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肆虐全国。从松花江到长江,再到珠江,全国几大主要流域纷纷出现险情,数以亿计的居民处在洪水威胁之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人民子弟兵在最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在荆州,在九江,他们创造了人与自然对抗的前所未有的奇迹。而他们的背后,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的坚强领导,是全国人民以及全球华人的大力支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灾难过后,在感慨重拾民族精神的同时,灾区开始了重建,人们也开始思考如何预防灾难的重临。
自然灾害,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考验。
2016年7月的一个月内,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谈到抗洪工作,要求各级干部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守土有责、履职尽责,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各项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抗洪精神的提出,缘于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团结奋战,力挽狂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围绕着与这场斗争所焕发出的伟大抗洪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1998年大洪水,是继我国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之一。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四省在内,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億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1998年的这场洪水,是罕见的全国范围,全流域的大洪水,洪水持续之间之长,洪峰水位之高均为历史罕见,灾难对流域范围居民的生命财产都产生了巨大威胁。而媒体对灾害的大力报道,第一次让全体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有了相戚与共,血浓于水的感受。
洪水无情,人有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子弟兵。闻获洪水肆虐、百姓受灾,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第一时间投入救灾,先后调动66个师、旅和武警总队共30余万兵力,舟艇1170艘、飞机200余架。截至抗洪结束,解放军、武警部队共计投入兵力433.22万人次,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500多万人,动用车辆23.68万台次、舟艇3.75万艘次,飞机和直升机1289架次。98年抗洪行动,是渡江战役以来,解放军(包括武警部队)在长江流域动用兵力最多的一次,一共有100多位将军在一线指挥,仅南京军区就先后有60多名将军来到抗洪第一线指挥战斗。此外,南京军区还有1500多名师团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广大官兵生死相依、甘苦与共。有的军职领导干部的退休命令已经到了,依然一身泥、一身水地组织部队抗洪。在封堵九江决口时,上至军区领导,下至连排基层干部,连续几天不下火线。安徽、江西省军区还成立了将校官突击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抗洪救灾的危难时刻,人民子弟兵从未退缩,涌现了一大批抗洪英雄模范,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98年8月1日20时30分,湖北省嘉鱼县合镇垸溃决。该垸为长江大堤之间的洲滩民垸,溃决后省防汛指挥部紧急调动2000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动用150多艘冲锋舟、橡皮船,全力抢救,并空投1万件救生衣。
在军队的介入下,哪里有洪水肆虐,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他们用汗水,用鲜血,用自己的生命与红魔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
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考验着我们这个国家,考验着我们这个民族,也考验着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也是英雄辈出的时刻。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空军某高炮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整个抢险过程中,有19名解放军官兵壮烈牺牲。在这些英勇的解放军里面,出现了一位年近20岁,军龄20个月,党龄8天的共产党员人,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李向群是“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的抢险突击队员。1998年8月5日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一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曾经的参与者张大妈,在他的追悼会上说:他是被活活累死的,真相是这样吗?确实如此,根据医生出具的诊断书显示: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积出血,从而导致牺牲的。
20岁,人生最美的季节。然而距20岁生日还有4个月,李向群却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凝固在了大堤上。本来,正在海南探亲的李向群并没有接到催归的电报,是他从电视中看到长江告急的消息,提前两天结束休假赶回了部队;本来,突击队员名单上开始没有他的名字,是他4次递上决心书,6次出现在堵管涌、制滑坡的突击队里;本来,连日发烧的他已被连队强行送进团卫生队,是他悄悄溜出病房投入了新的战斗……
8月1日晚20时左右,位于长江大堤内侧的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民垸突然溃口,洪流奔涌而出直向堤下一镇一乡29个村庄扑来。当时垸内5万多人大都已安排撤离,但仍有一批群众的生命财产面临危险。空军某高炮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所在营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前往抢险!
