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学是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一门兼具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本文通过对历史脉络法、案例教学法、引导式辩论法、分组调查法、实验模拟法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法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关于应用型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技术性专业人才或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特定行业或区域的发展需要。与这种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其课程设置要兼顾理论性与实操性。金融学是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的课程,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因此,如何将高大上的金融理论知识讲得更生动,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所有金融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探索教学实践,对金融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思考。
一、历史脉络法
1.教学背景。任何制度或规则的出台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对于金融学内的某些理论和制度也是如此。因此,通过叙述历史脉络的方式讲述理论或制度的诞生,为枯燥的理论配上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使理论更为形象具体,无疑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2.实施过程。历史脉络法要求教师课前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理论诞生的历史背景及重要人物,搜索一些相关图片,在讲授时进行多媒体放映。
3.教学案例。在讲授货币与货币制度时,可提问“货币是怎么来的?为何需要货币?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会如何?”以此引入货币的发展历史。接着展示古代货币、各种币材(如盐等)、各国的货币版式等图片。在讲述国际货币体系时引入金本位、银本位、美元本位的发展历史,过渡到The Economist杂志关于“巨无霸汉堡包指数”的由来及可行性分析。可向学生讲述2009年由中本聪提出并风靡世界多个国家一段时日的比特币的诞生及发展。最后亦可以“世界货币是否会诞生,若是,该由谁来主导?”为结尾,引起学生对货币与货币制度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
4.教学总结。在采用历史脉络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而面带微笑倾听,时而双眉微皱思考,仿佛置身于整个货币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采用历史脉络法的目的在于让死气沉沉的理论知识生动具体起来。因此,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整个历史脉络以及背景的情况下梳理知识,使讲述更为连贯及易于理解。若是脉络理得不顺则可能出现断层,学生也不易接受。
二、案例教学法
1.教学背景。金融学课程有着抽象性、实践性等特征,传统的纯理论、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乏味,走上社会后,面对具体的金融问题无所适从,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现状,可在金融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2.实施过程。讲述完基础理论后,教师可将选定的金融案例通过口述、PPT或打印分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讨论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讨论结束后,教师汇总评价学生的发言。
3.教学案例。讲解信用时,以目前我国的住房和汽车按揭贷款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消费者贷款的操作方法;讲解汇率相关章节时,让学生看外汇牌价表,同时结合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分析其成因及效应;讲解衍生金融资产时,以“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航油期货交易等案例,使学生了解期货与期权的功能。
4.教学总结。在讲述案例时,学生听讲认真,同时在讨论环节畅所欲言。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案例与理论并重,案例的引申是为更好地阐述理论,因此,所选取的案例需与理论相关。二是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陈旧的案例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注意把握过程,教师在点评过程中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三、引导式辩论法
1.教学背景。笔者观察到大多数高校都会定期开展一些辩论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相关命题进行资料的查找并辩证。多数学生对辩论赛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即使熬夜查找资料,也乐此不疲。经分析,这是因为命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方法也可以被引入传统的教学中。
2.实施过程。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教师择取时下金融界的争议,由学生就这些争议自由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反两方各四名辩手,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重在观察和倾听,根据辩手的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辩论结束后,让旁观的学生发表看法。这样既能让辩手们因为同学的关注而乐在其中,又能让观看的学生不因旁观者的身份而心不在焉。教师在辩论结束后也应适当进行总结性点评。当然,对于教学辩论法的开展,教师要进行适当地引导,以使学生更为明确方向,不至于在资料查找和辩论时出现偏题或人身攻击的现象。
3.教学案例。在讲授存款保险制度时,可提出辩题:中国现阶段是否应该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存款状况,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等方面进行辩论。在讲述利率这一章节时,可引入辩题:目前中国利率是否应该市场化?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利率的作用,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的风险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好处等。
4.教学总结。引入引导式辩论的教学方法,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致,课间没有休息,结束后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教师在组织引导式辩论时要精心布局,否则可能事倍功半。尤其要注意四点:(1)选题一定要紧跟时势;(2)要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将辩论中学生的表现公平地记下,避免搭便车;(3)教师自己要对论题有充分的把握,层层深入,控制好节奏;(4)教师在辩论中要充分相信学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在激辩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锤炼,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加强。
