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孔子生辰有公元前552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和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六日之说。孰是孰非?本文根据《春秋》:“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谷梁传》和《公羊传》之继“(是年十月)庚子,孔子生”的记载,用古代天文历法之四分术推算,考订: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庚子。
关键词:孔子生年月日 考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3-35-4
前些日子宁波大学的金先生给我寄来一份《余修文摘》(辑三)。这份《文摘》辑载了叶小草先生的三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是讨论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生年月日的。一篇名《“十月庚子”与孔子生日》;另一篇为《诘难杜撰历史的“权威”——“9月28日”孔诞还要蒙骗民众多久》。
见之于报端和其他媒体所载的孔子诞辰日期,如《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2日刊载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建议以孔诞为教师节》一文,提出了“经权威部门共同研究推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庚子,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的结论。
这里所说的“权威部门共同研究推算”的孔诞结论,不外乎是孔子七十孙清代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日考》、匡亚明《孔子评传》、张岱年《孔子大辞典·孔子》和张培瑜先生《孔子生卒的中历和公历日期》等论著中所提出的观点。
对这个问题,过去我是很少留意的。因为孔子的诞辰,《春秋》及其《谷梁传》和《公羊传》均有明确记载:《春秋》日:“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谷梁传》继载:“(此月)庚子,孔子生。”《公羊传》载“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唐陆德明音义:“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如此,我想孔子的诞辰应是十分明确的,即鲁襄公二十二年的周历十月庚子日。这“庚子”是“十月”的哪一天?如果我们能用古代天文历术知识推算出《春秋·襄公》所载之“九月庚戌朔”和“十月庚辰朔”所在的年月,则不仅可以确定并验证孔子诞辰的确切年月,同时也可以推出“十月庚子”是周历十月(夏历八月)的哪一天了。我想这是“权威部门”的“权威”专家们应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对见之于报纸和其他传媒所载的孔子生年月日,我从未怀疑,也未曾加以考究,料想权威专家们该不致于会弄错吧?!
如今读了叶小草先生的质疑文章,才引起了我对此问题的关注。于是我便运用所掌握的古代天文历法及其推算技术,对孔子的生年月日,做了一番推算和验证。
一、孔了是否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十月庚辰朔”的“庚子”日?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的全年月朔来一番推算。我用中华传统天文历法(即古历四分术)19年7闰为一章,4章(即76年)为一蔀,20蔀为一纪,29又499/940日为朔实以及《史记·历术甲子篇》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以公元前427年(己酉16蔀)为天正甲寅历的历元近距,推出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前子月的朔日(详情请阅拙著《中华传统天文历术》海南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
(552-427)÷76=1……余49
16-(1+1)=14;
查《二十蔀蔀余表》:14为辛卯蔀
其蔀余为27。
76-49+1=28(公元前552年进入辛卯蔀之28年)
查《甲子蔀子月朔闰气余表》之第28年,
是年有闰小月。
是年前大余53
前小余727
27+53=80,满一甲减60,得20;
查《一甲数次表》20数次的干支为甲申;
则公元前552年前子月的朔是甲申727分。
公元前552年全年的月朔为:
子月甲申727分(合朔)
五月甲寅286分
寅月癸未785分
卯月癸丑344分
辰月壬午843分
巳月壬子402分
午月辛巳901分
未月辛亥19分
申月庚辰518分
酉月庚戌77分
戌月己卯576分
亥月己酉135分
子月戊寅634分
