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剧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火爆”,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尤其是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大量典型的人和事,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作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观众对这些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有着浓厚的精神诉求和心理诉求,这些电视剧关注当下、直面社会的热点、难点,这就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观众内心的一种情感寄托和慰藉。
  
  以《乡村爱情》为代表的农村剧的成功制作渗透着主流意识形态,它的内容和思想符合了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农村生活
  
  一部剧的创作必须跟随时代潮流,也就是说一部剧的成功不可能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乡村爱情》这部电视剧尽管向我们展示的是社会某一阶层(农民)的琐碎生活,但其文本的构建也在有意识地渗透着主流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一切大众文化都不可避免地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服务。因为这不仅为电视制作者和作为消费者的电视受众之间提供了共同点,也为不同群体之间的观众提供了共同点,使他们之间的分歧降到最低限度。在该剧中,虽然拍摄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但经济文化建设这条主线始终鲜明地贯穿其中。情节展现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农民在语言、行为、服饰、居住条件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和发展正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所积极倡导的,也就是说,《乡村爱情》成功播出的大前提是它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乡村爱情》所构建的文化框架与其受众的文化层相吻合
  
  由于这种吻合性,受众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就拥有了一套文化能力,因此便会采取倾向性解读的方式。霍尔将受众的“解码”方式分为倾向性解读、协商式解读、对抗式解读三种,而文本与大众的文化吻合度是关系受众采取哪种方式的重要因素。《乡村爱情》这一类型剧,由于它所定位的受众比较明确,而且同时受众的文化框架与文本构建的文化框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乡村爱情》构建的是农村文化及农村生活实践,这与它的绝大多数农民受众是一致的,那么在进行解读时,受众就具有了解读的文化能力。
  
  传播环境为农村题材剧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传播环境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传播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环境进行,或者说它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类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同人类所从事的其他活动一样,脱离具体环境的传播是无法想象的。《乡村爱情》讲述的是东北新农村的故事,从大学生谢永强大学毕业开始,到刘一水办养殖场,从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新农村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带来的人们思想的转变。近几年东北地区的发展要慢于沿海开放地区,但文化艺术却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在国家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农村产生的变化以及传统的娱乐方式交融在包括都市人在内的生活中。国家除了要振兴老东北工业,还要抓紧文化振兴,不能把其特色——东北二人转丢掉,也把东北人民豪爽、热情的性格表现出来,让全国人民不仅关注东北工业,也要关注东北人民。
  
  文本与现实具有很大的接近性,可读性强,同时又高于现实,观众又有期待性
  
  《乡村爱情》这一文本就充分体现了文本接近性的成功。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剧也是一样,如果电视剧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那么它对受众就没有任何新鲜感和吸引力。它的创作一方面必须让受众体验生活;另一方面又能使受众感觉到高于生活的成分。我们看《乡村爱情》的语言是朴实的农村人说出的话,但又通过人物不同的语言特点渗透了幽默的成分,虽然场景设置都在象牙山的乡户里,但又不完全展示农村生活的无趣,而是通过爱情这一展示美的主线来表现乡村生活的另一面。
  
  从内容分析看,《乡村爱情》成功要素的构建有五个方面
  
  个性化语言。《乡村爱情》作为农村剧,它的场景设置比较单一,整部剧几乎都集中在象牙山,同时又将焦点放在谢大脚商店、刘能家、广坤家、小蒙家、主任几家中,情景就限于小的家庭单位。该剧抓住了人物语言这一细节加以突出,整体上形成了观众易于接受的平民化、通俗化语言,又形成了一种具有幽默取材于感性化、个性化的语言。其人物语言的展现是观众特别关注的。如范伟扮演的王木生对他爹(赵本山饰演)说:“五十五的都光棍,我三十五愁啥!”村主任长贵的口头禅:“事就是这么个事,情况就这么个情况!”李大国的自我介绍:“李大国,城里人儿,现在在刘一水的养殖场担任一个重要职务——司机。”还有刘能那结巴式语言:“大脚啊,我……也消费,标准……一样,一……一瓶啤酒,一个一个鸡爪,外加一包饼干。”
  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乡村爱情》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更具多元化、个性化和真实性,在这部剧中由于生活背景为乡村,掠去了浮华的商业利益,赋予人物本身更多的是符合其身份的小农意识色彩,在剧中人物没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性格和利益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小摩擦、小矛盾,如谢大脚的泼辣、直爽,刘能的自私、爱贪小便宜,李大国的贫嘴、捣蛋,无不在剧中得到充分表现。《乡村爱情》取材于现实,情节编排上接近于现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又在还原现实上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塑造,因此更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
  故事情节幽默、风趣。整部电视剧都贯穿着风趣和幽默,既让观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又能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
  给观众以全新感觉。近几年,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与传播目的的商业化趋势,传播资源泛化现象严重,电视剧的制作也出现了类型集中现象,由于制作商对高收视率的关注,往往导致一段时期内要么集中热播都市剧,要么集中热播历史剧题材或红色经典改编剧。因为这些类型剧都占有收视的优势,而处于边缘的农村剧是制作商所不屑顾及的,正是这类热播剧处于过于饱和的状态,才给农村剧留下了市场空隙,而《乡村爱情》的制播,正好把握了这一潜在的市场,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乡村爱情》正是以描述闲淡、朴素乡村生活为内容,使人们观看时可以掠去城市生活的商业气息和尔虞我诈,让受众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这种气氛的营造正好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看电视更多追求的是一种精神需求,从使用满足理论看,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信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农村题材剧热播的传播学分析
  
