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两种写法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u0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标题开始,这一系列诗歌不断暗示着几位诗人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冲动。这之中不少作品,直接以极为常见的生活事物为题,如《邮筒》《培训会》《值夜班》《收废品的老人》等。
  当诗人们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他们会发现许多值得书写的诗意瞬间。但日常生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注定了以之为写作对象的诗歌,将会是斑斓且多面的。这些多面的诗歌文本中,却又有着两种生命力量在其中牵拉角力,时时掀起情感的风暴。弗洛伊德曾将写作称为“作家的白日梦”,而这白日梦中饱含两种原始而健壮的情感,即“生的欲望”与“死的恐惧”。诗人们从生活景观中读出生命的力量,在他们笔下这些力量反复闪现。不妨将“生”与“死”作为这一系列诗歌的两种读法,以此缀连起这些文本共有的生命律动。抛开泛性论者对情爱的过度关注,可以将这些诗歌中的“生”理解为对生命韧性与延展力的书写,将“死”理解为对生命脆弱性的关注与叹息。
  一些句子明显地提供了线索。“她怀孕了。走路很慢/一种仪式,好像怀抱着/闪光的陶瓷,要放到合适的位置”(陆安东《仪式感》),在对怀孕妇女仪态的书写中,诗人尝试营造出一种视觉可见的延展力,故而他用“闪光的陶瓷”一语作为点缀。美国诗人普拉斯在不少作品中以陶罐等意象比喻女性身体,在这里陆安东的用笔有类似之妙,但“闪光的陶瓷”更指向一个隐隐存在的新生生命,这给诗歌添上了萌动的“生”的力量。类似的句子,还有冯谖《南方》中的“你笑了/有些调皮的那种/抚着微微凸起的肚腹/好像多年前/故意反背的书包”,在此同样出现了怀孕的女性形象,不同的是,冯谖以“故意反背的书包”作为喻体,巧妙地将多年以前背书包的青涩时代,与孕育新生的当前状况加以跨越式的连接,对往日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眺望,在饱含生命希望的温柔语境中对接,由此展现生命的舒展感。将新生命的孕育作为生命延展力的证据,是有力的,但生命之蓬勃总与死亡之阴郁相互纠缠,“一些树叶青葱,一些树叶已枯黄”(马小强《在城东公园》),自然景观中的生长与凋落,与人的生命节奏有着深刻的契合,生存与死亡的并置,乃至相互冲撞,成为了诗意爆发的支点。
  我们可以找到两类书写作为这一支点存在的证据,一是对疾病的书写。敏感的诗人们发现了“乳腺癌”这一载体,作为恶疾的乳腺癌,侵蚀着最富女性体征美与母性光辉的器官,有着席卷视线的感染力。“左胸一坟冢,右胸竭力保持镇静/宫殿里,墙壁发青,岁月长草/堆积成一个不可捉摸的物体,还在膨胀”(小麦《妇检》),诗人将病痛进行实体化的描绘,更增其可怖之感。生存的欲望使这些句子读来分外扎人,病痛是膨胀的死亡阴影,寄居在人的肌体,构成对峙的二重奏,这是生死交接的写法。但并非所有角力都是均衡的,诗人有时也无情揭示生命的坍塌:“命运终于向王红梅婶子,勒紧死亡绳索/在乳腺癌多年病痛的折磨中走完人生”(凹汉《归还》),与《妇检》中的忧心忡忡不同,《归还》对病魔的展示是绝情的,以带有窒息感的句子书写生命之火的熄灭,冷酷之余,显出悠长却清醒的哀叹。
  但死亡并非一种决然的断裂,至少在诗人笔下不是。作为诗意支点的另一类书写,是以追忆姿态吐露对逝者的思念。如“他衣衫破旧,如同生养我的村庄。/他起身走出院子,仿佛并没有死去”(牧北《外祖父来访》),诗人以强烈而坚定的主观情感展开文本,将追思之深切,沁入死亡的冷硬纹理中,在时间的坚壁上凿出外祖父“仿佛并没有死去”的浮雕。在这里,诗意不再体现为生与死的残酷撕扯,而是转化为温情的呼唤。生者的灼灼目光扫去了生死簿上的死亡阴云,转而覆上绵长的思情。刘年《再值夜班》中,想象了一位工人的軀体被绞成水泥的惨状,当踏入一座大楼时“我迟疑了一下/仿佛即将进入一个河南电工的内部”,当水泥建筑成为死者肉身的代替物,当“我”处于短暂的迟疑,一种庄严的战栗油然而生,追忆背后,似乎还有对工业社会的无情诘问。
  上述之两种写法,既可对峙,又可交叠,或多或少地驱动着这些诗行。然诗情之转倏多变,不能仅归结于两种写法,更不限于“人”的躯体存亡。文本能引发诸多连锁反应,但须由更多的真情阅读作牵引。
其他文献
一生中,我们不停地和一些人相遇。  遇见娜夜,是在2012年上海的冬天。  和兰州不一样,上海的冬天也冷,但有点潮。风吹到脸上,就能感觉到那种独有的陌生。  遇见风,遇见娜夜,本身就是一首诗。  于是想起她的诗:“起风了,我爱你 / 芦苇/ 野茫茫的一片/ 顺着风。”  我们从饭店回来的路上,娜夜说,不行,我得带上帽子,风一吹就头疼。  ——“风吹着有也吹着无  风吹着大道也吹着歧途”。  她说的