四、分组调查法
1.教学背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需要学会集合思维,适应与人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实践调查和讨论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巩固于头脑中。 2.实施过程。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组,再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展,设置论题,引导学生带着论题去网上了解或实地调查,获取知识,最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分享讲解。
3.教学案例。如在讲到存款货币银行时,可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料或实地勘查的形式,选取我国一至两个商业银行的历史及目前发展状况进行了解。
4.教学总结。这种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探寻知识的做法,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不少学生反映通过调查分析,巩固了课内所学,且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教师应尽力减少分组调查实施中“搭便车”的行为,可让他们各自给同组的其他学生匿名打分,教师再根据这些评分,对该学生在本组的表现予以评判。另外对于论题的设置也要适合学生的能力,题目太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太易则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
五、实验模拟法
金融学作为一门实操性极强的学科,金融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单纯的课堂讲授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现代化实验教学。现在众多高校均建立起金融实验室,使学生得以身临其境地进行模拟式金融业务操作。笔者所在学院也为此设立了“金融实验室”、“模拟银行实验室”等相关配套设施及引入了“同花顺”教学软件。在讲解资本市场时,重点指导学生在模拟平台上进行证券模拟交易和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模拟。实验模拟法对学生认识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以及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另外,学院每年举办“模拟炒股大赛”,为学生展现金融技能提供了平台。
除此之外,高校还可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观摩见习、寒暑假实习等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也可定期邀请业内知名人士到校为学生开展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专业知识。
教学改革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以上仅是笔者对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有待实践检验。也深知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使金融学教育紧跟时代变化,以更好地培养出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晓平.“研究型”与“教学型”院校的主要分类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2]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李银珠.高校金融学学科教学方法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3).
[4]魏文静.关于创新《金融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4).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技术性专业人才或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特定行业或区域的发展需要。与这种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其课程设置要兼顾理论性与实操性。金融学是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的课程,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因此,如何将高大上的金融理论知识讲得更生动,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所有金融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探索教学实践,对金融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思考。
一、历史脉络法
1.教学背景。任何制度或规则的出台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对于金融学内的某些理论和制度也是如此。因此,通过叙述历史脉络的方式讲述理论或制度的诞生,为枯燥的理论配上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使理论更为形象具体,无疑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2.实施过程。历史脉络法要求教师课前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理论诞生的历史背景及重要人物,搜索一些相关图片,在讲授时进行多媒体放映。
3.教学案例。在讲授货币与货币制度时,可提问“货币是怎么来的?为何需要货币?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会如何?”以此引入货币的发展历史。接着展示古代货币、各种币材(如盐等)、各国的货币版式等图片。在讲述国际货币体系时引入金本位、银本位、美元本位的发展历史,过渡到The Economist杂志关于“巨无霸汉堡包指数”的由来及可行性分析。可向学生讲述2009年由中本聪提出并风靡世界多个国家一段时日的比特币的诞生及发展。最后亦可以“世界货币是否会诞生,若是,该由谁来主导?”为结尾,引起学生对货币与货币制度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
4.教学总结。在采用历史脉络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而面带微笑倾听,时而双眉微皱思考,仿佛置身于整个货币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采用历史脉络法的目的在于让死气沉沉的理论知识生动具体起来。因此,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整个历史脉络以及背景的情况下梳理知识,使讲述更为连贯及易于理解。若是脉络理得不顺则可能出现断层,学生也不易接受。
二、案例教学法
1.教学背景。金融学课程有着抽象性、实践性等特征,传统的纯理论、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乏味,走上社会后,面对具体的金融问题无所适从,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现状,可在金融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2.实施过程。讲述完基础理论后,教师可将选定的金融案例通过口述、PPT或打印分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讨论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讨论结束后,教师汇总评价学生的发言。
