、背景的布置、音乐的处理、剧目的演出等,整个过程能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也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关注科技发展。科技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对科技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教材中设计的“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和“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要求学生把视野投向科技世界。“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搜集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古诗,从中摘录出涉及到交通的诗句。从道路交通和通讯交通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同现代的交通、通讯进行比较,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极大的便利,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为我们的語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为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尽管农村中学经济落后,学生素质偏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把握新课程的理念,积极创造条件,就能找到适应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的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湖南桃源县青林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