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GPS RTK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测量工作。介绍了GPS RTK的测量原理,分析了基于GPS RTK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作业流程,分析了GPS RTK的测量精度,并提出了GPS RTK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GPS RTK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测量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 GPS RTK 作业流程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 P21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206-1
传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多采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方法,即首先使用GPS静态测量布设测区首级控制网,然后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并对首级控制点及导线控制点联测几何水准高程,最后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可以看出,传统测量方法对测绘人员技术要求高,测绘过程繁琐,效率相对低下。GPS RTK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地形图测绘的作业模式。
1 GPS RTK技术简介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测量时以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载波相位为基础。在GPS 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对卫星连续观测,并通过数据链将基准站观测信息及测站坐标信息实时传送至流动站,流动站同时接收基准站信息及卫星信息,使用手簿组成差分观测值并进行处理,实时得到观测结果。使用GPS RTK进行观测时,基准站与流动站需要同时观测四颗以上的GPS卫星且满足GPS测量条件时,流动站可以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方便快捷。
GPS RTK的高程精度和平面精度均达到厘米级,且测量误差分布均匀,不会出现累积误差,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情况下,GPS RTK流动站的作业半径可以达到5km甚至更远,节约了时间以及测量成本,避免累计误差。同时GPS RTK具有较高的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操作简便高效,不需要人工干预,能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
2 基于GPS RTK技术的地形图测量
2.1测量准备工作
(1)基准站及数据链的设置
GPS RTK测量时,基准站有设置在已知点上与未知点上两种作业模式。在基准站设施时需要满足地势高,远离大面积水面、高压线、无线电波信号源,天线平面15°倾角以上无大面积遮盖物等条件,实际测量工作中,一般采用设置在未知点上的作业模式,该模式更加灵活方便。数据链采用电台通讯,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采用甚高频(UHF)或超高频(VHF)模式。为了提高流动站作业距离,需要尽可能将电台信号天线架设在较高的地方。
(2)流动站的设置及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
流动站作业时需要满足GPS RTK的测量要求,距离基准站不宜超过5km。避免在密集楼群、树丛及高压线下作业。作业前首先进行点校正,将GPS测量得到的WGS84坐标转换为项目要求的坐标系。测量范围较小时,可以使用两个已知点进行坐标转换;当测区较大时,需要使用四个均匀分布整个测区的高等级控制点进行坐标转换。求得转换参数并经检验无误后,即可开始测量工作。
2.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GPS RTK测量时应严格执行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基于GPS RTK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工作流程见图1。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时,对于可以满足GPS RTK作业要求的区域,可以直接进行碎部测量,采集地形地物信息。需要得到固定解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并注意数据存储。
对于不能满足GPS RTK测量要求的区域,首先在周边环境开阔处使用GPS RTK布设图根控制点,然后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图根点一般以点组的形式布设,即为了便于全站仪测量,采用两两通视或三三通视的布设模式。为了提高全站仪测量的精度,图根控制点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0米。使用GPS RTK布设图根控制点时,每点均应独立观测两次,较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取平均值使用。
2.3测量精度检核
众所周知,GPS RTK测量时缺乏必要的检核条件,测量完成后需要进行精度检核。测量完成后,采用距离量算、全站仪常规测量方法检核等方法,对GPS RTK测量成果进行了精度检核,结果表明,GPS RTK平面坐标及高程精度均可以满足项目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3 GPS RTK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基准站及流动站作业环境要求:GPS RTK测量时,作业环境均需满足常规GPS测量要求,即远离高大建筑物、大面积水域、高压线、无线无线电波信号源等。当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可以采用GPS RTK结合全站仪测量的方式解决。
(2)流动站作业半径的要求:GPS RTK的测量精度随着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在测量时,应控制流动站到基准站的距离。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平坦地区应限制在5km以内,城区及其它中间有阻挡区域限制在3km以内。
(3)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求取转换参数时需要使用高等级控制点。测区范围较大时,至少需要均匀分布整个测区的四个控制点。求取转换参数后,先到已知点测量验证参数的正确性,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测量。
4结论
GPS RTK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有的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测量原则,可以在首级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控制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系统(CORS)及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应用,将会给测绘工作带来更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李英冰,徐绍铨.利用RTK进行数字化测图的经验总结[J].全球定位系统,2005,30(5),30-34.
