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重点分析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轻、中度患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2.06%。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有机磷 中毒 抢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44
资料与方法
6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全部为口服中毒,其中男23例,女40例,重度患者40例,抢救成功58例。5例因送医不及时中毒时间超过12小时,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临床表现及分级标准:⑴轻度中毒:短时间内接触较大剂量的有机磷农药后,24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瞳孔可缩小,血胆碱酯酶活力50%~70%。⑵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肌颤、瞳孔缩小明显,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步履蹒跚、意识清楚或模糊,血膽碱酯酶活力30%~50%。⑶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①肺水肿;②昏迷;③呼吸肌麻痹;④脑水肿;⑤胆碱酯酶活力在30%以下。
急救方法:①迅速清除毒物:凡24小时内入院一律彻底洗胃,以温清水为宜。神志清、合作者可口服洗胃,对不合作或昏迷患者要插管洗胃,以减少毒物的吸收。②尽早足量给予特效解毒剂的应用:阿托品是首选的特效解毒剂,以重度中毒的给药剂量为宜。早期足量反复地使用阿托品,尽快达到阿托品化。阿托品化后改为维持量。在用阿托品的同时,对中度和重度患者早期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力,消除和减轻烟碱样症状。首选药物为氯磷定,其水溶性大,有效量因含量高,不良反应小,静脉应用或肌注均可。③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和呼吸衰竭,预防感染。有呼吸麻痹征象时及时给予气管插管,间断或持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感染应早期应用抗生素。④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重度中毒患者可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法,血液灌流是利用灌流器中活性炭吸附作用,清除体内游离状态的毒物,迅速缓解症状。血液透析是血液与透析液间置以透析膜,利用弥散作用清除体内毒物。
护理措施
清除毒物:对口服中毒,应立即用温开水给予及时有效的洗胃,以防止毒物吸收。洗胃时胃管口径越粗越好,以减少洗胃时间。胃管插入后先吸净胃内液体,再向内注入胃液,每次300~500ml,注意观察洗胃液的颜色、气味及液量,直至无色无味为止,对重症患者可保留胃管12~24小时,必要时再次冲洗。有皮肤及头发污染者,要及时清洗,并脱掉污染的衣物。
配合治疗: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给予阿托品,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阿托品化。在用药过程中要做到:在观察中用药,在用药中观察。既要积极足量用药,又要谨慎细致观察。当患者有“阿托品化”表现后,应给予维持剂量治疗。对阿托品过量或中毒的患者,一旦确诊,应果断停药,胆碱酯酶复能剂应早期用药,对疗效明显的重度中毒患者可给予冲击量。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每5~15分钟测1次生命体征、观察瞳孔及神志变化并做好记录[3],易发生中间综合征的重度农药中毒的患者,注意患者肌力的情况。中间综合征最早出现的是面部及颈部肌群的无力,表现为眼睑上抬无力、表情淡漠、无笑容,甚至咀嚼肌无力、平卧时头不能抬起、坐位时患者头偏向一侧,继之出现四肢近端肌群的无力、患者上肢不能抬起,双下肢行走无力。一旦出现呼吸肌无力,立即插管、间断或持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重症监护。
防止反跳现象:反跳一般发生在中毒后2~7天,多在病情好转后重新出现农药中毒症状并加重,及早发现先兆症状的出现,反跳前都有异常的表现如精神萎靡、胸闷、憋气、出汗、流诞、脸色由红转白、瞳孔缩小、肌肉震颤、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
心理护理:由于各种因素的精神刺激,导致患者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产生心理冲动、绝望,出现自杀行为,患者经抢救清醒后常产生恐惧,羞于见人,仍存在轻生的消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耐心开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生活的勇气,更好地配合治疗,使之早日康复。
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医生精心细致大的治疗,护士体贴入微的呵护,不仅可以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建生活信心,防止再次轻生。
参考文献
1 刘均娥.急性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13.
2 孙立军,周丽红,杨亚萍,等.3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中华医学论坛杂志,2003,3(2):75.
3 连改香,王建秀,任岚.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15-416.
4 赵德禄,李立君.国内外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94,33:630-632.
