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前我才6岁,进了村上刚办的幼儿园。
幼儿园每天都会提供一顿午餐,需要自己带去一只碗。20世纪60年代初,塑料产品还极少见,家长们怕孩子会摔了碗,通常不让孩子拿瓷碗去幼儿园,大多数孩子用一小节竹筒做碗,而我奶奶干脆让我带了个破瓦钵子去装饭。
喜新厌旧是孩子们的天性,日子久了,我讨厌拿着那个灰不溜丢的瓦钵子,有天趁爷爷奶奶不注意,拿走了家里那个印有彩色花纹图案的瓷碗。幼儿园开设在村上的祠堂里,只有一位老师和一名员工,这名员工正好是我家隔壁的李奶奶。她很爱清洁,每天都要烧开水先把大家的碗泡洗一遍才打饭;她做事很公平,因为每天每人的定量只有一两半米,无论谁也只能得到拳头那么大的一疙瘩饭。有些孩子不带筷子或勺子,抓起熱饭就往嘴里塞,也有些调皮的孩子吃了自己的又抢别人的,整个场面乱糟糟的。
这天我正吃着饭,有个比我大一岁、高我一头的同学突然闯了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手猛地伸进我碗里抓饭。我一时没防备,手里的碗“啪”的一声落了地。
下午放学了,孩子们都走了,而我却拿着破成三块的碗,无可奈何地站在祠堂门口,因为打破了碗,不敢回家。
那年月,孩子打破了碗,大多是要挨打的。前一年我家隔壁的那位姐姐打破了一只碗,慌里慌张把碎片埋在屋后,可是被弟弟告了密,她父亲把她揪到屋后挖出那些破碎的碗片,打得她的屁股三天都坐不了凳子。前些天邻家有个男孩打破一只碗,吓得躲到外面两天都不敢回家,最后家人在很远的一片草堆里才找到他……而我今天打破了碗,该怎么办呢?
“补碗喽,补碗喽……”那一连声的呼喊使我眼睛一亮,只见有位补碗的老人进村来了。他挑着副担子,一头是一只小木箱,一头是一只篾筐。来到祠堂门口,他从筐里拿出一把小凳子坐下来,打开箱子,里面放了许多补碗的工具。他又连声呼喊着,不一会儿便陆续地来了几个拿着破碗的人。老人便补起碗来,引来了许多围观的孩子。
老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几个人都拿着补好的碗走了,可我还拿着碗呆呆地站着。老人看看我的碗说:“回家拿钱来吧,你这个碗,要一角钱。”
我满腔委屈地喊了声“爷爷……”便呜呜地哭了起来。
老人一下子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时,李奶奶打扫完祠堂出门来了。她叹息着说:“这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小就没了父亲,日子真难过,你看,碗也被人打掉了,吓得不敢回家了。”
老人看了看我,叹了口气,然后接过我手中的破碗,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把小巧精致的胡琴钻,对准碗片的边缘来回拉动弦弓,随着钻头不停地旋转,坚硬的碗片上被钻出一个个细密的小孔。他吹掉小孔上的碎粉末,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合适的泥塑模具,按碗的原型,把碗片装进了模具,然后又拿来一些细小的铜扣子,一个个嵌入钻好的小孔,接着又用一把小小的锤子,把铜扣子一个个铆进小孔,使碗片之间拉紧。最后,他打开一个小盒子,拿出白色的“釉粉”,小心翼翼地抹进碗片之间的缝隙里。
打碎的碗终于被老人补好了。我拿着补好的碗对着阳光照了照,没有一点儿亮光,跑到小溪里盛了碗水,一点儿也不漏。这时我总算放心地抹了把泪,刚想谢谢老人,可转身一看,老人已经挑着担子离开了村子,消失在夕阳的余晖里。
60年过去了,想必那善良的老人早已离世,补碗这种传统的手工艺也早已在乡村消失,但曾经的“碗”事,我始终难忘。
