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是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并热爱学习,博览群书,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与感悟。由此可见,课内阅读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内教学中寻找一把“密钥”,打开通往课外阅读的大门,把孩子引向更广阔的天地。那这把“密钥”藏在何处?多少语文老师苦苦求索,而未能遂愿。“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也为此寻寻觅觅,今天才发现这把“密钥”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一堂地地道道的语文课堂中。那就是“读”与“悟” !一切所谓的高深妙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真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因此我们必须立足课堂,培养扎实的朗读与感悟能力,才能引领学生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
  一、课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
  首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由此可见,课内阅读教学只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一个载体,其终极目标是引领学生进行更广泛的课外优秀文化食粮的吸收!
  其次,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拓展,是延伸。因此,只有落实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但是课外书籍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学生未必能择优阅读。因此,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精神食粮”,并要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以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而开启这扇大门的“密钥”就是学会朗读与感悟。
  二、“读”“悟”相融,共促提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经典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因此引导学生感悟的切入点就在于语言。只有深入语言文字,在字里行间品读→感悟→再品读→再感悟,才能实现语言文字与心灵的融合。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从中我们便可看出朗读与感悟是阅读的灵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感悟重在过程,即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形成新的价值取向的过程,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综上所述,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应先培养学生的朗读与感悟能力,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而这种能力如何培养呢?课内阅读教学就是最好的培养平台。作为语文老师,每当面对一篇新的文章时,总要问自己,要教什么,要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无非是语言文字和人文性。要體会文章所蕴含的人文性也必须站在理解把握语言文字的基础之上。如何理解把握文章的语言文字还是要从朗读抓起。因为朗读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因此,朗读与感悟是相辅相成的,是融为一体的。引导感悟,就从朗读抓起。
  三、朗读的指导策略
  朗读是通过有声的语言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学生个人的阅读情感对于文本意蕴的再创造。唯有让学生充分朗读,有感情地深入朗读,我们的课堂才真正地充满活力。然而朗读是很讲究的,它讲究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其中,文本的细读正是我们应着力训练的重点。然而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文章,它的着眼点及训练方式是不一样的。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是特别在乎这一点!接下来我就教过的一篇文章《山中访友》为例,谈谈我的朗读指导。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文字优美的散文。像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最适合朗读了。教学目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于是我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应充分朗读,读通课文,并在感受较深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理解,或者把喜欢的语段背下来,还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课前的功课做足了,那么课堂最重要的就是指导朗读了。朗读指导好了,其他的就都有了。对于这篇文章的朗读指导我是这样设计和实践的。首先,我从课题出发,让学生试着分别用认真、开心、轻轻三种不同的方式练习朗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妙趣,进而指出朗读的重要性及好处。步入正文,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练习朗读和引导感悟。
  (一)抓住关键字或词,仔细推敲,在反复朗读中感悟
  阅读中的感悟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通过比较、替换、琢磨、品味,一步步地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这样对文字的体验、感悟才能实现。如文中“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这个语段,语言是何等的优美,我引导学生抓住“捧、嗅、细数”等关键词,反复地朗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发自肺腑的珍爱之情!另外我还采用对比的方式,把这些关键词换掉,通过对比,感受这些关键词对于抒发文章情感的表达效果。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时常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揣摩品味,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二)细细品读,建构画面,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感悟的翅膀。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体就是想象”。想象就是使词句与具体形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学生与文本的深入交流,是一种再创造。《山中访友》是一篇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文章。文章的描写极为生动,展现了一幅幅访友的情景画面,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如“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指导朗读这个语段时,我引导学生边听录音朗读边想象,此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从学生的陈述中我能感觉到学生能较形象准确地在脑海中构建文章所描绘的画面。之后,再让学生再次品读语段,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有了前面想象的铺垫,学生很快地就能随着作者的笔触体会到作者对老桥由衷的赞美和敬佩。在阅读指导当中,我们应根据文本的特征,因地制宜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文字信息展开充分的想象,创造出相关画面场景,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课文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使我们的阅读变得即深刻又生动。   (三)个性化练读,体会文章的个性表达
  《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不但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表达形式也很有特色。文中不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山中一位位“好友”,而且还运用了反问、排比的句式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访友情趣图,使得山中万物一瞬间变得栩栩如生、灵动飞扬。这一点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体现得淋漓尽致!段落开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以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这山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朋友。接着是与山中的一切热切地打招呼。我先引导理解热切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热切的语气朗读。形式丰富多样的充分朗读,激起了学生内心的阅读激情,也使学生对文章颇具特色的表达了然于胸。
  (四)熟读成诵,加深感悟;交流个性感悟,共同提高
