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潘新标先生,香港圣约翰救伤队总监,救护机构理事会副主席,万得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他秉承“为人类服务”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到救护工作中,以明确高效的执行力和专业的救护技巧为救伤队服务。
潘新标先生从事急救行业已有几十载,参与过许许多多险情和突发事件的急救工作。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便热心参与社工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急救服务能力。他掌握有专业救急知识和技巧,有丰富的急救实践经验,並且带领团队开展救护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这些年,他通过考级和训练,成为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管理层一员,现任总监一职,在任职期间大力推进救护机构建设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百年团队 救护一线
圣约翰救护机构,是国际性慈善救援组织,最初起源於英国,设救伤队负责急救工作。在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已有上百年历史,成员们敬佑生命,甘於奉献,在急救服务方面为香港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潘新標先生救伤经验丰富,在上世纪60年代加入了坚尼地城支队,成为该队队员,之後受荐修读训练班並顺利毕业,在社会义工服务过程中,历任支队长、总监督、助理总监等要职。2016年11月,潘新标先生,被理事会委任为第15任总监。上任至今,他以专业高效的统领能力将救伤队带向了更高急救层次,持续为有需要的香港市民提供高质量急救服务。
让人不需要担心自己陷於危急的处境,能帮到人就即时採取行动,是他信守的服务理念。“巩固根基、壮大队伍、放远目光、提升服务”是他就任该职位以来的工作指针。在他就任总监职位以来,他做了许多实质性的促进机构完善的工作。在呼应社会各界对驻场急救服务增大需求、加强招募新队员、推动队员训练专业化和分批进阶训练、更新急救知识、合理集中调拨资源、改善服务水平等方面,实施了许多有效举措。
专业交流 互促成长
救伤队秉承“为人类服务”的圣约翰精神,在接到急救电话时风雨无阻,扶危济困。他们分别驻守香港、九龙及新界,以公益行为,随时候命,为市民提供紧急救护服务。包括提供24小时求助热线和免费救护车服务、为全港市民提供急救训练、为公众人士与大型活动提供急救当值服务等。
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陆续按计划推进各项项目和主题活动,以使机构更完善,服务更广大有需要的人群。在自身队伍建设方面,在青少年的培训方面专设少青团,並为其寻找训练场地资源,推动队伍的青少年服务,解决各单位遇到的用地缺乏状况。潘新标先生指出,青少年在求学之餘,应该利用更多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参加机构训练是很好的一个机会,立志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小学生方面则可以学习一些急救理念和打电话等求助方式,以学习一些在社会上的简单的防身手段。
在创队百年之际,救伤队举办了一系列庆典活动,首项庆祝活动为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主题为“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百年庆典之迈向100北京庆祝会”,此外还相继举办了纪念盃赛马、ICC交流营、高尔夫球纪念盃、健康家庭同乐日、纪念品展销、餐舞会、联合演习、粤曲晚会等富有意义的活动。
香港回归祖国之後,香港圣约翰逐渐成为独立组织,服务性质不变,並且逐渐密切了与内地的往来与交流。“内地发展越来越快,社会越来越富庶,各个大场合都需要义工服务。救伤队在香港的多个场合和活动中都有驻场服务,我们会将已有的丰富的经验传达和推广给内地同类机构,例如北京奥运,我们与内地多个机构达成了友好的合作夥伴关係。”近些年来,救伤队一直积极加强与内地合作,在内地偏远地区推动急救改革和知识普及,向内地偏远地区救援中心提供救护资讯、器材及技术的经验交流。从2002年开始,救伤队每年都会到内地举办急救知识展览,提供便民服务、义务服务,社会精神交流等推广活动。
职责所在 义不容辞
“施比受更有福,有机会真正地帮到人会让我感到很开心,这种满足感是金钱无法比拟的,给予人帮助所带来的愉悦感是无价的。”从学生时代开始,潘新标先生便参加义工团。他充满爱心,乐於奉献,勤於做事,在学业之餘热心社工服务,将这样一种义工精神延续至今。在这些年不间断的服务过程中,令他最感印象深刻和难忘的,是一些感人的救急画面。他讲道,有一次救护车接到了一位来自临产孕妇的来电,他们立即赶到了现场,一路护送,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位孕妇送到了医院,但是在到医院的产房前,孩子已经出生了,母婴平安。那个时候,他们见到了新生命的诞生,听见了孩子初生啼哭的声音,在场的人都为此感到欣喜。
“知道有危机感。”担任总监岗位以来,潘新标先生总结了他的深刻体会。在救伤场合中,他积累了丰富的领队和实战经验,他指出,在每个有需要救急的场合上,对部下的命令一定要下达清楚,“接到急救电话之後,在採取措施之前要迅速调整好思路,要让应对危急情况的同事知道我们想让他们怎麽去做事,怎麽分配人手,哪个地方特别危险,我们会派送更多人去,诸如此类的问题,对我们做事都很关键,也很紧要。”他将这样的危机和问题意识也用在做生意上,例如接单之後要考量是否能按期交货和生产量到哪里等重要问题。 事业有成 应时发展
潘新标先生拥有两家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节日礼品包装,做产品外贸出口业务,主要销往欧洲和美国。他指出,现在香港行业市场趋於饱和状态,在内地则仍有很大的生产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上,因是涉及节庆物品,相比日用品有较大差異,由於传统风俗的不同,礼品包装的销地有地域局限。
