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7125,这是一串密码。
在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体干部化身为企业服务专员,117名企业服务专员对接125家重点企业,“全天候”在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串密码,帮助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打開了一个新的世界——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薄板生产企业。
破产重整,这是一张“药方”。
在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提交了破产清算申请后,原本濒临“死亡”的重庆海虹服饰有限公司被裁定破产重整。依托“破产重整”这张“药方”,该公司开始“起死回生”之路。如今,海虹服饰公司的营业额稳步增长,与申请破产清算时相比,月营业额翻了一番,从每月50-60万元增长到了100-120万元。
近悦远来,这是一张名片。
得益于两江新区愈发优良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这张名片助力奥的斯机电重庆工厂的拼图面积不断扩大,在8年时间内发运10万余台电梯,提前两年兑现了对重庆“10年发运10万台电梯”的承诺,并且成为奥的斯全球金牌工厂、“工业4.0”示范工厂。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重庆,营商环境正从一个模糊的符号化成一个个清晰的具象。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营商环境“优一分”,经济发展便可“胜一筹”。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重庆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企业需求,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7月,重庆出台了《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提出91项目标任务、206项具体举措;2020年11月,重庆入选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2021年7月,重庆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强调,要切实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重庆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国际一流行列;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动作频频、大招连出,印证着“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发展思路。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部署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的城市,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重庆将承担起在中西部地区探索优化营商环境做法的重任,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大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等,带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形成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的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这于重庆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目标已定,行动必随。本期特别策划,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聚焦创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一线调研采访,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专家深入剖析、建言献策,看重庆在试点城市利好的加持下,如何创新打造营商环境“加强版”。
在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体干部化身为企业服务专员,117名企业服务专员对接125家重点企业,“全天候”在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串密码,帮助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打開了一个新的世界——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薄板生产企业。
破产重整,这是一张“药方”。
在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提交了破产清算申请后,原本濒临“死亡”的重庆海虹服饰有限公司被裁定破产重整。依托“破产重整”这张“药方”,该公司开始“起死回生”之路。如今,海虹服饰公司的营业额稳步增长,与申请破产清算时相比,月营业额翻了一番,从每月50-60万元增长到了100-120万元。
近悦远来,这是一张名片。
得益于两江新区愈发优良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这张名片助力奥的斯机电重庆工厂的拼图面积不断扩大,在8年时间内发运10万余台电梯,提前两年兑现了对重庆“10年发运10万台电梯”的承诺,并且成为奥的斯全球金牌工厂、“工业4.0”示范工厂。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重庆,营商环境正从一个模糊的符号化成一个个清晰的具象。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营商环境“优一分”,经济发展便可“胜一筹”。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重庆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企业需求,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7月,重庆出台了《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提出91项目标任务、206项具体举措;2020年11月,重庆入选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2021年7月,重庆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强调,要切实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重庆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国际一流行列;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动作频频、大招连出,印证着“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发展思路。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部署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的城市,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重庆将承担起在中西部地区探索优化营商环境做法的重任,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大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等,带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形成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的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这于重庆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目标已定,行动必随。本期特别策划,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聚焦创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一线调研采访,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专家深入剖析、建言献策,看重庆在试点城市利好的加持下,如何创新打造营商环境“加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