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3年云南绿汁江流域干热河谷区葡萄栽培面积由2.47公顷扩大到666.67公顷,葡萄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汁江河谷区 ;葡萄 ;产业
中图分类号 S663.1
Abstract The grape cultivation area in Yunnan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has increased from 2.47 hectare to 666.7 hectare in nearly three years. With the grape industry rapidly developed some problems were enmerge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pe industry in Yunnan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alyzes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grape ;industry
绿汁江流域属于红河水系,流域河谷区海拔约780 m,年均气温22.9 ℃,年均降雨量600-700 m(主要集中在6-10月),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干湿分明,雨热同期,全年霜期很短或无霜期。该区人均耕地面积大,非常适宜种植鲜食葡萄。从2011年开始引进企业种植葡萄,截止到2014年,位于该区域两岸的双柏县大麦地镇和新平县老厂乡共引进13家企业,投资20亿元,种植666.67 hm2鲜食葡萄,初步形成规模。目前,该地区种植的夏黑、红地球葡萄1-4月份上市,含糖量高,色泽好,产值达30-45万元/hm2。但由于绿汁江河谷区葡萄产业发展快速,大多数种植企业缺乏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使得区域内葡萄产业的发展凸显出一些问题。
1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发展趋势
1.1 产业规模和功能稳步发展
自2011年引进双柏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2.47 hm2红地球葡萄以来,在绿汁江沿岸,逐步引进13家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共流转、租赁土地的形式建立葡萄基地,截至到2014年5月,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66.67 hm2。农户将土地出租给企业建立基地,并到基地打工,在推进葡萄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农户的收入。
该产区双柏县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初步计划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和双柏绿汁江流域开发项目为契机,结合云南冬季生态观光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度假等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绿汁江流域独特的气候、生态、民俗、文化等优势,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在位于绿汁江低热河谷区的大麦地镇普龙村委会建设既具有生产、窖藏、生活、商务、展卖、旅游等6大功能,又突出红酒的生产及品鉴、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庭院式酒庄——“绿汁江河谷葡萄酒庄园”。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将逐渐兴起。
绿汁江流域的葡萄产业仍将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随着区域内土地整理、水利、交通等项目的实施,冷库、水果交易市场的建设,基础设施得到巨大的改善;随着大量资本转向具有较高收益的葡萄产业,前来进行土地开发以种植葡萄的企业越来越多,该产区的葡萄产业规模将稳步发展。
1.2 栽培模式逐步丰富
绿汁江流域葡萄果园大多数沿用省外传统的高密度多主蔓扇形修剪的篱架栽培模式,也有小部分果园采用较为先进的 “高、宽、垂”栽培模式和小棚架。篱架栽培一般采用株行距1.5 m×(0.3-0.4)m,每667 m2种植800株以上,主要优点是作业比较方便,地面辐射强,通风透光较好,利于增进葡萄品质,利于早期丰产;缺点但具有效架面较小、利用光照较不充分、结果部位较低、日灼较重、易受病害侵染、用工量较大等[1]。“高、宽、垂”栽培模式是较为先进的葡萄整形和修剪技术,具有病害较轻、产量较高、节省劳动力、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及易于生产出优质的鲜食葡萄等特点,该技术的逐步应用将为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支撑。
1.3 区域优势逐步显现
2013年12月-2014年1月,云南省经过历史性低温考验,元谋等干热河谷热区等地出现降雪,极端低温达到-3 ℃,给当地葡萄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同期,绿汁江干热河谷区极端最低温度为3 ℃,对于非花期葡萄生长影响较小。
随着“滇中1小时城市圈”交通骨干网络的建设,区域内交通网络已经得到巨大改善,产品可辐射楚雄、玉溪、昆明周边,2013年冬季上市的错季鲜食红地球葡萄分别销往成都、昆明等地区,供不应求,市场行情较好。
较好的光热资源和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将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保障。
1.4 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绿汁江流域葡萄以晚熟品种红地球为主,占80 %,早熟品种夏黑占15 %,其他品种占5 %。品种结构较为单一,但随着种植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分别引进克瑞森、阳光玫瑰、京蜜、京翠、京香玉等鲜食品种进行区域性种植观察,部分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为鲜食葡萄品种的选择提供更多类型。
当地初步开展酿酒葡萄种植,主要以摩尔多瓦为主,初步探索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并计划引进霞多丽、赤霞珠、梅鹿辄、品丽珠等几个经典的酿酒葡萄品种进行试种和葡萄酒的酿造。葡萄品种的逐渐丰富,将为绿汁江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2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优质早熟品种匮乏,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干热河谷区最大的优势是1-2月份成熟的错季晚熟葡萄品种和3月中旬到5月底成熟的早熟品种,2个时期的鲜食葡萄价格为全年最高。但绿汁江河谷区从5月初开始,最高气温达到40 ℃以上,不利于红地球等红色品种着色,所以在5月初以后上市的红地球葡萄商品性较差。大多数企业在5月份选择红地球上市,早、晚熟品种优势未能完全体现,存在早熟品种单一、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2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
