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语文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感培养便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何谓语感?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感即言语形式感,即听觉语感和视觉语感。语感是在听觉主体中,把客观物质言语形式转化为主观的精神现象,转化始于听觉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感知,在感知的同时生成声音表象。这就是说,听觉与语感有着密切的关联。
但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就如何培养语感的问题,大家都对“读”、“写”情有独钟而忽视“听”、“说”。其实 “听”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因为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最朴素的形式。声音是语言的灵魂,而文字只是语言的标本。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叫醒学生的耳朵,注重培养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即听话和听读的敏感。那么,如何让学生“听”出语感来呢?笔者就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以求教方家。
一、视听经典,以神会意
现代图书已经告别了无声时代,电视广播、音像制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书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上听《水浒》,可以用MP3听读易中天《品〈三国〉》,可以用DVD学《论语》。这些有声文学丝毫不影响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还因为它是有声的语言更加活力四射。这些有声文学将凝固的文学通过艺术的加工还原成有语调、有快慢、有情感、有喜怒哀乐、有抑扬顿挫的活生生的语言,再辅之以配音和图画,更容易对多种感官产生刺激,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也就更容易形成语感。
于是,早自习或午休时间,一个收录机,几盘磁带,我便和同学们开始了欣赏名家诗词文赋的听觉盛宴。听濮存昕父子朗诵的李白作品集《明月照酒》,在寂静之中感受黄河之水的磅礴气势,感受蜀道的艰难险阻。“噫吁嘘!危乎高哉……”一句,濮存昕的朗诵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九曲回环般的感叹将“噫吁嘘!”这三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以一种声音的形象根植在我们的记忆里,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是那样鲜活,如同真的就回响在耳畔。有了这种记忆,学生再也不怕诗词朗诵中的“啊”、“呀”、“吧”等语气词了,总能将以前那些“心中有,口中无”的情感通过这些虚词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我想这就是语感吧。这样的语感,是思维无法破解的,是背诵无法得到的,是品味揣摩无法获取的,是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只有感知的声音对象作用于听觉器官,在听的实践中才能获得。
目前,我所带的这届学生,已经听完了《明月照酒》(李白作品集)、《寒夜橘灯》(冰心诗文集)、《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诗词集)、《空山新雨》(王维诗文集)等许多名家名篇。并利用班级的QQ群组给学生们上传了《三国演义》、《百家讲坛》和许多单篇的优秀有声读物,很快同学们就对朗诵产生了兴趣,朗读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我们学习徐志摩的《快乐的雪花》时,七(2)班的石榴同学将诗中的九个“飞扬……飞扬……”处理得恰到好处,并深情地带领全班同学读,不仅帮我解决了教学难点,还掀起了课堂的高潮。经久不息的掌声令我欣喜地想,她已经拥有了受益终生的语感。
的确,语感的形成与乐感的形成应有几分相似,歌听得多了,乐曲、旋律烂熟于心,随口就能唱出来,并且哪个音高了,哪个节拍长了,哪个节奏重了,自己都能感悟,随即调整更正以趋完美,这就是乐感。同样,优美的文章,规范的语言听得多了,这些有语音、有语调、有情感、有抑扬顿挫的声音刺激大脑,形成声音的表象,一旦遇到相似材料或情形,与其相关的一切记忆、联想、感受、经验、情绪等就会从潜意识里唤醒过来,遇到相似的文章,你就能读出它的情感、它的意韵,再现出它的节奏和旋律。遇到相似的情景,熟悉的语言,优美的辞采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记忆的闸门中涌出。这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出口成章。
二、倾听范读,沉潜内化
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范读,他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的曲折里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的确,文章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思想是多层面的,有的还不易言传,所以范读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范读中把文章的内涵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对全文的情感、思想、意境、语言特色有一个直观的、全面的、鲜明的感知。