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嗳粮”是一句壮话,汉语的意思是“吃了就有力气的饭”。这是流传在壮族民间的一种习俗。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年纪大了,体弱多病,或是旧病复发,但还没有严重到就医求药的程度,或是病情屡治不愈,就叫已经出嫁的女儿煮一碗饭送到家里给老人吃,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送“嗳粮”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患病老人把自己要吃“嗳粮”的意图告诉女儿,或者女儿来探病时,觉得应该给老人送来“嗳粮”。然后,女儿择日带香支和纱纸来到老人家中,用纱纸条绑住老人的床脚,然后烧香默念。这叫作“绑床脚”,是送“嗳粮”的前奏,也可以说是许愿或是承诺。过后如果老人感觉病情好转,就断定用“嗳粮”来治病是可行的。接着就实施送“嗳粮”。送“嗳粮”比绑床脚讲究多了。送“嗳粮”的日子一定选择在初一或十五,女儿送“嗳粮”的时候,连同吃“嗳粮”的筷子一起送来。从跨进门槛到老人吃完“嗳粮”,只能和别人用眼神交流,不能对话,打招呼都不行。送“嗳粮”的人直接把“嗳粮”拿到病人的床上,打开包装或者盒盖,把“嗳粮”放在枕头边,然后点香插在床脚边,虔诚而肃穆。待一支香燃尽,把之前绑床脚的纱纸条解开烧掉,心里默念“老人吃了这碗饭,病好又有力气”。接着双手捧着“嗳粮”递给老人,老人在屋里边踱步边把“嗳粮”吃完。
“嗳粮”的用料和包装没有具体的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嗳粮”的用料和包装也与时俱进:从加了点油盐的玉米饭或是玉米馍馍,用芭蕉叶或者旱藕叶包着,到加了点油盐的玉米饭上卧着一片煎蛋或者几块腊肉,用口盅装,再到大米饭或者是五色糯米饭加上新鲜五花肉、鸡鸭肉,用饭盒装,甚至到今天的网购外卖。
今天,给老人送“嗳粮”已经不多见了,年轻人也不相信那一碗饭就能治病,老人有个头昏眼花就上医院。我现在还没有到吃“嗳粮”的年龄,但我经历过“嗳粮”的岁月,吃过奶奶和母亲分给我的“嗳粮”,这份记忆永远烙在我的心中。
在那个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锅里的玉米粥稀到可以当镜子用,吃到加多一点盐的菜就算是奢侈和幸福了。姑妈们每一次给奶奶送来的“嗳粮”都让我们四兄妹垂涎三尺。尽管我们知道姑妈送“嗳粮”意味着奶奶病了,但是我们还是想,姑妈们能天天送“嗳粮”该多好。
记得有一次,七十岁的奶奶病得连鸡都喂不了,她捎话让大姑妈来一趟。我们一听说叫大姑妈来,就知道奶奶要吃“嗳粮”了。我有三个姑妈,奶奶每个月都要吃姑妈们送来的“嗳粮”。每年的第一餐“嗳粮”就先由大姑妈送,接着从大到小轮流,周而复始。姑妈们每一次来布袋里都装着奶奶的“嗳粮”。
有时候奶奶身体无恙,姑妈们也送来“嗳粮”,奶奶就说,来了就行,回回都带“嗳粮”,你们有多少米粉油盐!
