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书上有记载的三国美女,只有大小乔和甄宓。大、小乔是南国水乡的佳丽,甄宓则是北方梧桐树上的凤凰,正如《洛神赋》中所赞,她怀姿艳逸,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其卓然美态远胜于二乔。
甄宓之所以艳名远播,是因为与之瓜葛的男人皆非俗人:富二代袁熙(袁绍之子)、一代枭雄曹操、称雄霸主曹丕、多情才子曹植。
在古代,评判一个女人的成功,是以她身边男人的优秀程度为标尺的,由此可见,甄宓是足够成功的。
甄宓凭着聪慧美貌,嫁给了当时的北方霸主袁绍之二子袁熙。好景不长,不久曹军逼近,袁氏集团面临破产,袁熙告别娇妻,征战疆场,甄宓则留守府邸。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曹操听闻甄宓貌美过人,早想一睹芳泽,却不曾想被自己的长子曹丕捷足先登,曹操虽心胸狭窄,贪美好色,但毕竟与自己的儿子争女人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何况他多少还得顾及正室卞氏的感受。
曹丕攻陷邺都时,甄宓乱发遮面,泥垢着身,但依然无法掩盖那濯然出众的芳容。当他拨开她脸上的乱发时,惊为天人。
曹丕算不上懵懂少年,却依然情陷这个比自己大5岁的女人。
群雄割据,战火纷飞,甄宓知道做贞洁烈女的下场,势必死无葬身之地,何况,倾心于她的是貌美少年,她更没必要守身如玉。
红鸾帐内,夜夜温存,春宵一刻,刻刻千金。
那段日子,是她和曹丕最美好的时光,芙蓉帐暖,鹣鲽情深。
甄宓爱美,她的发髻日日更新,据说她每天都见到一条口含赤珠的绿蛇,它以盘卷的姿态向她传授各种梳法,称为灵蛇髻,宫女们纷纷效仿。
女为悦己者容,她如此花费心思,无非是想将曹丕的爱留得长久一点。
只是再美的佳人,日日相对,也会审美疲劳,再者曹丕是有着政治野心的人,郭女王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政治盟友,这个女人不仅漂亮,而且有着凤姐式的韬略机关,曹丕的心渐渐偏向了郭女王。
而这时,曹植走进了甄宓的生活,所以她并未感到寂寞。
曹植天赋异禀,擅写诗赋,当曹操和曹丕攻打汉中时,甄宓因病和身为监国的曹植留守都城。一个是多情美艳少妇,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少年,渐渐地曹植沉溺在她的似水柔情中,而甄宓也沉醉于他的浪漫才华里,虽然他比她足足小了10岁,依然不妨碍这段飞蛾扑火的叔嫂恋。
直至一年后,曹丕回府,发现甄宓不仅没因思念丈夫儿女而容颜憔悴,相反容光焕发,满目含春。
聪明如曹丕,怎会不知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没有哪个男人能够容忍自己头顶的绿帽子,何况还是拜自己亲弟弟所赐。无法容忍却不敢张扬,只能等待雪耻的时机。
佛说,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太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甄宓是个执著的女人,想拥有很多爱,却又不想打破现世的安稳,所以注定结局悲惨。
看看昔日浓情蜜意,如今爱意疏淡的丈夫,甄宓写了首《塘上行》,其中那句“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任谁听都满怀深情,却不料曹丕看完此诗,竟恼羞成怒,下令处死,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极其悲惨。
客观地讲是,甄宓的死,是咎由自取。
虽然每段感情开始皆属被动,最后她都全情投入,犹如人鱼行走于刀尖,明知疼痛却无法拒绝那份诱惑。
甄宓死后,最为伤心的当属曹植,他抱着甄氏用过的金镶玉枕,做了一个梦,梦中的甄宓化身为洛河水神与他相见。
那首脍炙人口的《洛神赋》就源于此梦,感人至深。
从某种意义上说,甄宓又是幸运的,她可以一直存活在曹植的记忆里,鲜活而美丽,永不褪色。
然而,这一切如果以生命为代价,是不是太过沉重?
