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雷是Yann Layma的中文谐音。阎雷不仅仅有个中文名字,中文也说得很好,接受夸奖时他还会特别岔地表示:“没你好,没你好”。
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刚刚在法国出版了《生活》一书后,阎雷觉得自己应该在《生活》的系列中,添加中国这一重要内容。
为了这趟中国之行,他费了不少劲:先是在辅导班学习中文,由于当时内地签证困难所以1982年他先去了台湾,边拍照边巩固中文,直到1985年才来到了北京。
讲起三十年前初抵北京那一幕,52岁的法国著名摄影家阎雷记忆犹新:“当时是一月份,晚上11点钟我从机场往北京饭店赶。那时从老机场到市区是没有高速公路的,零下15度的气温,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可能见到了三四辆自行车,整座城市感觉特别灰、特别脏,全是土。路过民族饭店时发现周围什么都没有,就几个小破饭馆……当年我22岁,心里想的是,哎呀我这是到了什么世界?”
八十年代管理外国人像保护熊猫一样严格: 只能住在北京饭店,买东西指定友谊商店,不能随便跟中国人说话。为了遮盖自己的大鼻子,阎雷除了相机,还戴了一副防毒面具罩在脸上。
适应了初来乍到的不便,阎雷很快就喜欢上这座城市,跟自己的家乡相比,北京有一种过时的美丽,没有汽车的大街上演着一出自行车的“芭蕾舞剧”,他端着相机整日在街头游逛,一开始拍胡同、旅游点,像大部分初来北京的人一样在纪念地点留影。慢慢地,阎雷看到北京开始发展、开始有变化。
所以在《昨天的中国》里,前面的照片对北京的描写还是浮光掠影,比如大片大片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宽广车少的长安街以及匆匆而过的人群。而到后来,他拍下了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很多的碎片,比如三里屯的烟摊儿,比如可口可乐广告罐子里的售货员——“我发现了一个出乎我意料的中国:秘密的地下舞会上,年轻人开始学跳迪斯科;在一座体育馆里,中国一家股票交易所开门营业了。”
来中国之前,马克·吕布曾经给阎雷支过招,“他教我在中国拍摄的时候,不要让人们看到有一个老外在拍他们,最好戴一个帽子,眼睛不看别人,(拍摄的时候)动作要特别慢,像舞蹈一样的,不让别人注意到你”。所以阎雷的照片没有摆拍之嫌,八十年代中国处在发展中的喜悦,路人的闲适,就这样被如实地记录下来了。
在采访中,阎雷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你拍什么呢!”(他在上街拍照时,都要有警察跟着监督)
“我在拍房子,粉色的,很好看!”
“不好看。跟我回所儿里吧。”
这是发生在八十年代的一段对话,地点是现在的三里屯——对,就是你们这帮酒鬼一到周末就奉献工资还乐呵呵的地方,那时,三里屯朴素得好像胡同里的公共厕所。
但阎雷更喜欢昨天的中国人,“他们爱笑,喜欢谈论自由”。
Q=《北京青年》周刊A=阎雷
Q:拍照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人围观?
A:好多好多,我记得在武当山的时候,我在拍138岁的道教的师父,出门的时候,有一个小孩,看我,说:“妈妈、妈妈!有一个老外从电视里面出来了”。
Q:在中国拍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变化吗?
A:1985年的时候,我送给中国摄影家协会两吨画册,希望中国人可以拍出中国自己的变化。我觉得很可惜的是,那时中国除了个别摄影家,还很少有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可是现在国际水平也没什么用了,因为很少有人看什么画册和杂志了。
八十年代拍中国人,他们会高兴,他们会笑。现在拍人,特别是在大城市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点儿不高兴,会质疑我“你拍我有什么用?”——中国人现在有一点紧张,大家要赚钱,开车又堵车,大家心情不好,压力很大,大家都很忙。全世界都堵车,可是中国堵车比较厉害。
Q:现在还拍照片吗?
A:我还是很喜欢在中国到处拍照,可是现在摄影专业已经快没有了。因为大家开始上网,不买报纸和书了。国外的杂志现在没有钱邀请一个外国摄影师拍摄了,他们现在混不下去了,没有办法。好像摄影是一个“原来”的工作,现在有数码相机以后,太容易拍照片了。
Q:最满意的图片故事是哪个?
A:云南《山的雕刻家》系列和侗族两个故事,还有大同火车的故事。我大概拍了半年,除了照片还有一部25分钟的电影。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意思,在我之前没有外国人探访过侗乡,他们都觉得我是一个鬼,很害怕地问我,“你是这样出生的吗?太没有运气了”。
记得照片中有一位哈尼族的老人李篙龙,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害怕我,他以为我要把他关进监狱,可是在我的眼睛里面他看到了友善的讯息,所以放心地让我拍摄。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他第一次见到我喝可乐,也要尝一尝。拍完这部电影,全世界有300多个电视台放了这部电影,我回到元阳也给他放映过。三天时间里一直在放这部电影,大家就一直在看,在那之前,他们没有看过电视、没有看过电影,所以很新鲜。
Q:听说你还是第一个去朝鲜的西方人,那里是曾经的中国的复制吗?
