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福特当成第二个卡佛,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艺术这东西从来都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从卡佛极尽溢美的赞扬中,还是能够体会得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福特自有其超绝之处,甚至是某种连卡佛都钦羡的东西。
在理查德·福特的短篇小说集《石泉城》里,很多人看到的是失意、茫然和绝望。有人把理查德·福特和卡佛相提并论。没错,他们的小说都是以社会底层沦落的小人物为主角,把玩着他们似乎没有出路的悲惨境遇和失败人生。作为众多青年作家着力模仿的对象,他们俩讲故事时有着一样的冷酷和不动声色。而且,此二人私交也还不错。卡佛对福特的评价已经高到一个不能再高的程度:“我非常肯定地说,这个国家现今仍在写作的作家中,理查德是最棒的。” 另外,《石泉城》的翻译者汤伟此前也翻译了卡佛的《自选集》和《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仅从译文上,让人看到的也是同样如短诗般凝练的词句和似曾相识的叙述节奏。
但是,如果把福特当成第二个卡佛,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艺术这东西从来都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从卡佛极尽溢美的赞扬中,还是能够体会得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福特自有其超绝之处,甚至是某种连卡佛都钦羡的东西。
美国评论家莫里斯·迪克斯坦在《普通人:卡佛、福特和蓝领现实主义》中提到,卡佛的简约主义是一种“经过现代主义的怀疑与绝望情绪锻造的现实主义”。福特和卡佛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偏于怀疑,后者归向绝望。卡佛做得决绝,而福特还保有那么一些微弱的希望。希望不曾死去的表现,就是对失意、茫然和绝望的人生不断地提出质疑。或许由质疑而收获的是更甚的失意、茫然和绝望,但即使是出于本能,福特还是让他的主人公“勇敢”地活下去。相对应的是,卡佛的人物们,在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
小说集里,同名小说《石泉城》颇为煽情。一个顶着罪名的男子携女儿和女友开着一辆偷来的车,逃亡在寻找新的希望的路上(极富象征的情境设定)。最终,在石泉城,女友选择了离他而去。他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光来看石泉城,“我知道今后我会永远这样来看它:这是一个充斥着犯罪、妓女和失望的下等城市,是一个女人弃我而去的地方,它不是一个我能一劳永逸地让一切重新走上正轨的地方……”
在漫漫人生路上,人们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像一座城市那么大的挫败和失落,或者还有心痛,但潜台词却是,虽然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至少还得继续前行。结尾处,在他动手行窃另一辆车的时候,看着车里面那些普通家庭最普通不过的家什和孩子的玩具,他想象着别人怎么看他,怎么想他:“……你能想到他也有一个女儿吗?你能想到他是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吗?”这里,福特提出了疑问:每个人的生命和境遇和他人到底有什么不同?进而引发了一个更具终极意义的问题:人的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
《帝国》是一个篇幅稍长一点的故事,情节略为复杂,至少有三条叙事的线在穿插:主人公妻子的妹妹是一个生活一败涂地的前嬉皮士,半夜打来崩溃至极要自杀的电话;主人公在他深爱着的妻子身患绝症住院期间彷徨无依,意外和邻家有着黑帮摩托党背景的女子有染;主人公和妻子去往妻妹处的火车上,与一个女中尉发生了肌肤相亲——如此多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只发生在很短的时期内,而福特处理起来毫不费力,它们流畅交融,彼此互为呼应,让小说的势道越发绵厚深沉。这里有灵魂的拷问吗?有道德的愧疚吗?福特似乎已经超越了这些强烈的意识和“孤立”的价值指向,只是用冷淡漠然的叙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唏嘘的氛围。
主人公是一个失业在家、对他人心怀善意、爱着自己的妻子而又卑微的人。他无意犯错,却又被各种错误的情势裹挟而去。他就像一粒濒临干枯的种子,任生活和岁月这狂暴无常的风把它吹向不知名的地方。不,种子的心还没死。主人公最后拥着病入膏肓的妻子,想着阻停列车的草原大火,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半空中辽阔宁静的帝国……
福特如此举重若轻,会让某些人大为气恼,因为它脱离了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语境。有的读者也许会说这是反道德、反人生的小说——为人,怎可以如此微末?其实,谁又不是心知肚明——为人,有成功和堂皇者,当然也有失败和卑微者。卡佛曾说过:当你开始生活时,你从未想到过破产,变成一个酒鬼、背叛者、小偷或一个撒谎的人。这句话正可以用来解释卡佛和福特笔下的那些人物的处境:它包含的不仅是变成破产者、酒鬼、背叛者、小偷或一个撒谎的人之后的悲叹,更还有持续作为这些人物不能有所改变的哀鸣。悲叹、哀鸣过后,道德救不了灵魂,卡佛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归于纯然的无意义和寂灭里去了;而福特依然保留着向生命心怀致意的权利。
这权利就来自生命本身。
在福特时刻保持着的矜冷下,也有温存的时候。《冬寒冻死人》里畸零人的相互靠近,尽管心酸,但毕竟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暖意”。《乐天派》的结尾写到多年后母子相见,能够彼此不无苍凉地宽厚体谅,是至为感人的。整部小说集最为情感泛滥的篇章是《焰火》,女主人公为了让自己的爱人振作起来,手持美丽的焰火在雨中蹦跳舞蹈——又是一个富含着象征意味的场景。
那些无数让人心碎的时刻,都不及这美丽的焰火更能让人落泪——
爱你,就像爱生命!
