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生都问:“学课文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原文。”许多老师会回答:“教材是个例子,通过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例子”条分缕析式的讲解,几乎垄断了课堂上的所有时间,“举一”可矣,“反三”就无从谈起了。长期的应试教育,养成了语文教学只面向考试的功利习惯,重工具,轻人文,积淀在“例子”中的厚重的传统文化遗产,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有时竟成堵塞。这样的课堂成了“井”,学生也就成了“井底之蛙”。狭促的认知空间,生硬的技法传授,一年一年地消耗着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这正是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要说“例子”仍是好“例子”,只是对“例子”的利用不合理,对“例子”的生发不足够。“例子”是一扇窗,无限风光在窗外。语文课的生机就在于打开这扇窗,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将学生的思维和审美,导入更深厚的传统文化时空中去。有了未知的、睿智的、深沉的、广阔的天地,学生的思维之翅才会舒展,才会有探求的兴趣。
诗词是透视传统文化最好的“例子”,“例子”是一张薄纸,要洇染出传统文化的浑厚背景,必要结合“例子”的实际合理延伸。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这首词虽写于1927年,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但从格式和题材上看,又传承着传统的风骨。以秋天为描写对象的诗词,在历代文人不厌其烦的反复摹写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风格,抒写着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那么,就可以把《沁园春·长沙》这个“例子”,作为透视传统诗词中悲秋情结的一扇窗口,将文本解读与透视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对上片的处理原则是对比式鉴赏,兼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技法运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对“例子”本身的解读,只设计了一个问题:上片描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放给学生之前,先让学生在自学和预习的基础上,搜集古诗词中描写秋的句子,整理例句中最常出现的意象及特点,并归纳这种题材的诗词常用来抒发哪一类型的情感。课上让每组学生展示成果,最后由师生一同汇总分类。
一、材料整理
其一: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材料分析
学生总结:传统秋词中常见的意象有草木、西风、秋水、大雁、夕阳、黄花等秋天的典型景物,它们的特点是色彩清淡、感觉寒冷、天地空旷、萧瑟衰败等,抒发的情感多是漂泊之愁、思乡之苦、身世之悲等。
三、教师深化
自宋玉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启了古典文学史的悲秋先河,后世文人不惜冒着蹈袭的危险,一遍遍地抒写宋玉式的悲凉,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秋天百卉俱腓,众芳摇落,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繁华”是对人生旅程上各种合乎理想的顺境的概括,可以是仕途的顺利、人生抱负的得以施展,也可以指对人世间一切温情、亲爱的体尝。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要流逝,正如繁花似锦的春天必然要被肃杀的秋天所取代。汉代以下,知识分子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们对于人生的一切热烈追求、对理想的信仰,几乎全部建立在儒家的信条之上,但却与现实不尽协调,从而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理想的失落触发了他们对许多事物的怀疑和伤感,而这种伤感又会渗透到许多事件、许多细节中去,悲秋情绪尽管有点剪不断、理还乱,但追本溯源,总可以归结到上述这种理想的失落。因而悲秋情绪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普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态的折射,后世文人心有灵犀的靡然风从,使这类题材的诗词踵事增华,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传统悲秋情结。
四、对比鉴赏
1.古典诗词不同风格的对比。
但秋词中也有另类的作品,如,刘禹锡的《秋词》,其中风物高格,境界明朗。一样的秋天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引导学生从诗词景与情的关系上来说明一下原因。
2.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的对比。
那么《沁园春·长沙》与哪类风格比较接近,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景物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身份背景感悟体会。
这样,对“例子”的解读,就基本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介入和深化。在厚重的文化积累下,解读文本不仅水到渠成,而且把诗词鉴赏的技巧融会其中,增大了课堂容量,开拓了学生的文学视野。
五、总结文本
