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论述类文章时,离不开引用事实材料来诠释观点、展开论证,选对材料对主旨的表达、论述的推进有着重要作用。为此,选材时必须围绕观点,做到真实、典型、可信,不然,就会影响论述的力度,削弱说理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请看下面这个学生习作的片段。
① 历史上怀揣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从而获得成功的人遍及中外。
② 面对挫折要有平常心。汉代的史官司马迁,因惹怒汉武帝而遭受腐刑这一奇耻大辱。常人受此大辱结果自是悲愤欲绝,而司马迁却能怀着一颗平常心,继续他的工作,完成了“史家之绝唱”《史记》。正是司马迁的平常心使得《史记》没有成为一本谤书而丧失其价值,也正是他的平常心使得他自己也被载入史册,名传后世。
③ 面对荣誉要有平常心。荷兰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也是一个怀有平常心的人。她怀着一颗平常心,不畏艰难,从数吨废料中提炼出了镭。在以一个女人的身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后,她仍然怀着一颗平常心从事她的研究。如此荣耀加身她却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使得爱因斯坦对她大加赞誉:“在众多科学家中,玛丽·居里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④ 面对成功要有平常心。德意联军的将领埃尔温·隆美尔,面对给养、装备的严重缺乏,面对一比十的力量绝对劣势,面对英美绝对力量的两头夹击,依然率军出击,以微不足道的代价击毁盟军超过200辆装甲车。正是因为他怀有一颗平常心,他穿越人生困境。他的军事行动迅速、风格果断,能以寡胜多,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
这几段文字采用总分式结构展开论证。
作者的观点是“历史上怀揣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从而获得成功的人遍及中外”,因此,选材首先应在时空上体现“历史上”“中外”,其次在内容上要符合“平常心”“获得成功”的要求。
从接下来的三段论述来看,作者关注到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列举了司马迁、居里夫人、埃尔温·隆美尔三人的事例,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选材是有问题的。
(1) 材料存在事实差错,存在臆想的成分。
引用事实材料,首先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没有事实差错,也不存在臆想的成分。
在段落②中,作者以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仍编写《史记》为例,论证“面对挫折要有平常心”。什么是挫折?挫折是“失败、失利”,而宫刑对一个人来说,是身心遭受的巨大打击,它不同于仕途受阻或是家境突变,如作者自己所言,是人生的“奇耻大辱”,将它归为司马迁遇到的一个挫折,过于轻描淡写,是不妥的。
历史上,司马迁确实在遭受宫刑后依旧发奋努力,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编写。但是,面对人生的奇耻大辱,司马迁有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他愤懑不平吗?他郁郁寡欢吗?他也曾意志消沉吗?我们无从知晓。但以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来看,面对这样的遭遇,实在是无法轻松保持一颗平常心的。所以,为了契合观点,作者将司马迁遭受酷刑后继续编撰史书,说成是“怀着一颗平常心,继续他的工作”,充满了臆想的成分,不合常理,也就无法令人信服。
在段落③中,为了论证“面对荣誉要有平常心”,作者选用了居里夫人的事例。但是,居里夫人不是荷兰科学家,而是法国科学家,这属于常识性错误。这样的错误会让读者对文章印象大打折扣,是论述文使用材料的大忌。
(2) 材料内涵不契合观点。
引用材料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如果材料内涵不契合观点,可谓无效论证。
上面的选段谈的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指平和淡定、不急不躁,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对成与败、得与失,但是作者所举的例子体现的是“平常心”吗?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任何一个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荣誉。在段落③中,作者说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后,她仍然怀着一颗平常心从事她的研究”,这是面对荣誉的平常心吗?不,这是在科研道路上永不止步的心。居里夫人面对荣誉保持平常心的最典型例子,是她把诺贝尔奖的奖牌给孩子当玩具。稍加修改,这一段就能做到材料内涵与观点相符:
面对荣誉要有平常心。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也是一个怀有平常心的人。有一天,友人去她家做客,看见她的女儿手里玩着的竟是诺贝尔奖的奖牌。对此,居里夫人解释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不能永远守着。” 面对如此荣耀,居里夫人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使得爱因斯坦对她大加赞誉:“在众多科学家中,玛丽·居里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同样地,在段落④作者引用了德国名将埃尔温·隆美尔面对强敌勇猛出击、以一敌十获得胜利的例子,材料内涵与观点不符:这是充满谋略和勇气的表现,并不是面对成功的平常心。
(3) 材料价值导向不佳。
高中生的写作,要让人看到积极向上的态度,有积极正面的价值导向,因此选材也要符合这一要求。
在上面的选段中,作者引用了德国将领埃尔温·隆美尔的事例来论证“面对成功要有平常心”。二战期间,埃尔温·隆美尔打了不少胜仗,连英国首相丘吉尔都曾公开表示,“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作为一名战士、一名将领,隆美尔完全称得上“军事天才”。但是,隆美尔是纳粹德国的元帅,在考场作文中,不宜将纳粹将领作为崇拜、歌颂的对象。
从以上分析可知,节选的这几段文字,观点是正确的,“总—分”结构的安排也是合理的,但选材和用材上的问题使论证的说服力和逻辑性受到影响。因此,论述文写作在选材时,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1) 围绕观点、语境选材,使材料具有针对性。