A:完全不一样。在朝鲜每个人都很严肃,不说话也不笑,很可怕。
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刚刚在法国出版了《生活》一书后,阎雷觉得自己应该在《生活》的系列中,添加中国这一重要内容。
为了这趟中国之行,他费了不少劲:先是在辅导班学习中文,由于当时内地签证困难所以1982年他先去了台湾,边拍照边巩固中文,直到1985年才来到了北京。
讲起三十年前初抵北京那一幕,52岁的法国著名摄影家阎雷记忆犹新:“当时是一月份,晚上11点钟我从机场往北京饭店赶。那时从老机场到市区是没有高速公路的,零下15度的气温,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可能见到了三四辆自行车,整座城市感觉特别灰、特别脏,全是土。路过民族饭店时发现周围什么都没有,就几个小破饭馆……当年我22岁,心里想的是,哎呀我这是到了什么世界?”
八十年代管理外国人像保护熊猫一样严格: 只能住在北京饭店,买东西指定友谊商店,不能随便跟中国人说话。为了遮盖自己的大鼻子,阎雷除了相机,还戴了一副防毒面具罩在脸上。
适应了初来乍到的不便,阎雷很快就喜欢上这座城市,跟自己的家乡相比,北京有一种过时的美丽,没有汽车的大街上演着一出自行车的“芭蕾舞剧”,他端着相机整日在街头游逛,一开始拍胡同、旅游点,像大部分初来北京的人一样在纪念地点留影。慢慢地,阎雷看到北京开始发展、开始有变化。
所以在《昨天的中国》里,前面的照片对北京的描写还是浮光掠影,比如大片大片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宽广车少的长安街以及匆匆而过的人群。而到后来,他拍下了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很多的碎片,比如三里屯的烟摊儿,比如可口可乐广告罐子里的售货员——“我发现了一个出乎我意料的中国:秘密的地下舞会上,年轻人开始学跳迪斯科;在一座体育馆里,中国一家股票交易所开门营业了。”
来中国之前,马克·吕布曾经给阎雷支过招,“他教我在中国拍摄的时候,不要让人们看到有一个老外在拍他们,最好戴一个帽子,眼睛不看别人,(拍摄的时候)动作要特别慢,像舞蹈一样的,不让别人注意到你”。所以阎雷的照片没有摆拍之嫌,八十年代中国处在发展中的喜悦,路人的闲适,就这样被如实地记录下来了。
在采访中,阎雷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你拍什么呢!”(他在上街拍照时,都要有警察跟着监督)
“我在拍房子,粉色的,很好看!”
“不好看。跟我回所儿里吧。”
这是发生在八十年代的一段对话,地点是现在的三里屯——对,就是你们这帮酒鬼一到周末就奉献工资还乐呵呵的地方,那时,三里屯朴素得好像胡同里的公共厕所。
但阎雷更喜欢昨天的中国人,“他们爱笑,喜欢谈论自由”。
Q=《北京青年》周刊A=阎雷
Q:拍照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人围观?
A:好多好多,我记得在武当山的时候,我在拍138岁的道教的师父,出门的时候,有一个小孩,看我,说:“妈妈、妈妈!有一个老外从电视里面出来了”。
Q:在中国拍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变化吗?
A:1985年的时候,我送给中国摄影家协会两吨画册,希望中国人可以拍出中国自己的变化。我觉得很可惜的是,那时中国除了个别摄影家,还很少有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可是现在国际水平也没什么用了,因为很少有人看什么画册和杂志了。
八十年代拍中国人,他们会高兴,他们会笑。现在拍人,特别是在大城市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点儿不高兴,会质疑我“你拍我有什么用?”——中国人现在有一点紧张,大家要赚钱,开车又堵车,大家心情不好,压力很大,大家都很忙。全世界都堵车,可是中国堵车比较厉害。
Q:现在还拍照片吗?
A:我还是很喜欢在中国到处拍照,可是现在摄影专业已经快没有了。因为大家开始上网,不买报纸和书了。国外的杂志现在没有钱邀请一个外国摄影师拍摄了,他们现在混不下去了,没有办法。好像摄影是一个“原来”的工作,现在有数码相机以后,太容易拍照片了。
Q:最满意的图片故事是哪个?
A:云南《山的雕刻家》系列和侗族两个故事,还有大同火车的故事。我大概拍了半年,除了照片还有一部25分钟的电影。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意思,在我之前没有外国人探访过侗乡,他们都觉得我是一个鬼,很害怕地问我,“你是这样出生的吗?太没有运气了”。
记得照片中有一位哈尼族的老人李篙龙,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害怕我,他以为我要把他关进监狱,可是在我的眼睛里面他看到了友善的讯息,所以放心地让我拍摄。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他第一次见到我喝可乐,也要尝一尝。拍完这部电影,全世界有300多个电视台放了这部电影,我回到元阳也给他放映过。三天时间里一直在放这部电影,大家就一直在看,在那之前,他们没有看过电视、没有看过电影,所以很新鲜。
Q:听说你还是第一个去朝鲜的西方人,那里是曾经的中国的复制吗?
A:完全不一样。在朝鲜每个人都很严肃,不说话也不笑,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