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ooo208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神偷
  导演:罗启锐
  编剧:罗启锐/张婉婷
  主演:吴君如/任达华/钟绍图/李治廷
  类型:剧情/家庭
  上映日期:2010-03-11
  片长:117分钟
  面对生活,人总能展现出无比的韧性,无论时运如何,都有过下去的方式,在盛世时大展拳脚,在难挨时也能撑下去。看完港片《岁月神偷》,在抹去眼角残余的热泪之余,不禁感慨生活给予人的困难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做人,总要信。”
  这是《岁月神偷》中吴君如饰演的罗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电影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在那条小小的永利街,任达华所饰演的罗先生开着一家小小的鞋铺以维持生计。罗先生有一手好手艺,罗太直爽能干,大儿子罗进一品学兼优,还是体育健将,是一家人的驕傲,小儿子罗进二天真而又顽皮。这几乎是每个旧时代寻常人家的样貌:过着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生活,虽然没有多余的钱,但一家人相亲相爱,街坊邻居互相照顾,老旧的街道上时时弥漫着浓厚的人情味。
  直到遇到一场扫荡整个香港的台风,那个铁皮铺就的简陋的家变得风雨飘摇,一家人努力守护着。风雨有停下来的时候,当面对一片狼藉,大家都未泄气。“做人,总要信。”依靠这个信念,总能撑起生活。


  电影有意穿插了20世纪60年代的影像,唤起一代人的记忆。苦是苦,但是那会儿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拼搏是值得的,有明天可以期待。而除了这场飓风暴雨,更大的变故向这平凡的一家人袭来,大儿子罗进一患上了绝症,身体日渐虚弱,家底也渐渐掏空。当罗先生凑钱送到医院让儿子能够输血时,我们看到他手上戴了多年的戒指空了的痕迹,可最后大儿子还是离开了人世。就是这样艰难的日子,在银幕外的我们即使眼眶湿润,却不曾感到绝望,因为眼泪是热的,流到心里汇聚成的是温暖。就像电影中那些细节,充满着那代香港人对于生活的希冀。爸爸说,做人要保住顶;妈妈说,做人总要信。爸爸给妈妈做了一双鞋子,妈妈给鞋子分别取了名字:一步难,一步佳。台风来时刮穿了房顶,电台里The monkees的《I wanna be free》和满屋的鞋子一同在风雨中飘散,人对美好的向往总是和现实的困苦相依相伴。因为贫穷,哥哥面对女友家的豪宅时神情黯然,弟弟无法一个人独享一盒月饼时号啕大哭,爸爸当掉了戒指给哥哥输血,妈妈抓着爸爸空空的手指哽咽难言。那些苦的日子,却让人看到了更通透的爱。
  我喜欢《岁月神偷》呈现出的旧时光,它让我看见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互动,没有那么多自我,有的只是希望身边人都好的简单期盼。他们不会说爱,但爱就在生活的点滴相处中;他们并不富裕,但对家人有着满满的感情,心灵无比富足。我相信,那是最坏的时代,却也是最好的时代。
  “人生像是一片苦海,每个人迟早要离开,如果想见你爱的人,就要把你心爱的东西丢进海里。”
  这是罗家老奶奶对年幼顽皮的孙儿罗进二讲的一段话。小男孩似懂非懂,不知道分离是什么,也不知道时间的威力足以改变人生的状态,他只是把奶奶的话当成宝贝一样装进心里,转身就跑进他无忧无虑的童年世界。
  这部电影改编自导演罗启锐的文集,取材自他的家庭故事。朝花夕拾,以小见大,在这样一个极具诗意的名字背后,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片中90%都是导演的亲身经历,比如恋上富家女、失去哥哥,而他通过罗进二这个孩子的视角来纪念自己的亲人和那个时代。罗启锐说,近年香港社会上充斥着负能量,年轻人面对困难,感到迷惘,或者只懂得抱怨,令他回想起那个时代面对的困难更多,大家却仍然凭着信念,想方法渡过难关。电影中“罗记鞋店”的招牌就是他送给这些年轻人的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暗示——“鞋”字半边“难(難)”,亦有半边“佳”。就像罗太常说的,“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香港人就是在这样的乐观精神中走过了几十年,经历了经济的腾飞,也经历了金融危机、SARS的肆虐。“做人,总要信”,罗启锐正是要借罗太之口告诉人们这样的道理。
  影片最后,天空出现了双重彩虹,仿佛在告诉人们,无论在怎样的时运中,活着就能撑下去。击溃人的从来不是命运所给予的艰难险阻,而是失去了信念。保持那份单纯的相信,那朴实而又真挚的情感也温暖着那些被无情命运伤害的人们。
其他文献
晚风轻拂,江水静静流淌  一开始我是别人的女儿  像眼前哭闹追逐的孩子,那么天真  接着我是别人的恋人  比草丛中陷入了盲目爱情的野花  更加深情  后来我是别人的母亲  听见某处枝叶间传来的召唤性蝉鸣  也能引发内心的交响,与轻微震颤  到最后……渐渐再无人和我擦肩而过  茫茫夜色中  我感到自己微凉、赤裸。羞愧得近乎  還未拥有任何故事的少年  一瞬间  几乎就要放弃所有形容词,低促地喊出  
期刊
