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于访谈内容进行类属分析,探究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研究发现,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主要出于三大原因:基于“碎片症”的社交压力反弹、基于“点赞”等互动形式的社交压力反弹以及基于“自我呈现”的社交压力反弹,造成不同程度关闭朋友圈的行为结果。
  关键词: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077-02
  在《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中,朋友圈成为微信上使用率第一的功能,但目前也出现了用户在朋友圈活跃度降低的趋势[1]。人们的社交不再像传统生活那样,为了生存和生产而交往,而是为了社交而社交,导致某种人际关系疲劳,即社交压力的反弹。
  2016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35.8%的受访者想关闭朋友圈,其中19.7%的受访者正打算关闭朋友圈,13.8%的受访者曾经关闭过朋友圈,2.4%的受访者已经关闭朋友圈。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关闭朋友圈的行为,他们关闭或是局部关闭朋友圈的动机有哪些?本文将采用深度访谈法实证分析大学生朋友圈的关闭行为,探究分析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
  一、访谈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次访谈对象总人数12人,均为上海高校的本科生,来自12个不同的专业,四个年级比为1︰1︰1︰1,男女比例为1︰1,他们均有不同程度的关闭朋友圈的行为,出现了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参与此次深度访谈的被访者信息详见表1。
  本研究主要采取深度访谈法,对于12位大学生不同程度关闭朋友圈的行为动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朋友圈好友结构、朋友圈内容结构、朋友圈过往社交经历以及社交心理等情况。经受访者同意,访谈过程全程录音,访谈过后,对于访谈内容进行类属分析。
  二、访谈结果
  1.基于“碎片症”的社交压力反弹
  微信朋友圈功能的开发,初衷尽管是建立属于私人性质的社交,但是随着微信使用场景空间的无限扩大化,朋友圈出现泛化的趋势,呈现出一种公域与私域、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移动场景。移动场景表明了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可以同时置身于多种场景,场景是随着人而移动、交织、拼贴、融合的,而且在这个场景中充满了即刻的互动。受众在朋友圈的社交是将个体置于移动化的场景当中,实现高度动态性的实时社交[2]。在这一过程中,社交内容往往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即去中心化和非连续性的。
  受众在使用朋友圈功能时,需要穿梭在不同的移动场景中,碎片化的信息内容给予受众高效率的传播时,也会引发受众注意力的分散,产生碎片化的思维方式[3]。在海量庞杂的朋友圈信息中,受众也会感受到信息过量的高压,出现消极的受众心态。《信息烟尘》一书的作者戴维·申克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当记者,他在一次信息过量冲击的高压下提出信息时代“碎片症”的概念:一种认知障碍,源于个体在不间断接触片段性信息和世界时感到自己被切断了与整体感之间的联系[4]。
  在深度访谈过程中,所有受访者均表示,在浏览朋友圈时接触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无用信息,占据并浪费了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不必要的无效社交,他们因而失去关注其他有用信息的精力。受访者8表示:“我朋友圈大概有近一千人,陌生人所占的比重约为50%,虽然会屏蔽一些人的朋友圈,但是我自身朋友圈中各种商品的代购信息以及广告,以及发布的一些生活状态,还是会占据大量比重,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绑架了我平時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浏览朋友圈时会产生一定的反感,对于信息失去获取的兴趣。”
  2.基于“点赞”等互动形式的社交压力反弹
  《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反映“点赞”成为微信朋友圈的最热互动,占互动形式的57.6%。在微信朋友圈社交中,“点赞”原本是受众为表达对于观点或是内容的赞同和支持,维持朋友圈人际关系的重要交互形式[1]。这一互动形式凭借便利性以及传达价值的直接性成为朋友圈互动的主流形式。但是与此同时,在社会不断变迁的作用下,“点赞”也在逐渐突破原有的功能框架,衍生出其他的功能属性[5]。
  作为朋友圈商业营销的重要手段,“集赞”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朋友圈的内容中,在熟人圈和陌生人圈这一强弱关系交织的朋友圈中,“集赞”往往成为“道德绑架”或是“人情绑架”的社交形式。用“绑架”来修饰这种社交关系,表示这种社交关系是建立在“道德”或是“人情”的基础上,具有强迫性和被动性,这必然会让朋友圈受众产生社交压力的反弹,促使其降低朋友圈的活跃度,甚至是关闭朋友圈。
  在深度访谈过程中,受访者9表示:“由于朋友圈好友有很多亲戚长辈,出于礼貌和人情,父母会时不时提醒和要求为某些亲戚朋友的朋友圈内容点赞,有时候出于厌烦,会关闭朋友圈,以此作为拒绝‘人情绑架’的理由。”
  3.基于“自我呈现”的社交压力反弹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将日常生活环境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区域,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或多或少扮演着演员和观众的角色。“有时,个体将会以一种完全筹划好的方式行动,以一种既定的方式表达自己,仅仅为了给他人造成某种印象,它也许会从他们那里唤起他打算获得的特定的回应。[6]”库利也在形象互动论中提出相似的“镜中之我”的概念,即在社会交往中,他人就像一面镜子,“我”倾向于往镜子中投射我所想象的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得到我所想象的评价。
  在微信朋友圈的互动中,朋友圈成为虚拟“前台”,演员在虚拟前台上进行自己筹划好的理想化表演。由此,微信朋友圈出现了“晒”文化。但作为强弱关系交织的微信,就会出现在角色扮演中呈现多个自我,即开启限制朋友可见或是限制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等功能,在不同圈层有不同的“自我呈现”。长期运作下,演员也会呈现疲态,倾向于向虚拟化和匿名性更高的微博或是QQ空间等“舞台”分流。   在深度访谈中,被访者承认自己处于一个自我展示的前台中,会出于一些目的或是炫耀的心理晒一些内容,也会根据所传播的内容来设置限制可见。受访者5表示:“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经常看到的是他人美化过的内容,我自己在发朋友圈的时候也会选择性地挑选照片,朋友圈本身就是一个晒的平台,但是时间久了也会感觉很累,有些负能量就往往会通过发微博来表达。”
  同时,作为观众,也会受到舞台表演所形成的情景的影响,从而产生自我否定或者自我怀疑。受访者2表示:“有时候会看到有人晒点赞评论,光点赞的就能有500人,会对自己的社交产生压力,对于自身交朋友的方式和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对朋友圈社交產生不适。”
  三、总 结
  将访谈所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后,研究者将结果反馈给12位受访者,他们均反映分析结果符合他们目前所处的心理状态以及关闭朋友圈的行为动机,为此,本研究的效度是可以接受的。
  通过深度访谈,本文对于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原因分析为以下几点。
  1.朋友圈泛化,出现多种关系交织混杂的移动场景,加剧了朋友圈内容和受众思维的碎片化,造成受众产生对于过量的无效信息或是碎片信息的压力感,对于接收信息产生消极心态,影响对于世界整体的认知,出现“碎片症”,产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
  2.朋友圈“点赞”的主流交互形式随着社会关系以及文化变迁,从单纯表示“赞成”态度衍生成商业营销的手段,基于熟人圈和陌生人圈这一强弱关系交织的朋友圈,产生“道德绑架”或是“人情绑架”的情况,让受众出现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