而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受到教师激情的感染,也更容易激起自己的朗读及效仿的热望,从而在自读的过程中将教师的语音、语调、情感神韵化为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语感输入与内化的过程,是培养语感最初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育名师们都十分注重范读。韩军老师讲《致大雁》一文时,激情朗读达三十六分钟之久,打破了教学常规。但是,读完之后,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同学被韩老师的范读深深打动,如痴如醉,热泪盈眶。韩军老师在评课中解释说,作者个性的人生、大雁的象征意义以及一千多字的文章内涵要讲给学生们听还得一节课,学生听了也许还是一知半解。所以他用减法减掉了精讲,用加法延长了范读,让范读承载着这些内容,用激情撞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己去感悟。事实证明,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剩下不到半节课上,学生们在琅琅读书声中熟背了部分课文,在各抒己见的讨论中品味到了这篇课文的语言魅力。
这节课让我倍受启发,也许范读就是我们培养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于是,每一篇课文,我都要苦练范读,让学生在倾听范读中放飞想象,让学生在充分的听读中沉潜内化。我们的范读丰富多彩:时而教师激情范读,时而学生自荐朗读;时而班级合诵团表演,时而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自由配乐朗诵。读得成功了陶然自得;读得不好,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却也其乐融融。正如韩军老师所言,语文课应该姓“语”,它不是哲学课、思想课或美学课,它应该以语言文字为基点,在听、读中感受,在背诵中积淀,在揣摩品味中得到真正的语感。而听、读、背、品等环节中,重视范读正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
当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感的一个途径。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调控课堂外,也可以通过规整的结构、流畅的表达、抑扬顿挫的声调、丝丝入扣的逻辑、优美的辞采,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受到语感的启发和熏陶。
三、聆听生活,不教自得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生活的敏锐联系在一起的,叶圣陶先生说:“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和笔下写的,哪些是好的对的,哪些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提高对语言的敏感。”这就告诉我们用“语言的耳朵”(王尚文语)发挥听觉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多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有意注意,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听察人家说的话,来提升我们的语感层次。比如:听新闻注意感受语言的准确、完整、规范;听辨论,注意学习语言的严密的逻辑、敏锐和犀利。听相声,学习相声语言的机智和诙谐。与儿童聊天,学习其语言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与学者交谈,学习其语言的丰富与优美。总之,只要在生活中竖起耳朵,认真辨别,反复实践,各种语言规律、语言品质就会内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久而久之,良好的语感也就形成了。
我时常发现学生的语言功底不够扎实,错字病句连篇,滥用网络语言。特别是少数女生,偏爱写长句,追求郭敬明式的含蓄优美,可是又难以驾驭语言。她们只顾堆砌词藻,自以为这就是含蓄优美,却让人感觉不伦不类,如坠云雾。于是我先是给她们推荐老舍、巴金、季羡林、叶圣陶等语言大师的文章,让她们领略质朴而深刻,平顺不失活力的语言风格。然后,我针对全班借用新闻联播训练语感。因为播音员的语言简练、优美、完整,是书面语的典范。我迅速调整了课前五分钟语言训练的内容,将主题演讲改为新闻播报。要求同学们回家之后收听新闻联播,记录国际国内新闻,第二天语文课课前五分钟的时候,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播报。每天一组,每组5人,每人一条,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个学期。这个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见闻,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听说能力。特别是在听的过程中,大量的规范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根植到了学生心里。像“大地迎春辉,万象始更新,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各地过节气氛越来越浓……”,像“昨晚宋祖英携手朗朗、周杰伦放歌鸟巢,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艺术盛宴……”,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类的新闻语句他们能脱口而出。这些结构完整的语句,让他们获得了初步的规范化语言的语感。就这样不教自得,同学们再写起长句来,语言就完整规范得多了。除此以外,我还组织学生们收看了200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以及2008年、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希望他们在生活中树起耳朵,聆听那些规范而又优美的语言,在品味揣摩与语言实践中逐渐内化从而形成语感。