3.教学案例。讲解信用时,以目前我国的住房和汽车按揭贷款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消费者贷款的操作方法;讲解汇率相关章节时,让学生看外汇牌价表,同时结合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分析其成因及效应;讲解衍生金融资产时,以“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航油期货交易等案例,使学生了解期货与期权的功能。
4.教学总结。在讲述案例时,学生听讲认真,同时在讨论环节畅所欲言。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案例与理论并重,案例的引申是为更好地阐述理论,因此,所选取的案例需与理论相关。二是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陈旧的案例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注意把握过程,教师在点评过程中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三、引导式辩论法
1.教学背景。笔者观察到大多数高校都会定期开展一些辩论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相关命题进行资料的查找并辩证。多数学生对辩论赛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即使熬夜查找资料,也乐此不疲。经分析,这是因为命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方法也可以被引入传统的教学中。
2.实施过程。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教师择取时下金融界的争议,由学生就这些争议自由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反两方各四名辩手,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重在观察和倾听,根据辩手的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辩论结束后,让旁观的学生发表看法。这样既能让辩手们因为同学的关注而乐在其中,又能让观看的学生不因旁观者的身份而心不在焉。教师在辩论结束后也应适当进行总结性点评。当然,对于教学辩论法的开展,教师要进行适当地引导,以使学生更为明确方向,不至于在资料查找和辩论时出现偏题或人身攻击的现象。
3.教学案例。在讲授存款保险制度时,可提出辩题:中国现阶段是否应该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存款状况,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等方面进行辩论。在讲述利率这一章节时,可引入辩题:目前中国利率是否应该市场化?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利率的作用,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的风险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好处等。
4.教学总结。引入引导式辩论的教学方法,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致,课间没有休息,结束后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教师在组织引导式辩论时要精心布局,否则可能事倍功半。尤其要注意四点:(1)选题一定要紧跟时势;(2)要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将辩论中学生的表现公平地记下,避免搭便车;(3)教师自己要对论题有充分的把握,层层深入,控制好节奏;(4)教师在辩论中要充分相信学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在激辩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锤炼,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加强。
四、分组调查法
1.教学背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需要学会集合思维,适应与人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实践调查和讨论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巩固于头脑中。 2.实施过程。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组,再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展,设置论题,引导学生带着论题去网上了解或实地调查,获取知识,最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分享讲解。
3.教学案例。如在讲到存款货币银行时,可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料或实地勘查的形式,选取我国一至两个商业银行的历史及目前发展状况进行了解。
4.教学总结。这种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探寻知识的做法,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不少学生反映通过调查分析,巩固了课内所学,且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教师应尽力减少分组调查实施中“搭便车”的行为,可让他们各自给同组的其他学生匿名打分,教师再根据这些评分,对该学生在本组的表现予以评判。另外对于论题的设置也要适合学生的能力,题目太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太易则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
五、实验模拟法
金融学作为一门实操性极强的学科,金融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单纯的课堂讲授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现代化实验教学。现在众多高校均建立起金融实验室,使学生得以身临其境地进行模拟式金融业务操作。笔者所在学院也为此设立了“金融实验室”、“模拟银行实验室”等相关配套设施及引入了“同花顺”教学软件。在讲解资本市场时,重点指导学生在模拟平台上进行证券模拟交易和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模拟。实验模拟法对学生认识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以及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另外,学院每年举办“模拟炒股大赛”,为学生展现金融技能提供了平台。
除此之外,高校还可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观摩见习、寒暑假实习等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也可定期邀请业内知名人士到校为学生开展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专业知识。
教学改革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以上仅是笔者对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有待实践检验。也深知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使金融学教育紧跟时代变化,以更好地培养出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晓平.“研究型”与“教学型”院校的主要分类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2]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李银珠.高校金融学学科教学方法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3).
[4]魏文静.关于创新《金融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