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個全力杯葛服貿及逢中必反的綠營,倘若執政究竟該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如何對待民共交流?難道可以一手杯葛服貿逢中必反,一面與大陸交流嗎?真令台灣的未來感到擔憂,因此台灣民眾實在不可不慎。
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有禪學悟透的味道,搭配著理論的思考與現實的推演。我們不禁回首,兩岸間的風風雨雨都只是過眼雲煙,這麼多年來,每一個事件的考驗及挑戰不斷紛至遝來,爭議事件也都一件又一件的發生與過去,雖然兩岸目前尚未得到合情合理安排的處理,兩岸倒也是相安無事;然而,直到近來,令許多人感到相當不安,似乎險阻正在前頭等著我們,因此我們要不斷積累經驗及智慧,照明兩岸未來互動的道路,認真謹慎處理每一個兩岸發生的爭議與危機,因為我們都渴望兩岸和平發展。
近來台灣爆發太陽花運動,一個服貿爭議讓兩岸發展的困境浮現,這次運動的主要訴求,服貿爭議主要是一個導火線,真正的訴求是反中、反馬及台獨及自我擔憂,儘管並非全部參與學生都是如此,但參與成分複雜,但主其事者及帶頭者,大家彼此間都有心照不宣的秘密,那就是反中、反馬及追求台灣獨立;伴隨著民眾、學生的恐懼、擔憂及仇恨的心理,使得學生得以持續社會運動的能量,才能攻佔立院多日無事、強占政院無罪,某種程度正考驗台灣公權力的行使及馬政府處理危機的智慧,但也突顯兩岸發展的障礙與瓶頸,兩岸頓時蒙上陰影。
儘管兩岸之間有歷史的恩怨、制度的差異、觀念的不同、現實的差距、政治的歧異、強權與國際的角力、互信的不足、經濟實力體及資源大小和環境的不對稱,這些因素都是使得今日兩岸發展產生如此多問題的關鍵因素。
隨著兩岸實力及發展上的消長,台灣民眾對於內部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大,使馬政府疲於奔命解決處理;然而不可否認,台灣在野黨及反馬群眾中,絕大多數對於大陸發展感到恐懼與憂慮,進而產生仇視的敵意,這使得兩岸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引發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
當然危機就是轉機,身處在兩岸關係發展的轉捩點,台灣面對後馬時期的政治發展情況,看來兩岸政策難有所突破;大陸當局在習李新政下,拋出習四點,點出一個中國框架及兩岸一家親等理念,但對許多議題仍是靜觀其變,因此兩岸發展中的挑戰能否由挑戰轉為機遇,有賴集體的智慧;而智慧往往展現在一念之間。
一、兩岸機會存於一念之間
兩岸發展機會總是稍縱即逝,沒有因緣就不可能接觸,許多問題的解決都誠如張亞中教授前些日子在《論統合》書中所提是一念之間,迷悟就在一念之間,大千世界因果不假,有了念要轉化成為具體的方式及政策,其目的無非是希望能夠帶給民眾更好的生活,使兩岸民眾能夠普享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只是兩岸在現實政治中,恐怕無法盡如人意,受限於本位立場及選舉政治,使得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落差,產生許多遺憾與殘缺。
機會主義對兩岸來說確實很重要,兩岸也不乏機會主義者,但不能光靠機會主義,必須有些民族主義情懷,特別針對兩岸所共同面對的環境進行議論,有理性也有感性,這中間當然存在兩岸矛盾與博奕,更有著難解的軍事及外交方面的習題。許多事情其實也都是由心決定,思想決定一切,最核心的恐怕還是兩岸意識形態上的爭執,這不但無法根治,恐怕也難以透過各種方式來影響與改變,甚至是減弱其影響力。兩岸許多爭議存於一念之間,需要轉個念,機會才會出現。
二、台灣內部情緒加深
兩岸矛盾
當我們等待轉念的機會,卻隨著兩岸實力的不對等及本質性矛盾並未解決,使得台灣多數民眾對於大陸充滿著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節;兩岸許多事務性議題突然也變成兩岸相當棘手的議題,從經合會、投保協議、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到近來爭議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恐怕不只是黑箱及服貿協議內容本身爭議,更深刻的恐怕是兩岸關係進展的程度與速度,台灣民眾是否能夠承受?
