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院校实施健康教育扶贫对策与建议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iu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健康教育是健康扶贫的根本。卫生职业院校在扶贫帮扶上,要向贫困群众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增强贫困群众的健康保健观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以健康的身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关 键 词] 健康教育;扶贫;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36-02
  卫生职业院校参与扶贫攻坚,发挥卫生职业教育在扶贫中的特殊作用,可以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为贫困地区输送急需紧缺的全科医生等医务工作者;开展“送医送药”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及时满足基层群众看病寻药需求;培训基层卫生单位的医务人员,提高治病服务能力;与企业合作,发展健康产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卫生教育工作,增强贫困地区居民对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大病等的预防意识,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意识,树立“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新观念,从源头上防止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发生。
  一、摸底调研,制定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我国农村地区,一些群众的贫困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更体现在接受教育、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等方面的严重匮乏。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健康基本情况较差,约有1/8的人口处于患病不健康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农民比例仅为21.9%,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高达4/5;对目前工作强度表示“吃不消”的比例约3/5,说明农民的生产行为处于不健康状态。对目前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显示,约3/5的农民处于不满意状态,意味着一半以上的农民处于心理焦虑状态;在身体出现感冒、乏力等小病时,2/3的人选择“忍忍就好了”,仅有1/3的人会选择去看医生,说明绝大多数农民缺乏疾病预防意识。贫困群众患病比例较高、生活中欠缺锻炼习惯、生产行为超出自己承受力、心理状态较为焦虑、疾病预防意识淡薄等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感。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贫困农民中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素质不够,对新农合认识不足。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扶贫中主要重视物质投入,往往忽视了精神脱贫,即对贫困人口思想观念、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扶持不多。研究表明,由于贫困者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特定的思维模式以及特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近些年,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民的健康意识并没有显著增强。过去,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小病扛、大病挨”是常事,比如,一般的头痛、感冒,大部分是不会去医院看病的,而是选择自己买点药吃;还有少部分人是自我治疗或硬挺着等到病好。当遇到医生建议他们住院的情况时,大部分人都不会听从医生的建议,只有少部分人会听从医生的建议,而那部分不愿意住院的人是因为经济困难而不选择住院治疗。现在,由于政策改变了,农村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变好了,医疗技术也随着政府的补贴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大多数农民参与了新农合,有了医疗保险,农民可以凭借医疗保险证到卫生院里看病,这样可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但是,由于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不可能建立覆盖全面的免费医疗保障体系,只能使这些有限的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地方,即对农民威胁最大的重大疾病问题上,农民一旦遭遇大病或慢性病极容易陷入贫困或重返贫困。
  卫生职业院校在参与扶贫工作中,要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和各级医疗机构,协助基层卫生单位,做好农村患病,尤其是大病、慢性病的摸底调查。帮助地方政府制订教育工作计划,研究《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工作方案》等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动员组织学校教师和医疗机构专家定期到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础知识的培训;围绕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点疾病的防控,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大力普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卫生防病知识;结合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基线调查,有针对性地制订健康干预措施;大力宣传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健康宣传日、纪念日,开展健康教育扶贫活动,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生活意识。
  二、培训教育,抓好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是向居民宣传健康知识,灌输健康理念,增强健康意识的主力军。卫生职业院校要把健康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的基层干部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上。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争取地方党政领导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只有把地方各级公职人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培养成为健康教育的倡导者、践行者、宣传者,才能通过他们去教育和影响群众。
  基层医疗单位是与群众直接接触最密切的部门。卫生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农村诊所作用,向农民加强宣传,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就医习惯;宣传农村合作医疗的方针和政策,让农民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大病救助和保险政策,让农民学会报销医疗费用,减轻医疗负担;向农民讲解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让农民自觉防治疾病;向农民宣传科学真理,让农民自觉抵制邪教、传统陋习对农民身心的侵蚀和影响。
  三、社会服务,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卫生职业院校要利用假期,组建医疗队到贫困地区开送医送药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要在卫生下乡等社会服务活动中,适时向群众进行健康教育,让健康意识家喻户晓。
  首先,要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度。要使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健康教育就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患者家属或受教育者自愿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要幫助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各项活动。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群众的健康意识。健康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需要健康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科学化、健康化,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有人认为,健康教育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卫生服务,有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尤其在目前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卫生职业院校在农村社区开办健康讲座,就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卫生职业院校要在开展卫生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开办高质量的健康讲座提升居民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水平。   再次,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卫生职业院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进行差异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1)帮助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行為,使他们能做到坚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2)养成日常保健行为习惯,使他们自觉接受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3)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爱护环境卫生,不随意倾倒垃圾,保护生态环境,不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不随意排放禽畜粪便、不乱砍滥伐森林等。(4)树立健康观念,改变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健康观念,树立以人的自我全面健康、自我保健为中心的健康观念。(5)学会主动进行心理调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心身和谐统一。
  最后,要采取灵活多样健康的教育方式增强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常见的健康教育方法有:(1)口头讲解,即采用系统化讲解和个体化咨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口头讲解,卫生职业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对群众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宣讲,可以设健康咨询点,定期让教师与咨询者近距离接触,一对一进行沟通交流。(2)书面宣传。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向群众发放健康宣传教育手册,图文结合,宣传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及防治措施,也可以在村公所、村活动中心等地设墙报、黑板报的健康知识宣传栏等。(3)采用新媒体宣讲,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向群众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4)融入文艺活动中宣传,就是将一些基本的、适合改编为方言的健康教育内容改编为方言,融入文艺活动中,让群众在欣赏文艺表演中获取健康知识、加深对健康知识的理解。(5)示范教育,就是将一些保健操或穴位按摩操示范给农民,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请一些在自我保健方面有较强能力的农民,将他们自己的方法做示范,供大家学习。总之,卫生职业院校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是促进健康教育的动力。卫生职业院校进行健康教育,要研究国家医改政策,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贡献智慧和力量,而更重要的是发挥卫生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长,教育人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行为心理及健康的生产活动等。群众健康是脱贫的基础,群众少生病、不生病是最重要的扶贫成果,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卫生职业院校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王兵,屈宏强.健康中国视域下农民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16(9).
  [2]刘玮玲,黄幼梅.提高农村人群的健康意识[J].中国社区医师,2009(21).
  [3]彭荣春.社区开办健康讲座模式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2007(3).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