20时30分,当高建成和战友们赶到离险堤仅只有100米距离时,更大的险情发生了!浸泡多日已变得松散的堤垸突然决口,顷刻间,滚滚巨浪夹杂着厚厚的泥沙,排山倒海般向人和车压来。
在生命的危急关头,高建成与连长一起组织官兵互救自救。汹涌的洪水很快漫过他们的车顶,汽车随时可能翻入激流。紧急时刻,高建成高声向战士们喊道:“大家不要慌,有我和连长在,一定能把大家送出去,我和连长最后撤。”他们组织大家迅速脱掉迷彩服,扯掉背心,甩掉鞋袜,用背包带连接起来拴在卡车和大树间,将8名不会游泳的新兵送到树上。高建成还不顾个人安危,将自己的救生衣脱下,给了不会游泳的新兵赵文源。 在浊流中,高建成看见一个老大爷牵着一个老太太,在洪水中沉浮。他立即组织大家一齐把他们拉上车。然而,一排浊浪袭来,高建成和其他几名战友都被抛向滔滔洪水中。在洪流中,高建成奋力拼搏,试图寻找抢救失散的战友和群众。此时,天色渐黑,水流湍急,浊浪翻滚。高建成和4名战士刚一聚拢,一个浊浪打过来,一下就把大家打散了,顺流又被冲出好远。当他拼命拱出水面在四周搜寻时,发现新战士刘楠正在激流中一沉一浮。高建成憋足一口气猛地游过去,一把抓住小刘,奋力将其向大树推去。黑暗中,高建成又听到附近有人呼救。他循声游去,抓住正在下沉的战士何董华的手,托着小何向附近一棵树游去,并嘱咐小何只要抱紧树,就有生还的希望。何董华最终得救了,高建成却终因体力不支,被洪流挟卷而去……
这种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天地为之动容,世人为之赞叹。有了这种英雄主义的鼓舞,中国人民就能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江西九江,有一座抗洪广场,位于九江市浔阳西路,在当年城防大堤4至5号闸之间决口位置,分为抗洪纪念馆、抗洪纪念碑、抗洪纪念群雕等建筑物。抗洪纪念馆外形按1∶1比例设计成当年被凿沉堵口、立下汗马功劳的“甲21025号驳船”的形状,墙壁上的一幅幅浮雕,再现了当年惊心动魄堵决口的情景。抗洪纪念碑,碑高19.98米,碑身由四面呈现着“1998”字样的花岗岩组合而成,碑基座高0.9米,设有6级花岗岩石踏步,寓意着6天的艰辛堵口。
在抗洪广场,正赶上九江军分区组织民兵抗洪骨干来此进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和官兵一起聆听当年场景:1998年夏,三江流域洪水肆虐,最为严峻的挑战定格在8月7日12时30分许,九江长江大堤4至5号闸之间决堤40米,洪水滔滔,威胁着400万九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京九线大动脉。一时间,惊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十万火急,迅速调兵。人民子弟兵火速驰援,在长江沿岸陈兵几十万抗洪抢险。某师官兵经过惊心动魄的近5个小时奋战,先后攻克了巨大旋涡和洪流落差等难题, 通过四艘拖轮,最终将80余米长的“甲21025号驳船”堵在决口处,此后又把7条船沉在决口的外围,形成半圆形。从原北京军区某集团军调来200名工程兵,在决口一边的堤坝上揳入钢管,扎成一组组方形的钢架,在这里筑起新的大坝……
“江西父老乡亲,你们的红军后代回来了!当年打响第一枪,今日回乡保九江”“像保卫延安一样保卫九江!”“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官兵们的誓言,伴着滔滔洪水震天动地。官兵们经过六天六夜奋战,终于堵住了决口,降伏了洪魔,创造了抗洪史上的奇迹。
1998年8月12日下午6时30分,是一个激动人心、万众瞩目的时刻。经过5000余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五天五夜的殊死搏斗,九江长江大堤决口胜利地实现了堵口合龙。
历史会永远记住1998年的夏天,在九江,广大军民以超人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所形成的雷霆万钧之势,堵住了长江干堤的决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防洪史上的一个奇迹!