关键词 有机磷 中毒 抢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44
资料与方法
6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全部为口服中毒,其中男23例,女40例,重度患者40例,抢救成功58例。5例因送医不及时中毒时间超过12小时,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临床表现及分级标准:⑴轻度中毒:短时间内接触较大剂量的有机磷农药后,24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瞳孔可缩小,血胆碱酯酶活力50%~70%。⑵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肌颤、瞳孔缩小明显,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步履蹒跚、意识清楚或模糊,血膽碱酯酶活力30%~50%。⑶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①肺水肿;②昏迷;③呼吸肌麻痹;④脑水肿;⑤胆碱酯酶活力在30%以下。
急救方法:①迅速清除毒物:凡24小时内入院一律彻底洗胃,以温清水为宜。神志清、合作者可口服洗胃,对不合作或昏迷患者要插管洗胃,以减少毒物的吸收。②尽早足量给予特效解毒剂的应用:阿托品是首选的特效解毒剂,以重度中毒的给药剂量为宜。早期足量反复地使用阿托品,尽快达到阿托品化。阿托品化后改为维持量。在用阿托品的同时,对中度和重度患者早期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力,消除和减轻烟碱样症状。首选药物为氯磷定,其水溶性大,有效量因含量高,不良反应小,静脉应用或肌注均可。③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和呼吸衰竭,预防感染。有呼吸麻痹征象时及时给予气管插管,间断或持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感染应早期应用抗生素。④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重度中毒患者可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法,血液灌流是利用灌流器中活性炭吸附作用,清除体内游离状态的毒物,迅速缓解症状。血液透析是血液与透析液间置以透析膜,利用弥散作用清除体内毒物。
护理措施
清除毒物:对口服中毒,应立即用温开水给予及时有效的洗胃,以防止毒物吸收。洗胃时胃管口径越粗越好,以减少洗胃时间。胃管插入后先吸净胃内液体,再向内注入胃液,每次300~500ml,注意观察洗胃液的颜色、气味及液量,直至无色无味为止,对重症患者可保留胃管12~24小时,必要时再次冲洗。有皮肤及头发污染者,要及时清洗,并脱掉污染的衣物。
配合治疗: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给予阿托品,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阿托品化。在用药过程中要做到:在观察中用药,在用药中观察。既要积极足量用药,又要谨慎细致观察。当患者有“阿托品化”表现后,应给予维持剂量治疗。对阿托品过量或中毒的患者,一旦确诊,应果断停药,胆碱酯酶复能剂应早期用药,对疗效明显的重度中毒患者可给予冲击量。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每5~15分钟测1次生命体征、观察瞳孔及神志变化并做好记录[3],易发生中间综合征的重度农药中毒的患者,注意患者肌力的情况。中间综合征最早出现的是面部及颈部肌群的无力,表现为眼睑上抬无力、表情淡漠、无笑容,甚至咀嚼肌无力、平卧时头不能抬起、坐位时患者头偏向一侧,继之出现四肢近端肌群的无力、患者上肢不能抬起,双下肢行走无力。一旦出现呼吸肌无力,立即插管、间断或持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重症监护。
防止反跳现象:反跳一般发生在中毒后2~7天,多在病情好转后重新出现农药中毒症状并加重,及早发现先兆症状的出现,反跳前都有异常的表现如精神萎靡、胸闷、憋气、出汗、流诞、脸色由红转白、瞳孔缩小、肌肉震颤、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
心理护理:由于各种因素的精神刺激,导致患者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产生心理冲动、绝望,出现自杀行为,患者经抢救清醒后常产生恐惧,羞于见人,仍存在轻生的消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耐心开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生活的勇气,更好地配合治疗,使之早日康复。
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医生精心细致大的治疗,护士体贴入微的呵护,不仅可以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建生活信心,防止再次轻生。
参考文献
1 刘均娥.急性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13.
2 孙立军,周丽红,杨亚萍,等.3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中华医学论坛杂志,2003,3(2):75.
3 连改香,王建秀,任岚.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15-416.
4 赵德禄,李立君.国内外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94,33:6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