  传播者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传播者是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方,是信息的收集者、加工者和发布者,是传播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首位因素。从传播学控制分析的角度看,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不能随心所欲地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电视创作者总是通过电视文化向受众传达一种理念、一种精神。电视作品是一种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娱乐,又教诲人的精神产品,担负着神圣的责任。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激发人们的美好理想,最终达到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乡村爱情》符合传播者的意图,向受众传达出新农村的新风貌,揭示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全剧通过对农村青年婚姻、爱情、生活的描写,塑造了一群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村青年形象,揭示了他们固守农村、建设家园的信心。
  受众定位为城乡共享。受众是传播活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完全是由于传播行为的发出和信息的流动才产生的一种社会群体。现代传播十分重视受众,受众既不是一枪就倒的“靶子”,也不是呼风唤雨的“上帝”,而是构成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受众既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又是信息产品的反馈者。没有受众的参与和积极反馈,大众传播将不复存在。接受电视传播的观众就是精神产品的接受者,观众反馈是电视传播的重要环节,观众收视状况是衡量电视作品的重要标准。《乡村爱情》以新鲜的选题、深刻的内涵获得了城市与农村观众的喜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近几年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的一个主题。大量优秀农村剧的拍摄,不仅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搭建了桥梁,同时也为农民和广大观众奉献了一道精神大餐。综观这几年收视率情况排行,靠前的现实题材作品大都是直面现实生活,剖析普通老百姓的真情实感,深刻地揭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就较好地选择了贴近生活的创作视角,将镜头对准农民最为朴实与纯正的感情,真实地描摹他们的所想所思,不仅赢得了中国9亿农民的认可,也受到了城市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同名刊物:《传媒观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月刊,江苏省南京市管家桥65号(210092)  2007年暑期,湖南卫视隆重推出了自制大片《又见一帘幽梦》(以下简称《又》)。《又》自推出后,成功吸引了受众的眼球,成为2007年暑期档最受瞩目的电视剧之一。自2007年6月30日开播以来,《又》的收视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据索福瑞18个城市收视数据显示,该剧从开播后不到一周即登上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宝座。
期刊
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不仅给中国奶粉市场带来空前危机,而且也危害了成千上万的儿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与此同时,一封“三鹿公关公司写给三鹿危机公关的信”出现在网络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对网络的客观、公正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怀疑,由此造成网络面对公信力下降的危机。潜伏着的网络公关以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的诸多思考。    网络公关的危害性    三鹿奶粉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网上出现了“三鹿计划投
期刊
“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加多宝集团向四川灾区捐款1亿元后,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王老吉消费热。不过,在消费者和网友为王老吉叫好的同时,却伴随着一场网络营销行动。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王老吉请了一大批网络推手在推波助澜地进行市场营销(见2008年6月15日《华西都市报》)。这样,王老吉捐款就染上了商业利益色彩,捐款就成了事件传播的手段,也就有了忽悠公众真挚感情的嫌疑。之后,没想到绝大多数网友依然
期刊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与此同时,各大媒体纷纷行动,在这其中,作为舆论骨干的重要力量,我国主要网络对外传播媒体——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本文选择中央六大新闻网站(中国日报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的“神七”网络新闻专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报道特色,作出一个详尽而精确
期刊
传媒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转型和变革。我们曾经把这样的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①尤其当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登上传播舞台之后,其强大的传播优势让传统媒体一度受到冲击。事实上,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在与网络传播展开竞争争夺受众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加速与网络传播的融合。新老传播方式经过多次较量,最终将达到共存共融,正如报刊、广播和电视最终达成的平衡一样,这也是一种趋势。②但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方
期刊
弗洛伊德把人们的心理层次划分为意识与潜意识,并将它们的关系作了一个比喻:潜意识系统是一个门厅,各种心理冲动像许多个体,相互拥挤在一起。与门厅相连的第二个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门厅和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一个守位,他检查着各种心理冲动,对于那些不赞同的冲动,他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了接待室的冲动,就进入了潜意识的系统,一旦它们引起意识的注意,就成为意识。与此相联系,我们可以把语言
期刊
MTV《望月》(郎昆创意,宋祖英演唱,中央电视台录制)是近年来电视文艺领域内的新收获。它新颖而独特的创意,它感人至深的动人旋律,它简洁生动的画面构图及歌唱家近乎完美的诠释,给观众以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在凝神观听之余,纷纷叹赞它:声画合璧,曲美情深。  MTV是音乐与电视画面相结合的艺术新品种,声音(即音乐)是画面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二者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完美统一地表达同一主题。因此,
期刊
江西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广告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比相对落后。2007年江西省的广告营业额是212998万元,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里仅仅排名18位,中等偏下,占江西5323亿元GDP的0.4%,比全国广告营业额占全国GDP的0.8%少50%。江西全省的广告营业额相当于广州日报一年的广告额,不及我国排名前7名的一家广告公司的营业额。经济总量的落后是该类地区广告业落后的主要因素,但广告专业
期刊
同名刊物:《文学自由谈》,天津市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双月刊,天津市新华路237号(300040)  文学自由谈  网络媒介正在以它高度的综合性、充分的交互性、方便性和快捷性,成为一种立体化的、高效的新传播媒介。网络媒介已经成为私人的与大众的、有形的与无形的、真实的与虚拟的巨大媒介平台,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已然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生活的必需品了。据2008年7月《第2
期刊
随着中国普法进程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报刊、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都设立了专门的法制版面或者法制栏目。电视法制节目虽然表现形态各有差异,但在重视叙事技巧和策略上,却又有相同之处。因此,本文拟以《法律讲堂》为分析样本,探讨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艺术。我们所关心的是:电视法制节目要传播怎样的现实规范?这一目的又是怎样通过各种叙事手段而得以实现的?    一、权威的叙述者与教化功能    对故事的好奇和热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