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体抗洪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在这场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力量,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抵挡滔滔洪水的。但是,当伟大的精神力量把全國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时,就会形成抵御风浪、战胜困难的基础和动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24字抗洪精神,不仅仅镌刻在纪念馆的墙壁上,更融进了中华儿女的血液。
“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也再次检验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使人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形象,中国军民的整体形象。当年部队撤离九江凯旋门时,浔阳街头万人空巷,那个军爱民、民拥军的场景过去了20年,至今仍历历在目……
九江军分区政委汪开华深有感触地说:“发扬’98抗洪精神,还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风和日丽,充满生机的时候,更要时时刻刻想到有困难要克服,有大山要攀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意志,振奋我们的精神,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
弹指20年过去,伟大的抗洪精神早已成为全国军民战胜各种困难、扫除各种障碍的宝贵精神财富,鼓舞着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了2013年东北地区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大洪水,2016年长江、太湖等流域大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2013年到2017年,防汛抗洪累计减淹耕地2.27亿亩,避免粮食损失5244万吨,减少受灾人口1.68亿人,减灾经济效益6186亿元。
抗洪精神并没有随着1998年抗洪抢险工作的结束而消逝,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抗洪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以百倍的热情又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当中。而且,从之后多年的情况来看,每当中华民族遇到重大困难和障碍的时候,抗洪精神都已成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扫除各种障碍的重要精神资源,鼓舞着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
自然灾害,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考验。
2016年7月的一个月内,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谈到抗洪工作,要求各级干部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守土有责、履职尽责,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各项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抗洪精神的提出,缘于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团结奋战,力挽狂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围绕着与这场斗争所焕发出的伟大抗洪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洪水来袭 没有畏惧
1998年大洪水,是继我国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之一。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四省在内,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億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1998年的这场洪水,是罕见的全国范围,全流域的大洪水,洪水持续之间之长,洪峰水位之高均为历史罕见,灾难对流域范围居民的生命财产都产生了巨大威胁。而媒体对灾害的大力报道,第一次让全体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有了相戚与共,血浓于水的感受。
洪水无情,人有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子弟兵。闻获洪水肆虐、百姓受灾,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第一时间投入救灾,先后调动66个师、旅和武警总队共30余万兵力,舟艇1170艘、飞机200余架。截至抗洪结束,解放军、武警部队共计投入兵力433.22万人次,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500多万人,动用车辆23.68万台次、舟艇3.75万艘次,飞机和直升机1289架次。98年抗洪行动,是渡江战役以来,解放军(包括武警部队)在长江流域动用兵力最多的一次,一共有100多位将军在一线指挥,仅南京军区就先后有60多名将军来到抗洪第一线指挥战斗。此外,南京军区还有1500多名师团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广大官兵生死相依、甘苦与共。有的军职领导干部的退休命令已经到了,依然一身泥、一身水地组织部队抗洪。在封堵九江决口时,上至军区领导,下至连排基层干部,连续几天不下火线。安徽、江西省军区还成立了将校官突击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抗洪救灾的危难时刻,人民子弟兵从未退缩,涌现了一大批抗洪英雄模范,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98年8月1日20时30分,湖北省嘉鱼县合镇垸溃决。该垸为长江大堤之间的洲滩民垸,溃决后省防汛指挥部紧急调动2000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动用150多艘冲锋舟、橡皮船,全力抢救,并空投1万件救生衣。
在军队的介入下,哪里有洪水肆虐,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他们用汗水,用鲜血,用自己的生命与红魔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
舍生忘死 奋不顾身
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考验着我们这个国家,考验着我们这个民族,也考验着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也是英雄辈出的时刻。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空军某高炮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整个抢险过程中,有19名解放军官兵壮烈牺牲。在这些英勇的解放军里面,出现了一位年近20岁,军龄20个月,党龄8天的共产党员人,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李向群是“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的抢险突击队员。1998年8月5日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一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曾经的参与者张大妈,在他的追悼会上说:他是被活活累死的,真相是这样吗?确实如此,根据医生出具的诊断书显示: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积出血,从而导致牺牲的。
20岁,人生最美的季节。然而距20岁生日还有4个月,李向群却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凝固在了大堤上。本来,正在海南探亲的李向群并没有接到催归的电报,是他从电视中看到长江告急的消息,提前两天结束休假赶回了部队;本来,突击队员名单上开始没有他的名字,是他4次递上决心书,6次出现在堵管涌、制滑坡的突击队里;本来,连日发烧的他已被连队强行送进团卫生队,是他悄悄溜出病房投入了新的战斗……
8月1日晚20时左右,位于长江大堤内侧的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民垸突然溃口,洪流奔涌而出直向堤下一镇一乡29个村庄扑来。当时垸内5万多人大都已安排撤离,但仍有一批群众的生命财产面临危险。空军某高炮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所在营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前往抢险!