事實上,台灣民眾的雙重恐懼,一是由於伴隨中國大陸國力與經濟力量的提升,使兩岸不對等情況日趨明顯,對於中國大陸的憂慮,展現在傳統軍事安全領域;二是就連中國大陸經濟讓利,也使得台灣民眾深怕其統戰政治企圖及對於大陸依賴甚深,造成以商逼政的情況;鑑於兩岸實力與資源的顯不對稱,加重台灣民眾的憂慮,伴隨著全球化及區域化發展,台灣民眾對於大陸的恐懼與憂心不減反增。
這種雙重恐懼,包括傳統安全及非傳統安全層面上,由於恐懼及憂慮,漸漸轉變成仇恨與敵視,伴隨著實力與競爭力,台灣變得沒有自信,甚至只要議題一遇到中國大陸,台灣的決策及態度就變得怪怪的,畏首畏尾,一點都不自然,這也使得兩岸關係陷於困境當中,大陸對台政策面臨重大考驗,而大陸也只能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習李欲靠自己力量來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心態,是否奏效,尚待觀察。但兩岸的變化一切都是出自於恐懼憂慮,進而變成敵視與不信任,這股情緒自然也加深兩岸間的矛盾與衝突。
三、兩岸挑戰處處潛藏
兩岸危機與不確定
兩岸議題中許多概念,我們往往會犯了概念不清及認知上的錯誤,進而影響到判斷與政策方向,因此我們需要時時修正反思,有了正確的知識基礎,才有論述的合理性;有辨才能辯,需要合乎現實才能闡述及說明,包括對於一中同表、一中各表、史觀、台獨、獨台等進行概念上的闡述。由於概念上的不清楚,促發了兩岸間的挑戰。
挑戰一、台灣主體意識提高帶來兩岸不確定
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4年12月到2013年12月所做長期關於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可以看出維持現狀再決定及永遠維持現狀雖然合佔約六成,但偏向獨立與儘快獨立合佔近二成五,有增多的趨勢,這部分對於大陸當局解讀自然是一大隱憂;而偏向統一及儘快統一合佔比例則大致穩定,約佔百分之十,顯見大陸當局並沒有吸引台灣民眾對於統一的渴望。
另外,再從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2年到2013年12月所做長期關於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可以看出自認是台灣人的比例不斷升高,已經成為台灣共識;認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有下降的趨勢,這當然與台灣人與中國人已經變成對立選項有關;另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與無意見者差不多,台灣民眾的認同反映,突顯出台灣主體意識的提高,各方自然有不同的解讀。 近來太陽花學運所出現的現象,便是部分台灣青年世代展現台灣主體意識。就在2012年由廿一世紀基金會舉行“主權與和平之間——兩岸和平趨勢調查成果發表會”,針對1986年後出生台灣青年世代的國家認同及兩岸和平傾向進行探索性調查,該項報告顯示台灣青年世代受到國家政治變遷、教育及環境等因素影響,有超過五成台灣新世代在國家認同上逐漸傾向有理性基礎的台灣主體意識及務實主義。張五嶽教授更前瞻性提出需針對主權、和平、民主三大兩岸議題,進行謹慎處理,甚至由在校高中生做起,持續追蹤訪查到大學和碩士、就業階段,深入瞭解其認同的改變和轉折關鍵,以帶來更具學理性和政策性的參考價值。
筆者認為會影響台灣青年世代的主體意識來自於教育、教科書、以台灣取代中華民國甚至中華意識、社會環境及政治環境的氛圍是很重要的,在台灣社會中處處以台灣及中國二元對比,以台灣來稱自己,以中國來稱大陸,日常生活用語更無時無刻出現中國觀光客、中國電影、中國商品、中國政治與社會等詞彙,久而久之自然養成台灣主體意識,台灣雖已民主化及自由化,然而無處不彌漫著悲情意識,是一種被打壓、無法得到同等對待的被壓迫意識,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悲情的台灣主體意識,透過文學、藝術、音樂、政治口號等方式來展現台灣悲情的一面;再輔以青年世代普遍都有相當的理想性及正義感,自然以正義使者身份居於台灣自我主體意識,那麼最快呈現的方式便是透過選舉或民調直接反映出來。