责编/清风
幼儿园每天都会提供一顿午餐,需要自己带去一只碗。20世纪60年代初,塑料产品还极少见,家长们怕孩子会摔了碗,通常不让孩子拿瓷碗去幼儿园,大多数孩子用一小节竹筒做碗,而我奶奶干脆让我带了个破瓦钵子去装饭。
喜新厌旧是孩子们的天性,日子久了,我讨厌拿着那个灰不溜丢的瓦钵子,有天趁爷爷奶奶不注意,拿走了家里那个印有彩色花纹图案的瓷碗。幼儿园开设在村上的祠堂里,只有一位老师和一名员工,这名员工正好是我家隔壁的李奶奶。她很爱清洁,每天都要烧开水先把大家的碗泡洗一遍才打饭;她做事很公平,因为每天每人的定量只有一两半米,无论谁也只能得到拳头那么大的一疙瘩饭。有些孩子不带筷子或勺子,抓起熱饭就往嘴里塞,也有些调皮的孩子吃了自己的又抢别人的,整个场面乱糟糟的。
这天我正吃着饭,有个比我大一岁、高我一头的同学突然闯了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手猛地伸进我碗里抓饭。我一时没防备,手里的碗“啪”的一声落了地。
下午放学了,孩子们都走了,而我却拿着破成三块的碗,无可奈何地站在祠堂门口,因为打破了碗,不敢回家。
那年月,孩子打破了碗,大多是要挨打的。前一年我家隔壁的那位姐姐打破了一只碗,慌里慌张把碎片埋在屋后,可是被弟弟告了密,她父亲把她揪到屋后挖出那些破碎的碗片,打得她的屁股三天都坐不了凳子。前些天邻家有个男孩打破一只碗,吓得躲到外面两天都不敢回家,最后家人在很远的一片草堆里才找到他……而我今天打破了碗,该怎么办呢?
“补碗喽,补碗喽……”那一连声的呼喊使我眼睛一亮,只见有位补碗的老人进村来了。他挑着副担子,一头是一只小木箱,一头是一只篾筐。来到祠堂门口,他从筐里拿出一把小凳子坐下来,打开箱子,里面放了许多补碗的工具。他又连声呼喊着,不一会儿便陆续地来了几个拿着破碗的人。老人便补起碗来,引来了许多围观的孩子。
老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几个人都拿着补好的碗走了,可我还拿着碗呆呆地站着。老人看看我的碗说:“回家拿钱来吧,你这个碗,要一角钱。”
我满腔委屈地喊了声“爷爷……”便呜呜地哭了起来。
老人一下子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时,李奶奶打扫完祠堂出门来了。她叹息着说:“这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小就没了父亲,日子真难过,你看,碗也被人打掉了,吓得不敢回家了。”
老人看了看我,叹了口气,然后接过我手中的破碗,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把小巧精致的胡琴钻,对准碗片的边缘来回拉动弦弓,随着钻头不停地旋转,坚硬的碗片上被钻出一个个细密的小孔。他吹掉小孔上的碎粉末,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合适的泥塑模具,按碗的原型,把碗片装进了模具,然后又拿来一些细小的铜扣子,一个个嵌入钻好的小孔,接着又用一把小小的锤子,把铜扣子一个个铆进小孔,使碗片之间拉紧。最后,他打开一个小盒子,拿出白色的“釉粉”,小心翼翼地抹进碗片之间的缝隙里。
打碎的碗终于被老人补好了。我拿着补好的碗对着阳光照了照,没有一点儿亮光,跑到小溪里盛了碗水,一点儿也不漏。这时我总算放心地抹了把泪,刚想谢谢老人,可转身一看,老人已经挑着担子离开了村子,消失在夕阳的余晖里。
60年过去了,想必那善良的老人早已离世,补碗这种传统的手工艺也早已在乡村消失,但曾经的“碗”事,我始终难忘。
责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