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引导 疏导 点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A-0050-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在认知冲突处引导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的同化和异化新知,实现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当学生接触的新知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时候是教师进行思维点拨和引导的关键时刻,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实现对新知的同化和异化。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时,学生对在数中加入字母很难理解,很难突破从数字加运算符号的式子过渡到带字母的运算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姐姐比小华长2岁,问小华在1岁时,姐姐是几岁?”
生:1+2=3,姐姐3岁。
师:小华2岁时,姐姐是几岁?
生:2+2=4,姐姐这时是4岁。
师:假如小华是固定的岁数,姐姐是几岁呢?
生:假如小华是12岁,则姐姐是14岁。
生:假如小华是16岁,则姐姐是18岁。
学生显然是误解了教师的意思,如果学生继续这样的思考,就无法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共性的提升了。因此,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再一次的点拨。
师:同学们,在这里,假如小华的年龄是某一个固定的数,我们能不能用文字来表达姐姐的年龄呢?能写出式子吗?
生:姐姐的年龄=小华的年龄+2岁。
师:如果这样表达姐姐的年龄方便吗?我们可以怎样把这个式子简化呢?
生:我们可以用字母a表示小华的岁数,那么姐姐就是a+2岁了。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开始一下子很难理解带有字母的式子,教师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进行有效引导,孩子们便一步一步地从个别上升到共性,构建新知。
二、在思维歧途处疏导
小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但很容易受到暗示,看问题往往局限于一点而很难转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会偏离方向,也就是误入了思维的歧途,南辕北辙,在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有效的点拨,将学生引入“正途”。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好吗?
生1:在个位上是偶数的数,能够被2整除。
生2:在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够被5整除。
生3:能被2、5整除的数必须满足个位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师:很好,大家掌握得很扎实。那么,我们能不能探究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呢?
学生开始分组探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这时,教师询问学生是怎么进行研究的。学生说,根据上一课的方法,他们发现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都能被3整除。原来,学生是受到已有知识和方法的负迁移作用,使思维走入了歧途。教师及时引导:“既然从个位数的关系上无法得出结果,那能不能从整个数的关系上去探究呢?现在请大家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再进行探究,看有什么特征。”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走上了探究问题的正确途径,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三、在观点分歧时点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之间会存在思维上的分歧,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应该是顺水推舟,引导学生的正确思考,使不同的观点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实现真理的凸显。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重叠》这课时,出示了以下例题:假如我班有6人是学校少先队干部,有10人是班干部,其中有3人既是少先队干部又是班干部,请问我班是学校少先队干部和班干部的共有几人?学生先进行探究,并列出算式,然后进行汇报。
学生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6+10=16(人);第二种观点:(6+10)-3=13(人);第三种观点(6+10)+3=19(人)。对于这三种答案,学生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于是教师进行了引导。
师:认为6+10=16的同学请说说理由。
生1:少先队干部6人,班干部10人,合起来就是16人。
生2:不对不对!那还有3个人既是少先队干部又是班干部的,所以应该是再加3人,一共是19人。
师:大家认为这两位同学谁说的是对的,请举手表态。
有的同学赞同生1,有的同学赞同生2,还有些同学双方都不赞成。于是教师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点。
生3:我觉得6人和10人之中有3人是既是少先队干部又是班干部的,所以应该减去,也就是(6+10)-3=13(人)。
师:那为什么有3人既是少先队干部又是班干部就要减去3呢?
生4:因为在总共的16人中,有3个人是重复计算了两次,所以要把重复计算的人数减掉。
师:是啊,说得真好!大家认为怎么样?
