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NP/VP不是”结构及其句末“不是”的来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NP/VP不是”正反问句的语义具有倾向性。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是NP/VP不是”正反问句的历史发展及其在邯郸方言中的表现,并认为表确认的句末成分“不是”的来源是“是VP不是”正反问句。结合历时和共时角度,可以看出句末成分“不是”除了有表示确认的功能外,还有表责备、表祈使的功能,表确认的功能只是其在普通话基础上进一步演变的阶段反映。“是X不是”结构中谓词性宾语的出现,是表确认“不是”产生及其进一步语法化的主要诱因,在其语法化过程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正> 为了解脱政治经济学教师讲解绝对贫穷化问题时的苦恼,蒋学模同志在《谈谈无产阶级绝对贫穷化问题》(复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一期)的文章中,追根溯源,指出马克思"根本没有提出相对贫穷化和绝对贫穷化这两个范畴";列宁虽然谈到这两个范畴,但"在’绝对的恶化’的前面,加上了’有时是’这样的副词限制着,"就不是作为规律来看待的.言下之意,这一问题大可不必纠缠.无奈《资本论》上明明写着:"不管工人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对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一节中大量
基于对心灵与生命境界的珍重,《庄子&#183;逍遥游》描述了翱翔天际的鲲鹏形象。它始于鱼"化"鸟或鲲"化"鹏之蕴育与积淀,出于对外物的挣脱及自我的超越,达到的是物我同一的逍遥之
语言和音乐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有声交际系统,二者不仅同根共源,而且在形式、意义及功能上有着诸多相似性,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可以广泛应用于歌
《诗》之“六义”,汉代以前多认为即“六体”,《毛诗正义》提出“三体三用”说,风、雅、颂为体,赋、比、兴为用,较为理性、清醒地认识到了《诗》的特点,对后世的解《诗》方法有重要
明初台阁体诗歌一个较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平易冲淡的诗风,无论是台阁诗人的诗学主张还是其诗歌创作,都鲜明地体现了对平淡诗风的追求和实践。台阁体诗歌平淡诗风的成因是多方
藏族作家次仁罗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性”的精心书写。在中短篇小说中,次仁罗布从多方面表现了在急剧变化的当代社会中藏族人民的多样化人性世界,而在长篇小说《祭语风中》
依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汉语词语与印欧语等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较为丰富突出的形象色彩.普通话词语的形象色彩问题以往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形象色彩方面既
<正> 据各系资料室、学生会学习部为本刊提供的不完全的目录和统计,一年来(1981.5—1982.4)我校文科师生在全国各种学术性刊物和报纸上共发表文章七百多篇(其中教师560篇左右,学生150篇),公开出版学术性著作37种(其中专著22种,论文集6种,译著3种,注释本3种,资料书3种。有的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编教材)。在这些成果中,不但有
魏雅华的科幻小说《温柔之乡的梦》,主题深刻,形式灵动,借科幻元素展现人类的复杂心灵。小说采用颇有意味的男性视角,并由此批判了男权至上的婚姻爱情观。由于作品对“绝对的服从
基于对中国当代动物叙事创作类型的学理化与科学化的考察,尝试从叙事结局功能项特殊设置方式的角度展开相应的类型梳理与理论探讨。从“和谐”表征:动物主人公与人类主人公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