长江中游的水,慢慢吞吞  有时候看上去是静止的  即使雨季也只是慢慢吞吞地上涨  长江中游并不急于呈现什么  长江中游像个不声不响的好人  自甘落入俗套,用洪流  洗净天空的幻象,洗净自己  注视着远方和自己的内心  一个有故事的人,波澜不兴  说起长江,我才意识到  自己是喝长江水长大的  时至中年,依然以在长江踩水为乐  少有人体会,一个人在江面的自由以及,静水之下  身体对抗深流的快乐  特
期刊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想要回到过去某个时间点”的悔恨,人总是会在失去后才后悔当初的行为,没有说出的话,没有付诸的行动,一切都是因为失去所带来的悔恨。最近读的小说《咖啡未冷前》里有这样一家咖啡店,它有着能够回到过去的都市传说。  故事发生在一家叫“富尼古丽·富尼古拉”的名字古怪的咖啡店,那里建筑古老,环境诡异,老板和服务员个性十足,咖啡的种类则只有摩卡一种。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家咖啡店里有一个
期刊
惭愧地说,土豆生长在田地间,  我不认识它的秧苗。但当它们  在集市上或超市里,  很远的地方,我也能看到。  那么温和,妥当,懂它的人  都了解它的善意。它们在手里  被挑来选去,那外表质朴憨厚的,  似乎更为忠诚,也更为人所期待。  哪个女人不喜爱土豆呢?你快乐地  削着皮,我想很多女人都这样做过,  并不觉得歉意。此前你或许已经想好了,  接着要用什么方式对待它。  蒸煮,保留它的原始个性;
期刊
翻开黎戈这本《小鸟睡在我身旁》,细细读起来的时候,我是有点意外的。这是一本记录黎戈与她女儿皮皮生活点滴的文集,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平实地记录着皮皮出生后的所思所想。我感到意外的地方在于,市面上流行的亲子书籍,一类是以培养出名校子女为傲的成功学经验传授,另一类是将生活裹上了一层透明的糖衣,露出的是最美好的那一面,仿佛电视广告一样加了滤镜,拍摄温馨甜蜜,不会腐烂,但缺乏真实。黎戈的文字却给人一种踏实感
期刊
【作品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公安人,万历进士。曾任江苏吴县县令、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其间屡次辞官,或漫游,或隐居。曾问学李贽,颇受其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文学上反对模拟复古,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成为著名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主帅。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字伯修)、弟袁中道(字小修)均工诗能文,并称“公
期刊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阿照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改姓的事被同學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  一直到初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
期刊
创作谈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地丢失了一些物件、一些人,也清空了一部分回忆。每到一个阶段,好像就会有一些人消失在我们的世界。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消失了呢?是自己不够有吸引力吗?是距离太遥远了吗?是大家产生变化了吗?空闲的时候,脑袋放空,看着对面的山脊发呆,就会想一些这样的问题。  有人对我说:“你不必感到伤心,都是这样的。”  我说:“可能真的是大家所处的环境不同。我其实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期刊
有一种人,他们生来不会说话。  当我们倾尽所有去展露我们的锋芒时,他们思考的只是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生命,真的是平等的吗?当你用一种近于同情悲悯的眼光望向他们,他们回予你的是一个坚定的声音——绝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到了附近的聋哑学前培训中心,那里的孩子五六岁,大多先天性聋哑,剩下的小部分康复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第一次走进那里时,孩子们去吃中饭了,大厅静悄悄的,地上不像其他幼儿园一样堆
期刊
我家买了动物园  导演:卡梅伦·克罗  编剧:艾莲·布洛什·麦肯纳  主演:馬特·达蒙/斯嘉丽·约翰逊/托马斯·哈登·丘奇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2011-12-23  片长:124分钟  当遭遇重大变故久久无法从中走出的时候,常有人会试图转换环境开始新的生活,光是适应新环境带来的筋疲力尽就足以消耗掉空闲下来的多愁善感。在电影《我家买了动物园》中,由马特·达蒙所饰演的本杰明就是如此。  本杰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