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粮”记忆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嗳粮”是一句壮话,汉语的意思是“吃了就有力气的饭”。这是流传在壮族民间的一种习俗。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年纪大了,体弱多病,或是旧病复发,但还没有严重到就医求药的程度,或是病情屡治不愈,就叫已经出嫁的女儿煮一碗饭送到家里给老人吃,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送“嗳粮”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患病老人把自己要吃“嗳粮”的意图告诉女儿,或者女儿来探病时,觉得应该给老人送来“嗳粮”。然后,女儿择日带香支和纱纸来到老人家中,用纱纸条绑住老人的床脚,然后烧香默念。这叫作“绑床脚”,是送“嗳粮”的前奏,也可以说是许愿或是承诺。过后如果老人感觉病情好转,就断定用“嗳粮”来治病是可行的。接着就实施送“嗳粮”。送“嗳粮”比绑床脚讲究多了。送“嗳粮”的日子一定选择在初一或十五,女儿送“嗳粮”的时候,连同吃“嗳粮”的筷子一起送来。从跨进门槛到老人吃完“嗳粮”,只能和别人用眼神交流,不能对话,打招呼都不行。送“嗳粮”的人直接把“嗳粮”拿到病人的床上,打开包装或者盒盖,把“嗳粮”放在枕头边,然后点香插在床脚边,虔诚而肃穆。待一支香燃尽,把之前绑床脚的纱纸条解开烧掉,心里默念“老人吃了这碗饭,病好又有力气”。接着双手捧着“嗳粮”递给老人,老人在屋里边踱步边把“嗳粮”吃完。
  “嗳粮”的用料和包装没有具体的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嗳粮”的用料和包装也与时俱进:从加了点油盐的玉米饭或是玉米馍馍,用芭蕉叶或者旱藕叶包着,到加了点油盐的玉米饭上卧着一片煎蛋或者几块腊肉,用口盅装,再到大米饭或者是五色糯米饭加上新鲜五花肉、鸡鸭肉,用饭盒装,甚至到今天的网购外卖。
  今天,给老人送“嗳粮”已经不多见了,年轻人也不相信那一碗饭就能治病,老人有个头昏眼花就上医院。我现在还没有到吃“嗳粮”的年龄,但我经历过“嗳粮”的岁月,吃过奶奶和母亲分给我的“嗳粮”,这份记忆永远烙在我的心中。
  在那个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锅里的玉米粥稀到可以当镜子用,吃到加多一点盐的菜就算是奢侈和幸福了。姑妈们每一次给奶奶送来的“嗳粮”都让我们四兄妹垂涎三尺。尽管我们知道姑妈送“嗳粮”意味着奶奶病了,但是我们还是想,姑妈们能天天送“嗳粮”该多好。
  记得有一次,七十岁的奶奶病得连鸡都喂不了,她捎话让大姑妈来一趟。我们一听说叫大姑妈来,就知道奶奶要吃“嗳粮”了。我有三个姑妈,奶奶每个月都要吃姑妈们送来的“嗳粮”。每年的第一餐“嗳粮”就先由大姑妈送,接着从大到小轮流,周而复始。姑妈们每一次来布袋里都装着奶奶的“嗳粮”。
  有时候奶奶身体无恙,姑妈们也送来“嗳粮”,奶奶就说,来了就行,回回都带“嗳粮”,你们有多少米粉油盐!
