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级工程带动科技创新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就其源头来说,有的来自大学、实验室的研究,有的则直接来自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推动。前者要经历从技术成果到商品、应用的转化,而后者,是需求对技术提出要求。
  高峡出平湖、海底建隧道,天堑变通途、雪原修铁路……很多时候,科技创新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些改造自然、服务生活的现实需求,催生并“倒逼”着科技创新有所突破。因为技术上不创新突破,这些事就办不成、做不到。
  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我们不要忘记,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初发轫于手工工场,推动它的是工人而非科学家。
  对中国来说,以重大工程带动科技创新,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创新方法和路径。重大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往往极其复杂,技术挑战巨大。我们自己不掌握的技术,不可能都靠引进、购买,关键核心技术更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通过建设重大工程,带动协同创新,攻克技术难关,从而掌握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树”攀升速度,掌握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
  这种“工程式突破”,在我国的重大工程建设史上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实践。比如三峡工程,建设之前,我国只能设计制造3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在工程建设中,通过科技攻关,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水利水电重大装备和关键材料的技术自主能力。刚刚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同样取得了包括海底深埋隧道在内的系列技术突破。
  中国地域广大,地理条件复杂,在我国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建设重大工程,触碰到的技术领域,有些甚至屬于“无人区”,其他国家没有涉足。要推进重大工程,就必然要在科技前沿攻坚克难,就必须通过自主科技创新来破解,实现在“无人区”的突破,引领科技发展潮流。
  比如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我国曾面对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而这一铁路的最终建成,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使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从桥梁、大坝、隧道,到航天、探月、深海探测,上天入地,跨江跨海,这一系列重大工程,一系列对新空间的探索,都是科技创新突破的推动器,展现中国想象力、创造力的广阔舞台。我们相信,随着未来中国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中国科技将不断攀越新的高峰。
  (节选自《长江日报》)
其他文献
阅读作品,完成题目。   二姐還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接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达到幽默效果。  
期刊
格言   边境线的每座毡房都是一座哨所,我要继续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还要给更多的人宣传,“中国”这两个字不仅要刻在石头上,更要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榜样力量   布茹玛汗今年77岁,个头不高,身材微胖,走起路来显得有点吃力,但精神头却很好。布茹玛汗与边关结缘要从1961年说起。那时,受父亲守边情怀的影响,年仅19岁的布茹玛汗扛起了守边重任,一脚踏进海拔超过4000米、山顶常年积雪的冬古拉玛山口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中国,筷子的形状多为近似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意为“天圆地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巧妙地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筷子,帮助人们更好、更卫生地享用食物。伴随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发展,筷子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餐具,而且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成为了华夏民族文化和情感传承的载体。   “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诠释了中国人对邻里间互相帮忙的认同;“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
期刊
向自然学习是我们对待自然的一贯态度。人们从傲然挺立于沙漠之中的胡杨身上找到了智慧。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从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最真的自我,点亮自己的光芒,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其实人生更应如此,人人都应当有所追求。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伟大的爱国诗
期刊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
期刊
格言   航天精神是航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中国航天人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继承和弘扬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是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榜样力量   叶培建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携手星辰大海,一辈子赤诚热血,勇争第一,就是叶培建的真实写照。   叶培建受父亲影响很深。填写大学志
期刊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有文采”的一项要求。“修辞”就是修饰语句,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言语贵在创新”的境界。当然考生也要知道,修辞分为广义的修辞与狭义的修辞。广义的修辞包括炼词、炼句等内容;狭义的修辞是指运用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掌握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技法点拨  在作文中,如果能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不但可以帮助
期刊
五、新闻类作文   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准确的报道而为大众所了解的事实。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人物访谈和新闻评论等。消息是指简要而迅速的新闻报道;通讯是指丰富具体而又翔实生动的新闻报道;人物访谈是指与新闻人物直接进行会话的报道;新闻评论是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   新闻写作首先要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如新闻的“三性”——真实性、
期刊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輛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主席的话言犹在耳,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历经短短半世纪的奋斗,我国制造业发展已取得了非凡成就,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体系“从残缺到完备”、结构“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跨越!   航天领域,一年多次卫星发射已是常态;通讯领域
期刊
(2019·全国卷Ⅲ)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