  诵读是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也是积累优美语言的最好方法。“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对精彩文句的反复诵读,从而感受语言的优美和情趣,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深入领悟文章表达的内涵。面对《山中访友》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我们怎能不诵读一番呢?因此在形式丰富多样的朗读中,在步步深入的感悟中,我趁热打铁,步步为营,引导学生马上进行熟记、背诵,诵读时要整个心灵灌注到对象中去,與对象相契合。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才能真正有效地积累语言,加深感悟。
  四、能力迁移,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如果说我们在长期的课内阅读中,一直在不断地实践和积累着,并且已经培养了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的阅读方法和能力,也就等于我们帮助学生找到了一把开启课外文化殿堂之门的“密钥”!那么,能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真正步入这座文化殿堂就取决于教师本身的认识和语文素养。一个不引领学生读书的教师,是工作的渎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极端重要性,义不容辞地引导运用已经掌握的朗读感悟能力进行广泛的的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引领课外阅读,首先要运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再引导学生读什么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征提供阅读书目,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第三就是怎么读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站在语文的角度上去读,让学生学会运用读与悟的方法从语言表达、文章内涵、形式特征等方面加以细细品味,并记下自己读后的收获和感受,有时也可进行优美片段或文章表达手法的仿写。
  总之,我们要立足课内阅读教学,努力培养扎实的朗读感悟能力,引领学生学会运用这把“密钥”去开启华光璀璨的课外文化殿堂之门,领略经典名篇的文化精髓。相信这些精彩的语言文字对心灵的呵护和精神的滋养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它将引领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世界,领略更美妙的情感芳草地,收获更丰富精彩的“精神食粮” !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公司法》第72条规定了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规则,该条法律在允许有限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法律赋予其他股东同意权、异议股东购买权及优先购买权,由于司法实践中日趋复杂的案件仍有不少问题困扰着法律从业者。本文着眼于理论和实务中常见的问题,探讨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及股东优先购买权等问题,以期对我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股权
期刊
摘要:本论文分析了本位文化在高等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缺失原因,反思英语教学母语缺失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和方法。通过丰富本位文化的教学实践来凸显本位文化在英语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以求促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二语习得理论。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文化  一、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对母语的作用从轻视和排斥逐步走向了客观评价,认识到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实质上是“调
期刊
摘要: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相关文献中的治理方案进行综合整理,按宣传教育法、座位管理系统、收费制、习惯权利、博弈理论、个案研究等进行分析,基于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占座现象”进行评估,并以此对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占座现象”的治理提出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占座;治理方案  一、问卷调查研究及原因  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日益突出,很多同学反映“占而不坐”的情况,引起其他有切
期刊
摘要:隐喻是日常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如大学英语的课文中就有诸多的隐喻句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和提示学生运用隐喻知识来理解和分析文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课文中的隐喻为例,阐述分析在阅读中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隐喻;理解;
期刊
摘要:人类发展越文明,以人为本的意识就越浓厚。学校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场所,也是坚守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结合新疆的特殊区情,做好人文关怀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方法,也是实现新疆各民族团结稳定、共创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德育;人文关怀;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德育的全过程应该尊重学生的精神诉求,关心每位学生的前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独立学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独立学院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本文结合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探讨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现存问题、产生原因及对应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对独立学院师资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分析  一、文理学院师资队伍当前面临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由
期刊
摘要:口译过程即释意过程,包括三个程序: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而释意理论又源自口译实践。因此,释意理论在外事现场口译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关键词:释意理论;口译;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应用  1.引言  口译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很强的学科。口译员的语言功底、逻辑思维、口头表达以及知识面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决定了其口译的效果。从事日语口译的翻译家林国本先生说过,“口译
期刊
引言  占有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是我国教育的重点,难点,更是关键。农村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成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1999年中共中央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2006年12月23日,国务院宣布“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
期刊
摘要:首先简单叙述商业秘密和专利的概念特征,并厘清二者的内在关系,这是理解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的前提。接着阐述商业秘密和专利保护的优劣,阐述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的利弊。通过上述比较之后,总结企业在选择商业秘密和专利保护时应当综合考虑的诸多因素,同时建议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将商业秘密和专利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正确有效的方式来保护本企业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关键词:商业秘密;专利;保护  美国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异常的大学生日益增加,特别是不断出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些特殊学生,构成学校安全的一大隐患,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难点。学校需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科学预测和人文关怀,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妥善解决好患者本人及其身边学生的安全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分裂症;安全管理  安全是一个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是一个大学生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及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