该产区大多数采用高密度多主蔓扇形修剪的篱架栽培模式。在生产中单(双)篱架栽培模式消耗大量劳动力,使得当地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等问题日渐突出。该模式在消耗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加重了企业负担,已成为制约当地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栽培管理中存在重产轻质、盲目追求高产、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板结、土壤结构破坏严重等问题。生产过程中存在种植效益降低、病虫害防控压力增大、葡萄园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的潜在风险,如果不及时在栽培模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标准化调整,将严重影响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缺乏良种引进渠道,苗木市场混乱
绿汁江河谷区葡萄苗木大多数来源于宾川等地个体苗圃经营的自根苗,部分果园采用直接扦插建园,仅极少数企业从省外购买嫁接苗,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其质量好坏已在葡萄长势、抗逆性等方面有所体现。同时,该产区缺乏对毁灭性虫害葡萄根瘤蚜及根结线虫等有抗性的砧木嫁接苗的引进和利用[2]。
2.4 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
绿汁江河谷区葡萄生产大多数以企业为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和销售,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生产要素未能有效配置,信息无法分享,在产业化水平上没有形成合力,与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差距较大。已建成2个葡萄专业合作社,但生产中缺乏实质性合作,使得葡萄在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缺乏统一组织,市场竞争力弱。
3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十一五”以来,双柏县委、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两业三区”产业发展规划,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论证,因地制宜,制定出了《双柏县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积极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葡萄为主导的热作产业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以绿汁江流域产业开发的政策为契机,大力提升葡萄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组织水平,通过开展“县所科技合作”(双柏县与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引进科研单位中较为先进的葡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并加以示范。结合绿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品牌建设,进行规范化种植,获得“早熟、优质、安全”的葡萄,有效提升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绿汁江流域作为新兴的早熟鲜食葡萄产区,随着“高宽垂”栽培模式推广、破眠剂的使用、促成栽培、滴灌节水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控等集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葡萄必将成为促进该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高原特色产业。
3.1 引进和筛选葡萄良种
进一步深化县所合作,引进由科研单位筛选的优质、早熟、耐储运和具有独特风味的葡萄品种进行区域性试验种植;同时通过多渠道引进并筛选能够在3月中旬到4月底之间上市的早熟品种及能够在5月份上市的白色和黄色的品质较好的中晚熟品种。利用独特的冬季光热资源,将红地球等品种在8月中旬进行修剪,供应圣诞节、元旦和中秋节市场。利用不同品种特性,采取不同种植策略,结合产期调控等措施,促进葡萄收益最大化。
3.2 促进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通过实施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和绿色食品品牌化战略,从栽培模式、水肥、土壤、农药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借助“县所合作”平台,就栽培模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引进科研单位集成的葡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结合绿汁江流域特殊的气候类型,进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制定和实施,生产优质绿色葡萄。
3.3 促使上市时间合理化
目前,绿汁江河谷区鲜食葡萄选择在1至4月上市,错开葡萄大量上市时期,销售价格普遍较高。由于该产区存在低温冻害和高温着色困难等制约因素,因此,早熟品种在12月底进行修剪,1月中旬后萌芽,错过全年的极端低温期,在4月底之前完成销售,确保市场价格较高的同时避开高温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晚熟品种建议在8月中旬进行修剪,8月下旬萌芽,12月底开始上市,供应圣诞节、元旦和春节市场;黄色和白色的中晚熟品种可以同早熟或晚熟品种一起修剪,分别在5月初到6月之间及中秋节上市,市场价格也比较理想。
3.4 培植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
创造有利环境,选择生产技术、管理和销售模式等方面较为优秀的企业进行扶持种植,大力培植龙头企业,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其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分享,带动其它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葡萄绿色食品产地认证和品牌注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鲜食葡萄品牌。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和中央、省、州大力支持交通、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绿汁江流域道路交通、配水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关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促进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庆山. 中国葡萄志[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25-31.
