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导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学习目的要求具有明确的认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主动、积极地领会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索、获取新知识。通过这些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一、 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求知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数学教学应以使学生爱数学、乐学数学为根本追求。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根本保证。那么,如何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亲近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数学课堂,许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源头,学生对此也有所体验,课堂上的学习只不过是他们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时,学生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和问题的探索中去。例如,我在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时,就创设了一个比赛拍球的生活场景。全班分甲、乙两队,每队选了3个代表比赛拍球,结果很快就算出各队总个数比分,甲队胜;接着,我又请了一位同学参加到乙队,同样用算总数的方法比胜负。顿时,下面有同学不服气,我问:“有意见吗?”学生回答:“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来比输赢。”“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顿时学生思维一下活跃了起来,有人说:“甲队也要再有一人参加。”有的说:“算出每组总数,然后平均分。”……整堂课围绕着这样熟悉而有趣的生活情境展开了。这样生活情境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数学课堂距离,激起了他们学习平均数的愿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平均数的活动中来,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平均数的欲望。
(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乐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促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发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习惯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正确把握新知识的本质及生长点,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智能水平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布置安排学生任意选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在摆的过程中,学生就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为什么有时用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有时用三根小棒又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呢?三角形这三条边有什么联系呢?一时学生疑惑了,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联系?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必要条件呢?结果,学生发现组成三角形的两条边必须大于第三条边。此时,教师又用多媒体验证了三角形两条边之和与第三条边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教师创设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一下子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
(一) 动手实践,让学生主动体验学习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它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及梯形面积时,我都让学生先在方格纸中先分别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然后通过剪、拼,把这三种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说出每种图形原来的底或高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何联系,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何联系。从而深刻体验这三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加深了面积计算的印象。
(二) 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确立动态生成的观念,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看;只要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总之,要让自主探索成为他们的主动要求。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收获才会是多元的,丰富的;也只有教师善于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教学资源,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先让学生计算32÷6和2.7÷11,并要求他们观察余数和商的情况。如果遇到问题,自己设法解决,有困难可以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向书本讨教,并要求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 这道题除到商的小数部分,发现余数有什么特点?表明会出现什么结果?2. 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又会出现什么情况?3. 怎样来表示除的商不断重复出现呢?在这几个问题的讨论探究下,最后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循环小数,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试算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而逐步揭示两道除法算式中余数和商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认识循环小数的意义,最后步步深入,层层推进,通过自学课本掌握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等概念。
(三) 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自我反思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作交流作为一种学习过程,不仅在知识经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主动完善认知结构,建构新的认知领域,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而且在与他人交换意见和感受同伴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时,对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主动学习、与人合作、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复习简便运算时,我便让小组合作、自主复习和合作交流作为主要方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复习。(1) 公布复习内容:即复习加减乘除法的简便计算。(2) 分组理清加减乘除各个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 根据整理后的结果,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4) 自行设计综合性问题,以巩固知识并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在复习整理中,主动交流,积极构建数学知识。小组合作交流非常热烈。他们通过自己归纳整理很快掌握了本册教材中各种类型的简便计算,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清晰、完整。
三、 注重适时适度评价,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还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如在学生经历探究并有所发现时,老师可适时表扬:“你的发现真不简单,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吗?”在学生大胆提出不同意见或建设时,老师可表扬:“真有你的,这么多同学都没想到,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你真了不起!”“真厉害,全班都是小小发明家,居然创造出那么多有规律的组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头评价要做到评价有针对性,不能过度,不可滥用;要真正抓住评价时机,真正让评价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一、 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求知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数学教学应以使学生爱数学、乐学数学为根本追求。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根本保证。那么,如何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亲近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数学课堂,许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源头,学生对此也有所体验,课堂上的学习只不过是他们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时,学生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和问题的探索中去。例如,我在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时,就创设了一个比赛拍球的生活场景。全班分甲、乙两队,每队选了3个代表比赛拍球,结果很快就算出各队总个数比分,甲队胜;接着,我又请了一位同学参加到乙队,同样用算总数的方法比胜负。顿时,下面有同学不服气,我问:“有意见吗?”学生回答:“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来比输赢。”“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顿时学生思维一下活跃了起来,有人说:“甲队也要再有一人参加。”有的说:“算出每组总数,然后平均分。”……整堂课围绕着这样熟悉而有趣的生活情境展开了。这样生活情境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数学课堂距离,激起了他们学习平均数的愿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平均数的活动中来,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平均数的欲望。
(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乐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促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发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习惯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正确把握新知识的本质及生长点,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智能水平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布置安排学生任意选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在摆的过程中,学生就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为什么有时用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有时用三根小棒又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呢?三角形这三条边有什么联系呢?一时学生疑惑了,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联系?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必要条件呢?结果,学生发现组成三角形的两条边必须大于第三条边。此时,教师又用多媒体验证了三角形两条边之和与第三条边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教师创设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一下子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
(一) 动手实践,让学生主动体验学习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它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及梯形面积时,我都让学生先在方格纸中先分别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然后通过剪、拼,把这三种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说出每种图形原来的底或高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何联系,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何联系。从而深刻体验这三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加深了面积计算的印象。
(二) 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确立动态生成的观念,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看;只要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总之,要让自主探索成为他们的主动要求。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收获才会是多元的,丰富的;也只有教师善于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教学资源,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先让学生计算32÷6和2.7÷11,并要求他们观察余数和商的情况。如果遇到问题,自己设法解决,有困难可以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向书本讨教,并要求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 这道题除到商的小数部分,发现余数有什么特点?表明会出现什么结果?2. 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又会出现什么情况?3. 怎样来表示除的商不断重复出现呢?在这几个问题的讨论探究下,最后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循环小数,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试算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而逐步揭示两道除法算式中余数和商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认识循环小数的意义,最后步步深入,层层推进,通过自学课本掌握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等概念。
(三) 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自我反思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作交流作为一种学习过程,不仅在知识经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主动完善认知结构,建构新的认知领域,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而且在与他人交换意见和感受同伴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时,对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主动学习、与人合作、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复习简便运算时,我便让小组合作、自主复习和合作交流作为主要方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复习。(1) 公布复习内容:即复习加减乘除法的简便计算。(2) 分组理清加减乘除各个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 根据整理后的结果,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4) 自行设计综合性问题,以巩固知识并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在复习整理中,主动交流,积极构建数学知识。小组合作交流非常热烈。他们通过自己归纳整理很快掌握了本册教材中各种类型的简便计算,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清晰、完整。
三、 注重适时适度评价,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还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如在学生经历探究并有所发现时,老师可适时表扬:“你的发现真不简单,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吗?”在学生大胆提出不同意见或建设时,老师可表扬:“真有你的,这么多同学都没想到,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你真了不起!”“真厉害,全班都是小小发明家,居然创造出那么多有规律的组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头评价要做到评价有针对性,不能过度,不可滥用;要真正抓住评价时机,真正让评价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