  如果不是病得不轻,奶奶是不会叫姑妈们送“嗳粮”来的。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每个家庭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缸里的米粉是用米粉竹筛量着煮饭的,如果来了客人,煮饭只加水不加米。一年有一半的时间煮菜没有油,有盐放就不错了。可以说,“嗳粮”是一家人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那天,大姑妈给奶奶送来了一大碗密蒙花汤煮的糯米饭和三个煎鸡蛋,烧完香解开绑床脚的纱纸条烧掉后,大姑妈把“嗳粮”捧给奶奶。和以往一样,我們四兄妹可怜兮兮地坐在屋角,八只眼睛盯着奶奶手中的“嗳粮”。
  奶奶拿来一只碗,把一半多的“嗳粮”和两个煎蛋分到碗里,用勺子把两个煎蛋分成四份,然后把勺子递给我们,让我们用一只勺子轮流舀饭吃。我们规规矩矩地轮流舀饭吃,始终没有谁多舀一口。
  奶奶和大姑妈则在一旁疼爱地望着我们。我终于明白,前几天奶奶为什么对大姑妈说,多送点“嗳粮”过来。我第一次吃到大米饭,就是奶奶的“嗳粮”。
  “奶奶,你不是说小孩不能吃‘嗳粮’,吃了“嗳粮”就会生病吗?”吃完后我问奶奶。奶奶抚摸着我们的头,默不作声。
  自从我们第一次吃到奶奶分给的“嗳粮”后,每次一到初一十五,奶奶便说姑妈要来,让初一十五变得格外神秘。我们天天望着坳口,盼望姑妈的身影在那里出现。为了给我们每一次吃“嗳粮”找到合理的理由,奶奶就说,“嗳粮”没供在床头前,先分出的那一半小孩可以吃。
  后来,随着年龄日渐增高,母亲也开始吃上姑妈送来的“嗳粮”,我虽老大不小了,但也经常能吃到母亲分给的“嗳粮”,那“嗳粮”别有一番滋味。
  “嗳粮”能不能治病,已经无须考究,但送“嗳粮”的人和吃“嗳粮”的人都是幸福的,女儿送“嗳粮”给老人,希望老人健健康康;老人吃到女儿的“嗳粮”,感受那份孝心的欣慰。
  现在吃穿不愁,生活越来越好了。奶奶早已仙逝,父亲还没到吃“嗳粮”的年纪就离我们而去,母亲已经八十高龄,我却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在她的身边照顾她。劝她到县城来住,她离不开屋旁的土地和圈里的鸡猪牛羊。有时来县城,没住上三天她就喊腰酸背痛要回家。春夏秋冬,她和老屋一起守候山村。
  我调到县城工作差不多十年了。每一次回家前我都打电话问母亲,要吃什么我买回去。母亲都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回来就行。
  或许,我已成了母亲眼中的“嗳粮”。
  “嗳粮”习俗已经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渐渐远去,却又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来。
  作者简介:陈昌恒,壮族,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都安县文化馆文艺创作员。曾在《广西文学》《广西民族报》《新小读者》《少年心世界》《三月三》《南方文学》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80多万字。有作品获得各级奖项,并入选多个版本。
其他文献
临近牛年春节的一天,春风和畅,艳阳高照,我们走进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的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浮田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阔的村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来来往往的瑶族群众喜气洋洋地赶集购置年货。明亮干净的瑶家院落炊烟袅袅,三三两两的瑶族婆媳聚集在房前屋后打油茶冲糍粑。曲径通幽的鱼塘走廊边,几位老者在八角亭里谈笑风生,村委大楼前的“民族广场”上,一群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孩子在嬉笑追逐,广场中间的花
期刊
当爆竹声越来越多地响起的时候,当美丽的焰火次第渲染着小城的天空的时候,旧历年即将走完它的365个日子,那些忙忙碌碌准备年货的往事随着流逝的日子一步步走到我的心里,历历在目。  小时候,日常生活大多是穷困的,可是一旦到过年,家家户户就变得有粮有钱,有膘肥体壮的肉猪,有羽毛油亮的阉鸡,故乡的年是富裕的。  还没进入腊月,在艳阳高照的晴朗天气,家家户户要晒红薯干、头菜干、萝卜干、青菜干等等,晒好后整整齐