[2] 张永辉,刘海刚,张 武,等. 云南高原特色葡萄产业现状及建议[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3(5):64-66.
关键词 绿汁江河谷区 ;葡萄 ;产业
中图分类号 S663.1
Abstract The grape cultivation area in Yunnan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has increased from 2.47 hectare to 666.7 hectare in nearly three years. With the grape industry rapidly developed some problems were enmerge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pe industry in Yunnan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alyzes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grape ;industry
绿汁江流域属于红河水系,流域河谷区海拔约780 m,年均气温22.9 ℃,年均降雨量600-700 m(主要集中在6-10月),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干湿分明,雨热同期,全年霜期很短或无霜期。该区人均耕地面积大,非常适宜种植鲜食葡萄。从2011年开始引进企业种植葡萄,截止到2014年,位于该区域两岸的双柏县大麦地镇和新平县老厂乡共引进13家企业,投资20亿元,种植666.67 hm2鲜食葡萄,初步形成规模。目前,该地区种植的夏黑、红地球葡萄1-4月份上市,含糖量高,色泽好,产值达30-45万元/hm2。但由于绿汁江河谷区葡萄产业发展快速,大多数种植企业缺乏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使得区域内葡萄产业的发展凸显出一些问题。
1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发展趋势
1.1 产业规模和功能稳步发展
自2011年引进双柏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2.47 hm2红地球葡萄以来,在绿汁江沿岸,逐步引进13家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共流转、租赁土地的形式建立葡萄基地,截至到2014年5月,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66.67 hm2。农户将土地出租给企业建立基地,并到基地打工,在推进葡萄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农户的收入。
该产区双柏县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初步计划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和双柏绿汁江流域开发项目为契机,结合云南冬季生态观光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度假等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绿汁江流域独特的气候、生态、民俗、文化等优势,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在位于绿汁江低热河谷区的大麦地镇普龙村委会建设既具有生产、窖藏、生活、商务、展卖、旅游等6大功能,又突出红酒的生产及品鉴、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庭院式酒庄——“绿汁江河谷葡萄酒庄园”。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将逐渐兴起。
绿汁江流域的葡萄产业仍将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随着区域内土地整理、水利、交通等项目的实施,冷库、水果交易市场的建设,基础设施得到巨大的改善;随着大量资本转向具有较高收益的葡萄产业,前来进行土地开发以种植葡萄的企业越来越多,该产区的葡萄产业规模将稳步发展。
1.2 栽培模式逐步丰富
绿汁江流域葡萄果园大多数沿用省外传统的高密度多主蔓扇形修剪的篱架栽培模式,也有小部分果园采用较为先进的 “高、宽、垂”栽培模式和小棚架。篱架栽培一般采用株行距1.5 m×(0.3-0.4)m,每667 m2种植800株以上,主要优点是作业比较方便,地面辐射强,通风透光较好,利于增进葡萄品质,利于早期丰产;缺点但具有效架面较小、利用光照较不充分、结果部位较低、日灼较重、易受病害侵染、用工量较大等[1]。“高、宽、垂”栽培模式是较为先进的葡萄整形和修剪技术,具有病害较轻、产量较高、节省劳动力、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及易于生产出优质的鲜食葡萄等特点,该技术的逐步应用将为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支撑。
1.3 区域优势逐步显现
2013年12月-2014年1月,云南省经过历史性低温考验,元谋等干热河谷热区等地出现降雪,极端低温达到-3 ℃,给当地葡萄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同期,绿汁江干热河谷区极端最低温度为3 ℃,对于非花期葡萄生长影响较小。
随着“滇中1小时城市圈”交通骨干网络的建设,区域内交通网络已经得到巨大改善,产品可辐射楚雄、玉溪、昆明周边,2013年冬季上市的错季鲜食红地球葡萄分别销往成都、昆明等地区,供不应求,市场行情较好。
较好的光热资源和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将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保障。
1.4 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绿汁江流域葡萄以晚熟品种红地球为主,占80 %,早熟品种夏黑占15 %,其他品种占5 %。品种结构较为单一,但随着种植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分别引进克瑞森、阳光玫瑰、京蜜、京翠、京香玉等鲜食品种进行区域性种植观察,部分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为鲜食葡萄品种的选择提供更多类型。
当地初步开展酿酒葡萄种植,主要以摩尔多瓦为主,初步探索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并计划引进霞多丽、赤霞珠、梅鹿辄、品丽珠等几个经典的酿酒葡萄品种进行试种和葡萄酒的酿造。葡萄品种的逐渐丰富,将为绿汁江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2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优质早熟品种匮乏,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干热河谷区最大的优势是1-2月份成熟的错季晚熟葡萄品种和3月中旬到5月底成熟的早熟品种,2个时期的鲜食葡萄价格为全年最高。但绿汁江河谷区从5月初开始,最高气温达到40 ℃以上,不利于红地球等红色品种着色,所以在5月初以后上市的红地球葡萄商品性较差。大多数企业在5月份选择红地球上市,早、晚熟品种优势未能完全体现,存在早熟品种单一、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2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
