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中的“真”是什么呢?四个字: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实践中处处留心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才能写出像烂漫山花,像七色彩霞,像一幅幅美丽画卷的文章。
平时同学们在作文中常犯的毛病叫概念化,叫空洞无物。学生许多作文都是用上了华丽的语句来堆积;或把别人的故事放在自己身上;或胡编乱造等等,这已经成了现小学生写作文的通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时才能顺手拈来,有感而发,写出的文章才有灵魂,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如:《我真佩服他》的这篇作文就犯了这样的毛病,这个孩子是这样写的:
石爷爷是学校里负责看门的老大爷。他今年七十多岁了,还看不出老,一天到晚闲不住。他常嘱咐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有一天晚上,我到校门口的值班室找报纸看,只看了题目和当天的电视节目就走了,石爷爷看见了,教育我要认真读报,养成好习惯。还举了一篇文章为例子,建议我每天放学都到他那儿看报纸,并要求我下定决心。
石爷爷人老心不老和他关心国家大事的品质真叫我敬佩。
这样的一篇文章写了石爷爷教育人认真读报纸的一件事。可我为什么会放学后到石爷爷那里去,他是怎么教育我的却不清楚了。写好一个人,你就要突出这个人的相貌、性格、语言、行为上的特点,用典型的事例突出他的品质,赋予他个性,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富有丰富情感的人。
平时,我们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渐渐对作文失去信心。许多写景作文都是用上了华丽的语句来堆积;写事作文把别人的故事放在自己身上,或胡编乱造,这都是作文的“失真”现象。
怎样解决孩子的“失真”问题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充满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在面对学生无材可写的情况下,我们教师何不为他们创造写作素材呢?例如:秋季的一天,在学校前的田野上开展一次语文活动。(但前提是有这样的环境和条件)美丽的田野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在刚割完的稻田上,孩子们尽情追逐、嬉戏,摔几个跟斗,捉几个迷藏。孩子们在稻田这天然的运动场上欢呼跳跃,稻草堆是他们的堡垒,稻草是男孩们爱玩的玩具,他们有的用稻草吹起了口哨,有的坐在稻草堆上静静地观赏着迷人的秋色,有的用稻草做起了稻草人,也有的蹲在稻田中拾稻穗,捉蚂蚱……整个田野充满了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
看似一场游戏活动,可同学们从中懂得了欣赏,学会了观察,写起作文也顺手拈来,看他们的作文题目多精彩,《一次难忘的郊游》、《啊,我发现了》、《秋色迷人》、《瞧,我们这群男子汉》……这样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玩中写,写中玩,自然写出的作文富有童真童趣了。
我欣赏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作文,让人看完,觉得一股清新、香甜的风吹入你的心间,勾起你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引导孩子自己观察,用自己童真童趣的语言表达事物,那样才真实。比如一个孩子在写春天的白玉兰,“那洁白的玉兰花不就是《西游记》中观音娘娘手中的玉净瓶吗?这样的比喻不就是让人眼前一亮,颇有趣味!再如一个女孩写我家淘气的弟弟时,弟弟把针藏在草席下,女孩睡时才发现,她大叫起来:“哎呀!妈妈!这床怎么会咬人呀?一个”“咬”字就体现出女孩天真可爱的一面,弟弟淘气捣蛋的一面,那风趣的语言让人看后,不禁发出感叹:这真是一个淘气的弟弟!孩子的作文是真实的,才符合孩子语言的特点,符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才充满童真童趣!例如:让学生写一篇《护蛋的故事》,让学生准备一只生鸡蛋,然后把它带到学校里。要注意噢,学生要想办法让这只生鸡蛋在这一天内都完好无损,安全地和学生一起放学回家,才算是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请学生回忆一下,这一天从早上出门前的准备、上学路上、学校里、放学回家,你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想的?把它一一写下来。如果这其间,学生不小心把鸡蛋弄碎了,也请学生把经过写下来,并把学生当时的心情写下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灵魂,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时才能顺手拈来,有感而发!
儿童的生活是多姿多彩,儿童的心灵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孩子的作文也是丰富多彩的!鼓励孩子写自己的事,大胆地想象,大胆地用上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表达生活。不怕写不好,就怕不想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我们所担任的不仅是引导者,更是他们的学习伙伴,伴随他们一起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写好文章,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体验生活!
