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教师立足现有教学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作者认为“学案导学法”最适合于信息技术教学,它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角色由原来的指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学案导学法 教学应用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法”
“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精心编写的一种学习方案。“学案”的内容不宜太细,可以多给学生提供材料,多提启发性问题,多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解答,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导”上。而“学案导学法”以“学案”为引导,通过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自学行为,强化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设计学案
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学习探究、知识小结和当堂检测五个环节。因此,编写“学案”时必须通过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分工合作,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学案。
1.学习目标:体现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原则要求,使课堂教学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开展活动。如《Excel图表》的学习目标为:
知识目标:学会在Excel中创建数据图表;掌握设置图表类型选项的方法。
技能目标:图表的创建及设置;图表的美化。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寻找、追求、创造美的东西,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自主学习:将一些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表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基本构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学、识记、探究的过程。
3.学习探究:针对本知识点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巩固知识点,检测学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以实现理解基础知识之上的认识目标,并不断深化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枚举算法》,在学生已理解枚举思想的基础上,我在教学教案中设计了关于寻找1-100之间,个位是1,并被9整除的整数这样一题时,学生大多会这样考虑,通过for语句控制1—100进行变化,通过mod语句实现被9能整除,在考虑个位是l的时候遇到困难,所以我就以这个作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并让他们设计出完整的程序,设计如下:
For i=1 to 100
If right (str (i),1)=1 and i mod 9=0 then print i
next i
根据刚才的设计分析,他们是将所学到的函数知识,再结合枚举的思想,是从1到100一个数一个数地进行判断,以最终找到1-100之间的个位是1,并能被9整除的数。那能否将个位数直接控制在1,从1、11、21…91进行变化,再判断能否被9整除。学生根据我的提示,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设计改为如下:
For i=1 to 100 step 10
If i mod 9 =0 then print i
next i
对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展开,引导他们真正理解算法的优化在枚举中的应用,让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4.知识小结:总结本堂课知识点。将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以简约的文字形式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十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从而准确、完整、系统地贯穿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定位。
5.当堂检测:本节知识点的巩固练习。
三、如何去实施学案
1.课前准备。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实施探究教学。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好问题,启发学生猜想与探究,引导他们思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更充分、更安全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excel公式时:①教师提出问题:其同学的各科期末分数分别如下,如何计算他的总成绩呢?②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是用windows自带计算器进行计算呢,还是另有其他方法呢?③学生尝试:若用计算器感到有点麻烦,不太可能,试一下运用公式将单元格逐个加起来。④得出结论:Excel中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⑤教师引导出Excel的公式。
3.关注差异,层层递进。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启迪学生思考的问题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知识的应用从记忆到迁移,从迁移到类比呈梯度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表象理解、层层递进到问题实质的理解,对知识的认识从低级向高级飞跃。
尝试运用栏目习题的设置要体现“步步为营,步步为梯,步步提高”的原则,在讲到《循环语句》时,我设计了四个梯度的问题:
(1)写出for…next语句的格式(知识点直接应用)
(2)写出通过循环语句对1—100进行累加?(知识点提升)
(3)对1—100之内的自然数分别进行奇数和与偶数和?(习题探究)
(4)循环语句能否实现1—100之间自然数中奇数的倒数和与偶数的倒数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总之,学案导学法的实施,使得教师课堂上唠叨的少了,课下思考准备的多了;课堂上学生耸着耳朵接受灌输的少了,自己干的事情多了,同时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多了。
学案导学法给学生提供了更宽松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当然这会给学生提供复习巩固的依据。所以学案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
正是由于学案导学法把目标定位在“提高课堂质量”上,要充分发挥学案的最大功效,我们要付出更大努力,在教学功底上要肯下工夫。进行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信息素养的人才,我认为值得这样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学案导学法 教学应用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法”
“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精心编写的一种学习方案。“学案”的内容不宜太细,可以多给学生提供材料,多提启发性问题,多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解答,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导”上。而“学案导学法”以“学案”为引导,通过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自学行为,强化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设计学案
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学习探究、知识小结和当堂检测五个环节。因此,编写“学案”时必须通过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分工合作,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学案。
1.学习目标:体现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原则要求,使课堂教学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开展活动。如《Excel图表》的学习目标为:
知识目标:学会在Excel中创建数据图表;掌握设置图表类型选项的方法。
技能目标:图表的创建及设置;图表的美化。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寻找、追求、创造美的东西,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自主学习:将一些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表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基本构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学、识记、探究的过程。
3.学习探究:针对本知识点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巩固知识点,检测学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以实现理解基础知识之上的认识目标,并不断深化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枚举算法》,在学生已理解枚举思想的基础上,我在教学教案中设计了关于寻找1-100之间,个位是1,并被9整除的整数这样一题时,学生大多会这样考虑,通过for语句控制1—100进行变化,通过mod语句实现被9能整除,在考虑个位是l的时候遇到困难,所以我就以这个作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并让他们设计出完整的程序,设计如下:
For i=1 to 100
If right (str (i),1)=1 and i mod 9=0 then print i
next i
根据刚才的设计分析,他们是将所学到的函数知识,再结合枚举的思想,是从1到100一个数一个数地进行判断,以最终找到1-100之间的个位是1,并能被9整除的数。那能否将个位数直接控制在1,从1、11、21…91进行变化,再判断能否被9整除。学生根据我的提示,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设计改为如下:
For i=1 to 100 step 10
If i mod 9 =0 then print i
next i
对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展开,引导他们真正理解算法的优化在枚举中的应用,让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4.知识小结:总结本堂课知识点。将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以简约的文字形式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十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从而准确、完整、系统地贯穿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定位。
5.当堂检测:本节知识点的巩固练习。
三、如何去实施学案
1.课前准备。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实施探究教学。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好问题,启发学生猜想与探究,引导他们思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更充分、更安全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excel公式时:①教师提出问题:其同学的各科期末分数分别如下,如何计算他的总成绩呢?②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是用windows自带计算器进行计算呢,还是另有其他方法呢?③学生尝试:若用计算器感到有点麻烦,不太可能,试一下运用公式将单元格逐个加起来。④得出结论:Excel中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⑤教师引导出Excel的公式。
3.关注差异,层层递进。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启迪学生思考的问题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知识的应用从记忆到迁移,从迁移到类比呈梯度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表象理解、层层递进到问题实质的理解,对知识的认识从低级向高级飞跃。
尝试运用栏目习题的设置要体现“步步为营,步步为梯,步步提高”的原则,在讲到《循环语句》时,我设计了四个梯度的问题:
(1)写出for…next语句的格式(知识点直接应用)
(2)写出通过循环语句对1—100进行累加?(知识点提升)
(3)对1—100之内的自然数分别进行奇数和与偶数和?(习题探究)
(4)循环语句能否实现1—100之间自然数中奇数的倒数和与偶数的倒数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总之,学案导学法的实施,使得教师课堂上唠叨的少了,课下思考准备的多了;课堂上学生耸着耳朵接受灌输的少了,自己干的事情多了,同时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多了。
学案导学法给学生提供了更宽松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当然这会给学生提供复习巩固的依据。所以学案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
正是由于学案导学法把目标定位在“提高课堂质量”上,要充分发挥学案的最大功效,我们要付出更大努力,在教学功底上要肯下工夫。进行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信息素养的人才,我认为值得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