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一碗的小吃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PAD_sl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麻糊
  广东惠州以前的闹市街口,都有芝麻糊摊档,惠州人特好食之,故而坊间流行有句口头禅,“吃碗麻糊耐餐饱”,体力劳动者又曰“醒目吃麻糊”。
  上世纪40年代,惠州府城(今桥西)十字亭(今中山东路步行街口)有名的一家麻糊档叫“麻源记”,其制作的麻糊香滑可口,被美誉为“麻源鸡肫”,为惠州一绝。缘于档主阿源每个程序都做到认真仔细。首先,将黑芝麻去尘晒干后炒香,其次小火炒黏米(也可以是糯米),炒至飘出米香收火;再次炒熟花生米研碎成粉作辅助,若缺了炒花生的香味,芝麻糊口感会大打折扣。之后全部放入石磨磨成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大锅放够了水,再放入磨好的粉和白糖(不能用红糖,红糖会变酸),随着火炉不断加火,锅里温度不断升高,做麻糊的人不停地用棍子搅拌至糊熟,这个过程惠州话叫“匀”,又称“匀芝麻糊”。
  还有句惠州话叫“好物沉归底”。做麻糊的人发现,麻糊底的锅巴很好吃,于是,从芝麻糊衍生出“麻糊喇”,即麻糊锅巴。“麻糊喇”香酥脆,十分可口诱人。如今70多岁的老人回忆,抗战胜利时日,惠州城一片欢腾,历经八年抗战的人们,纷纷出门探亲访友,商家瞄准商机,将“麻糊喇”制成饼状,12个为一筒,用红纸包裹,一时“洛阳纸贵”,竟然供不应求。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芝麻糊早已走出“耐饱”这个狭窄的圈子,一跃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新宠”。人们已知黑芝麻含维生素E以及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可治头昏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肠燥便秘、风痹瘫痪等症状。
  如今,聪明的商家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牛奶、杏仁、坚果、麦片等成分,以满足人们越来越挑剔的口味与需求。
  豆腐花
  惠州城街头巷尾常见卖豆腐花的竹箩担子,一头挑的是豆腐花的瓦埕,另一头是装着一次性碗和匙羹以及煮好的糖浆。只要小贩搁下担子,即有三三两两的人前来吃豆腐花。有句俗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实,心急也吃不了滚烫的豆腐花。香嫩柔滑、润喉消渴的豆腐花,成为地方风味诸多美食小吃中一道独特的味道。豆腐花其实是豆腐的衍生品——煮沸的豆浆点卤压干就是豆腐,点卤不压就是豆花。可以说,豆腐历史有多长,豆腐花历史就有多长。惠州周边农村产黄豆,黄豆是惠州农作物之一。因而古老民谣有唱“豆仔碌碌,炒归锅笃”。这里豆仔指的是黄豆。黄豆富含丰富植物蛋白,可补充人体需要营养。讲究舌尖上享受的惠州人,除了饭桌上的豆腐,还豆尽其用,烹饪饭后茶余的甜品,豆腐花就是这样走进寻常百姓家的。
  做豆腐花一般分五个步骤:第一步是精选颗粒饱满、没有虫眼的黄豆;第二步是起码用8个小时,浸泡黄豆变绵软;第三步是磨豆浆,使浆渣两分离;第四步是煮豆浆,沸腾后倒入白布过滤保证无一点杂质;第五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点卤(或点石膏水):将煮好的热豆浆倒入瓦埕,然后点卤或点石膏水冲撞豆浆,盖上盖子。黄豆的蛋白质在卤水的冲撞下发生奇妙变化,只一刻钟工夫,揭开盖子,晶莹雪白、叫人赏心悦目的一埕豆腐花就呈现在人们面前。
  卖豆腐花的小贩,用特制的扁平铜勺,从埕边一伸一吐地把豆花刮进碗里,这动作,惠州人风趣称之为“蛇舔利”(“利”,惠州话指舌头)。刮豆腐花大有讲究,须得从埕边一伸一吐地刮,如果从中间刮,就会成洞,人称“穿胆”,整埕豆腐花就会变形变味。豆腐花也须热着吃,冷吃会变酸。看着“蛇舔利”一伸一吐进了碗里的豆腐花,再浇上两羹糖浆,引人垂涎欲滴,此时美美吃上一碗,顿觉气清神爽。