在理查德·福特的短篇小说集《石泉城》里,很多人看到的是失意、茫然和绝望。有人把理查德·福特和卡佛相提并论。没错,他们的小说都是以社会底层沦落的小人物为主角,把玩着他们似乎没有出路的悲惨境遇和失败人生。作为众多青年作家着力模仿的对象,他们俩讲故事时有着一样的冷酷和不动声色。而且,此二人私交也还不错。卡佛对福特的评价已经高到一个不能再高的程度:“我非常肯定地说,这个国家现今仍在写作的作家中,理查德是最棒的。” 另外,《石泉城》的翻译者汤伟此前也翻译了卡佛的《自选集》和《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仅从译文上,让人看到的也是同样如短诗般凝练的词句和似曾相识的叙述节奏。
但是,如果把福特当成第二个卡佛,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艺术这东西从来都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从卡佛极尽溢美的赞扬中,还是能够体会得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福特自有其超绝之处,甚至是某种连卡佛都钦羡的东西。
美国评论家莫里斯·迪克斯坦在《普通人:卡佛、福特和蓝领现实主义》中提到,卡佛的简约主义是一种“经过现代主义的怀疑与绝望情绪锻造的现实主义”。福特和卡佛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偏于怀疑,后者归向绝望。卡佛做得决绝,而福特还保有那么一些微弱的希望。希望不曾死去的表现,就是对失意、茫然和绝望的人生不断地提出质疑。或许由质疑而收获的是更甚的失意、茫然和绝望,但即使是出于本能,福特还是让他的主人公“勇敢”地活下去。相对应的是,卡佛的人物们,在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
小说集里,同名小说《石泉城》颇为煽情。一个顶着罪名的男子携女儿和女友开着一辆偷来的车,逃亡在寻找新的希望的路上(极富象征的情境设定)。最终,在石泉城,女友选择了离他而去。他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光来看石泉城,“我知道今后我会永远这样来看它:这是一个充斥着犯罪、妓女和失望的下等城市,是一个女人弃我而去的地方,它不是一个我能一劳永逸地让一切重新走上正轨的地方……”
在漫漫人生路上,人们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像一座城市那么大的挫败和失落,或者还有心痛,但潜台词却是,虽然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至少还得继续前行。结尾处,在他动手行窃另一辆车的时候,看着车里面那些普通家庭最普通不过的家什和孩子的玩具,他想象着别人怎么看他,怎么想他:“……你能想到他也有一个女儿吗?你能想到他是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吗?”这里,福特提出了疑问:每个人的生命和境遇和他人到底有什么不同?进而引发了一个更具终极意义的问题:人的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
《帝国》是一个篇幅稍长一点的故事,情节略为复杂,至少有三条叙事的线在穿插:主人公妻子的妹妹是一个生活一败涂地的前嬉皮士,半夜打来崩溃至极要自杀的电话;主人公在他深爱着的妻子身患绝症住院期间彷徨无依,意外和邻家有着黑帮摩托党背景的女子有染;主人公和妻子去往妻妹处的火车上,与一个女中尉发生了肌肤相亲——如此多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只发生在很短的时期内,而福特处理起来毫不费力,它们流畅交融,彼此互为呼应,让小说的势道越发绵厚深沉。这里有灵魂的拷问吗?有道德的愧疚吗?福特似乎已经超越了这些强烈的意识和“孤立”的价值指向,只是用冷淡漠然的叙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唏嘘的氛围。
主人公是一个失业在家、对他人心怀善意、爱着自己的妻子而又卑微的人。他无意犯错,却又被各种错误的情势裹挟而去。他就像一粒濒临干枯的种子,任生活和岁月这狂暴无常的风把它吹向不知名的地方。不,种子的心还没死。主人公最后拥着病入膏肓的妻子,想着阻停列车的草原大火,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半空中辽阔宁静的帝国……
福特如此举重若轻,会让某些人大为气恼,因为它脱离了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语境。有的读者也许会说这是反道德、反人生的小说——为人,怎可以如此微末?其实,谁又不是心知肚明——为人,有成功和堂皇者,当然也有失败和卑微者。卡佛曾说过:当你开始生活时,你从未想到过破产,变成一个酒鬼、背叛者、小偷或一个撒谎的人。这句话正可以用来解释卡佛和福特笔下的那些人物的处境:它包含的不仅是变成破产者、酒鬼、背叛者、小偷或一个撒谎的人之后的悲叹,更还有持续作为这些人物不能有所改变的哀鸣。悲叹、哀鸣过后,道德救不了灵魂,卡佛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归于纯然的无意义和寂灭里去了;而福特依然保留着向生命心怀致意的权利。
这权利就来自生命本身。
在福特时刻保持着的矜冷下,也有温存的时候。《冬寒冻死人》里畸零人的相互靠近,尽管心酸,但毕竟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暖意”。《乐天派》的结尾写到多年后母子相见,能够彼此不无苍凉地宽厚体谅,是至为感人的。整部小说集最为情感泛滥的篇章是《焰火》,女主人公为了让自己的爱人振作起来,手持美丽的焰火在雨中蹦跳舞蹈——又是一个富含着象征意味的场景。
那些无数让人心碎的时刻,都不及这美丽的焰火更能让人落泪——
爱你,就像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