[2]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S].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 GPS RTK 作业流程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 P21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206-1
传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多采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方法,即首先使用GPS静态测量布设测区首级控制网,然后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并对首级控制点及导线控制点联测几何水准高程,最后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可以看出,传统测量方法对测绘人员技术要求高,测绘过程繁琐,效率相对低下。GPS RTK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地形图测绘的作业模式。
1 GPS RTK技术简介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测量时以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载波相位为基础。在GPS 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对卫星连续观测,并通过数据链将基准站观测信息及测站坐标信息实时传送至流动站,流动站同时接收基准站信息及卫星信息,使用手簿组成差分观测值并进行处理,实时得到观测结果。使用GPS RTK进行观测时,基准站与流动站需要同时观测四颗以上的GPS卫星且满足GPS测量条件时,流动站可以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方便快捷。
GPS RTK的高程精度和平面精度均达到厘米级,且测量误差分布均匀,不会出现累积误差,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情况下,GPS RTK流动站的作业半径可以达到5km甚至更远,节约了时间以及测量成本,避免累计误差。同时GPS RTK具有较高的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操作简便高效,不需要人工干预,能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
2 基于GPS RTK技术的地形图测量
2.1测量准备工作
(1)基准站及数据链的设置
GPS RTK测量时,基准站有设置在已知点上与未知点上两种作业模式。在基准站设施时需要满足地势高,远离大面积水面、高压线、无线电波信号源,天线平面15°倾角以上无大面积遮盖物等条件,实际测量工作中,一般采用设置在未知点上的作业模式,该模式更加灵活方便。数据链采用电台通讯,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采用甚高频(UHF)或超高频(VHF)模式。为了提高流动站作业距离,需要尽可能将电台信号天线架设在较高的地方。
(2)流动站的设置及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
流动站作业时需要满足GPS RTK的测量要求,距离基准站不宜超过5km。避免在密集楼群、树丛及高压线下作业。作业前首先进行点校正,将GPS测量得到的WGS84坐标转换为项目要求的坐标系。测量范围较小时,可以使用两个已知点进行坐标转换;当测区较大时,需要使用四个均匀分布整个测区的高等级控制点进行坐标转换。求得转换参数并经检验无误后,即可开始测量工作。
2.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GPS RTK测量时应严格执行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基于GPS RTK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工作流程见图1。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时,对于可以满足GPS RTK作业要求的区域,可以直接进行碎部测量,采集地形地物信息。需要得到固定解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并注意数据存储。
对于不能满足GPS RTK测量要求的区域,首先在周边环境开阔处使用GPS RTK布设图根控制点,然后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图根点一般以点组的形式布设,即为了便于全站仪测量,采用两两通视或三三通视的布设模式。为了提高全站仪测量的精度,图根控制点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0米。使用GPS RTK布设图根控制点时,每点均应独立观测两次,较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取平均值使用。
2.3测量精度检核
众所周知,GPS RTK测量时缺乏必要的检核条件,测量完成后需要进行精度检核。测量完成后,采用距离量算、全站仪常规测量方法检核等方法,对GPS RTK测量成果进行了精度检核,结果表明,GPS RTK平面坐标及高程精度均可以满足项目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3 GPS RTK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基准站及流动站作业环境要求:GPS RTK测量时,作业环境均需满足常规GPS测量要求,即远离高大建筑物、大面积水域、高压线、无线无线电波信号源等。当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可以采用GPS RTK结合全站仪测量的方式解决。
(2)流动站作业半径的要求:GPS RTK的测量精度随着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在测量时,应控制流动站到基准站的距离。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平坦地区应限制在5km以内,城区及其它中间有阻挡区域限制在3km以内。
(3)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求取转换参数时需要使用高等级控制点。测区范围较大时,至少需要均匀分布整个测区的四个控制点。求取转换参数后,先到已知点测量验证参数的正确性,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测量。
4结论
GPS RTK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有的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测量原则,可以在首级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控制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系统(CORS)及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应用,将会给测绘工作带来更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李英冰,徐绍铨.利用RTK进行数字化测图的经验总结[J].全球定位系统,2005,30(5),30-34.
[2]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