如果不是病得不轻,奶奶是不会叫姑妈们送“嗳粮”来的。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每个家庭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缸里的米粉是用米粉竹筛量着煮饭的,如果来了客人,煮饭只加水不加米。一年有一半的时间煮菜没有油,有盐放就不错了。可以说,“嗳粮”是一家人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那天,大姑妈给奶奶送来了一大碗密蒙花汤煮的糯米饭和三个煎鸡蛋,烧完香解开绑床脚的纱纸条烧掉后,大姑妈把“嗳粮”捧给奶奶。和以往一样,我們四兄妹可怜兮兮地坐在屋角,八只眼睛盯着奶奶手中的“嗳粮”。
奶奶拿来一只碗,把一半多的“嗳粮”和两个煎蛋分到碗里,用勺子把两个煎蛋分成四份,然后把勺子递给我们,让我们用一只勺子轮流舀饭吃。我们规规矩矩地轮流舀饭吃,始终没有谁多舀一口。
奶奶和大姑妈则在一旁疼爱地望着我们。我终于明白,前几天奶奶为什么对大姑妈说,多送点“嗳粮”过来。我第一次吃到大米饭,就是奶奶的“嗳粮”。
“奶奶,你不是说小孩不能吃‘嗳粮’,吃了“嗳粮”就会生病吗?”吃完后我问奶奶。奶奶抚摸着我们的头,默不作声。
自从我们第一次吃到奶奶分给的“嗳粮”后,每次一到初一十五,奶奶便说姑妈要来,让初一十五变得格外神秘。我们天天望着坳口,盼望姑妈的身影在那里出现。为了给我们每一次吃“嗳粮”找到合理的理由,奶奶就说,“嗳粮”没供在床头前,先分出的那一半小孩可以吃。
后来,随着年龄日渐增高,母亲也开始吃上姑妈送来的“嗳粮”,我虽老大不小了,但也经常能吃到母亲分给的“嗳粮”,那“嗳粮”别有一番滋味。
“嗳粮”能不能治病,已经无须考究,但送“嗳粮”的人和吃“嗳粮”的人都是幸福的,女儿送“嗳粮”给老人,希望老人健健康康;老人吃到女儿的“嗳粮”,感受那份孝心的欣慰。
现在吃穿不愁,生活越来越好了。奶奶早已仙逝,父亲还没到吃“嗳粮”的年纪就离我们而去,母亲已经八十高龄,我却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在她的身边照顾她。劝她到县城来住,她离不开屋旁的土地和圈里的鸡猪牛羊。有时来县城,没住上三天她就喊腰酸背痛要回家。春夏秋冬,她和老屋一起守候山村。
我调到县城工作差不多十年了。每一次回家前我都打电话问母亲,要吃什么我买回去。母亲都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回来就行。
或许,我已成了母亲眼中的“嗳粮”。
“嗳粮”习俗已经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渐渐远去,却又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来。
作者简介:陈昌恒,壮族,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都安县文化馆文艺创作员。曾在《广西文学》《广西民族报》《新小读者》《少年心世界》《三月三》《南方文学》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80多万字。有作品获得各级奖项,并入选多个版本。
送“嗳粮”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患病老人把自己要吃“嗳粮”的意图告诉女儿,或者女儿来探病时,觉得应该给老人送来“嗳粮”。然后,女儿择日带香支和纱纸来到老人家中,用纱纸条绑住老人的床脚,然后烧香默念。这叫作“绑床脚”,是送“嗳粮”的前奏,也可以说是许愿或是承诺。过后如果老人感觉病情好转,就断定用“嗳粮”来治病是可行的。接着就实施送“嗳粮”。送“嗳粮”比绑床脚讲究多了。送“嗳粮”的日子一定选择在初一或十五,女儿送“嗳粮”的时候,连同吃“嗳粮”的筷子一起送来。从跨进门槛到老人吃完“嗳粮”,只能和别人用眼神交流,不能对话,打招呼都不行。送“嗳粮”的人直接把“嗳粮”拿到病人的床上,打开包装或者盒盖,把“嗳粮”放在枕头边,然后点香插在床脚边,虔诚而肃穆。待一支香燃尽,把之前绑床脚的纱纸条解开烧掉,心里默念“老人吃了这碗饭,病好又有力气”。接着双手捧着“嗳粮”递给老人,老人在屋里边踱步边把“嗳粮”吃完。
“嗳粮”的用料和包装没有具体的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嗳粮”的用料和包装也与时俱进:从加了点油盐的玉米饭或是玉米馍馍,用芭蕉叶或者旱藕叶包着,到加了点油盐的玉米饭上卧着一片煎蛋或者几块腊肉,用口盅装,再到大米饭或者是五色糯米饭加上新鲜五花肉、鸡鸭肉,用饭盒装,甚至到今天的网购外卖。
今天,给老人送“嗳粮”已经不多见了,年轻人也不相信那一碗饭就能治病,老人有个头昏眼花就上医院。我现在还没有到吃“嗳粮”的年龄,但我经历过“嗳粮”的岁月,吃过奶奶和母亲分给我的“嗳粮”,这份记忆永远烙在我的心中。
在那个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锅里的玉米粥稀到可以当镜子用,吃到加多一点盐的菜就算是奢侈和幸福了。姑妈们每一次给奶奶送来的“嗳粮”都让我们四兄妹垂涎三尺。尽管我们知道姑妈送“嗳粮”意味着奶奶病了,但是我们还是想,姑妈们能天天送“嗳粮”该多好。
记得有一次,七十岁的奶奶病得连鸡都喂不了,她捎话让大姑妈来一趟。我们一听说叫大姑妈来,就知道奶奶要吃“嗳粮”了。我有三个姑妈,奶奶每个月都要吃姑妈们送来的“嗳粮”。每年的第一餐“嗳粮”就先由大姑妈送,接着从大到小轮流,周而复始。姑妈们每一次来布袋里都装着奶奶的“嗳粮”。
有时候奶奶身体无恙,姑妈们也送来“嗳粮”,奶奶就说,来了就行,回回都带“嗳粮”,你们有多少米粉油盐!