古代纪历有建子为正的周历,有建丑为正的殷历,有建寅为正的夏历和建亥为正的颛顼历。经考证《春秋》经传使用的是建子为正的周历。从《甲子莽子月朔闰气余表》得知: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有闰月。而古时置闰一般是在年中或岁末。从以上所推出的是年之全年月朔可以看出;此年之闰置于年中(即周历六七月间)。于是《春秋》所载的该年“九月庚戌朔”就成了“酉月庚戌”朔了。在年中无闰月的常态下,“酉月”应是建子为正之周历的“十月”(即夏历的八月),但因该年有闰小月,且置闰于年中,故“酉月”就成了建子为正之周历的“九月”(即夏历七月)了。这样在常年(无闰)状态下建子为正的周历十一月,即此处“己卯576分合朔”的“戌月”便成了闰在年中的周历十月(即夏历八月)了。因此《春秋》的星历史家就将是年“酉月庚戌518分合朔”和“戌月己卯576分合朔”记为“九月庚戌朔”和“十月庚辰朔”。将“十月(即戌月)已卯576分合朔”记为“十月庚辰朔’,比我们所推得的月朔晚记了364分;即9个多小时。这在史籍记历上是很常见的事。倘若我们将该年的闰月置于岁末,那么“戌月己卯576分合朔”,自然就是周历“十一月”了。这大概就是《公羊传》将“十月庚辰朔 ”记为“十有一月(庚辰朔)庚子,孔子生”的由来。这也大概是唐代陆德明音义标注“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的原因。
还需补充说明的是:以上我们推得的月朔是经朔。它是以月亮运行的平均周期,即每月平均为29又499/940日(亦即29.53085106日)来计算的。而实测朔实是29.530588日。也就是说我们推得的经朔比实朔每月要多出0.00026303日,即307年就多出一天,一年多出3.06分。因此,如果我们要推求实际天象时,则须加减每年的浮差3,06分(以公元前427年为历元近距,在此年以前的则加;在此年之后的则减)。倘若我们要推求公元前552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周历十月即“戌月己卯576分”的实朔,则为:
(552-427)×3.06=382.5(分);
576+382.5=958.5(分)
958.5÷940=1……余18.5
查《一甲数次表》己卯的干支数次为15
15+1=16
从《一甲数次表》得知16数次的干支是庚辰。
这就是说,从实朔来看,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戌月”即周历“十月(夏历八月)的朔日正是“庚辰18.5分合朔”。该年周历“十月”的朔日星历家根据推算订为“己卯576分”。但这是经朔,而实朔是“庚辰18.5分”。因此,一月之中出现了两次合朔,故《春秋》记曰:“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辰朔,日 有食之。”即出现了“日食月”的实际天象。
周历十月(夏历八月)的朔日干支即为庚辰,那么周历“十月”的“庚子”,自然就是夏历八月二十一日了。
经上面推算验证:孔子诞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十月庚辰朔”之“庚子日”,即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完全正确。
二、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十月庚子”(亦即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之说是否能够成立?
读了叶小草先生的文章,我才注意到孔子诞辰还有“年从《史记》,月从《谷梁》,日从《公羊》、《谷梁》”之拼凑法(见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日考》),即孔子之生年月日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辰朔”,“庚子日先圣生”之说。亦即张培瑜先生在《孔子生卒的中历和公历日期》一文中所做的结论:“我们认为: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庚子,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公历格历前551年9月28日作为孔子诞辰比较合宜。”
这个用拼凑法得出的孔子诞辰日是否能够成立?我们试以古代天文历法(即四分历术)推算来加以验证:
(551—427)÷76=1……余48;
16-(1+1)=14
查《二十蔀蔀余表》14为辛卯蔀,其蔀余为27;
76-48+1=29:
查《甲子蔀子月朔闰气余表》第29年,
得前大余17;
前小余634
27+17=44
查《一甲数次表》44数次的干支为戊申;
则公元前551年前子月的月朔为
戊申634分(合朔)。
则公元前551年全年的月朔为:
子月戊申634分合朔
丑月戊寅193分
寅月丁丑692分
卯月丁未251分
辰月丙子750分
巳月丙午309分
午月乙巳806分
未月乙亥367分
申月甲戌808分
酉月甲辰367分
戌月癸酉866分
亥月癸卯425分
………
明从上面所推出的月朔来看,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全年根本就没有朔日是“庚戌”和“庚辰”的。既然全年没有“庚戌朔”和“庚辰朔”,那么孔子生于是年“十月庚辰朔”的“庚子”日(即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就成了无中生有的臆想。退一万步,即使该年有“十月庚辰朔”,则“庚子”也绝不当是“二十七日”!
