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早期资本主义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率,但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经典社会主义就是在继承其生产力水平、克服其社会不公平状态,苏联特别是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则继承了经典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导致了效率的缺失和共同贫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扬弃前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历史,开辟了效率和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效率;公平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5-02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但是,丰富发展的实践冲击着既存的理论,首当其冲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要求明显不能与现实相吻合,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也使共同富裕的目标扑朔迷离。实践的结果背离了理论的初衷,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困惑,因此,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来澄清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消除困惑,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脱胎于苏联及中国的的传统社会主义,而苏联及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在苏联及中国的派生性发展,经典社会主义是相对于早期资本主义而言的,它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资本主义种种弊端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因此,只有说明什么是资本主义,才能一步步地说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黄仁宇指出:“‘资本主义’是一个常用的名词,不时出现于众人的笔下和口语之中。可是要给这名词适当的定义,则非常困难。”但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资本主义”,就能透过繁芜丛杂的表象,看清其本来面目。唯物史观认为,一切时代的各种斗争归根结底都围绕经济发展的中轴展开,并将最后归结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的方向上。随着经济中轴的变动,社会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从这个基本的观点出发,资本主义的本来含义应从经济角度去界定:资本主义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在这种社会经济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取得利润,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一整套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资本主义成为一种以经济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后,其政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又保护人们最大限度的谋求利润最大化的权利。资本主义制度激发了人们追求利润的积极性,在其初期阶段,资本主义就创造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早期资本主义在带来较高的效率的同时,造成了社会极不平等和严重的贫富分化,马克思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严重的贫富分化进一步导致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另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每个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缺乏社会有机协调,造成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这种早期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体制致使经济危机频频发生,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其根源仍在于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不公正的财富分配所导致的大多数人的购买力滞后。人们无力购买商品,使得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从而诱发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源于严重的贫富分化。
总之,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具备了较高的经济效率,但却忽视了社会公平,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看到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在严密考察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社会的新构想。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同时,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正是财富分配不均和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阶级对立是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贫富差距导致了严重的阶级对立和经济危机,要消除这种现象,只有在继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达到。实行公有制后,整个社会才能将整个社会生产按照统一的计划来调节,进而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如恩格斯所指:“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在公有制或者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也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率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分配。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具备了与以往相比相当高的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但忽视了社会的公平。在资本主义社会所无法容纳的生产力基础上诞生的社会主义,则继承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并消除了其弊端,使社会在继续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实现社会的公平。更进一步讲,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只重视效率问题,没有看到维护公平对实现效率的重要意义。对公平的忽视导致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成为资本主社会最终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原因。
应当指出,马克思所认为的经典社会主义不是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两个社会形态,而是前后相继的历史过程,经典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的。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问题的本质”是:“无产阶级解放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的”。同时,这种物质基础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这种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所无力容纳的社会化大生产,二是這种物质基础同时意味着丰富的物质财富。若干年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中国等落后国家实现了派生性发展,诞生了现实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最大区别就是缺乏物质基础。缺乏物质基础的公有制和“社会计划调节”,只能导致缺乏效率的公平。马克思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不但需要有能实现这个变革的无产阶级,而且还需要有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至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情况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看,苏联、中国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弥补物质基础的薄弱,才能实现经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在苏联,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碰壁后,列宁改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实现从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迂回过渡。斯大林上台后,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推行高速工业化政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等措施,虽然成就不小,但问题也越积越多,最终却导致了畸形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严重缺失,成为后来苏联垮台的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具备了实现社会公平的生产关系条件,但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以弥补物质基础的缺失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在很长时间内被严格限制在单纯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狭窄范围内,并且这种意识与阶级斗争的思维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进而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使非公有制经济和自由市场完全没有合法的生存空间,使中国社会主义陷入了相对公平,但却是共同贫穷的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核心在于经济发展和成果分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命题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在于中国社会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进入了社会主义,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特征,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为它不具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命题使大力发展生产力摆脱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的“紧箍咒”。原本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而加以批判的包产到户,个体、私营经济以及自由市场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上升到50.9%,2006年,我国私有制经济GDP的比重已达到63%,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比重已达到67.5%。计划经济体制也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作出总结:“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逐步克服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效率缺失、共同贫穷的状况,与经典社会主义的在目的和功能方面趋于一致。经典社会主义是在继承资本主义高效率的基础上,克服其严重不公平的分配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初步具备了在继续推进高效率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物质财富为社会公众共同享有,促进社会公平的能力。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效率和公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主题。