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推广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柱,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并为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深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1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农技推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的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没有统一的设置标准,一般情况下依靠地方的行政部门进行管理,这种行政管理的方式不仅使推广责任无法落实到各部门,还使农技推广的技术指导无法及时有效地普及到农村的基层部门。身兼农技推广责任的行政人员由于深受行政繁琐事务的拖累,无法专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严重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
1.2 农技推广管理方式过于传统
我国的农技推广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行政推广方式,一般情况下,推广的农业项目由政府决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逐级向下传达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的工作,这种强制执行的方式会导致基层推广人员为了工作而进行农技推广,忽视了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效果。
1.3 农技推广经费不足、推广人员素质过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相比,我国还相差甚远。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2%,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为0.6%~1.0%,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比值也达到了0.5%,也就是说我国农技推广的投入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至少4倍[1]。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技推广人员数量在不断的减少,与农业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1200。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也相对较低,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加上对其培训的力度不足,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农技推广人员中,很少有专业学历的推广人员,在基层的推广人员中,能得到短期专业培训机会的人数相当少,这就导致我国推广人员的农技知识得不到更新,技术服务也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2 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对策
2.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
要想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就要建立以农民参与和选择为基础的农技推广机制。要意识到农业的经营主体是农民,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同样也是农民,是否采纳新的农业技术来发展农业是农民自愿的选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行政职能,及时将市场农业需求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农民,并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信息的培训。政府在完善自身服务职能的同时,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中的市场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推广农技的工作中,从而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农技推广体制。
2.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形式
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就要以政府的推广为导向和中心。这就要求政府要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发挥出农技推广体系的社会公益性和基础性的作用。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如企业、农民等加入到农技推广中,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促使科技下乡多渠道发展,从而形成农技推广的合作机制。促进农民的专业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以农民为主要推广人员的组织,这样不仅能降低推广成本,还能提高推广的效率。这是由于农民本身就很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加上专业的技能容易获得认可,从而有效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再传播”。
2.3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全面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就要求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技的推广,并成立专项资金做支持,加大对农技推广部分的资金投入比例。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从而能够适应新市场经济体制[2]。在加大农技经费投入同时,应同样重视关于培养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的工作。开展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且长期的能力培养教育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得到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要对推广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定,并鼓励具有专业农技的高素质人才到基层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准。
3 结 论
为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能够适应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就应大力倡导科教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机制,创新农业技術推广的组织形式,并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全面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农业推广技术工作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1] 夏敬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2009,11(01):4-10.
[2] 朱方长,殷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制度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9,06(02):117-121.
作者简介:李敏,女,汉族,吉林双辽人,吉林省双辽市双山镇农业站,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深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1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农技推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的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没有统一的设置标准,一般情况下依靠地方的行政部门进行管理,这种行政管理的方式不仅使推广责任无法落实到各部门,还使农技推广的技术指导无法及时有效地普及到农村的基层部门。身兼农技推广责任的行政人员由于深受行政繁琐事务的拖累,无法专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严重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
1.2 农技推广管理方式过于传统
我国的农技推广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行政推广方式,一般情况下,推广的农业项目由政府决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逐级向下传达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的工作,这种强制执行的方式会导致基层推广人员为了工作而进行农技推广,忽视了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效果。
1.3 农技推广经费不足、推广人员素质过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相比,我国还相差甚远。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2%,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为0.6%~1.0%,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比值也达到了0.5%,也就是说我国农技推广的投入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至少4倍[1]。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技推广人员数量在不断的减少,与农业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1200。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也相对较低,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加上对其培训的力度不足,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农技推广人员中,很少有专业学历的推广人员,在基层的推广人员中,能得到短期专业培训机会的人数相当少,这就导致我国推广人员的农技知识得不到更新,技术服务也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2 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对策
2.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
要想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就要建立以农民参与和选择为基础的农技推广机制。要意识到农业的经营主体是农民,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同样也是农民,是否采纳新的农业技术来发展农业是农民自愿的选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行政职能,及时将市场农业需求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农民,并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信息的培训。政府在完善自身服务职能的同时,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中的市场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推广农技的工作中,从而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农技推广体制。
2.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形式
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就要以政府的推广为导向和中心。这就要求政府要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发挥出农技推广体系的社会公益性和基础性的作用。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如企业、农民等加入到农技推广中,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促使科技下乡多渠道发展,从而形成农技推广的合作机制。促进农民的专业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以农民为主要推广人员的组织,这样不仅能降低推广成本,还能提高推广的效率。这是由于农民本身就很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加上专业的技能容易获得认可,从而有效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再传播”。
2.3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全面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就要求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技的推广,并成立专项资金做支持,加大对农技推广部分的资金投入比例。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从而能够适应新市场经济体制[2]。在加大农技经费投入同时,应同样重视关于培养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的工作。开展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且长期的能力培养教育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得到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要对推广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定,并鼓励具有专业农技的高素质人才到基层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准。
3 结 论
为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能够适应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就应大力倡导科教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机制,创新农业技術推广的组织形式,并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全面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农业推广技术工作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1] 夏敬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2009,11(01):4-10.
[2] 朱方长,殷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制度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9,06(02):117-121.
作者简介:李敏,女,汉族,吉林双辽人,吉林省双辽市双山镇农业站,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