我們必須思考,台灣主體意識提高或許與國家認同、統獨、對中國的恐懼、憂慮與敵視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台灣主體意識並沒有錯,它可以說是一種最原始的本能,一種在地的認同,對於周遭環境的關懷與愛護,這在自然也不過,但台灣主體意識若被誤用或是濫用,變成台獨意識,恐怕會連帶影響兩岸關係發展與台灣安全,替兩岸增添不確定性因素
挑戰二、服貿爭議及監督條例內容使兩岸關係產生波瀾
從貿協議實質本身,它已經讓台灣社會產生嚴重裂解,朋友變敵人、情人變陌生、師生關係冷漠,彷彿台灣只有贊成與反對兩派,沒有任何灰色地帶及可溝通的協商空間。蔡英文與各學生團體間的關係,大家內心都有數,除了除去蘇貞昌及謝長廷兩位政治敵手,日後也獲得公民團體的奧援;從蔡英文過去的背景、今日的資源到未來的發展都足以證明這些主其事者與蔡英文間的微妙關係;大家都正在替蔡英文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為黨主席甚至2016大選鋪路,而抗議學生與不知情的民眾自然就成為這齣戲中不可或缺的配角。
而貿爭議所引發的兩岸監督條例,更將兩岸敏感爭議推上最高點,關於民間版的《兩岸協定締結協定》,非但無法與現行法律做制度上整合,議會代表性既不足,更缺乏合法性,所擬出來協定的版本,不只兩國論的軌跡明顯,破壞美中台現階段兩岸現況局勢,更重要其中漏洞百出,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無任何操作性及可行性的版本,也不會得到國際及台灣民眾多數的認同,大陸當局更將此視為是否要調整對台政策,兩國論的法律化將重演李登輝當時所掀起的軒然大波。至於有無溯及既往,在民間版第二十一條中規定該條例未生效前,未依規範所簽之任何協定不生國內法的效力,也就是不管是ECFA及兩岸間二十一項協議及台灣所簽之FTA全部在台灣都不生效力,這實在太過離譜,徹徹底底瓦解兩岸發展。
針對監督條例,民間版的國與國定位及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法律定位和兩岸協議溯及既往不生國內法效力兩項茲事體大,大陸當局必然解讀為法律台獨完成,ECFA及兩岸各項既成協議面臨重大考驗,光憑這兩項就足以引發台海危機,改變美中台三邊現狀,實不可不慎。
大陸國台辦就在記者會中已經表達對於這種《兩岸協定締結協定》版本的兩國論法制化完全無法接受;大陸各單位、智庫及學者對此亦紛紛表態,認為這絕對會影響民共交流,更會使倘若日後執政的民進黨在執政路線上的處處受阻。同時美國並不樂見單方破壞現狀的局面。而馬政府對於《兩岸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亦有一定的規範,其成熟度、合理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正常性及完整性都較為可行,但究竟發展為何,實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事實上,服貿協議就是ECFA的深化與進一步落實,就是替FTA排除障礙的一項協議,其利弊評估,有待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光是開放項目八十比六十四,這其中的學問,就隱藏著讓利、特殊考量、象徵大於實益,種種議題及相關配套及後續作業與運作空間。服貿協議洽簽之後,在不同的階段,對兩岸來說,會有不同的功能與角色。
針對服貿協議內容,大陸當局承諾在電子商務、資訊服務、展覽服務、線上遊戲、台灣圖書進口、演出場所經營、電影片後製及沖印、海運服務、旅行社及旅遊服務及金融服務等,每一項中都有許多學問在裡面;而台灣對大陸承諾在印刷業、美容美髮及洗衣服務、殯儀館及火化場、營造業、老殘照護機構、演出場所經營及中藥材批發等,每一項台灣都有配套及保護主義的色彩在內,設下許多條件。從雙方所承諾的項目中,可以看出雙方都有弱勢產業,需要特別的補貼及輔導,也都有不同的盤算與考量。服貿爭議已經使台灣不得不思考如何避免被邊緣化的情況,大陸不是台灣的全部,但台灣要如何靠自己走出去?恐怕必須拿出一套具體可行的對策。
四、太陽花運動後
兩岸機遇之思考
我們應當捫心自問,我們究竟期待一個什麼樣的兩岸關係?一種什麼樣的接觸交流感覺?是建立在純為利益的基礎上?還是建立在民族大義的義理上?還是義利兼顧?理想與現實並容,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什麼樣的思考,進而轉化為什麼樣的政策取向,身為渺小的一個自然人,來去匆匆,人生數十寒暑,究竟存在的價值是什麼?能夠做的事情有限,能夠發揮的生產有限,但希望卻是永遠存在著。