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完成应该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发展起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和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3\]李炳炎,唐思航.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则\[J\].学习论坛,2008,(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效率;公平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5-02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但是,丰富发展的实践冲击着既存的理论,首当其冲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要求明显不能与现实相吻合,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也使共同富裕的目标扑朔迷离。实践的结果背离了理论的初衷,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困惑,因此,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来澄清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消除困惑,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脱胎于苏联及中国的的传统社会主义,而苏联及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在苏联及中国的派生性发展,经典社会主义是相对于早期资本主义而言的,它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资本主义种种弊端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因此,只有说明什么是资本主义,才能一步步地说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黄仁宇指出:“‘资本主义’是一个常用的名词,不时出现于众人的笔下和口语之中。可是要给这名词适当的定义,则非常困难。”但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资本主义”,就能透过繁芜丛杂的表象,看清其本来面目。唯物史观认为,一切时代的各种斗争归根结底都围绕经济发展的中轴展开,并将最后归结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的方向上。随着经济中轴的变动,社会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从这个基本的观点出发,资本主义的本来含义应从经济角度去界定:资本主义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在这种社会经济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取得利润,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一整套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资本主义成为一种以经济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后,其政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又保护人们最大限度的谋求利润最大化的权利。资本主义制度激发了人们追求利润的积极性,在其初期阶段,资本主义就创造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早期资本主义在带来较高的效率的同时,造成了社会极不平等和严重的贫富分化,马克思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严重的贫富分化进一步导致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另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每个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缺乏社会有机协调,造成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这种早期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体制致使经济危机频频发生,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其根源仍在于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不公正的财富分配所导致的大多数人的购买力滞后。人们无力购买商品,使得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从而诱发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源于严重的贫富分化。
总之,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具备了较高的经济效率,但却忽视了社会公平,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看到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在严密考察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社会的新构想。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同时,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正是财富分配不均和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阶级对立是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贫富差距导致了严重的阶级对立和经济危机,要消除这种现象,只有在继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达到。实行公有制后,整个社会才能将整个社会生产按照统一的计划来调节,进而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如恩格斯所指:“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在公有制或者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也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率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分配。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具备了与以往相比相当高的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但忽视了社会的公平。在资本主义社会所无法容纳的生产力基础上诞生的社会主义,则继承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并消除了其弊端,使社会在继续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实现社会的公平。更进一步讲,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只重视效率问题,没有看到维护公平对实现效率的重要意义。对公平的忽视导致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成为资本主社会最终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原因。
应当指出,马克思所认为的经典社会主义不是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两个社会形态,而是前后相继的历史过程,经典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的。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问题的本质”是:“无产阶级解放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的”。同时,这种物质基础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这种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所无力容纳的社会化大生产,二是這种物质基础同时意味着丰富的物质财富。若干年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中国等落后国家实现了派生性发展,诞生了现实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最大区别就是缺乏物质基础。缺乏物质基础的公有制和“社会计划调节”,只能导致缺乏效率的公平。马克思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不但需要有能实现这个变革的无产阶级,而且还需要有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至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情况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看,苏联、中国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弥补物质基础的薄弱,才能实现经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在苏联,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碰壁后,列宁改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实现从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迂回过渡。斯大林上台后,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推行高速工业化政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等措施,虽然成就不小,但问题也越积越多,最终却导致了畸形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严重缺失,成为后来苏联垮台的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具备了实现社会公平的生产关系条件,但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以弥补物质基础的缺失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在很长时间内被严格限制在单纯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狭窄范围内,并且这种意识与阶级斗争的思维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进而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使非公有制经济和自由市场完全没有合法的生存空间,使中国社会主义陷入了相对公平,但却是共同贫穷的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核心在于经济发展和成果分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命题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在于中国社会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进入了社会主义,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特征,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为它不具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命题使大力发展生产力摆脱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的“紧箍咒”。原本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而加以批判的包产到户,个体、私营经济以及自由市场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上升到50.9%,2006年,我国私有制经济GDP的比重已达到63%,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比重已达到67.5%。计划经济体制也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作出总结:“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逐步克服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效率缺失、共同贫穷的状况,与经典社会主义的在目的和功能方面趋于一致。经典社会主义是在继承资本主义高效率的基础上,克服其严重不公平的分配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初步具备了在继续推进高效率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物质财富为社会公众共同享有,促进社会公平的能力。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效率和公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主题。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完成应该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发展起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和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3\]李炳炎,唐思航.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则\[J\].学习论坛,2008,(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