  3.朋友圈成为强弱关系混杂的“前台”,传播者基于不同的观众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产生基于不同角色表演的疲态心理;作为观众,也会因为演员所呈现的场景而影响对于自我的评价甚至自我怀疑和否定,朋友圈的不适感使其产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
  参考文献:
  [1] 腾讯报告.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R].2016.
  [2] 孙伟.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J].学术月刊.2015(12):5-19.
  [3] 方杏.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4] 李伶俐.微博热的冷思考——兼论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1(9):82-84.
  [5] 刘一楠.社交网络的点赞——关系网络重建与道德绑架[J].美与时代.2017(1).
  [6] (美)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7-71.
  [责任编辑:传馨]
其他文献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王思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6日分组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引发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关注与热议。  报告提出,网络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网络安全法是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一部新制定的法律实施不满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在不同程度上建构着用户文化生活的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专业心理学家创立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异军突起,主要以一个传播者的姿态,向受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引导受众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将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作为案例,对该公众号自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发布的文章进行梳理,选取其中阅读量为1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又是社会矛盾尖锐的话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老人“碰瓷”事件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消费了社会诚信资源,导致信任危机,社会上普遍对老人这一群体产生了“专业碰瓷”的刻板印象。本文以“老人碰瓷玩具车”事件为例,基于刻板印象的理论,试图从刻板印象在反转新闻中的体现和作用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公众的
期刊
摘 要:新媒体及其传播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公民新闻”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却对新闻伦理问题产生了威胁,在新闻专业主义和自由多元之间产生了较量。以里约奥运热点事件为例,从“公民记者”在里约奥运会中的表现,参与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论述了“公民记者”在重视新闻伦理的基础上,做好新闻生产与传播,从而促进新闻舆论环境的良好发展。
期刊
摘 要:网络舆论衍生于互联网,网络舆论会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其产生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本文以“4·1”沪县太伏中学事件为例,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传播这一角度来研究,并探讨从传播主体、意见领袖、传播媒介、法律法规四个方面来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舆论;非理性;传播;沪县太伏中学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038-02
期刊
摘 要:“校园欺凌”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话题。因其普遍存在于校园,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大多涉及未成年人,话题极具敏感性。因而媒体报道的内容、角度和方式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06至2016年《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关于“校园欺凌”的报道,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总结其报道特征,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校园欺凌;南方都市报;新京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全媒体时代,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边缘化的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其陷入“全民化”的陷阱。并且诗歌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良莠不齐,以娱乐与吸引受众消费的诗歌作品更是屡见不鲜。本文以“为你读诗”的微信公众号为例,揭露和批判其存在的商业化、娱乐化与庸俗化现象。以此警醒社交网络中参与诗歌互动的用户,促使诗歌“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得到更好实现
期刊
摘 要:自媒体是指通过信息手段向不同人群传递媒介信息。为广大受众搭建发表言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话题或者设置议题。因为自媒体本身所具有开放性、自主化、平民化、私人性、交互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因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人都能在手机终端上成为自媒体的传播者。其中,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通过智能手机使用自媒体已经成为了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宁夏银川市的四所高职院校,
期刊
摘 要:运用媒介框架理论,通过对《新疆日报》2017年两会期间的特刊进行文本分析,尝试描绘出本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图景。研究发现,其“两会”报道侧重与新疆有关的议题,多以平民化视角,呈现出一幅民生的报道图景,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主流纸媒对重大政治事件的传播效果,以受众为中心进行信息的传播。  关键词:媒介框架理论;“两会”;新疆日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官方媒体代表《人民日报》自2003年来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内容和文本分析,考察它在有关东北经济报道中所建构的东北地区经济形象。主要发现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报道总体数量逐渐减少;报道侧重于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议题;经济发展是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重中之重;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中立积极的立场。通过分析官方媒体及其他大众媒介的相关报道,探讨新闻媒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