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问题意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被普遍认可的有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先生的观点。他认为“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数学的建构性学习,而且十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呢?
一、培养职校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三个点”
(一)以问题情境创设为关键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主体和客体思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达到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情境,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还要让其急于明白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了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了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积极地思维与探索欲望。
(二)引导学生质疑是激发点。
所谓质疑就是经过充分的分析与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进行质疑是思维批判性的高层次表现。陶行知言:“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思维再进行的激发点,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学生能质疑,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并不意味着就会有所发明和创造。学生心中有了疑惑,也不一定就能恰当地表达出来,教师要给他们科学的方法指导和明确的要求规范。因此,还是需要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善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维轨道,善于把学生引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思维佳境。
(三)提炼概括学生的问题是点睛点。
提炼概括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不是问题的终结与完成,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探明一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思考追寻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更难的问题。
提炼概括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问题作出科学而艺术的提炼概括,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把学生问题的非本质的抽象的问题提炼概括为共同的本质的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点睛之笔。北京优秀教师宁鸿彬,对学生有“两欢迎、三允许”,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保留。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提炼。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准则,这样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
二、培养职校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三个度”
(一)蕴含问题的情景要有尺度。
这里的尺度是指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宜太难也不宜太易。太难的情境很难激起学生的激情,会把学生的热情扼杀在摇篮里;而太易的情境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把握住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设计的问题富有弹性,即是那种学生既不容易回答而经过思考又能够回答的问题。激发他们主动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热情。设置一种“授人以渔”式的问题情境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索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创造思维的平台。
(二)引导学生质疑要适度。
这里的适度是指要引导学生有条件地质疑。有条件的质疑指不完全迷信专家与书本,但也决不是无条件的怀疑一切,质疑要坚持用逻辑的或实践的标准审查怀疑的对象。在数学教育中,学生质疑什么与质疑是否有道理,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自认为有根据地提出了质疑意见,他们提出质疑的目的是理性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不是其它。雅斯贝尔斯说过:“科学最大的特征是怀疑和质问一切的精神,对事物进行谨慎而保留的判断,并对这一判断的界限和适用范围进行系统检验”。
(三)提炼概括学生的问题要有效度。
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导、启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多种思维中反复探索,力争使学生自己悟出问题症结、找出问题答案。提炼概括学生的问题,仅仅是一个方面,同时,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因此,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要认清客观规律,要遵循客观规律。学生的问题来源于疑难困惑,来源于学生心中悬而未决的问题,老师的提炼概括要有效地把学生的抽象的问题提炼出本质的问题,既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解答似乎永远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使其明白除此之外还可能有更佳的解答,只要用心去思考和追寻,就一定能得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老师有韧性和耐心。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逐步形成问题性思维和思维品质。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5-46.
[2]李思民.问题意识·思维品质·创造精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4.
[3]王源源.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6):42-43.
[4][美]LindaTorp,SaarSgae.刘考群,李小平译.基于问题的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5.
[5]钟春玲.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编辑王立建)
一、培养职校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三个点”
(一)以问题情境创设为关键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主体和客体思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达到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情境,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还要让其急于明白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了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了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积极地思维与探索欲望。
(二)引导学生质疑是激发点。
所谓质疑就是经过充分的分析与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进行质疑是思维批判性的高层次表现。陶行知言:“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思维再进行的激发点,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学生能质疑,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并不意味着就会有所发明和创造。学生心中有了疑惑,也不一定就能恰当地表达出来,教师要给他们科学的方法指导和明确的要求规范。因此,还是需要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善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维轨道,善于把学生引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思维佳境。
(三)提炼概括学生的问题是点睛点。
提炼概括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不是问题的终结与完成,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探明一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思考追寻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更难的问题。
提炼概括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问题作出科学而艺术的提炼概括,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把学生问题的非本质的抽象的问题提炼概括为共同的本质的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点睛之笔。北京优秀教师宁鸿彬,对学生有“两欢迎、三允许”,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保留。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提炼。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准则,这样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
二、培养职校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三个度”
(一)蕴含问题的情景要有尺度。
这里的尺度是指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宜太难也不宜太易。太难的情境很难激起学生的激情,会把学生的热情扼杀在摇篮里;而太易的情境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把握住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设计的问题富有弹性,即是那种学生既不容易回答而经过思考又能够回答的问题。激发他们主动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热情。设置一种“授人以渔”式的问题情境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索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创造思维的平台。
(二)引导学生质疑要适度。
这里的适度是指要引导学生有条件地质疑。有条件的质疑指不完全迷信专家与书本,但也决不是无条件的怀疑一切,质疑要坚持用逻辑的或实践的标准审查怀疑的对象。在数学教育中,学生质疑什么与质疑是否有道理,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自认为有根据地提出了质疑意见,他们提出质疑的目的是理性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不是其它。雅斯贝尔斯说过:“科学最大的特征是怀疑和质问一切的精神,对事物进行谨慎而保留的判断,并对这一判断的界限和适用范围进行系统检验”。
(三)提炼概括学生的问题要有效度。
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导、启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多种思维中反复探索,力争使学生自己悟出问题症结、找出问题答案。提炼概括学生的问题,仅仅是一个方面,同时,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因此,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要认清客观规律,要遵循客观规律。学生的问题来源于疑难困惑,来源于学生心中悬而未决的问题,老师的提炼概括要有效地把学生的抽象的问题提炼出本质的问题,既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解答似乎永远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使其明白除此之外还可能有更佳的解答,只要用心去思考和追寻,就一定能得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老师有韧性和耐心。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逐步形成问题性思维和思维品质。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5-46.
[2]李思民.问题意识·思维品质·创造精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4.
[3]王源源.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6):42-43.
[4][美]LindaTorp,SaarSgae.刘考群,李小平译.基于问题的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5.
[5]钟春玲.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编辑王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