太陽花運動提供我們多方面的省思與檢討,也迫使美國各界表達對其看法,美國兩岸問題的專家容安瀾對於台灣太陽花運動並不贊成,聲稱“美國尊重言論自由,但不贊成學生幹擾政府的舉動,而且政治人物鼓勵學生這樣做,令人遺憾”;尼爾森報導主筆則指出“學生以民主為名,行占公署之實,本質上是專制;就算最初不是民進黨組織,大家還是會問,民進黨支持學生霸佔背後的思維究竟是什麼?”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則強調,“除非臺北當局快速弭平爭端,否則台海兩岸緊張局勢可能會急遽升高,其影響將波及美國”。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日前在聯邦參議院聽證會中強調,“美國非常希望學生和示威群眾負責任地運用自由,作為也要和平與文明,更要避免暴力”,他並指出“美方非常歡迎且讚賞馬政府任內推動兩岸關係的非凡進展”。 美國這些表態,充分顯示美國擔憂太陽花及服貿爭議持續擴大,將會升高兩岸緊張局勢,並把美國拖下水。而兩岸發展的挑戰迫在眉睫,不要說深水區的爭議,眼前面臨到台灣民眾的認知及社會環境的發展,可以預期未來兩岸要想任何突破恐怕都是難上加難,儘管如此,大家仍必須繼續為兩岸和平發展而努力,越挫越勇,持力不懈,為兩岸民眾打造美好的未來。
筆者不禁要問,一個全力杯葛服貿及逢中必反的綠營,倘若執政究竟該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如何對待民共交流?難道可以一手杯葛服貿逢中必反,一面與大陸交流嗎?真令台灣的未來感到擔憂,因此台灣民眾實在不可不慎。
我們要尋求兩岸機遇,筆者粗淺認為:
(一)、必須宏觀面與微觀面並重
兩岸關係的發展與突破,其機遇來自雙方就原則性、綱領性及根本性等原則上,固然要求同存異、擱置爭議,這些指導性的方向及看法固然十分重要,包括九二共識等對話基礎等,但真正能增進兩岸民眾互信基礎及情感積累,恐怕還是在於兩岸微觀事務,包括諸多事務性的安排與推進工作,唯有宏觀與微觀並重並行,兩岸關係才得以深化,解決根本性問題。
(二)、兩岸必須跳脫單方格局
兩岸關係的機遇在於兩岸當局都必須跳出單方格局,創造出對雙方都有利的條件及情況,單方讓利是不可能長久的;大家需要思考的是,在何種情況及條件下會兩岸關係互利?攸關兩岸關係互利,顯然必須展現在各層面上,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教育、政治、軍事、外交等,缺一隅則不可。另外,要落實兩岸關係互利,必須要秉持善意誠意,去除偏見;更要從基層出發,以科學的方法,達成雙方的最大目標,發揮最大的功效;兩岸關係互利互義及將心比心,如此方能使兩岸關係互利長久發展。
(三)、正視兩岸溝通存在程序及實質障礙
所謂的兩岸溝通協商之程序障礙,指的是兩岸政策分別在各自決策的機制來源不同,透明度與公開程度亦不相同;所受的監督情況也是不同的。以大陸當局來說或許不存在這種問題,但是在台灣,往往會因為程序性的質疑而影響實質進展,進而出現程序影響實質情況。
所謂的兩岸溝通協商之實質障礙,指的是兩岸當局分別從不同的立場及角度來主張兩岸政策之實質內涵。這些內涵十分廣泛,觸及到各個層面,包括一個中國內涵、九二共識內容指涉、一中框架的制度設計、兩岸政治定位與政治關係、兩岸主權與治權問題、兩岸涉外事務、國際活動空間、兩岸文化協議,甚至到國共終止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及兩岸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與制度和法律的設計等,透過這些實質內容,加深兩岸互信,強化中華民族認同。只可惜這些實質內容,每一項藍綠紅三方都有各自既定立場,有的彼此有交集,有的南轅北轍,如此情況致使兩岸協商之實質進展產生相當大的阻礙,若想要磨合,恐怕時間不短、難度不小。
我們必須正視兩岸協商溝通中無所不在的程序與實質障礙,期盼一個跨越兩岸程序與實質內容障礙的機遇,展現在兩岸思維當中。期盼兩岸程序障礙先行排除後,逐步解決實質障礙,使兩岸能永享和平發展。