20时30分,当高建成和战友们赶到离险堤仅只有100米距离时,更大的险情发生了!浸泡多日已变得松散的堤垸突然决口,顷刻间,滚滚巨浪夹杂着厚厚的泥沙,排山倒海般向人和车压来。
在生命的危急关头,高建成与连长一起组织官兵互救自救。汹涌的洪水很快漫过他们的车顶,汽车随时可能翻入激流。紧急时刻,高建成高声向战士们喊道:“大家不要慌,有我和连长在,一定能把大家送出去,我和连长最后撤。”他们组织大家迅速脱掉迷彩服,扯掉背心,甩掉鞋袜,用背包带连接起来拴在卡车和大树间,将8名不会游泳的新兵送到树上。高建成还不顾个人安危,将自己的救生衣脱下,给了不会游泳的新兵赵文源。 在浊流中,高建成看见一个老大爷牵着一个老太太,在洪水中沉浮。他立即组织大家一齐把他们拉上车。然而,一排浊浪袭来,高建成和其他几名战友都被抛向滔滔洪水中。在洪流中,高建成奋力拼搏,试图寻找抢救失散的战友和群众。此时,天色渐黑,水流湍急,浊浪翻滚。高建成和4名战士刚一聚拢,一个浊浪打过来,一下就把大家打散了,顺流又被冲出好远。当他拼命拱出水面在四周搜寻时,发现新战士刘楠正在激流中一沉一浮。高建成憋足一口气猛地游过去,一把抓住小刘,奋力将其向大树推去。黑暗中,高建成又听到附近有人呼救。他循声游去,抓住正在下沉的战士何董华的手,托着小何向附近一棵树游去,并嘱咐小何只要抱紧树,就有生还的希望。何董华最终得救了,高建成却终因体力不支,被洪流挟卷而去……
这种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天地为之动容,世人为之赞叹。有了这种英雄主义的鼓舞,中国人民就能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
在江西九江,有一座抗洪广场,位于九江市浔阳西路,在当年城防大堤4至5号闸之间决口位置,分为抗洪纪念馆、抗洪纪念碑、抗洪纪念群雕等建筑物。抗洪纪念馆外形按1∶1比例设计成当年被凿沉堵口、立下汗马功劳的“甲21025号驳船”的形状,墙壁上的一幅幅浮雕,再现了当年惊心动魄堵决口的情景。抗洪纪念碑,碑高19.98米,碑身由四面呈现着“1998”字样的花岗岩组合而成,碑基座高0.9米,设有6级花岗岩石踏步,寓意着6天的艰辛堵口。
在抗洪广场,正赶上九江军分区组织民兵抗洪骨干来此进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和官兵一起聆听当年场景:1998年夏,三江流域洪水肆虐,最为严峻的挑战定格在8月7日12时30分许,九江长江大堤4至5号闸之间决堤40米,洪水滔滔,威胁着400万九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京九线大动脉。一时间,惊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十万火急,迅速调兵。人民子弟兵火速驰援,在长江沿岸陈兵几十万抗洪抢险。某师官兵经过惊心动魄的近5个小时奋战,先后攻克了巨大旋涡和洪流落差等难题, 通过四艘拖轮,最终将80余米长的“甲21025号驳船”堵在决口处,此后又把7条船沉在决口的外围,形成半圆形。从原北京军区某集团军调来200名工程兵,在决口一边的堤坝上揳入钢管,扎成一组组方形的钢架,在这里筑起新的大坝……
“江西父老乡亲,你们的红军后代回来了!当年打响第一枪,今日回乡保九江”“像保卫延安一样保卫九江!”“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官兵们的誓言,伴着滔滔洪水震天动地。官兵们经过六天六夜奋战,终于堵住了决口,降伏了洪魔,创造了抗洪史上的奇迹。
1998年8月12日下午6时30分,是一个激动人心、万众瞩目的时刻。经过5000余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五天五夜的殊死搏斗,九江长江大堤决口胜利地实现了堵口合龙。
历史会永远记住1998年的夏天,在九江,广大军民以超人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所形成的雷霆万钧之势,堵住了长江干堤的决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防洪史上的一个奇迹!
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体抗洪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在这场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力量,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抵挡滔滔洪水的。但是,当伟大的精神力量把全國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时,就会形成抵御风浪、战胜困难的基础和动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24字抗洪精神,不仅仅镌刻在纪念馆的墙壁上,更融进了中华儿女的血液。
“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也再次检验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使人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形象,中国军民的整体形象。当年部队撤离九江凯旋门时,浔阳街头万人空巷,那个军爱民、民拥军的场景过去了20年,至今仍历历在目……
九江军分区政委汪开华深有感触地说:“发扬’98抗洪精神,还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风和日丽,充满生机的时候,更要时时刻刻想到有困难要克服,有大山要攀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意志,振奋我们的精神,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
弹指20年过去,伟大的抗洪精神早已成为全国军民战胜各种困难、扫除各种障碍的宝贵精神财富,鼓舞着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了2013年东北地区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大洪水,2016年长江、太湖等流域大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2013年到2017年,防汛抗洪累计减淹耕地2.27亿亩,避免粮食损失5244万吨,减少受灾人口1.68亿人,减灾经济效益6186亿元。
抗洪精神并没有随着1998年抗洪抢险工作的结束而消逝,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抗洪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以百倍的热情又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当中。而且,从之后多年的情况来看,每当中华民族遇到重大困难和障碍的时候,抗洪精神都已成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扫除各种障碍的重要精神资源,鼓舞着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