節日产品在设计上要更趋於西化,在每个销往地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要求,公司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订单需要改变设计方案,对产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人们多了对物品质量和种类的追求。”在该行业经营多年,他看到了该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该行业的多元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相应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潘新标先生在内地和香港设有厂房,经过多年的实践与了解,他表示,香港回归祖国之後,许多香港企业纷纷在内地设厂,因为内地在人力供应、地域广度方面具有优势,这些年来内地在工人技术和认知上,经过训练之後能力和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内地的社会环境和上升发展空间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前来设立工厂,他们大多看好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前景。
“有人跟我说,把在救伤队的服务时间用在生意上,可以赚得更多的钱。但我觉得有付出的同时,也有收穫。在救伤队得到的收穫感是生意无法给予的,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急救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帮到了他人,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潘新标先生介绍,生意是他的事业,而服务也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在救伤队里充实了生活,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义工,包括很多医生和护士朋友,懂得了很多医药知识,这对自己和亲戚朋友也有帮助。
做了多年的社会义工和机构领袖,潘新标先生说道,做义工往往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他也得到了家人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这使他在做生意上不单是为了生意,做义工同时可以充实生活,丰富人生意义。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他仍将带领救伤队顺应时代潮流,建设队伍,与海内外的义工团体增进交流,让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潘新标先生,香港圣约翰救伤队总监,救护机构理事会副主席,万得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他秉承“为人类服务”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到救护工作中,以明确高效的执行力和专业的救护技巧为救伤队服务。
潘新标先生从事急救行业已有几十载,参与过许许多多险情和突发事件的急救工作。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便热心参与社工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急救服务能力。他掌握有专业救急知识和技巧,有丰富的急救实践经验,並且带领团队开展救护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这些年,他通过考级和训练,成为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管理层一员,现任总监一职,在任职期间大力推进救护机构建设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百年团队 救护一线
圣约翰救护机构,是国际性慈善救援组织,最初起源於英国,设救伤队负责急救工作。在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已有上百年历史,成员们敬佑生命,甘於奉献,在急救服务方面为香港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潘新標先生救伤经验丰富,在上世纪60年代加入了坚尼地城支队,成为该队队员,之後受荐修读训练班並顺利毕业,在社会义工服务过程中,历任支队长、总监督、助理总监等要职。2016年11月,潘新标先生,被理事会委任为第15任总监。上任至今,他以专业高效的统领能力将救伤队带向了更高急救层次,持续为有需要的香港市民提供高质量急救服务。
让人不需要担心自己陷於危急的处境,能帮到人就即时採取行动,是他信守的服务理念。“巩固根基、壮大队伍、放远目光、提升服务”是他就任该职位以来的工作指针。在他就任总监职位以来,他做了许多实质性的促进机构完善的工作。在呼应社会各界对驻场急救服务增大需求、加强招募新队员、推动队员训练专业化和分批进阶训练、更新急救知识、合理集中调拨资源、改善服务水平等方面,实施了许多有效举措。
专业交流 互促成长
救伤队秉承“为人类服务”的圣约翰精神,在接到急救电话时风雨无阻,扶危济困。他们分别驻守香港、九龙及新界,以公益行为,随时候命,为市民提供紧急救护服务。包括提供24小时求助热线和免费救护车服务、为全港市民提供急救训练、为公众人士与大型活动提供急救当值服务等。