因为任何具备有起码的历术推算知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干支日的具体日序的确定,必须首先知道这个干支日所在之月的朔日干支;否则是绝不可能知晓其具体所指日数的。因此,要想知道“十月庚子”的日序,则必须首先知道这“干月”的朔日干支。我们真不知道那些“权威部门”的专家们是如何得出“十月庚子”是“夏历八月二十七日”这样的结论的。而从我们推出的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全年的月朔来看,是年周历十月(即夏历八月)的月朔是“甲辰367分”。从“甲辰”(八月初一)到“庚子”,中间相距44天。这就是说“甲辰朔”的八月根本就没有“庚子”这一天。既然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既无“庚辰朔”之月,也无“十月(夏八月)庚子”这一天,就更无从说该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的生日了。
经以上分析,推算和验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之说绝对不能成立。
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的科学结论,不容撼动,还可以从杜预注《春秋经传集解》得到印证:
(一)杜“昭七年”注:“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孟僖子卒。”“僖子卒时,孔丘年三十五。”即
518+35-1=552:
(二)杜“昭十七年”(即公元前525年)注:“于是仲尼年二十八。”即:
525+28-1=552
社预两个注释均证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
经以上推算验证,证实:孔子诞辰确如叶小草《“十月庚子”与孔子生日》一文所说;“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庚子二十一日”即公元前552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庚子,这是“无人可撼”的正确结论。至于这年是公元前552年阳历的“10月9日”还是“9月28日”或“今行公历之lO月3日”或是其他……我认为这似乎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因为在阳历(不论是儒略历还是格里历)行用之前的若干年代,我国既然早已施行了干支纪年、岁星纪年、太岁纪年和帝王纪年等纪年法,并采用了或建子为正,或建丑为正,或建寅为正,或建亥为正的阴阳历(即天元甲子历和天正甲寅历),又何须用晚起于它们若干年代的外来阳历的月日去硬套呢?今天我们纪念孔子诞辰,就以每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即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和孔子的纪念日,如同每年以夏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九月初九为老人节和登高节,十二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为除夕节,正月初一为春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等等一样,岂不更好,更合国情,更合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习俗礼仪吗?!
作者简介:蒋南华,教授,男,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 翔
关键词:孔子生年月日 考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3-35-4
前些日子宁波大学的金先生给我寄来一份《余修文摘》(辑三)。这份《文摘》辑载了叶小草先生的三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是讨论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生年月日的。一篇名《“十月庚子”与孔子生日》;另一篇为《诘难杜撰历史的“权威”——“9月28日”孔诞还要蒙骗民众多久》。
见之于报端和其他媒体所载的孔子诞辰日期,如《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2日刊载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建议以孔诞为教师节》一文,提出了“经权威部门共同研究推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庚子,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的结论。
这里所说的“权威部门共同研究推算”的孔诞结论,不外乎是孔子七十孙清代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日考》、匡亚明《孔子评传》、张岱年《孔子大辞典·孔子》和张培瑜先生《孔子生卒的中历和公历日期》等论著中所提出的观点。
对这个问题,过去我是很少留意的。因为孔子的诞辰,《春秋》及其《谷梁传》和《公羊传》均有明确记载:《春秋》日:“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谷梁传》继载:“(此月)庚子,孔子生。”《公羊传》载“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唐陆德明音义:“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如此,我想孔子的诞辰应是十分明确的,即鲁襄公二十二年的周历十月庚子日。这“庚子”是“十月”的哪一天?如果我们能用古代天文历术知识推算出《春秋·襄公》所载之“九月庚戌朔”和“十月庚辰朔”所在的年月,则不仅可以确定并验证孔子诞辰的确切年月,同时也可以推出“十月庚子”是周历十月(夏历八月)的哪一天了。我想这是“权威部门”的“权威”专家们应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对见之于报纸和其他传媒所载的孔子生年月日,我从未怀疑,也未曾加以考究,料想权威专家们该不致于会弄错吧?!