该产区大多数采用高密度多主蔓扇形修剪的篱架栽培模式。在生产中单(双)篱架栽培模式消耗大量劳动力,使得当地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等问题日渐突出。该模式在消耗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加重了企业负担,已成为制约当地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栽培管理中存在重产轻质、盲目追求高产、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板结、土壤结构破坏严重等问题。生产过程中存在种植效益降低、病虫害防控压力增大、葡萄园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的潜在风险,如果不及时在栽培模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标准化调整,将严重影响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缺乏良种引进渠道,苗木市场混乱
绿汁江河谷区葡萄苗木大多数来源于宾川等地个体苗圃经营的自根苗,部分果园采用直接扦插建园,仅极少数企业从省外购买嫁接苗,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其质量好坏已在葡萄长势、抗逆性等方面有所体现。同时,该产区缺乏对毁灭性虫害葡萄根瘤蚜及根结线虫等有抗性的砧木嫁接苗的引进和利用[2]。
2.4 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
绿汁江河谷区葡萄生产大多数以企业为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和销售,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生产要素未能有效配置,信息无法分享,在产业化水平上没有形成合力,与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差距较大。已建成2个葡萄专业合作社,但生产中缺乏实质性合作,使得葡萄在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缺乏统一组织,市场竞争力弱。
3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十一五”以来,双柏县委、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两业三区”产业发展规划,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论证,因地制宜,制定出了《双柏县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积极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葡萄为主导的热作产业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以绿汁江流域产业开发的政策为契机,大力提升葡萄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组织水平,通过开展“县所科技合作”(双柏县与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引进科研单位中较为先进的葡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并加以示范。结合绿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品牌建设,进行规范化种植,获得“早熟、优质、安全”的葡萄,有效提升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绿汁江流域作为新兴的早熟鲜食葡萄产区,随着“高宽垂”栽培模式推广、破眠剂的使用、促成栽培、滴灌节水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控等集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葡萄必将成为促进该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高原特色产业。
3.1 引进和筛选葡萄良种
进一步深化县所合作,引进由科研单位筛选的优质、早熟、耐储运和具有独特风味的葡萄品种进行区域性试验种植;同时通过多渠道引进并筛选能够在3月中旬到4月底之间上市的早熟品种及能够在5月份上市的白色和黄色的品质较好的中晚熟品种。利用独特的冬季光热资源,将红地球等品种在8月中旬进行修剪,供应圣诞节、元旦和中秋节市场。利用不同品种特性,采取不同种植策略,结合产期调控等措施,促进葡萄收益最大化。
3.2 促进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通过实施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和绿色食品品牌化战略,从栽培模式、水肥、土壤、农药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借助“县所合作”平台,就栽培模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引进科研单位集成的葡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结合绿汁江流域特殊的气候类型,进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制定和实施,生产优质绿色葡萄。
3.3 促使上市时间合理化
目前,绿汁江河谷区鲜食葡萄选择在1至4月上市,错开葡萄大量上市时期,销售价格普遍较高。由于该产区存在低温冻害和高温着色困难等制约因素,因此,早熟品种在12月底进行修剪,1月中旬后萌芽,错过全年的极端低温期,在4月底之前完成销售,确保市场价格较高的同时避开高温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晚熟品种建议在8月中旬进行修剪,8月下旬萌芽,12月底开始上市,供应圣诞节、元旦和春节市场;黄色和白色的中晚熟品种可以同早熟或晚熟品种一起修剪,分别在5月初到6月之间及中秋节上市,市场价格也比较理想。
3.4 培植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
创造有利环境,选择生产技术、管理和销售模式等方面较为优秀的企业进行扶持种植,大力培植龙头企业,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其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分享,带动其它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葡萄绿色食品产地认证和品牌注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鲜食葡萄品牌。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和中央、省、州大力支持交通、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绿汁江流域道路交通、配水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关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促进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庆山. 中国葡萄志[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25-31.
[2] 张永辉,刘海刚,张 武,等. 云南高原特色葡萄产业现状及建议[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3(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