  惠州人认为,春夏季吃豆腐花祛湿清热,秋冬季吃它去火养阴,不能不说这是老少皆宜的一道传统美食小吃。
  豆腐花是简单的,也是随意的。没有谁是心急火燎吃豆腐花,也没有谁是哭丧着脸吃豆腐花。故豆腐花摊档前,有老人领着小孙子,有逛西湖累了的游客,人人吹着豆腐花的热气,在悠悠地品,慢慢地尝,在轻轻松松的心绪里,无不咂摸出豆腐花平安祥和的味道来。
  甜甜蜜蜜话糖丸
  不可否认,在秀山丽水的惠州,糖丸总是与愉悦、幸福这些因素联系在一起。在惠州郊外的乡村,两造结束后,农家就迫不及待将新收割的糯谷脱壳、晒干以及舂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一道糖丸解解馋,名曰“吃新鲜”。浸透着农家辛勤汗水的糯米粉此时散发着谷物特有的清香,人们就是图个原汁原味。最简单的做法是将糯米粉(加上适量的黏米,这样不至于太柔软),加上适量的水揉成团,再拉成细条,然后捏成一个个小丸子扔进大锅,看着滚水里的丸子一个个翻浮起来,再放入自家甘蔗新熬榨的黄糖,一道非常简单却是原生态的糖丸就端上了桌。
  相比乡村,城里的糖丸色彩自然要丰富些。若在正月的春节期间,糖丸叫作 “元宵”,有团圆喜庆的寓意。也有叫作“汤圆”或“汤团”。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水东街有名的“糖丸谭”糖丸(谭姓师傅做的糖丸)令食客甚为赞赏。店家首先将糯米用细磨磨成米浆,米浆经过用布袋过滤、压干、切片、晒干、研碎几个工序,这样用心思做出的糯米粉又白又细,揉成团又软又滑。捏好的丸子也不是用开水煮,而是用糖浆慢慢熬熟,这样的丸子嚼起来筋道又有味,盛碗后浇上炒香的芝麻与花生,顾客尝毕,齿颊留香。此时店家会再送上一碗姜糖水,曰“去腻养胃”。一碗糖丸,不仅香甜可口,还吃出和悦温馨的滋味。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有关糖丸的故事仍然在这座古城发酵延续。如今物质极为丰富,糖丸的吃法也百变翻新。如,糖水店近年新推出一款“西米芝麻姜糖丸”,就令许多人吃过“返寻味”。做法说来并不复杂:将西米浸烂后揉成汤圆皮,黑芝麻炒香研碎加上椰蓉做馅,汤圆皮包上馅搓圆。将生姜红糖加水煲成姜糖水,将汤圆放入姜糖水中煮熟即可。由于西米温中健脾,黑芝麻补肾益肝,生姜散寒和胃,红糖补血,故而这味糖丸很受年轻女性青睐。还有一种是惠州人喜欢吃的甜酒糟,如今也跃上家庭餐桌变成糖丸“最佳搭档”。这种吃法再简单不过了:将糯米粉加适量温水和白糖,拌匀后搓揉成小丸子,放到开水中煮熟捞起;甜糟加适量的水煮开,放入小丸子再煮开即可。如口味重的也可再加白糖。
  糖丸,浸润在岁月的长河里,成为惠州人待客的礼仪之一。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深秋已至,在一个繁忙的上午,收到了远在山东的老母寄来的包裹。不出意外的,里面是老人家亲手为外孙缝制的棉衣,外加两床老棉布床单,熟悉的花色,久违的温暖气息,使得自己这颗已漂泊在外十年的心霎时湿润了。  记忆中,属于家的印象里,老棉布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物资还不甚丰盛的80年代,老棉布充斥在偏远小乡村生活的角角落落里,人们不仅用它做床单、被罩,甚至还用来缝制衣物。我犹记得小时候的家里大大小小的鞋子里
期刊
在上饶生活、学习了三年,印象最深的是上饶的炒粉。上饶的炒粉好吃,这基本上是大家公认的。唯有广丰的同学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说广丰的炒粉比上饶的好吃得多,还说上饶的炒粉其实是从广丰传过来的。上饶的炒粉是不是广丰传过来的,我不知道,但是广丰我也去过几回,品尝过广丰的炒粉,感觉味道和上饶的差不多。  上饶师专的门前,马路边,有一家卖炒粉的小店。上世纪80年代的上饶师专,大门和马路隔着几十米。一条水泥路连接着
期刊
心若安了,冰天雪地中也觉心底有一片春天般的温热;心若安了,四海为家,苦难中也有真欢笑。  昔时,苏轼试问落难好友画家王巩的歌女宇文柔奴:“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浅浅一笑:“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语罢,苏东坡心生敬佩:小女子亦有大胸怀。美丽的柔奴随主人王巩被贬宾州(今广西宾阳),并未倒在岭南的风雪中,而是行医救人,深受老百姓爱戴。柔奴,便是那凌寒而开的梅花,静静地扎根于岭南地区,以苦为乐,生命的