如果不是病得不轻,奶奶是不会叫姑妈们送“嗳粮”来的。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每个家庭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缸里的米粉是用米粉竹筛量着煮饭的,如果来了客人,煮饭只加水不加米。一年有一半的时间煮菜没有油,有盐放就不错了。可以说,“嗳粮”是一家人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那天,大姑妈给奶奶送来了一大碗密蒙花汤煮的糯米饭和三个煎鸡蛋,烧完香解开绑床脚的纱纸条烧掉后,大姑妈把“嗳粮”捧给奶奶。和以往一样,我們四兄妹可怜兮兮地坐在屋角,八只眼睛盯着奶奶手中的“嗳粮”。
奶奶拿来一只碗,把一半多的“嗳粮”和两个煎蛋分到碗里,用勺子把两个煎蛋分成四份,然后把勺子递给我们,让我们用一只勺子轮流舀饭吃。我们规规矩矩地轮流舀饭吃,始终没有谁多舀一口。
奶奶和大姑妈则在一旁疼爱地望着我们。我终于明白,前几天奶奶为什么对大姑妈说,多送点“嗳粮”过来。我第一次吃到大米饭,就是奶奶的“嗳粮”。
“奶奶,你不是说小孩不能吃‘嗳粮’,吃了“嗳粮”就会生病吗?”吃完后我问奶奶。奶奶抚摸着我们的头,默不作声。
自从我们第一次吃到奶奶分给的“嗳粮”后,每次一到初一十五,奶奶便说姑妈要来,让初一十五变得格外神秘。我们天天望着坳口,盼望姑妈的身影在那里出现。为了给我们每一次吃“嗳粮”找到合理的理由,奶奶就说,“嗳粮”没供在床头前,先分出的那一半小孩可以吃。
后来,随着年龄日渐增高,母亲也开始吃上姑妈送来的“嗳粮”,我虽老大不小了,但也经常能吃到母亲分给的“嗳粮”,那“嗳粮”别有一番滋味。
“嗳粮”能不能治病,已经无须考究,但送“嗳粮”的人和吃“嗳粮”的人都是幸福的,女儿送“嗳粮”给老人,希望老人健健康康;老人吃到女儿的“嗳粮”,感受那份孝心的欣慰。
现在吃穿不愁,生活越来越好了。奶奶早已仙逝,父亲还没到吃“嗳粮”的年纪就离我们而去,母亲已经八十高龄,我却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在她的身边照顾她。劝她到县城来住,她离不开屋旁的土地和圈里的鸡猪牛羊。有时来县城,没住上三天她就喊腰酸背痛要回家。春夏秋冬,她和老屋一起守候山村。
我调到县城工作差不多十年了。每一次回家前我都打电话问母亲,要吃什么我买回去。母亲都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回来就行。
或许,我已成了母亲眼中的“嗳粮”。
“嗳粮”习俗已经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渐渐远去,却又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来。
作者简介:陈昌恒,壮族,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都安县文化馆文艺创作员。曾在《广西文学》《广西民族报》《新小读者》《少年心世界》《三月三》《南方文学》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80多万字。有作品获得各级奖项,并入选多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