總之,兩岸當局都必須為任何議題預作準備,擬定各項方案以備不時之需,不論主觀好惡,都必須加以正視研議,或許條件不具備、機會不成熟、環境不允許,但只要穩健審慎,相信定有共創雙贏的局面產生。此外,兩岸互動,有同有異,我們無權要求對方屈從我方,大陸當局也無法強加我方,故只能求同存異,擱置爭議,擴大共識,進而累積互信,共創造良好環境與氛圍。
(作者系中國文化大學助理教授、北京大學法學博士)
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有禪學悟透的味道,搭配著理論的思考與現實的推演。我們不禁回首,兩岸間的風風雨雨都只是過眼雲煙,這麼多年來,每一個事件的考驗及挑戰不斷紛至遝來,爭議事件也都一件又一件的發生與過去,雖然兩岸目前尚未得到合情合理安排的處理,兩岸倒也是相安無事;然而,直到近來,令許多人感到相當不安,似乎險阻正在前頭等著我們,因此我們要不斷積累經驗及智慧,照明兩岸未來互動的道路,認真謹慎處理每一個兩岸發生的爭議與危機,因為我們都渴望兩岸和平發展。
近來台灣爆發太陽花運動,一個服貿爭議讓兩岸發展的困境浮現,這次運動的主要訴求,服貿爭議主要是一個導火線,真正的訴求是反中、反馬及台獨及自我擔憂,儘管並非全部參與學生都是如此,但參與成分複雜,但主其事者及帶頭者,大家彼此間都有心照不宣的秘密,那就是反中、反馬及追求台灣獨立;伴隨著民眾、學生的恐懼、擔憂及仇恨的心理,使得學生得以持續社會運動的能量,才能攻佔立院多日無事、強占政院無罪,某種程度正考驗台灣公權力的行使及馬政府處理危機的智慧,但也突顯兩岸發展的障礙與瓶頸,兩岸頓時蒙上陰影。
儘管兩岸之間有歷史的恩怨、制度的差異、觀念的不同、現實的差距、政治的歧異、強權與國際的角力、互信的不足、經濟實力體及資源大小和環境的不對稱,這些因素都是使得今日兩岸發展產生如此多問題的關鍵因素。
隨著兩岸實力及發展上的消長,台灣民眾對於內部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大,使馬政府疲於奔命解決處理;然而不可否認,台灣在野黨及反馬群眾中,絕大多數對於大陸發展感到恐懼與憂慮,進而產生仇視的敵意,這使得兩岸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引發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
當然危機就是轉機,身處在兩岸關係發展的轉捩點,台灣面對後馬時期的政治發展情況,看來兩岸政策難有所突破;大陸當局在習李新政下,拋出習四點,點出一個中國框架及兩岸一家親等理念,但對許多議題仍是靜觀其變,因此兩岸發展中的挑戰能否由挑戰轉為機遇,有賴集體的智慧;而智慧往往展現在一念之間。
一、兩岸機會存於一念之間
兩岸發展機會總是稍縱即逝,沒有因緣就不可能接觸,許多問題的解決都誠如張亞中教授前些日子在《論統合》書中所提是一念之間,迷悟就在一念之間,大千世界因果不假,有了念要轉化成為具體的方式及政策,其目的無非是希望能夠帶給民眾更好的生活,使兩岸民眾能夠普享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只是兩岸在現實政治中,恐怕無法盡如人意,受限於本位立場及選舉政治,使得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落差,產生許多遺憾與殘缺。
機會主義對兩岸來說確實很重要,兩岸也不乏機會主義者,但不能光靠機會主義,必須有些民族主義情懷,特別針對兩岸所共同面對的環境進行議論,有理性也有感性,這中間當然存在兩岸矛盾與博奕,更有著難解的軍事及外交方面的習題。許多事情其實也都是由心決定,思想決定一切,最核心的恐怕還是兩岸意識形態上的爭執,這不但無法根治,恐怕也難以透過各種方式來影響與改變,甚至是減弱其影響力。兩岸許多爭議存於一念之間,需要轉個念,機會才會出現。
二、台灣內部情緒加深
兩岸矛盾
當我們等待轉念的機會,卻隨著兩岸實力的不對等及本質性矛盾並未解決,使得台灣多數民眾對於大陸充滿著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節;兩岸許多事務性議題突然也變成兩岸相當棘手的議題,從經合會、投保協議、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到近來爭議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恐怕不只是黑箱及服貿協議內容本身爭議,更深刻的恐怕是兩岸關係進展的程度與速度,台灣民眾是否能夠承受?