经过这么一点拨,其他同学都恍然大悟了。
在这一节课上,教师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三种不同的观点,不作简单的评价,指出谁对谁错,而是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提高对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思考更加全面,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及时进行引导,发挥好教师在课堂中的“导”的作用,推动课堂的不断生成和发展,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化。
(责编 韦建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A-0050-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在认知冲突处引导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的同化和异化新知,实现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当学生接触的新知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时候是教师进行思维点拨和引导的关键时刻,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实现对新知的同化和异化。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时,学生对在数中加入字母很难理解,很难突破从数字加运算符号的式子过渡到带字母的运算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姐姐比小华长2岁,问小华在1岁时,姐姐是几岁?”
生:1+2=3,姐姐3岁。
师:小华2岁时,姐姐是几岁?
生:2+2=4,姐姐这时是4岁。
师:假如小华是固定的岁数,姐姐是几岁呢?
生:假如小华是12岁,则姐姐是14岁。
生:假如小华是16岁,则姐姐是18岁。
学生显然是误解了教师的意思,如果学生继续这样的思考,就无法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共性的提升了。因此,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再一次的点拨。
师:同学们,在这里,假如小华的年龄是某一个固定的数,我们能不能用文字来表达姐姐的年龄呢?能写出式子吗?
生:姐姐的年龄=小华的年龄+2岁。
师:如果这样表达姐姐的年龄方便吗?我们可以怎样把这个式子简化呢?
生:我们可以用字母a表示小华的岁数,那么姐姐就是a+2岁了。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开始一下子很难理解带有字母的式子,教师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进行有效引导,孩子们便一步一步地从个别上升到共性,构建新知。
二、在思维歧途处疏导
小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但很容易受到暗示,看问题往往局限于一点而很难转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会偏离方向,也就是误入了思维的歧途,南辕北辙,在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有效的点拨,将学生引入“正途”。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好吗?
生1:在个位上是偶数的数,能够被2整除。
生2:在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够被5整除。
生3:能被2、5整除的数必须满足个位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师:很好,大家掌握得很扎实。那么,我们能不能探究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呢?
学生开始分组探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这时,教师询问学生是怎么进行研究的。学生说,根据上一课的方法,他们发现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都能被3整除。原来,学生是受到已有知识和方法的负迁移作用,使思维走入了歧途。教师及时引导:“既然从个位数的关系上无法得出结果,那能不能从整个数的关系上去探究呢?现在请大家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再进行探究,看有什么特征。”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走上了探究问题的正确途径,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三、在观点分歧时点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之间会存在思维上的分歧,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应该是顺水推舟,引导学生的正确思考,使不同的观点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实现真理的凸显。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重叠》这课时,出示了以下例题:假如我班有6人是学校少先队干部,有10人是班干部,其中有3人既是少先队干部又是班干部,请问我班是学校少先队干部和班干部的共有几人?学生先进行探究,并列出算式,然后进行汇报。
学生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6+10=16(人);第二种观点:(6+10)-3=13(人);第三种观点(6+10)+3=19(人)。对于这三种答案,学生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于是教师进行了引导。
师:认为6+10=16的同学请说说理由。
生1:少先队干部6人,班干部10人,合起来就是16人。
生2:不对不对!那还有3个人既是少先队干部又是班干部的,所以应该是再加3人,一共是19人。
师:大家认为这两位同学谁说的是对的,请举手表态。
有的同学赞同生1,有的同学赞同生2,还有些同学双方都不赞成。于是教师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点。
生3:我觉得6人和10人之中有3人是既是少先队干部又是班干部的,所以应该减去,也就是(6+10)-3=13(人)。
师:那为什么有3人既是少先队干部又是班干部就要减去3呢?
生4:因为在总共的16人中,有3个人是重复计算了两次,所以要把重复计算的人数减掉。
师:是啊,说得真好!大家认为怎么样?
经过这么一点拨,其他同学都恍然大悟了。
在这一节课上,教师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三种不同的观点,不作简单的评价,指出谁对谁错,而是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提高对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思考更加全面,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及时进行引导,发挥好教师在课堂中的“导”的作用,推动课堂的不断生成和发展,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化。
(责编 韦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