期刊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深深感到全媒体时代的眩目与便当,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信息化、碎片化、娱乐化和浮华化。那么,作为处于这“四化”最边缘地带的诗歌,如何建立和延拓有效的精神和感情领地,驱使诗人把一种特殊的体验带到崭新的精神和感情领域,从而去激起人心的力量。由《新诗代》倡导的“感动写作”曾在诗坛引起不小的“震波”,从诗人海啸的《感动写作:21世纪诗歌的绝对良心》、南鸥的《感动写
期刊
梁宗岱(1903—1983),我国著名的诗人,在诗歌评论、翻译及比较诗学等方面皆有不凡的成就。建国以来,由于现实主义美学批评原则被推崇,梁宗岱的诗歌及诗论研究暂时被搁置。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审美原则的日益多元化,梁宗岱才逐渐为学术界所关注。然而,纵观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西方文化尤其是法国象征主义对梁宗岱诗学的影响研究,这与梁宗岱长达七年的欧洲游学经历有关。留学期间他与瓦雷里、罗曼·罗兰
期刊
去年年底,潘颂德教授给了我一本任毅先生写的《百年诗说》,到今天战战兢兢地不知翻了几遍,从春节开始想动笔,到今天下决心动笔起码也有五六次了,欲动不能,欲罢也不能,总不能老是在心头打转吧。正如陈国恩先生所说:“读诗是一种缘分,论诗是一种勇气”,那我也拿出一点勇气的勇气,说一说《百年诗说》。  新诗发展到今天,也快有百岁生辰了,海内外学者、诗人、评论家对中国新诗从各种角度评说的,也未知其数,说艺术的说架
期刊
女诗人伊萍没有产生“诗歌事件”,没有进入“诗歌江湖”的圈子,也没有“特殊身份”作标签;她以天赋诗人的自由、独立、诗性感觉等特质,以女人的敏感内心和灵性语言,在诗的王国里“结构诗歌”,或者说完成她的诗歌结构,于是她的诗就成了;而且仿佛诗魔上身,她在某一时段创作诗歌处于癫狂的魔性状态——那一首首诗横空出世,这是诗人难得的创作佳境。近年来,我观察这位诗人的成长,感到伊萍有诗人的担当,她的诗来的有灵感,呈
期刊
花语:一位明眸皓齿的女子,名字中带有“男”字,要么背负家庭或自我的某种期许,要么肩负神圣的使命!海男这个名字,比亚男,胜男等等更让我好奇,能说说名字的来历吗?  海男:十八岁是我重要的年龄,一些写在信笺上的诗歌和小说发表了,信笺很重要,那时候的信笺本应是用来写情书的,当然,情书也很重要,八十年代是一个诞生情书的时代,如果将诗人们在那个时代的情书公开,那一定会让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羡慕不已。对我自己
期刊
梁宗岱是我国著名的诗论家、翻译家、诗人;诗论方面,著有评论集《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翻译方面,则有译著《一切的峰顶》、《蒙田试笔》等。梁宗岱的诗歌创作数量并不多,主要收录在自由诗集《晚祷》以及词集《芦笛风》中。《晚祷》是梁宗岱的早期诗歌集,收入1921至1924年所创作的诗歌。在这一时期,梁尚未赴法国留学(梁于1924年秋赴法——笔者注),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基本上停留在译介阶段且争议颇多,
期刊
当代社会的高速性,让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异化,而当代社会的流动性,带来了人们在更大地域范围内跨空间生存,人们在空间上的漂泊感异乡感,逐渐强于在时间上的历史感。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许多人造的空间,福柯在《另类空间》将人造的众多异质空间定义为“异托邦”,并对“异托邦”空间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福柯说:“追溯使当代人焦虑的根源时,更多的不在于时间而在于空间,在于人们对组成空间的诸种要素进行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诗坛涌现出一股股令人措手不及的诗歌潮流,与之相应,新的诗歌流派与新的创作理念可谓层出不穷、前仆后继,“朦胧诗”对于“大写的人”的追求、“第三代”诗歌对于世俗生活的回归,以及上世纪90年代所发生的“下半身”写作等,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从历史溯源与文化梦想的建设中退出并将书写的重点转向“此在”的现世生活。自不待言,这种转向暗合了现实社会与潮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正如特里·
期刊
“现实”,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究竟是藕断丝连还是貌合神离,贯穿于文学史的任何一个阶段,也可能鲜明地体现在任何一部小说或一首诗中。《星星》(2017年3月上旬刊)推出的“新现实 星现实”诗作,引领我们在这样一个祛魅的时代重新思考诗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诗歌在不断地祛魅,愈发地贴近世俗生活,体现着“代入感”和“介入姿态”,借着自媒体时代的触媒走近了每一个人。诗歌曾经焕发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