事實上,台灣民眾的雙重恐懼,一是由於伴隨中國大陸國力與經濟力量的提升,使兩岸不對等情況日趨明顯,對於中國大陸的憂慮,展現在傳統軍事安全領域;二是就連中國大陸經濟讓利,也使得台灣民眾深怕其統戰政治企圖及對於大陸依賴甚深,造成以商逼政的情況;鑑於兩岸實力與資源的顯不對稱,加重台灣民眾的憂慮,伴隨著全球化及區域化發展,台灣民眾對於大陸的恐懼與憂心不減反增。
這種雙重恐懼,包括傳統安全及非傳統安全層面上,由於恐懼及憂慮,漸漸轉變成仇恨與敵視,伴隨著實力與競爭力,台灣變得沒有自信,甚至只要議題一遇到中國大陸,台灣的決策及態度就變得怪怪的,畏首畏尾,一點都不自然,這也使得兩岸關係陷於困境當中,大陸對台政策面臨重大考驗,而大陸也只能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習李欲靠自己力量來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心態,是否奏效,尚待觀察。但兩岸的變化一切都是出自於恐懼憂慮,進而變成敵視與不信任,這股情緒自然也加深兩岸間的矛盾與衝突。
三、兩岸挑戰處處潛藏
兩岸危機與不確定
兩岸議題中許多概念,我們往往會犯了概念不清及認知上的錯誤,進而影響到判斷與政策方向,因此我們需要時時修正反思,有了正確的知識基礎,才有論述的合理性;有辨才能辯,需要合乎現實才能闡述及說明,包括對於一中同表、一中各表、史觀、台獨、獨台等進行概念上的闡述。由於概念上的不清楚,促發了兩岸間的挑戰。
挑戰一、台灣主體意識提高帶來兩岸不確定
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4年12月到2013年12月所做長期關於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可以看出維持現狀再決定及永遠維持現狀雖然合佔約六成,但偏向獨立與儘快獨立合佔近二成五,有增多的趨勢,這部分對於大陸當局解讀自然是一大隱憂;而偏向統一及儘快統一合佔比例則大致穩定,約佔百分之十,顯見大陸當局並沒有吸引台灣民眾對於統一的渴望。
另外,再從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2年到2013年12月所做長期關於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可以看出自認是台灣人的比例不斷升高,已經成為台灣共識;認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有下降的趨勢,這當然與台灣人與中國人已經變成對立選項有關;另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與無意見者差不多,台灣民眾的認同反映,突顯出台灣主體意識的提高,各方自然有不同的解讀。 近來太陽花學運所出現的現象,便是部分台灣青年世代展現台灣主體意識。就在2012年由廿一世紀基金會舉行“主權與和平之間——兩岸和平趨勢調查成果發表會”,針對1986年後出生台灣青年世代的國家認同及兩岸和平傾向進行探索性調查,該項報告顯示台灣青年世代受到國家政治變遷、教育及環境等因素影響,有超過五成台灣新世代在國家認同上逐漸傾向有理性基礎的台灣主體意識及務實主義。張五嶽教授更前瞻性提出需針對主權、和平、民主三大兩岸議題,進行謹慎處理,甚至由在校高中生做起,持續追蹤訪查到大學和碩士、就業階段,深入瞭解其認同的改變和轉折關鍵,以帶來更具學理性和政策性的參考價值。
筆者認為會影響台灣青年世代的主體意識來自於教育、教科書、以台灣取代中華民國甚至中華意識、社會環境及政治環境的氛圍是很重要的,在台灣社會中處處以台灣及中國二元對比,以台灣來稱自己,以中國來稱大陸,日常生活用語更無時無刻出現中國觀光客、中國電影、中國商品、中國政治與社會等詞彙,久而久之自然養成台灣主體意識,台灣雖已民主化及自由化,然而無處不彌漫著悲情意識,是一種被打壓、無法得到同等對待的被壓迫意識,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悲情的台灣主體意識,透過文學、藝術、音樂、政治口號等方式來展現台灣悲情的一面;再輔以青年世代普遍都有相當的理想性及正義感,自然以正義使者身份居於台灣自我主體意識,那麼最快呈現的方式便是透過選舉或民調直接反映出來。
我們必須思考,台灣主體意識提高或許與國家認同、統獨、對中國的恐懼、憂慮與敵視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台灣主體意識並沒有錯,它可以說是一種最原始的本能,一種在地的認同,對於周遭環境的關懷與愛護,這在自然也不過,但台灣主體意識若被誤用或是濫用,變成台獨意識,恐怕會連帶影響兩岸關係發展與台灣安全,替兩岸增添不確定性因素