期刊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平定村、地罗村、固洞村一带,每年春节舞龙灯时,龙灯队都要到附近村寨去巡游,既是祈福,也是一种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活动。巡游时,唱龙灯歌是龙灯出游气氛最热烈的一环。  龙灯出游,要提前两三天发帖给对方,让对方有所准备。晚上,龙灯到了客村,全寨子的人都会敲锣打鼓放鞭炮出来迎接,隆重而热烈。如果是大寨子,龙灯就到较宽敞的坪地去表演。如果是小村寨,龙灯就一家家拜访过去。表演或拜访完毕
期刊
约曼尔·热哈曼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2002年,慕名来到了桂林。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为了生计,他在南门街道办事处竹林社区摆起了流动烧烤摊。由于语言障碍和占道经营,加上汉族群众对其不了解,双方都比较排斥。热哈曼的生意很不理想。  街道党工委书记卢献湘在了解到热哈曼的难题后,带着社区干部上门帮助协调门面和子女入学问题,并且像个“活地图”“百事通”一样,给热哈曼讲解桂林城市管理规定、生产经营、本地群众生
期刊
八音,在我国古典音乐史上,是一个专有名词,准确地体现了古代乐器的分类法。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为钟,石为磐,琴瑟为丝,箫管为竹,笙竽为匏,薰为土,鼓为革,枳於为木。  经过上千年的流变,八音飘向四面八方,但其喜庆的基调没有变。正所谓八音一响,喜事连连。它不仅存于庙堂之上,而且还活跃于穷乡僻壤,人们听其声而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中国八音文化之乡的邕宁,便是八音活跃于乡间而声名远
期刊
每次想到故乡,就会想起古井。背井离乡的红尘流光中,古井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在桂北都庞岭山脉的后龙山脚下,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全州县庙头镇上东岭村,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村前湘江横亘,村后群山环抱,一井清泉,恋恋一世。先秦《击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根。有井便有家,有村落,有历史与文明。  故乡的古井是神奇的自流井。古井呈
期刊
坐在桂江的左岸,遐想一些紧要或不紧要的事,它寂静地往它的方向奔流,那是一片广袤的绿、铺展的绿、洁净的绿,绿得让生命有了底气,使灵魂有了力量。   脉搏,突突地在我的躯体之中跳跃。   哦,呼吸也如是。  我忽然疼爱起席下的花草,用手把被坐弯的野花和草搀扶起来,左右平衡它们的脑袋,让它们在这条江的肌肤上,在阳光下重新焕发光彩。   一  桂江滋养了昭平人,她说。它从桂林漓江流下,经昭平县内几个乡镇,
期刊
每一场椿榔舞的演出,都是一次威勢的传递;每看一场椿榔舞,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板隆椿榔舞所展示的是一种团结的力量,一种磅礴的气势!  板隆屯人历来胆气十足,聪敏过人。他们的先祖远道而来,定居于此,是好汉出外方,是势力定邦群。如此看来,是椿榔舞在熏陶,是舞气在催生促长着一代代的板隆人。英雄之气在板隆屯代代相传,长盛不衰,绵延不绝。  他们的始祖来自善战的韩信。他们的先辈布登是善武之人,他所创造的椿榔舞
期刊
桂林车站管辖桂林、桂林北、桂林西、阳朔、恭城、五通、三江南7个客运车站,都是广西北部壮、瑶、苗、侗等民族地区群众出行的重要通道。车站干部职工中少数民族职工占22.3%,其中恭城车站的16名职工来自11个不同民族。长期以来,车站把“服务与山水同美”作为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出行体验,满足不同旅客需求,搭建民族团结纽带。   以教育为抓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桂林车站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纯洁忠贞的玉兰,雍容华贵的牡丹,绚丽多姿的锦鸡……所有雕刻的花鸟无不栩栩如生、寓意丰富。站在周继平的砖雕作品前,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他那精湛的技艺所折服。2018年,周继平的砖雕作品《锦绣前程》代表藤县参加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荣获“八桂天工奖”,这是藤县的工艺美术作品首次在广西工艺品精品展中登台亮相并获奖。从此,砖雕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藤县有了更好的传承,周继平的名字也进入工艺界的视野,同年获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