(2) 选择典型、新颖的材料,使材料起到以一胜百的作用。
(3) 选择价值取向正确的材料,体现积极向上、健康正面的思想。
请看下面这个学生习作的片段。
① 历史上怀揣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从而获得成功的人遍及中外。
② 面对挫折要有平常心。汉代的史官司马迁,因惹怒汉武帝而遭受腐刑这一奇耻大辱。常人受此大辱结果自是悲愤欲绝,而司马迁却能怀着一颗平常心,继续他的工作,完成了“史家之绝唱”《史记》。正是司马迁的平常心使得《史记》没有成为一本谤书而丧失其价值,也正是他的平常心使得他自己也被载入史册,名传后世。
③ 面对荣誉要有平常心。荷兰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也是一个怀有平常心的人。她怀着一颗平常心,不畏艰难,从数吨废料中提炼出了镭。在以一个女人的身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后,她仍然怀着一颗平常心从事她的研究。如此荣耀加身她却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使得爱因斯坦对她大加赞誉:“在众多科学家中,玛丽·居里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④ 面对成功要有平常心。德意联军的将领埃尔温·隆美尔,面对给养、装备的严重缺乏,面对一比十的力量绝对劣势,面对英美绝对力量的两头夹击,依然率军出击,以微不足道的代价击毁盟军超过200辆装甲车。正是因为他怀有一颗平常心,他穿越人生困境。他的军事行动迅速、风格果断,能以寡胜多,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
这几段文字采用总分式结构展开论证。
作者的观点是“历史上怀揣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从而获得成功的人遍及中外”,因此,选材首先应在时空上体现“历史上”“中外”,其次在内容上要符合“平常心”“获得成功”的要求。
从接下来的三段论述来看,作者关注到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列举了司马迁、居里夫人、埃尔温·隆美尔三人的事例,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选材是有问题的。
(1) 材料存在事实差错,存在臆想的成分。
引用事实材料,首先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没有事实差错,也不存在臆想的成分。
在段落②中,作者以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仍编写《史记》为例,论证“面对挫折要有平常心”。什么是挫折?挫折是“失败、失利”,而宫刑对一个人来说,是身心遭受的巨大打击,它不同于仕途受阻或是家境突变,如作者自己所言,是人生的“奇耻大辱”,将它归为司马迁遇到的一个挫折,过于轻描淡写,是不妥的。
历史上,司马迁确实在遭受宫刑后依旧发奋努力,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编写。但是,面对人生的奇耻大辱,司马迁有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他愤懑不平吗?他郁郁寡欢吗?他也曾意志消沉吗?我们无从知晓。但以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来看,面对这样的遭遇,实在是无法轻松保持一颗平常心的。所以,为了契合观点,作者将司马迁遭受酷刑后继续编撰史书,说成是“怀着一颗平常心,继续他的工作”,充满了臆想的成分,不合常理,也就无法令人信服。
在段落③中,为了论证“面对荣誉要有平常心”,作者选用了居里夫人的事例。但是,居里夫人不是荷兰科学家,而是法国科学家,这属于常识性错误。这样的错误会让读者对文章印象大打折扣,是论述文使用材料的大忌。
(2) 材料内涵不契合观点。
引用材料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如果材料内涵不契合观点,可谓无效论证。
上面的选段谈的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指平和淡定、不急不躁,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对成与败、得与失,但是作者所举的例子体现的是“平常心”吗?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任何一个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荣誉。在段落③中,作者说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后,她仍然怀着一颗平常心从事她的研究”,这是面对荣誉的平常心吗?不,这是在科研道路上永不止步的心。居里夫人面对荣誉保持平常心的最典型例子,是她把诺贝尔奖的奖牌给孩子当玩具。稍加修改,这一段就能做到材料内涵与观点相符:
面对荣誉要有平常心。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也是一个怀有平常心的人。有一天,友人去她家做客,看见她的女儿手里玩着的竟是诺贝尔奖的奖牌。对此,居里夫人解释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不能永远守着。” 面对如此荣耀,居里夫人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使得爱因斯坦对她大加赞誉:“在众多科学家中,玛丽·居里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同样地,在段落④作者引用了德国名将埃尔温·隆美尔面对强敌勇猛出击、以一敌十获得胜利的例子,材料内涵与观点不符:这是充满谋略和勇气的表现,并不是面对成功的平常心。
(3) 材料价值导向不佳。
高中生的写作,要让人看到积极向上的态度,有积极正面的价值导向,因此选材也要符合这一要求。
在上面的选段中,作者引用了德国将领埃尔温·隆美尔的事例来论证“面对成功要有平常心”。二战期间,埃尔温·隆美尔打了不少胜仗,连英国首相丘吉尔都曾公开表示,“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作为一名战士、一名将领,隆美尔完全称得上“军事天才”。但是,隆美尔是纳粹德国的元帅,在考场作文中,不宜将纳粹将领作为崇拜、歌颂的对象。
从以上分析可知,节选的这几段文字,观点是正确的,“总—分”结构的安排也是合理的,但选材和用材上的问题使论证的说服力和逻辑性受到影响。因此,论述文写作在选材时,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1) 围绕观点、语境选材,使材料具有针对性。
(2) 选择典型、新颖的材料,使材料起到以一胜百的作用。
(3) 选择价值取向正确的材料,体现积极向上、健康正面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