挑戰二、服貿爭議及監督條例內容使兩岸關係產生波瀾
從貿協議實質本身,它已經讓台灣社會產生嚴重裂解,朋友變敵人、情人變陌生、師生關係冷漠,彷彿台灣只有贊成與反對兩派,沒有任何灰色地帶及可溝通的協商空間。蔡英文與各學生團體間的關係,大家內心都有數,除了除去蘇貞昌及謝長廷兩位政治敵手,日後也獲得公民團體的奧援;從蔡英文過去的背景、今日的資源到未來的發展都足以證明這些主其事者與蔡英文間的微妙關係;大家都正在替蔡英文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為黨主席甚至2016大選鋪路,而抗議學生與不知情的民眾自然就成為這齣戲中不可或缺的配角。
而貿爭議所引發的兩岸監督條例,更將兩岸敏感爭議推上最高點,關於民間版的《兩岸協定締結協定》,非但無法與現行法律做制度上整合,議會代表性既不足,更缺乏合法性,所擬出來協定的版本,不只兩國論的軌跡明顯,破壞美中台現階段兩岸現況局勢,更重要其中漏洞百出,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無任何操作性及可行性的版本,也不會得到國際及台灣民眾多數的認同,大陸當局更將此視為是否要調整對台政策,兩國論的法律化將重演李登輝當時所掀起的軒然大波。至於有無溯及既往,在民間版第二十一條中規定該條例未生效前,未依規範所簽之任何協定不生國內法的效力,也就是不管是ECFA及兩岸間二十一項協議及台灣所簽之FTA全部在台灣都不生效力,這實在太過離譜,徹徹底底瓦解兩岸發展。
針對監督條例,民間版的國與國定位及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法律定位和兩岸協議溯及既往不生國內法效力兩項茲事體大,大陸當局必然解讀為法律台獨完成,ECFA及兩岸各項既成協議面臨重大考驗,光憑這兩項就足以引發台海危機,改變美中台三邊現狀,實不可不慎。
大陸國台辦就在記者會中已經表達對於這種《兩岸協定締結協定》版本的兩國論法制化完全無法接受;大陸各單位、智庫及學者對此亦紛紛表態,認為這絕對會影響民共交流,更會使倘若日後執政的民進黨在執政路線上的處處受阻。同時美國並不樂見單方破壞現狀的局面。而馬政府對於《兩岸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亦有一定的規範,其成熟度、合理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正常性及完整性都較為可行,但究竟發展為何,實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事實上,服貿協議就是ECFA的深化與進一步落實,就是替FTA排除障礙的一項協議,其利弊評估,有待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光是開放項目八十比六十四,這其中的學問,就隱藏著讓利、特殊考量、象徵大於實益,種種議題及相關配套及後續作業與運作空間。服貿協議洽簽之後,在不同的階段,對兩岸來說,會有不同的功能與角色。
針對服貿協議內容,大陸當局承諾在電子商務、資訊服務、展覽服務、線上遊戲、台灣圖書進口、演出場所經營、電影片後製及沖印、海運服務、旅行社及旅遊服務及金融服務等,每一項中都有許多學問在裡面;而台灣對大陸承諾在印刷業、美容美髮及洗衣服務、殯儀館及火化場、營造業、老殘照護機構、演出場所經營及中藥材批發等,每一項台灣都有配套及保護主義的色彩在內,設下許多條件。從雙方所承諾的項目中,可以看出雙方都有弱勢產業,需要特別的補貼及輔導,也都有不同的盤算與考量。服貿爭議已經使台灣不得不思考如何避免被邊緣化的情況,大陸不是台灣的全部,但台灣要如何靠自己走出去?恐怕必須拿出一套具體可行的對策。
四、太陽花運動後
兩岸機遇之思考
我們應當捫心自問,我們究竟期待一個什麼樣的兩岸關係?一種什麼樣的接觸交流感覺?是建立在純為利益的基礎上?還是建立在民族大義的義理上?還是義利兼顧?理想與現實並容,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什麼樣的思考,進而轉化為什麼樣的政策取向,身為渺小的一個自然人,來去匆匆,人生數十寒暑,究竟存在的價值是什麼?能夠做的事情有限,能夠發揮的生產有限,但希望卻是永遠存在著。