总之,语感与听觉紧密相连,始于听觉对言语的感知。所以在培养语感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在读、背、说、写的过程中,不妨也从听的角度去尝试尝试,也许在解答这道难题时能迈开新的脚步。■
但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就如何培养语感的问题,大家都对“读”、“写”情有独钟而忽视“听”、“说”。其实 “听”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因为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最朴素的形式。声音是语言的灵魂,而文字只是语言的标本。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叫醒学生的耳朵,注重培养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即听话和听读的敏感。那么,如何让学生“听”出语感来呢?笔者就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以求教方家。
一、视听经典,以神会意
现代图书已经告别了无声时代,电视广播、音像制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书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上听《水浒》,可以用MP3听读易中天《品〈三国〉》,可以用DVD学《论语》。这些有声文学丝毫不影响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还因为它是有声的语言更加活力四射。这些有声文学将凝固的文学通过艺术的加工还原成有语调、有快慢、有情感、有喜怒哀乐、有抑扬顿挫的活生生的语言,再辅之以配音和图画,更容易对多种感官产生刺激,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也就更容易形成语感。
于是,早自习或午休时间,一个收录机,几盘磁带,我便和同学们开始了欣赏名家诗词文赋的听觉盛宴。听濮存昕父子朗诵的李白作品集《明月照酒》,在寂静之中感受黄河之水的磅礴气势,感受蜀道的艰难险阻。“噫吁嘘!危乎高哉……”一句,濮存昕的朗诵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九曲回环般的感叹将“噫吁嘘!”这三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以一种声音的形象根植在我们的记忆里,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是那样鲜活,如同真的就回响在耳畔。有了这种记忆,学生再也不怕诗词朗诵中的“啊”、“呀”、“吧”等语气词了,总能将以前那些“心中有,口中无”的情感通过这些虚词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我想这就是语感吧。这样的语感,是思维无法破解的,是背诵无法得到的,是品味揣摩无法获取的,是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只有感知的声音对象作用于听觉器官,在听的实践中才能获得。
目前,我所带的这届学生,已经听完了《明月照酒》(李白作品集)、《寒夜橘灯》(冰心诗文集)、《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诗词集)、《空山新雨》(王维诗文集)等许多名家名篇。并利用班级的QQ群组给学生们上传了《三国演义》、《百家讲坛》和许多单篇的优秀有声读物,很快同学们就对朗诵产生了兴趣,朗读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我们学习徐志摩的《快乐的雪花》时,七(2)班的石榴同学将诗中的九个“飞扬……飞扬……”处理得恰到好处,并深情地带领全班同学读,不仅帮我解决了教学难点,还掀起了课堂的高潮。经久不息的掌声令我欣喜地想,她已经拥有了受益终生的语感。
的确,语感的形成与乐感的形成应有几分相似,歌听得多了,乐曲、旋律烂熟于心,随口就能唱出来,并且哪个音高了,哪个节拍长了,哪个节奏重了,自己都能感悟,随即调整更正以趋完美,这就是乐感。同样,优美的文章,规范的语言听得多了,这些有语音、有语调、有情感、有抑扬顿挫的声音刺激大脑,形成声音的表象,一旦遇到相似材料或情形,与其相关的一切记忆、联想、感受、经验、情绪等就会从潜意识里唤醒过来,遇到相似的文章,你就能读出它的情感、它的意韵,再现出它的节奏和旋律。遇到相似的情景,熟悉的语言,优美的辞采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记忆的闸门中涌出。这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出口成章。
二、倾听范读,沉潜内化
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范读,他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的曲折里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的确,文章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思想是多层面的,有的还不易言传,所以范读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范读中把文章的内涵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对全文的情感、思想、意境、语言特色有一个直观的、全面的、鲜明的感知。而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受到教师激情的感染,也更容易激起自己的朗读及效仿的热望,从而在自读的过程中将教师的语音、语调、情感神韵化为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语感输入与内化的过程,是培养语感最初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育名师们都十分注重范读。韩军老师讲《致大雁》一文时,激情朗读达三十六分钟之久,打破了教学常规。但是,读完之后,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同学被韩老师的范读深深打动,如痴如醉,热泪盈眶。韩军老师在评课中解释说,作者个性的人生、大雁的象征意义以及一千多字的文章内涵要讲给学生们听还得一节课,学生听了也许还是一知半解。所以他用减法减掉了精讲,用加法延长了范读,让范读承载着这些内容,用激情撞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己去感悟。事实证明,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剩下不到半节课上,学生们在琅琅读书声中熟背了部分课文,在各抒己见的讨论中品味到了这篇课文的语言魅力。