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陆续按计划推进各项项目和主题活动,以使机构更完善,服务更广大有需要的人群。在自身队伍建设方面,在青少年的培训方面专设少青团,並为其寻找训练场地资源,推动队伍的青少年服务,解决各单位遇到的用地缺乏状况。潘新标先生指出,青少年在求学之餘,应该利用更多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参加机构训练是很好的一个机会,立志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小学生方面则可以学习一些急救理念和打电话等求助方式,以学习一些在社会上的简单的防身手段。
在创队百年之际,救伤队举办了一系列庆典活动,首项庆祝活动为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主题为“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百年庆典之迈向100北京庆祝会”,此外还相继举办了纪念盃赛马、ICC交流营、高尔夫球纪念盃、健康家庭同乐日、纪念品展销、餐舞会、联合演习、粤曲晚会等富有意义的活动。
香港回归祖国之後,香港圣约翰逐渐成为独立组织,服务性质不变,並且逐渐密切了与内地的往来与交流。“内地发展越来越快,社会越来越富庶,各个大场合都需要义工服务。救伤队在香港的多个场合和活动中都有驻场服务,我们会将已有的丰富的经验传达和推广给内地同类机构,例如北京奥运,我们与内地多个机构达成了友好的合作夥伴关係。”近些年来,救伤队一直积极加强与内地合作,在内地偏远地区推动急救改革和知识普及,向内地偏远地区救援中心提供救护资讯、器材及技术的经验交流。从2002年开始,救伤队每年都会到内地举办急救知识展览,提供便民服务、义务服务,社会精神交流等推广活动。
职责所在 义不容辞
“施比受更有福,有机会真正地帮到人会让我感到很开心,这种满足感是金钱无法比拟的,给予人帮助所带来的愉悦感是无价的。”从学生时代开始,潘新标先生便参加义工团。他充满爱心,乐於奉献,勤於做事,在学业之餘热心社工服务,将这样一种义工精神延续至今。在这些年不间断的服务过程中,令他最感印象深刻和难忘的,是一些感人的救急画面。他讲道,有一次救护车接到了一位来自临产孕妇的来电,他们立即赶到了现场,一路护送,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位孕妇送到了医院,但是在到医院的产房前,孩子已经出生了,母婴平安。那个时候,他们见到了新生命的诞生,听见了孩子初生啼哭的声音,在场的人都为此感到欣喜。
“知道有危机感。”担任总监岗位以来,潘新标先生总结了他的深刻体会。在救伤场合中,他积累了丰富的领队和实战经验,他指出,在每个有需要救急的场合上,对部下的命令一定要下达清楚,“接到急救电话之後,在採取措施之前要迅速调整好思路,要让应对危急情况的同事知道我们想让他们怎麽去做事,怎麽分配人手,哪个地方特别危险,我们会派送更多人去,诸如此类的问题,对我们做事都很关键,也很紧要。”他将这样的危机和问题意识也用在做生意上,例如接单之後要考量是否能按期交货和生产量到哪里等重要问题。 事业有成 应时发展
潘新标先生拥有两家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节日礼品包装,做产品外贸出口业务,主要销往欧洲和美国。他指出,现在香港行业市场趋於饱和状态,在内地则仍有很大的生产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上,因是涉及节庆物品,相比日用品有较大差異,由於传统风俗的不同,礼品包装的销地有地域局限。
節日产品在设计上要更趋於西化,在每个销往地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要求,公司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订单需要改变设计方案,对产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人们多了对物品质量和种类的追求。”在该行业经营多年,他看到了该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该行业的多元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相应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潘新标先生在内地和香港设有厂房,经过多年的实践与了解,他表示,香港回归祖国之後,许多香港企业纷纷在内地设厂,因为内地在人力供应、地域广度方面具有优势,这些年来内地在工人技术和认知上,经过训练之後能力和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内地的社会环境和上升发展空间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前来设立工厂,他们大多看好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前景。
“有人跟我说,把在救伤队的服务时间用在生意上,可以赚得更多的钱。但我觉得有付出的同时,也有收穫。在救伤队得到的收穫感是生意无法给予的,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急救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帮到了他人,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潘新标先生介绍,生意是他的事业,而服务也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在救伤队里充实了生活,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义工,包括很多医生和护士朋友,懂得了很多医药知识,这对自己和亲戚朋友也有帮助。
做了多年的社会义工和机构领袖,潘新标先生说道,做义工往往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他也得到了家人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这使他在做生意上不单是为了生意,做义工同时可以充实生活,丰富人生意义。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他仍将带领救伤队顺应时代潮流,建设队伍,与海内外的义工团体增进交流,让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