太陽花運動提供我們多方面的省思與檢討,也迫使美國各界表達對其看法,美國兩岸問題的專家容安瀾對於台灣太陽花運動並不贊成,聲稱“美國尊重言論自由,但不贊成學生幹擾政府的舉動,而且政治人物鼓勵學生這樣做,令人遺憾”;尼爾森報導主筆則指出“學生以民主為名,行占公署之實,本質上是專制;就算最初不是民進黨組織,大家還是會問,民進黨支持學生霸佔背後的思維究竟是什麼?”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則強調,“除非臺北當局快速弭平爭端,否則台海兩岸緊張局勢可能會急遽升高,其影響將波及美國”。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日前在聯邦參議院聽證會中強調,“美國非常希望學生和示威群眾負責任地運用自由,作為也要和平與文明,更要避免暴力”,他並指出“美方非常歡迎且讚賞馬政府任內推動兩岸關係的非凡進展”。 美國這些表態,充分顯示美國擔憂太陽花及服貿爭議持續擴大,將會升高兩岸緊張局勢,並把美國拖下水。而兩岸發展的挑戰迫在眉睫,不要說深水區的爭議,眼前面臨到台灣民眾的認知及社會環境的發展,可以預期未來兩岸要想任何突破恐怕都是難上加難,儘管如此,大家仍必須繼續為兩岸和平發展而努力,越挫越勇,持力不懈,為兩岸民眾打造美好的未來。
筆者不禁要問,一個全力杯葛服貿及逢中必反的綠營,倘若執政究竟該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如何對待民共交流?難道可以一手杯葛服貿逢中必反,一面與大陸交流嗎?真令台灣的未來感到擔憂,因此台灣民眾實在不可不慎。
我們要尋求兩岸機遇,筆者粗淺認為:
(一)、必須宏觀面與微觀面並重
兩岸關係的發展與突破,其機遇來自雙方就原則性、綱領性及根本性等原則上,固然要求同存異、擱置爭議,這些指導性的方向及看法固然十分重要,包括九二共識等對話基礎等,但真正能增進兩岸民眾互信基礎及情感積累,恐怕還是在於兩岸微觀事務,包括諸多事務性的安排與推進工作,唯有宏觀與微觀並重並行,兩岸關係才得以深化,解決根本性問題。
(二)、兩岸必須跳脫單方格局
兩岸關係的機遇在於兩岸當局都必須跳出單方格局,創造出對雙方都有利的條件及情況,單方讓利是不可能長久的;大家需要思考的是,在何種情況及條件下會兩岸關係互利?攸關兩岸關係互利,顯然必須展現在各層面上,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教育、政治、軍事、外交等,缺一隅則不可。另外,要落實兩岸關係互利,必須要秉持善意誠意,去除偏見;更要從基層出發,以科學的方法,達成雙方的最大目標,發揮最大的功效;兩岸關係互利互義及將心比心,如此方能使兩岸關係互利長久發展。
(三)、正視兩岸溝通存在程序及實質障礙
所謂的兩岸溝通協商之程序障礙,指的是兩岸政策分別在各自決策的機制來源不同,透明度與公開程度亦不相同;所受的監督情況也是不同的。以大陸當局來說或許不存在這種問題,但是在台灣,往往會因為程序性的質疑而影響實質進展,進而出現程序影響實質情況。
所謂的兩岸溝通協商之實質障礙,指的是兩岸當局分別從不同的立場及角度來主張兩岸政策之實質內涵。這些內涵十分廣泛,觸及到各個層面,包括一個中國內涵、九二共識內容指涉、一中框架的制度設計、兩岸政治定位與政治關係、兩岸主權與治權問題、兩岸涉外事務、國際活動空間、兩岸文化協議,甚至到國共終止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及兩岸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與制度和法律的設計等,透過這些實質內容,加深兩岸互信,強化中華民族認同。只可惜這些實質內容,每一項藍綠紅三方都有各自既定立場,有的彼此有交集,有的南轅北轍,如此情況致使兩岸協商之實質進展產生相當大的阻礙,若想要磨合,恐怕時間不短、難度不小。
我們必須正視兩岸協商溝通中無所不在的程序與實質障礙,期盼一個跨越兩岸程序與實質內容障礙的機遇,展現在兩岸思維當中。期盼兩岸程序障礙先行排除後,逐步解決實質障礙,使兩岸能永享和平發展。
總之,兩岸當局都必須為任何議題預作準備,擬定各項方案以備不時之需,不論主觀好惡,都必須加以正視研議,或許條件不具備、機會不成熟、環境不允許,但只要穩健審慎,相信定有共創雙贏的局面產生。此外,兩岸互動,有同有異,我們無權要求對方屈從我方,大陸當局也無法強加我方,故只能求同存異,擱置爭議,擴大共識,進而累積互信,共創造良好環境與氛圍。
(作者系中國文化大學助理教授、北京大學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