如今读了叶小草先生的质疑文章,才引起了我对此问题的关注。于是我便运用所掌握的古代天文历法及其推算技术,对孔子的生年月日,做了一番推算和验证。
一、孔了是否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十月庚辰朔”的“庚子”日?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的全年月朔来一番推算。我用中华传统天文历法(即古历四分术)19年7闰为一章,4章(即76年)为一蔀,20蔀为一纪,29又499/940日为朔实以及《史记·历术甲子篇》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以公元前427年(己酉16蔀)为天正甲寅历的历元近距,推出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前子月的朔日(详情请阅拙著《中华传统天文历术》海南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
(552-427)÷76=1……余49
16-(1+1)=14;
查《二十蔀蔀余表》:14为辛卯蔀
其蔀余为27。
76-49+1=28(公元前552年进入辛卯蔀之28年)
查《甲子蔀子月朔闰气余表》之第28年,
是年有闰小月。
是年前大余53
前小余727
27+53=80,满一甲减60,得20;
查《一甲数次表》20数次的干支为甲申;
则公元前552年前子月的朔是甲申727分。
公元前552年全年的月朔为:
子月甲申727分(合朔)
五月甲寅286分
寅月癸未785分
卯月癸丑344分
辰月壬午843分
巳月壬子402分
午月辛巳901分
未月辛亥19分
申月庚辰518分
酉月庚戌77分
戌月己卯576分
亥月己酉135分
子月戊寅634分
古代纪历有建子为正的周历,有建丑为正的殷历,有建寅为正的夏历和建亥为正的颛顼历。经考证《春秋》经传使用的是建子为正的周历。从《甲子莽子月朔闰气余表》得知: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有闰月。而古时置闰一般是在年中或岁末。从以上所推出的是年之全年月朔可以看出;此年之闰置于年中(即周历六七月间)。于是《春秋》所载的该年“九月庚戌朔”就成了“酉月庚戌”朔了。在年中无闰月的常态下,“酉月”应是建子为正之周历的“十月”(即夏历的八月),但因该年有闰小月,且置闰于年中,故“酉月”就成了建子为正之周历的“九月”(即夏历七月)了。这样在常年(无闰)状态下建子为正的周历十一月,即此处“己卯576分合朔”的“戌月”便成了闰在年中的周历十月(即夏历八月)了。因此《春秋》的星历史家就将是年“酉月庚戌518分合朔”和“戌月己卯576分合朔”记为“九月庚戌朔”和“十月庚辰朔”。将“十月(即戌月)已卯576分合朔”记为“十月庚辰朔’,比我们所推得的月朔晚记了364分;即9个多小时。这在史籍记历上是很常见的事。倘若我们将该年的闰月置于岁末,那么“戌月己卯576分合朔”,自然就是周历“十一月”了。这大概就是《公羊传》将“十月庚辰朔 ”记为“十有一月(庚辰朔)庚子,孔子生”的由来。这也大概是唐代陆德明音义标注“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的原因。
还需补充说明的是:以上我们推得的月朔是经朔。它是以月亮运行的平均周期,即每月平均为29又499/940日(亦即29.53085106日)来计算的。而实测朔实是29.530588日。也就是说我们推得的经朔比实朔每月要多出0.00026303日,即307年就多出一天,一年多出3.06分。因此,如果我们要推求实际天象时,则须加减每年的浮差3,06分(以公元前427年为历元近距,在此年以前的则加;在此年之后的则减)。倘若我们要推求公元前552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周历十月即“戌月己卯576分”的实朔,则为:
(552-427)×3.06=382.5(分);
576+382.5=958.5(分)
958.5÷940=1……余18.5
查《一甲数次表》己卯的干支数次为15
15+1=16
从《一甲数次表》得知16数次的干支是庚辰。
这就是说,从实朔来看,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戌月”即周历“十月(夏历八月)的朔日正是“庚辰18.5分合朔”。该年周历“十月”的朔日星历家根据推算订为“己卯576分”。但这是经朔,而实朔是“庚辰18.5分”。因此,一月之中出现了两次合朔,故《春秋》记曰:“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辰朔,日 有食之。”即出现了“日食月”的实际天象。
周历十月(夏历八月)的朔日干支即为庚辰,那么周历“十月”的“庚子”,自然就是夏历八月二十一日了。
经上面推算验证:孔子诞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十月庚辰朔”之“庚子日”,即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完全正确。
二、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十月庚子”(亦即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之说是否能够成立?