期刊
前几天,内弟来我家里,见到饭桌上一个大“枣眼”饽饽风干得裂了纹,上面还有一些霉斑,顺手拿起就要扔到垃圾篓里,幸亏我发现得及时,抢救下了它。内弟眼里流露出了一种不屑:“大哥啊,你穷仔细啥,吃不上饭了?饽饽都这样了还能吃啊?你不怕得病啊?”一连串的问号,问得我不知如何回答他才好,可他哪里知道我的饽饽情结啊!  那是我小的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比较拮据,也是那个时候所有人家里的实况。我自幼随姥姥一起生活,
期刊
小村在辽西努鲁儿虎山褶皱之中,几十户人家,于两山罅隙分布得错落有致,高高矮矮的房屋和直曲相间的院墙,用并不遥远的距离,把张王李赵等人家分得泾渭鲜明。  只是炊烟,总不甘一家一户的局限,每天都会三番五次打破人与人和家与家的界限。周而复始之际,牵起风的手,飘过房脊,穿过院墙,越过通道,不问是浓的还是淡的,不看是张家的还是李家的,不分是春夏秋冬哪季的,亲亲热热地一起相拥,飘向村头的田野,飘向东面的山岗,
期刊
赫章,地处贵州西北乌蒙高原,是“中国樱桃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其自然风光旖旎秀美。在这片苍茫而神奇的土地上,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风能资源,也孕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神秘的古夜郎文化。怀着好奇,在临近中秋时节,我踏上了去赫章采风的路。  夜幕降临,大巴车还奔驰在高速路上。明净的秋月,紧紧相随,就像旅途有情人相伴,令人十分舒心愉悦。闭目正沉醉地想象着采风途中的未知美景,突然,有人喊:“赫章到了
期刊
时值金秋,天高气爽。秋日的朝霞染红了东方的苍穹,在六盘水机务折返段厂区, 梧桐、桂花、松树、柏树、桃树相互掩映,当一阵秋风迎面轻轻吹来,让人神清气爽。  就在我启动电脑,一边敲打键盘,一边有条不紊地工作时, 蓦然听见几声清脆悦耳的“叽叽喳喳”鸟鸣声。抬眼望去,三五成群的喜鹊、画眉、麻雀正在厂内树梢跳跃、欢叫。那黑白相间的羽毛在枝叶婆娑的绿叶中,不停地追逐着、嬉耍、亲昵着, 长长的尾翼不住地上下扇动
期刊
养花  看别人养花,红红绿绿,葳葳蕤蕤,我便也养。  从集市上买了几盆。浇水、松土、施肥,很是上心。初时,鲜艳、骄人。可不足一月,几盆花相继枯萎。  朋友嘱我,养花莫要南方的,温度、光照、水分皆相差甚远,不易活。  尔后,我又弄了几盆本地品种的。仍是一如既往,浇水、松土、施肥,却长得茂盛异常。  由是,我觉得养花还真是一门学问。  就说浇水吧,晚上浇最好,一次浇透为宜,水以晒过两天最佳。还有选土,
期刊
乡村火塘,不知兴起于何时,估计人类有了固定的房子、有了生火取暖的习俗后,便有了火塘。  乡村火塘,一般建在堂屋里。先在避风的角落里挖上一个正方形的坑,深不盈尺,宽不足米,然后在坑的四周嵌上方正的石条,一个正方形的火塘就基本成形了。火塘上方,装有一个铁钩或木钩,这个钩看似简单,但它却暗藏机关,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钩的上下,在钩子上可以挂壶烧水,也可以吊锅做饭。需要猛火时,将钩下移,让壶或锅底更接近火苗
期刊
假期带着儿子一起回老家。看望了住在老宅的小叔一家,出了老宅,一路跟着母亲和碰到的老邻舍打着招呼,此刻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觉涌上心头。结婚生子走出故乡,在异乡打拼十年,如今再回到牙语之乡,总有一种亲念之情。  从老宅出来有一段土坡通往大路,踏在这坚实的黄土坡路想起上月初在北京通州博物馆,导游小姐讲古运河始末时提到了关于秦代驰道之事,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听到“秦地”时的激动与兴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