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世界5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越南近年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它的经济发展很快,也因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越南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改革派力量空前壮大
实事求是地说,越南在经济改革方面学中国的比较多,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对外开放方面。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方面,越南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如党的主要领导人和党的中央委员会均实行差额选举,强化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监督,重大决策需经中央委员会全体讨论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在中央全会上实行质询制度,允许党内有不同声音。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议会民主。如国会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制和差额竞选制,坚决落实国会代表对包括总理在内的政府官员的质询制度。
积极发动人民参政议政。如将越共“十大”报告草案提前交给全民讨论(其实这种做法从1986年的越共六大就开始了),媒体议政常态化,媒体有权曝光官员腐败行为(越南政府承认这类曝光九成以上情况属实)。
在精简党政机构和反腐败方面,越南也采取了一些比较坚决的措施。
同时,改革派阵营力量不断壮大。2007年5月越南国会选举结果显示:在选出的493名国会代表中,345名是首次进入国会的新人,164名具备大学以上文凭,309名具备大学文凭,43名为非越共代表。2006年越共十大新当选的中央委员有一半以上是新人,他们的年龄多在50岁左右。而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农德孟(越共总书记)、阮明哲(国家主席)、阮晋勇(总理)、阮仲富(国会主席),都对改革持鲜明的支持态度。这显示出越南的改革探索已形成难以逆转的趋势。
社会主义议会民主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在探索社会主义议会民主方面,迈出了谨慎而又坚决的步伐:
国会代表的产生实行直接选举制和差额选举制。越共鼓励党外人士参与国会代表竞选,也允许自荐候选人参选。在竞选过程中,候选人与所在选区的选民频繁见面,宣传政见并接受选民质询。整个选举过程欢迎全社会特别是公民组织和媒体的监督。国会代表逐步向专职化发展,2007年选出的国会中专职代表占1/4强。国会有权对由其选举或任命的领导人(包括国家主席、国会主席、政府总理)进行信任投票,从而强化了国会的监督权力。国会代表也可向包括总理在内的政府官员提出质询,质询场面通过电视向全国现场直播。
从上述举措看,越南正努力在制度上、程序上建设以国会为核心的代议制民主。
当然,与西方国家马拉松式的竞选过程有所不同,本届越南国会代表的参选人与选民见面时间限定在2007年5月3日至16日,且“竞选”的人选大多是越共“鼓励”和“安排”的。
国会代表由一人一票直接选出,不作为、不为民众代言就要落选,客观上给国会代表形成压力。国会质询场面的电视直播,也使国会代表当选后仍然受到选民的密切监督——代表到底是有作为还是不作为,老百姓通过电视直播看得一清二楚。
一个年轻、有锐气的国家
越南之所以这么做,有其特定的内外部环境原因。经历了多场战争的越南目前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27岁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60%,使越南在思想解放和推进改革方面阻力较小。越南政治精英也趋向年轻化,例如2007年选出的493名国会代表中,1970年以后出生的有54人,60岁以上的只有29人;在这493人中,拥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者共有473人。这是一个比较年轻化、知识化,并且部分专职化了的国会。2006年56岁的阮晋勇接替72岁的潘文凯担任政府总理,显示了这个年轻人居多的国家正试图告别传统的老人政治。
越南的改革探索得益于经济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目前越南经济发展速度居亚洲第二位,仅次于中国。越南在经济改革方面借鉴了中国的不少经验,曾有人形象地说,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越南是“摸着中国的石头过河”。但越南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在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方面。越南私人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高于中国。
越南的国际环境也相对有利。越南与美国、日本等大国不存在战略冲突,美、日、欧的政府和企业支持越南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也较高。2006年越南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主办了APEC年会,显示出越南已顺利融入国际社会。
越南改革探索的时机也抓得不错。在经济发展过程尚未出现盘根错节的、巨大的既得利益网络时,越南就及时实行以扩大民众对公权力的监督、加强党内民主和议会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从而保证经济改革的成果不至于极端地流向少数既得利益者。如果不这么做,就只能坐等经济既得利益集团向政治权力渗透,坐等经政既得利益联盟牢固地建立起来,使任何触动其利益的改革都难以进行或形同虚设。我们关注越南改革,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也要警惕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改革的严重阻力。
世界历史的经验证明:执政党的先进性是通过比较和竞争展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对权力的垄断展现的。就社会主义而言,其实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的有力批判者和竞争者,两者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借鉴,使得人类探索理想社会的思路更加宽广。在越南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我们既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色,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或者更准确地说,对于那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路径、方法、制度工具,不必去区分到底属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它们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从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看,社会主义理念与实践固然还没有获得绝对成功的例子,然而也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失败的例子。从越南的具体实践看,社会主义仍处在一个漫长的建设和探索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权利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悲悯,关爱,对自由、宽容、公平、正义和良好社会结构的执著追求,应该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共同价值观。
(作者系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