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研究和总结提出21世纪高等院校室内环境体现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发展趋势。通过总结21世纪发展趋势所注意的问题,为未来高等院校建筑室内环境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高校建筑室内空间 , 地域性和文化性, 发展趋势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interior space environment of the proposed research and summarize the 21 st century universities indoor environment embodies regional and cultural trend of development.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21 st century development trend noted, for the future higher colleges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provides reference.
Keywords: university building interior space, the local and the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高校建筑室内环境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建设逐渐得到重视,作为学生,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等的主要使用空间——高校建筑显得格外重要,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更强调整体性。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建筑与住宅建筑,办公建筑等不同,他包括了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宿舍,体育馆等多种形式的建筑,他是这些建筑的一个总和,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群体关系。。
2.更强调安全性。高校建筑环境属于公共建筑环境,他的使用人群主要包括
教师,学生,科教人员,行政人员和辅助人员等,比较集中和单一,并且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所以建筑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人流聚集和疏散,建筑的结构,功能的合理性等要素。
3.更强调文化性。他的外观以及室内设计都应该体现出该校的文化特点,文化是人们的共同记忆,他能与人产生共鸣,高校这一特殊的环境就是一个学习和交流文化的环境。
二高校建筑室内空间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发展趋势
1 高校建筑室内空间的地域性趋势
现代建筑种类繁多,建筑的设计形式也多样化,但是在设计时都必须遵守地域性这个特征。建筑室内环境的地域性指的是建筑外观及室内环境受所处环境的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建设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形象化和象征化的特征。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尊重文化”。正是由于这种影响,才产生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图1)。
图1 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地域文化的差别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
2.建筑室内环境地域性的特点
建筑室内环境的地域性不是简单的形式层面上的模仿,而是建筑外观及室内环境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
(1)观念上,要与自然共生,尊重历史,同时保持持续的发展状态。
(2)设计原则上,强调的是形式和文化观念的继承和新。
(3)设计手法和技术上,强调精神层面的深层提炼,各种材料,技术使用灵活,建筑和施工手法多元化。
3.高校建筑室内环境的地域性发展趋势
在各种建筑中,高校建筑是较为独特的。高校建筑是高等学校中最重要的硬件设施,它的形态对于高校校园环境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建筑和普通的公共建筑相比,它的使用人群是特定的,主要由教职工和学生组成,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建筑内部的使用要求更高一些,特别是在内部的声光热以及空间布局上都有特殊的要求。同时,对于建筑的外观,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和所处城市的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等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高校中,建筑的场地特征,社会大环境,民族文化是影响高校大环境特色的主要因素。一个好的高校建筑能够让学生和教职工在教学工作的过程心情愉悦,从而提高了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教育方式的进步。并且由于建筑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产生对学校的一种的认同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效果较好。我们在创建新的高校建筑时,由于高校所处的环境不同,他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他对于建筑的形式起重要作用,我们尊重已有的生态环境,但并不是对于现状的妥协,而是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已有的环境,建造新的建筑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让建筑和校园环境和谐统一。在这种原则指导下,我们能够依山就势,运用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来布置新的建筑,从而形成美轮美奂的校园环境。同时,现代建筑设计提倡生态可持续的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建筑形式时,要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各种自然要素,在材料,空间布局,能源循环利用上达到减小污染减小能耗的要求。我们能够通过对于校园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要素的最大利用,高校建筑风格能够融入校园环境中,甚至可以突显个性,所以高校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国内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热点,各种形式新
颖的高校新建筑拔地而起,美化了校园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历史环
境.