甄宓之所以艳名远播,是因为与之瓜葛的男人皆非俗人:富二代袁熙(袁绍之子)、一代枭雄曹操、称雄霸主曹丕、多情才子曹植。
在古代,评判一个女人的成功,是以她身边男人的优秀程度为标尺的,由此可见,甄宓是足够成功的。
甄宓凭着聪慧美貌,嫁给了当时的北方霸主袁绍之二子袁熙。好景不长,不久曹军逼近,袁氏集团面临破产,袁熙告别娇妻,征战疆场,甄宓则留守府邸。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曹操听闻甄宓貌美过人,早想一睹芳泽,却不曾想被自己的长子曹丕捷足先登,曹操虽心胸狭窄,贪美好色,但毕竟与自己的儿子争女人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何况他多少还得顾及正室卞氏的感受。
曹丕攻陷邺都时,甄宓乱发遮面,泥垢着身,但依然无法掩盖那濯然出众的芳容。当他拨开她脸上的乱发时,惊为天人。
曹丕算不上懵懂少年,却依然情陷这个比自己大5岁的女人。
群雄割据,战火纷飞,甄宓知道做贞洁烈女的下场,势必死无葬身之地,何况,倾心于她的是貌美少年,她更没必要守身如玉。
红鸾帐内,夜夜温存,春宵一刻,刻刻千金。
那段日子,是她和曹丕最美好的时光,芙蓉帐暖,鹣鲽情深。
甄宓爱美,她的发髻日日更新,据说她每天都见到一条口含赤珠的绿蛇,它以盘卷的姿态向她传授各种梳法,称为灵蛇髻,宫女们纷纷效仿。
女为悦己者容,她如此花费心思,无非是想将曹丕的爱留得长久一点。
只是再美的佳人,日日相对,也会审美疲劳,再者曹丕是有着政治野心的人,郭女王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政治盟友,这个女人不仅漂亮,而且有着凤姐式的韬略机关,曹丕的心渐渐偏向了郭女王。
而这时,曹植走进了甄宓的生活,所以她并未感到寂寞。
曹植天赋异禀,擅写诗赋,当曹操和曹丕攻打汉中时,甄宓因病和身为监国的曹植留守都城。一个是多情美艳少妇,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少年,渐渐地曹植沉溺在她的似水柔情中,而甄宓也沉醉于他的浪漫才华里,虽然他比她足足小了10岁,依然不妨碍这段飞蛾扑火的叔嫂恋。
直至一年后,曹丕回府,发现甄宓不仅没因思念丈夫儿女而容颜憔悴,相反容光焕发,满目含春。
聪明如曹丕,怎会不知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没有哪个男人能够容忍自己头顶的绿帽子,何况还是拜自己亲弟弟所赐。无法容忍却不敢张扬,只能等待雪耻的时机。
佛说,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太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甄宓是个执著的女人,想拥有很多爱,却又不想打破现世的安稳,所以注定结局悲惨。
看看昔日浓情蜜意,如今爱意疏淡的丈夫,甄宓写了首《塘上行》,其中那句“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任谁听都满怀深情,却不料曹丕看完此诗,竟恼羞成怒,下令处死,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极其悲惨。
客观地讲是,甄宓的死,是咎由自取。
虽然每段感情开始皆属被动,最后她都全情投入,犹如人鱼行走于刀尖,明知疼痛却无法拒绝那份诱惑。
甄宓死后,最为伤心的当属曹植,他抱着甄氏用过的金镶玉枕,做了一个梦,梦中的甄宓化身为洛河水神与他相见。
那首脍炙人口的《洛神赋》就源于此梦,感人至深。
从某种意义上说,甄宓又是幸运的,她可以一直存活在曹植的记忆里,鲜活而美丽,永不褪色。
然而,这一切如果以生命为代价,是不是太过沉重?