通过回望历史,发现了千年以来文学史上持久而坚韧的一种气质笼罩着秋天的诗行,秋日的悲情背后是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同时,也从1927年橘子洲头的壮丽秋景中,领略了伟人的风骚。青年政治家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一下子涤荡了千年以来文人理想失落的感伤,似乎可以看到,历史的天空尽管阴霾密布,但阳光即将刺破黑暗,天地即将改换新颜。
要说“例子”仍是好“例子”,只是对“例子”的利用不合理,对“例子”的生发不足够。“例子”是一扇窗,无限风光在窗外。语文课的生机就在于打开这扇窗,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将学生的思维和审美,导入更深厚的传统文化时空中去。有了未知的、睿智的、深沉的、广阔的天地,学生的思维之翅才会舒展,才会有探求的兴趣。
诗词是透视传统文化最好的“例子”,“例子”是一张薄纸,要洇染出传统文化的浑厚背景,必要结合“例子”的实际合理延伸。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这首词虽写于1927年,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但从格式和题材上看,又传承着传统的风骨。以秋天为描写对象的诗词,在历代文人不厌其烦的反复摹写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风格,抒写着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那么,就可以把《沁园春·长沙》这个“例子”,作为透视传统诗词中悲秋情结的一扇窗口,将文本解读与透视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对上片的处理原则是对比式鉴赏,兼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技法运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对“例子”本身的解读,只设计了一个问题:上片描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放给学生之前,先让学生在自学和预习的基础上,搜集古诗词中描写秋的句子,整理例句中最常出现的意象及特点,并归纳这种题材的诗词常用来抒发哪一类型的情感。课上让每组学生展示成果,最后由师生一同汇总分类。
一、材料整理
其一: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材料分析
学生总结:传统秋词中常见的意象有草木、西风、秋水、大雁、夕阳、黄花等秋天的典型景物,它们的特点是色彩清淡、感觉寒冷、天地空旷、萧瑟衰败等,抒发的情感多是漂泊之愁、思乡之苦、身世之悲等。
三、教师深化
自宋玉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启了古典文学史的悲秋先河,后世文人不惜冒着蹈袭的危险,一遍遍地抒写宋玉式的悲凉,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秋天百卉俱腓,众芳摇落,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繁华”是对人生旅程上各种合乎理想的顺境的概括,可以是仕途的顺利、人生抱负的得以施展,也可以指对人世间一切温情、亲爱的体尝。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要流逝,正如繁花似锦的春天必然要被肃杀的秋天所取代。汉代以下,知识分子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们对于人生的一切热烈追求、对理想的信仰,几乎全部建立在儒家的信条之上,但却与现实不尽协调,从而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理想的失落触发了他们对许多事物的怀疑和伤感,而这种伤感又会渗透到许多事件、许多细节中去,悲秋情绪尽管有点剪不断、理还乱,但追本溯源,总可以归结到上述这种理想的失落。因而悲秋情绪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普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态的折射,后世文人心有灵犀的靡然风从,使这类题材的诗词踵事增华,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传统悲秋情结。
四、对比鉴赏
1.古典诗词不同风格的对比。
但秋词中也有另类的作品,如,刘禹锡的《秋词》,其中风物高格,境界明朗。一样的秋天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引导学生从诗词景与情的关系上来说明一下原因。
2.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的对比。
那么《沁园春·长沙》与哪类风格比较接近,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景物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身份背景感悟体会。
这样,对“例子”的解读,就基本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介入和深化。在厚重的文化积累下,解读文本不仅水到渠成,而且把诗词鉴赏的技巧融会其中,增大了课堂容量,开拓了学生的文学视野。
五、总结文本
通过回望历史,发现了千年以来文学史上持久而坚韧的一种气质笼罩着秋天的诗行,秋日的悲情背后是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同时,也从1927年橘子洲头的壮丽秋景中,领略了伟人的风骚。青年政治家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一下子涤荡了千年以来文人理想失落的感伤,似乎可以看到,历史的天空尽管阴霾密布,但阳光即将刺破黑暗,天地即将改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