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西岭千秋雪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生都问:“学课文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原文。”许多老师会回答:“教材是个例子,通过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例子”条分缕析式的讲解,几乎垄断了课堂上的所有时间,“举一”可矣,“反三”就无从谈起了。长期的应试教育,养成了语文教学只面向考试的功利习惯,重工具,轻人文,积淀在“例子”中的厚重的传统文化遗产,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有时竟成堵塞。这样的课堂成了“井”,学生也就成了“井底之蛙”。狭促的认知空间,生硬的技法传授,一年一年地消耗着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这正是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要说“例子”仍是好“例子”,只是对“例子”的利用不合理,对“例子”的生发不足够。“例子”是一扇窗,无限风光在窗外。语文课的生机就在于打开这扇窗,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将学生的思维和审美,导入更深厚的传统文化时空中去。有了未知的、睿智的、深沉的、广阔的天地,学生的思维之翅才会舒展,才会有探求的兴趣。
  诗词是透视传统文化最好的“例子”,“例子”是一张薄纸,要洇染出传统文化的浑厚背景,必要结合“例子”的实际合理延伸。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这首词虽写于1927年,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但从格式和题材上看,又传承着传统的风骨。以秋天为描写对象的诗词,在历代文人不厌其烦的反复摹写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风格,抒写着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那么,就可以把《沁园春·长沙》这个“例子”,作为透视传统诗词中悲秋情结的一扇窗口,将文本解读与透视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对上片的处理原则是对比式鉴赏,兼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技法运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对“例子”本身的解读,只设计了一个问题:上片描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放给学生之前,先让学生在自学和预习的基础上,搜集古诗词中描写秋的句子,整理例句中最常出现的意象及特点,并归纳这种题材的诗词常用来抒发哪一类型的情感。课上让每组学生展示成果,最后由师生一同汇总分类。
  一、材料整理
  其一: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材料分析
  学生总结:传统秋词中常见的意象有草木、西风、秋水、大雁、夕阳、黄花等秋天的典型景物,它们的特点是色彩清淡、感觉寒冷、天地空旷、萧瑟衰败等,抒发的情感多是漂泊之愁、思乡之苦、身世之悲等。
  三、教师深化
  自宋玉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启了古典文学史的悲秋先河,后世文人不惜冒着蹈袭的危险,一遍遍地抒写宋玉式的悲凉,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秋天百卉俱腓,众芳摇落,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繁华”是对人生旅程上各种合乎理想的顺境的概括,可以是仕途的顺利、人生抱负的得以施展,也可以指对人世间一切温情、亲爱的体尝。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要流逝,正如繁花似锦的春天必然要被肃杀的秋天所取代。汉代以下,知识分子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们对于人生的一切热烈追求、对理想的信仰,几乎全部建立在儒家的信条之上,但却与现实不尽协调,从而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理想的失落触发了他们对许多事物的怀疑和伤感,而这种伤感又会渗透到许多事件、许多细节中去,悲秋情绪尽管有点剪不断、理还乱,但追本溯源,总可以归结到上述这种理想的失落。因而悲秋情绪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普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态的折射,后世文人心有灵犀的靡然风从,使这类题材的诗词踵事增华,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传统悲秋情结。
  四、对比鉴赏
  1.古典诗词不同风格的对比。
  但秋词中也有另类的作品,如,刘禹锡的《秋词》,其中风物高格,境界明朗。一样的秋天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引导学生从诗词景与情的关系上来说明一下原因。
  2.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的对比。
  那么《沁园春·长沙》与哪类风格比较接近,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景物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身份背景感悟体会。
  这样,对“例子”的解读,就基本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介入和深化。在厚重的文化积累下,解读文本不仅水到渠成,而且把诗词鉴赏的技巧融会其中,增大了课堂容量,开拓了学生的文学视野。
  五、总结文本
  通过回望历史,发现了千年以来文学史上持久而坚韧的一种气质笼罩着秋天的诗行,秋日的悲情背后是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同时,也从1927年橘子洲头的壮丽秋景中,领略了伟人的风骚。青年政治家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一下子涤荡了千年以来文人理想失落的感伤,似乎可以看到,历史的天空尽管阴霾密布,但阳光即将刺破黑暗,天地即将改换新颜。
其他文献
学习能力强不强,最主要的取决于是否会质疑和解疑。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善于质疑和解疑的人。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质疑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质疑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影响。质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主要途径,正可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培养学生发
期刊
在“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实验”课题开展之初,学校组织召开了合作学习实验班教师会议,会议对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从理论上阐释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构建学习共同体,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不断的尝试中,出现了以下变化: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倡导的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当“教师”,学生教学生,一切都是在学生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自己能学
期刊
2011年9月,当我带着青春的激情踏入傅庄中学,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时,才深深懂得了“师爱”的份量:师爱是理想之火,是生命之光,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  一、用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灵  (一)让微笑成为迎接学生到校的第一缕朝阳。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每天早上,我会坚持做到早到班,并且用自己最明朗的心情、最亲切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学生的到来。当有学生因迟到而气喘吁吁地跑来时,我以微笑来迎接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主宰课堂,垄断了沟通,很少有学生发问的时间和时机。对于学生的发问,教师或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或怕回答不了有损形象,造成了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的现象。再加上有些教师的脸说变就变,学生问到点子上,喜笑颜开;若是问了“幼稚”的问题,轻则面无表情,重则大声训斥。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发展,所有的教师都已认识到“满堂灌”是一种不好的教学方式,于是便用“满堂问”取代。
期刊
《〈史记〉选读》是一本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蕴涵着深邃哲理的教材,是被广泛使用的选修教材,是使用面最大、使用学校最多的一本选修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用好这本教材,通过怎样的课程设置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史记〉选读》教学任务重,教材的目标达成难度大。完成所有选文的教学内容,没有时间,也不现实,所以依据微格教学理论对《〈史记〉选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
期刊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加大了文言文篇幅,能阅读并理解一般难度的文言文,成为高中生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人运用语言的习惯在某些方面与现代人已大相径庭。这便给学生阅读文言文设下了障碍,要扫清这些障碍,就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常识。了解的途径,一靠语文教师的传授,一靠学生自己参照课文注释和有关的古汉语字典、辞书。不论哪种途径,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现就通假字这一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看
期刊
很多从事山区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可能都会有一个同感:山区中学的学生特别怕写作文,而且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材料陈旧,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没有说服力和表现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如何去打造好作文这半壁江山,使山区中学作文教学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路子呢?  一、山区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山区高中学生普遍有畏文厌文的心理,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积累的素材贫乏,作文时觉得无材料可用,
期刊
学生的创造力就像“种子”一样,教育工作者只有科学地灌溉、施肥、培养,才能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下面就在探究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意识  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产生某种创造动机而表现出来的创造意向和愿望就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
期刊
语文教育是一门爱的教育,带着博爱的心去教每一堂课,效果大有不同。也许刚踏上工作岗位,各方面经验不足,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前进,那么,不妨先从教书匠做起。先做一个合格的教书匠,再做一个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任何事物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理论,做任何事情归根结底都是运用思维。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是人的天性,因此,如果想让课堂气氛活跃,需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一些小活动、小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说知
期刊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也更为重要。但是现在重理轻文的现象很普遍,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就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更是轻视语文学习,甚至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下面,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力求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表现  一是学生漠视语文。有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