这节课让我倍受启发,也许范读就是我们培养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于是,每一篇课文,我都要苦练范读,让学生在倾听范读中放飞想象,让学生在充分的听读中沉潜内化。我们的范读丰富多彩:时而教师激情范读,时而学生自荐朗读;时而班级合诵团表演,时而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自由配乐朗诵。读得成功了陶然自得;读得不好,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却也其乐融融。正如韩军老师所言,语文课应该姓“语”,它不是哲学课、思想课或美学课,它应该以语言文字为基点,在听、读中感受,在背诵中积淀,在揣摩品味中得到真正的语感。而听、读、背、品等环节中,重视范读正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
当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感的一个途径。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调控课堂外,也可以通过规整的结构、流畅的表达、抑扬顿挫的声调、丝丝入扣的逻辑、优美的辞采,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受到语感的启发和熏陶。
三、聆听生活,不教自得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生活的敏锐联系在一起的,叶圣陶先生说:“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和笔下写的,哪些是好的对的,哪些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提高对语言的敏感。”这就告诉我们用“语言的耳朵”(王尚文语)发挥听觉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多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有意注意,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听察人家说的话,来提升我们的语感层次。比如:听新闻注意感受语言的准确、完整、规范;听辨论,注意学习语言的严密的逻辑、敏锐和犀利。听相声,学习相声语言的机智和诙谐。与儿童聊天,学习其语言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与学者交谈,学习其语言的丰富与优美。总之,只要在生活中竖起耳朵,认真辨别,反复实践,各种语言规律、语言品质就会内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久而久之,良好的语感也就形成了。
我时常发现学生的语言功底不够扎实,错字病句连篇,滥用网络语言。特别是少数女生,偏爱写长句,追求郭敬明式的含蓄优美,可是又难以驾驭语言。她们只顾堆砌词藻,自以为这就是含蓄优美,却让人感觉不伦不类,如坠云雾。于是我先是给她们推荐老舍、巴金、季羡林、叶圣陶等语言大师的文章,让她们领略质朴而深刻,平顺不失活力的语言风格。然后,我针对全班借用新闻联播训练语感。因为播音员的语言简练、优美、完整,是书面语的典范。我迅速调整了课前五分钟语言训练的内容,将主题演讲改为新闻播报。要求同学们回家之后收听新闻联播,记录国际国内新闻,第二天语文课课前五分钟的时候,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播报。每天一组,每组5人,每人一条,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个学期。这个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见闻,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听说能力。特别是在听的过程中,大量的规范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根植到了学生心里。像“大地迎春辉,万象始更新,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各地过节气氛越来越浓……”,像“昨晚宋祖英携手朗朗、周杰伦放歌鸟巢,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艺术盛宴……”,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类的新闻语句他们能脱口而出。这些结构完整的语句,让他们获得了初步的规范化语言的语感。就这样不教自得,同学们再写起长句来,语言就完整规范得多了。除此以外,我还组织学生们收看了200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以及2008年、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希望他们在生活中树起耳朵,聆听那些规范而又优美的语言,在品味揣摩与语言实践中逐渐内化从而形成语感。
总之,语感与听觉紧密相连,始于听觉对言语的感知。所以在培养语感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在读、背、说、写的过程中,不妨也从听的角度去尝试尝试,也许在解答这道难题时能迈开新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