4 高校建筑室内空间的文化性趋势
文化性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技术产物,又是精神的产品,艺术的创作。优秀的设计,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文化性需要一个载体才能继承和传播,建筑室内环境的文化性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其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建筑的室内空间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技术,同时是一种文化符号,融合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建筑作品,都表现了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社会,对于文化的传播越来越重要,也越加广泛,建筑就是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融入了文化的建筑室内环境才能营造出一定的文化氛围,所以建筑的文化性是我们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高校文化是高校的思想、制度、精神層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理想的高校文化应该让外面的人神往,让高校内的人心情激动。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目前高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内核,包括高校的办学理念,高校精神,校训等。制度位于高校文化的中层,他设置的行为准则用于引导和约束师生行为,维持校园秩序。校园环境文化是高校文化的物质层面的体现,他是大学文化的最外层,往往直接传达了高校文化内涵。高校建筑外环境及内环境的设计正是这种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到环境文化的由深到浅的物化过程。他可以通过地域性,历史性人文资源,该校的校训,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等文化元素在功能上给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在审美上为师生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在文化传承上要展现出师生的学习热情和校园风貌。高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集中了人类文明的精华,高校建筑由于高校的教育特征而加入了更多的文化性元素在其中。高校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主体,它具备了三个主要功能:
一)是为师生们的教学科研提供空间场所,满足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
二)是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通过"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人”实现人文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三)是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以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
校园建筑是高校办学条件的集中体现,建筑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建筑的文化属性通过校园主体建筑的建设和设置体现出来, 和校园的整体功能是相互协调的。他要求高校建筑体现校园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反应时代特征,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不但能在功能上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任务,同时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体現出优雅,宁静的校园氛围,给师生美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极大的增强凝聚力。目前,部分高校建筑在设计时没有从文化性角度出发,盲目追求现代的装饰效果,并没有从整个校园文化来考虑,突出华丽的建筑外表和各种商业化的设计手法,建筑虽然很漂亮,但是和校园环境格格不入,教职工及学生在其中并不能产生良好的归属感。不利于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
有些建筑再设计时过多的追求视觉效果,对于使用者的使用感受考虑过少,导致空间照明,色彩等要素出现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使长期使用的师生造成一定的生理影响。新时期的高校建筑,要求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新的建筑形式建筑语言,并且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结合校园自身的文化特征,出现富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建筑。校园建筑应该具有特定的气质,建筑外观干净,健康,富有情趣和个性,不应该奢华。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由于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达到传递信息,传播文明。高校就是传递文明的环境,在高校建筑中,由于学校的各种交流活动,以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外界环境之间更需要大量的交流,了解掌握各种最新的资讯,对于各种交流空间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所以,高校建筑中的多功能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大量增加,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另外,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含义,使建筑体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传递一种信息,让学生踏入校园就能充满想象,充满活力,产生较大的求知欲。高校的历史馆和展览馆是文化继承和传播的主要场所。
结束语在当前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绿色生态化,地域性和文化性并重的研究仅仅是个开端,希一望本论文能够对高校室内空间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 高校建筑室内空间 , 地域性和文化性, 发展趋势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interior space environment of the proposed research and summarize the 21 st century universities indoor environment embodies regional and cultural trend of development.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21 st century development trend noted, for the future higher colleges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provides reference.
Keywords: university building interior space, the local and the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高校建筑室内环境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建设逐渐得到重视,作为学生,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等的主要使用空间——高校建筑显得格外重要,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更强调整体性。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建筑与住宅建筑,办公建筑等不同,他包括了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宿舍,体育馆等多种形式的建筑,他是这些建筑的一个总和,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群体关系。。
2.更强调安全性。高校建筑环境属于公共建筑环境,他的使用人群主要包括
教师,学生,科教人员,行政人员和辅助人员等,比较集中和单一,并且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所以建筑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人流聚集和疏散,建筑的结构,功能的合理性等要素。
3.更强调文化性。他的外观以及室内设计都应该体现出该校的文化特点,文化是人们的共同记忆,他能与人产生共鸣,高校这一特殊的环境就是一个学习和交流文化的环境。
二高校建筑室内空间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发展趋势
1 高校建筑室内空间的地域性趋势
现代建筑种类繁多,建筑的设计形式也多样化,但是在设计时都必须遵守地域性这个特征。建筑室内环境的地域性指的是建筑外观及室内环境受所处环境的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建设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形象化和象征化的特征。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尊重文化”。正是由于这种影响,才产生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图1)。
图1 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地域文化的差别
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
2.建筑室内环境地域性的特点
建筑室内环境的地域性不是简单的形式层面上的模仿,而是建筑外观及室内环境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
(1)观念上,要与自然共生,尊重历史,同时保持持续的发展状态。
(2)设计原则上,强调的是形式和文化观念的继承和新。
(3)设计手法和技术上,强调精神层面的深层提炼,各种材料,技术使用灵活,建筑和施工手法多元化。
3.高校建筑室内环境的地域性发展趋势
在各种建筑中,高校建筑是较为独特的。高校建筑是高等学校中最重要的硬件设施,它的形态对于高校校园环境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建筑和普通的公共建筑相比,它的使用人群是特定的,主要由教职工和学生组成,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建筑内部的使用要求更高一些,特别是在内部的声光热以及空间布局上都有特殊的要求。同时,对于建筑的外观,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和所处城市的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等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高校中,建筑的场地特征,社会大环境,民族文化是影响高校大环境特色的主要因素。一个好的高校建筑能够让学生和教职工在教学工作的过程心情愉悦,从而提高了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教育方式的进步。并且由于建筑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产生对学校的一种的认同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效果较好。我们在创建新的高校建筑时,由于高校所处的环境不同,他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他对于建筑的形式起重要作用,我们尊重已有的生态环境,但并不是对于现状的妥协,而是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已有的环境,建造新的建筑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让建筑和校园环境和谐统一。在这种原则指导下,我们能够依山就势,运用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来布置新的建筑,从而形成美轮美奂的校园环境。同时,现代建筑设计提倡生态可持续的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建筑形式时,要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各种自然要素,在材料,空间布局,能源循环利用上达到减小污染减小能耗的要求。我们能够通过对于校园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要素的最大利用,高校建筑风格能够融入校园环境中,甚至可以突显个性,所以高校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国内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热点,各种形式新
颖的高校新建筑拔地而起,美化了校园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历史环
境.