平时同学们在作文中常犯的毛病叫概念化,叫空洞无物。学生许多作文都是用上了华丽的语句来堆积;或把别人的故事放在自己身上;或胡编乱造等等,这已经成了现小学生写作文的通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时才能顺手拈来,有感而发,写出的文章才有灵魂,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如:《我真佩服他》的这篇作文就犯了这样的毛病,这个孩子是这样写的:
石爷爷是学校里负责看门的老大爷。他今年七十多岁了,还看不出老,一天到晚闲不住。他常嘱咐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有一天晚上,我到校门口的值班室找报纸看,只看了题目和当天的电视节目就走了,石爷爷看见了,教育我要认真读报,养成好习惯。还举了一篇文章为例子,建议我每天放学都到他那儿看报纸,并要求我下定决心。
石爷爷人老心不老和他关心国家大事的品质真叫我敬佩。
这样的一篇文章写了石爷爷教育人认真读报纸的一件事。可我为什么会放学后到石爷爷那里去,他是怎么教育我的却不清楚了。写好一个人,你就要突出这个人的相貌、性格、语言、行为上的特点,用典型的事例突出他的品质,赋予他个性,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富有丰富情感的人。
平时,我们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渐渐对作文失去信心。许多写景作文都是用上了华丽的语句来堆积;写事作文把别人的故事放在自己身上,或胡编乱造,这都是作文的“失真”现象。
怎样解决孩子的“失真”问题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充满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在面对学生无材可写的情况下,我们教师何不为他们创造写作素材呢?例如:秋季的一天,在学校前的田野上开展一次语文活动。(但前提是有这样的环境和条件)美丽的田野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在刚割完的稻田上,孩子们尽情追逐、嬉戏,摔几个跟斗,捉几个迷藏。孩子们在稻田这天然的运动场上欢呼跳跃,稻草堆是他们的堡垒,稻草是男孩们爱玩的玩具,他们有的用稻草吹起了口哨,有的坐在稻草堆上静静地观赏着迷人的秋色,有的用稻草做起了稻草人,也有的蹲在稻田中拾稻穗,捉蚂蚱……整个田野充满了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
看似一场游戏活动,可同学们从中懂得了欣赏,学会了观察,写起作文也顺手拈来,看他们的作文题目多精彩,《一次难忘的郊游》、《啊,我发现了》、《秋色迷人》、《瞧,我们这群男子汉》……这样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玩中写,写中玩,自然写出的作文富有童真童趣了。
我欣赏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作文,让人看完,觉得一股清新、香甜的风吹入你的心间,勾起你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引导孩子自己观察,用自己童真童趣的语言表达事物,那样才真实。比如一个孩子在写春天的白玉兰,“那洁白的玉兰花不就是《西游记》中观音娘娘手中的玉净瓶吗?这样的比喻不就是让人眼前一亮,颇有趣味!再如一个女孩写我家淘气的弟弟时,弟弟把针藏在草席下,女孩睡时才发现,她大叫起来:“哎呀!妈妈!这床怎么会咬人呀?一个”“咬”字就体现出女孩天真可爱的一面,弟弟淘气捣蛋的一面,那风趣的语言让人看后,不禁发出感叹:这真是一个淘气的弟弟!孩子的作文是真实的,才符合孩子语言的特点,符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才充满童真童趣!例如:让学生写一篇《护蛋的故事》,让学生准备一只生鸡蛋,然后把它带到学校里。要注意噢,学生要想办法让这只生鸡蛋在这一天内都完好无损,安全地和学生一起放学回家,才算是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请学生回忆一下,这一天从早上出门前的准备、上学路上、学校里、放学回家,你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想的?把它一一写下来。如果这其间,学生不小心把鸡蛋弄碎了,也请学生把经过写下来,并把学生当时的心情写下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灵魂,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时才能顺手拈来,有感而发!
儿童的生活是多姿多彩,儿童的心灵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孩子的作文也是丰富多彩的!鼓励孩子写自己的事,大胆地想象,大胆地用上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表达生活。不怕写不好,就怕不想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我们所担任的不仅是引导者,更是他们的学习伙伴,伴随他们一起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写好文章,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