读了叶小草先生的文章,我才注意到孔子诞辰还有“年从《史记》,月从《谷梁》,日从《公羊》、《谷梁》”之拼凑法(见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日考》),即孔子之生年月日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辰朔”,“庚子日先圣生”之说。亦即张培瑜先生在《孔子生卒的中历和公历日期》一文中所做的结论:“我们认为: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庚子,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公历格历前551年9月28日作为孔子诞辰比较合宜。”
这个用拼凑法得出的孔子诞辰日是否能够成立?我们试以古代天文历法(即四分历术)推算来加以验证:
(551—427)÷76=1……余48;
16-(1+1)=14
查《二十蔀蔀余表》14为辛卯蔀,其蔀余为27;
76-48+1=29:
查《甲子蔀子月朔闰气余表》第29年,
得前大余17;
前小余634
27+17=44
查《一甲数次表》44数次的干支为戊申;
则公元前551年前子月的月朔为
戊申634分(合朔)。
则公元前551年全年的月朔为:
子月戊申634分合朔
丑月戊寅193分
寅月丁丑692分
卯月丁未251分
辰月丙子750分
巳月丙午309分
午月乙巳806分
未月乙亥367分
申月甲戌808分
酉月甲辰367分
戌月癸酉866分
亥月癸卯425分
………
明从上面所推出的月朔来看,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全年根本就没有朔日是“庚戌”和“庚辰”的。既然全年没有“庚戌朔”和“庚辰朔”,那么孔子生于是年“十月庚辰朔”的“庚子”日(即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就成了无中生有的臆想。退一万步,即使该年有“十月庚辰朔”,则“庚子”也绝不当是“二十七日”!
因为任何具备有起码的历术推算知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干支日的具体日序的确定,必须首先知道这个干支日所在之月的朔日干支;否则是绝不可能知晓其具体所指日数的。因此,要想知道“十月庚子”的日序,则必须首先知道这“干月”的朔日干支。我们真不知道那些“权威部门”的专家们是如何得出“十月庚子”是“夏历八月二十七日”这样的结论的。而从我们推出的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全年的月朔来看,是年周历十月(即夏历八月)的月朔是“甲辰367分”。从“甲辰”(八月初一)到“庚子”,中间相距44天。这就是说“甲辰朔”的八月根本就没有“庚子”这一天。既然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既无“庚辰朔”之月,也无“十月(夏八月)庚子”这一天,就更无从说该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的生日了。
经以上分析,推算和验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之说绝对不能成立。
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的科学结论,不容撼动,还可以从杜预注《春秋经传集解》得到印证:
(一)杜“昭七年”注:“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孟僖子卒。”“僖子卒时,孔丘年三十五。”即
518+35-1=552:
(二)杜“昭十七年”(即公元前525年)注:“于是仲尼年二十八。”即:
525+28-1=552
社预两个注释均证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
经以上推算验证,证实:孔子诞辰确如叶小草《“十月庚子”与孔子生日》一文所说;“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庚子二十一日”即公元前552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庚子,这是“无人可撼”的正确结论。至于这年是公元前552年阳历的“10月9日”还是“9月28日”或“今行公历之lO月3日”或是其他……我认为这似乎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因为在阳历(不论是儒略历还是格里历)行用之前的若干年代,我国既然早已施行了干支纪年、岁星纪年、太岁纪年和帝王纪年等纪年法,并采用了或建子为正,或建丑为正,或建寅为正,或建亥为正的阴阳历(即天元甲子历和天正甲寅历),又何须用晚起于它们若干年代的外来阳历的月日去硬套呢?今天我们纪念孔子诞辰,就以每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即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和孔子的纪念日,如同每年以夏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九月初九为老人节和登高节,十二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为除夕节,正月初一为春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等等一样,岂不更好,更合国情,更合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习俗礼仪吗?!
作者简介:蒋南华,教授,男,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