4 高校建筑室内空间的文化性趋势
文化性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技术产物,又是精神的产品,艺术的创作。优秀的设计,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文化性需要一个载体才能继承和传播,建筑室内环境的文化性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其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建筑的室内空间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技术,同时是一种文化符号,融合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建筑作品,都表现了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社会,对于文化的传播越来越重要,也越加广泛,建筑就是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融入了文化的建筑室内环境才能营造出一定的文化氛围,所以建筑的文化性是我们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高校文化是高校的思想、制度、精神層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理想的高校文化应该让外面的人神往,让高校内的人心情激动。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目前高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内核,包括高校的办学理念,高校精神,校训等。制度位于高校文化的中层,他设置的行为准则用于引导和约束师生行为,维持校园秩序。校园环境文化是高校文化的物质层面的体现,他是大学文化的最外层,往往直接传达了高校文化内涵。高校建筑外环境及内环境的设计正是这种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到环境文化的由深到浅的物化过程。他可以通过地域性,历史性人文资源,该校的校训,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等文化元素在功能上给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在审美上为师生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在文化传承上要展现出师生的学习热情和校园风貌。高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集中了人类文明的精华,高校建筑由于高校的教育特征而加入了更多的文化性元素在其中。高校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主体,它具备了三个主要功能:
一)是为师生们的教学科研提供空间场所,满足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
二)是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通过"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人”实现人文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三)是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以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
校园建筑是高校办学条件的集中体现,建筑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建筑的文化属性通过校园主体建筑的建设和设置体现出来, 和校园的整体功能是相互协调的。他要求高校建筑体现校园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反应时代特征,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不但能在功能上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任务,同时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体現出优雅,宁静的校园氛围,给师生美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极大的增强凝聚力。目前,部分高校建筑在设计时没有从文化性角度出发,盲目追求现代的装饰效果,并没有从整个校园文化来考虑,突出华丽的建筑外表和各种商业化的设计手法,建筑虽然很漂亮,但是和校园环境格格不入,教职工及学生在其中并不能产生良好的归属感。不利于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
有些建筑再设计时过多的追求视觉效果,对于使用者的使用感受考虑过少,导致空间照明,色彩等要素出现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使长期使用的师生造成一定的生理影响。新时期的高校建筑,要求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新的建筑形式建筑语言,并且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结合校园自身的文化特征,出现富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建筑。校园建筑应该具有特定的气质,建筑外观干净,健康,富有情趣和个性,不应该奢华。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由于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达到传递信息,传播文明。高校就是传递文明的环境,在高校建筑中,由于学校的各种交流活动,以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外界环境之间更需要大量的交流,了解掌握各种最新的资讯,对于各种交流空间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所以,高校建筑中的多功能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大量增加,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另外,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含义,使建筑体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传递一种信息,让学生踏入校园就能充满想象,充满活力,产生较大的求知欲。高校的历史馆和展览馆是文化继承和传播的主要场所。
结束语在当前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绿色生态化,地域性和文化性并重的研究仅仅是个开端,希一望本论文能够对高校室内空间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